你对高中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罗昕楠


高中充实并且快乐,尤其是高三,每一位同学都很紧张,但是你会觉得班级里自己的同学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重要的是就想电视上演的那样在高中自己结交了一辈子的朋友,对自己之后的生活学习帮助很大。


初中数学隔壁王老师


记忆中的高中

有一段时间,总是在年少的梦里醒来,眼前漆黑,心中茫然。不知身处何地,脑海里依旧是梦中景象。

记起了少年时的高中--元宝山一中:青纱帐,石板路,山顶的校园,八角形的教学楼。阶梯操场,宿舍,食堂,阳光下的白杨,还有那些人事.....

记起了高一的班主任焦海波老师,像个大孩子.短发戴眼镜.眼镜总是低低的滑下来,眼神从镜框上面投过来,狡黠的看着我们.遇到我们调皮捣蛋,就推推眼镜,一副要生气又很无奈的样子,然后就笑了.我们也投以微笑,她便眨眨眼,继续讲课了.她教我们数学,是最轻松的理科老师.

还有李晓娟老师,教语文.长发白衣.记得她讲课时,眼睛总是望着窗外,仿佛有什么牵引着她。依然记得她讲《故乡的榕树》时的情景:窗外蓝天白云,间或有鸟飞过窗口。她斜侧着身子,眼睛依旧望向窗外的远方,眼神似乎已经穿越了千山万水。。。跟着她的朗读,我的心也似飞翔的鸟儿,轻盈,舒展,穿过了万水千山。。。一学期结束,她转到其他地方任教,不再有音讯。可是,多年后的某一天,我依然回到当初的课堂,那长发白衣,声音温婉的女子用她的独特气质引领一个孩子在一份浓浓的乡愁里沉醉;让一个稚气的少年感受到人性和文字的美丽。那一次,在文字里我学会了飞翔。

校门外有石阶一直通向山下的公路,石阶旁有白杨和立碑的墓地,沿石阶蜿蜒。再远处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我是住宿的,有时周末会走下山去,一路看那些逝者的碑文中的生平和籍贯。想着逝者与生者只是隔了一抔黄土,那中间却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是生死两茫茫的痴想。 那些墓碑也曾一夜之间被砸成鹅卵般的碎石,却不知因由。

记得那时还没有文理分开,高一一班的同学是最亲密无间的。至今仍记得许多同学的名字。那些面庞历历在目。如今想必许多同学已经为人妻人夫。我不知他们还有谁如同我还在异乡漂泊,还会不会回到旧时岁月。

记得那时周末放假曾骑自行车回家。60多里山路,一路的阳光,陡坡,田野,树林,小河,疲累,家里的炊烟,父母的笑容,秋天的细雨,冬日的裸树,哥哥留个我的中华牌小随身听,放着郑智化的歌。。。

也曾在篮球场边的白杨树干上刻下“曾经沧海难为水”,“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诗句,自己年少的心里却不知为着何样模糊的情愫;也曾站在楼道的窗前看着远处走来的穿紫衫的身影默默发呆,想着她的话,我们之间单纯的像一张白纸。。。也曾作为学校搬迁的留守班级,看着曾经热闹的校园日显空旷,那个文科班的窗前再不会有三儿的笑脸;也曾几年后回到这里,看着成为四合村政府办公楼的八角教学楼沉默,留下物是人非的感慨。。。

那个永不复来的元宝山一中,承载了太多年少时的记忆。窗外的云,阳光下的白杨,篮球场上的呐喊,树干上的文字,校外的石板路,青纱帐,引领我在文字中前行的冬日女孩,在梦中摇响的大豆风铃,端午节的香包,淡蓝色的日记。。。

岁月似被人忽略的光线,抬头看,正午的阳光已不见,剩下的只是西天的一抹红霞。。。


大溪小水


。高一的时候在强化班,其实我觉得我的班主任在强化班里是最松的。我记得高一当时早自习是6.30我们到班要6.25。是比较晚的了。高一的时候没有重视小科目导致我的小高考和高考都非常难过。高二的时候分科,因为不喜欢背书选了理科,又因为我的一个好朋友选了物生我也选了物生。但是物生真的是搞得我头大。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选择文科。高二的班主任是全高二最严的,并且还是教数学的。我的成绩就直线下降,到了高三也没有上升。高三的早自习时间是5.50,每天五点就要起床收拾被子,打扫卫生。最后的几个月有些人甚至五点就到了,毕竟冲刺阶段了。总的来说,我自己对我的高中还是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的。希望各位一定要好好学习,真的不能贪玩的!还有别信老师到了大学就轻松了。什么时候都要好好学习的。




你的小熊呢呢


恐惧,乏味,无情,刷题……各种压力,我不喜欢高中生活,憋得我喘不过气。我是从子弟学校考到重点高中的,父亲对我充满了希望和骄傲,哪知上高中的第一个半期考试就名落孙山,负罪感和无力感让我每天都不想上学。后来文理分科,文科的语文和英语是我的强项,可是一直到高考,历史和政治都没背完过!


角落里的小女孩


收获一堆可爱的同学。

让我知道与人相处真诚最重要。

收获最棒的班主任,给我信任与支持,给我人生建议,告诉我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能将就。

和教导主任在办公室吵过架

翻墙逃课夜不归宿打网吧蹦迪

高中和大学,在我看来,是一个人这辈子最美好,最真诚的时光


重口一哥


我是94年上高一的,从高一到高三这三年,每一年的感觉就像是肩膀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越来越喘不过气!到了高三高强度的作业和测验考试让人难以招架,焦虑,恐惧,忧郁,自卑,绝望,消沉都爆了棚,有时候有过想自杀的感觉,常常一个人痛苦流泪,感到如果高考考不好,一辈子就毁了!二十四年过去了,每每到了每年六月份的高考时期,看到考生进入考场,当年的高考恐惧任然存在,高中时期的忧郁气味还是不寒而栗!


用户576764231359


(倒叙)

报哪个专业(大学)好?

距离高考还有XXX天

这个喝了聪明,这个多吃点好

等你到大学想睡多久睡多久

上大学再谈恋爱

今天我们来一个随堂测验

这道题上次就在这儿讲过(敲黑板)

三长一短选最短 三短一长选最长 两长两短就选B

大题不会写个解有一分

后面睡觉的别着凉了

数学课不要写英语作业

课间操改跑步

今天体育课上物理

你选文科还是理科

寒假(暑假)作业做完了吗

三年高考五年模拟做完了吗

帮我递一下情书

橡皮擦借我用一下

都到齐了没,谁还在用手电筒(宿舍)

上课起立老师好

你怎么晒这么黑(军训)


曼达达说



尺寸之间有天地


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我对高中的印象没有对初中的印象好。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因为初中的时候我们没有分班同学与同学之间几年的交情都交深,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初中的时候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知识点也比较少,那个年纪大家也都很讲义气,互相交朋友的氛围很浓,大家互相之间谈论个人感情的话题也很多。依然记得初中的时候几个朋友一块儿躺在草地上,对着满天的星空谈论着自己的暗恋对象。美好的初恋也发生在那个时期,所以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二,高中的时候每年都分班,高中三年分了三次班,大家都是刚熟悉就分开了。

人都是感情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彼此温暖,才能留下美好的记忆,如果人与人都比较陌生,那么留下的记忆就不会太美好。

三,高中学习压力太大,面对着不是考上大学就是回家种地两种选择。

所以大家都是埋头苦干,都想着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交朋友什么的都在其次,只有考上了大学才会有很好的出路。

四,对高中的回忆只有大家一块吃饭的时候才比较快乐。

高中的时候吃饭,因为都是大锅饭,都是一大盆的菜熬出来,然后三毛钱或者五毛钱一勺打给你吃,这种菜是很难吃的。为了吃到炒到的菜,这种菜是用油炒的,比较香,比较好吃,但是比较贵,所以大家就对前3到5个人一块就可以吃到两块钱一份的炒菜。一人一个馒头,大家围在那个菜盆前,你一口我一口,谁都不说话,谁吃的慢谁最后就没有菜吃了。吃饭速度快,就是在高中练成的。

五,高中最主要的回忆就是比成绩和最后的高考红榜。

高中的主旋律永远是学习,永远是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试成绩的排名上升了,还是下降了。最后的终极大boss就是高考红榜了,高考放榜后,我们就会掰着手指头数,谁谁没考好,谁谁绝对算得上是一匹黑马。平时二本线都不过高考居然过了一本线。还有就是谁踩了狗屎运,居然报了复旦被录取了,因为那一年复旦在我们省只要过了一本线就能上。主要是上一年录取分数太高,这一年没有人敢报了。

总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高中的印象,仅仅是个人的回忆,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引起你对高中的美好回忆。


我们的校园生活


高中的给我印象是美好而青涩。这个时候,有想法虽然对未来不是很明确,对事物有了自己的态度(有时有点幼稚)。高中学会了象棋篮球,课余也会跑去图书馆借书,和朋友踏青,认识了异性朋友。还有就是,中午放学要去抢饭。毕业后,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我应该说声,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