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地區工廠嚴重缺工人,怎麼解決?

河南小胡


現在工廠嚴重缺人嗎?我怎麼沒看到過,沒聽說過。看到過的只是在視頻裡、文章裡,現實生活中還真沒見過聽過。

你說的工廠嚴重缺人,應該是少數現象吧。都應該是那些待遇不好,把人當機器,工時長。一天上個11、12小時,管理又嚴格,上班都不給你說說話,工人的情緒得不到釋放。

就說說以前的富士康,那是死了十幾個人。都是管理嚴格,工作時間長,強度大。把人的情緒壓欲到崩潰的邊緣,最後都不明智的選擇了自殺。這樣的工廠還是有大把人擠著進去。

在我周圍工業園大把,工廠無數,每天找廠的都見到一堆堆。招聘單位要十幾20個人的,十天半個月的就招滿,很少見到招不到人的。就算招不到人的你把工資加上,很快就招滿了。

至於那些死不加工資,總把人當機器的,誰願意進去呢。就算進去了也很快出來。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你工資高誰不願進去,就算其它的不好也可以做個一年半年的。

你工資高待遇好,人性化管理,你趕他都不想走。





史來快克


所謂工廠缺工人,缺的是“幹活多、拿錢少”的工人吧?

現在很多工廠在經營管理上走入了一個怪圈。不在產品品質、經營效率這種關鍵地方下功夫,卻總是在壓榨工人、偷工減料等方面投入很多精力。

說兩個我親身經歷過的案例。

一個是做玻璃加工的工廠,年營業額在3000萬左右。我們在諮詢的過程中,給他算過一筆賬,每年光是不必要的浪費就差不多近300萬。後來我們給他導入“6S”管理,優化了流程。運行一年半以後,光成本每年就節省將近200萬。

另外一個工廠是做塑料加工的。規模比較小,生產工人200多人。廠子老闆找到我們的時候,抱怨“人不好找、工人不好管”。後來我們給他導入了合夥人模式,工人一下子減少了150多人,只剩下了50多人。項目做完以後,工廠的成本下降了,經營效率也提高了。


劍心成長筆記


差不多8年前,縣鄉拼了命的招商引資,廣告遍佈全縣各個角落,誰能拉到投資,發獎狀,帶紅花,發獎金,我認識的一個老闆就到了一個鎮建廠,在批的50畝園區投了1.3個億,16年投產一切順利,17年後出現了招工難,但還能維持生產,18年年後就只招到40歲以上的員工,但不滿員,由於工人每年都換新的,培訓員工就費事,產品出現了質量不穩定的問題,19年就是今年不但年輕的招不到,40以上的都難招,出現了嚴重缺員,訂單完不成,質量又不穩定,老闆頭都大了,投資這麼大走也走不了,有的可能會認為工作累,工資少,絕不是,一個車間主任年薪大約17萬,工人工作12小時,月薪6000左右,女工5000,就是在流水線上看機器為主的工作,瞭解了下週圍都是一樣的情況,靠一個企業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只有政府出面,從其它省鄉有富餘勞動力的地方引進,這個問題不解決以後鄉鎮企業就是死局。在當地縣裡的工廠工資,要比鄉鎮企業工資低1000到1500,並且相對工人還好招,在這裡也提醒朋友們,把廠建在鄉鎮會很不明智。


元亨窗簾大世界站長


頭條友友們中午好,大家辛苦了!看到(現在工廠嚴重缺工人,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又想來摻和摻和。

十來年不打工了,不知道近況如何!就說說自己十年前的打工感受吧。

我不旺己而旺他,這也叫利他型人,意思是別人用我以後,公司會慢慢旺起來。因為我做事很實在,領導在身邊,我該幹,幹,累了該歇,歇,領導不在身邊,我也是該幹,幹,累了該歇,歇。領導在不在身邊,我都一樣把事情往好裡做。所以,所供過事的單位員工說,我到哪裡,哪裡就訂單增多活力凸顯,而我一離開,就冷淡了。我雖覺得這話裡有點誇大或吹捧的意思,但人們跟我相處時沒有壓力倒是真的。

從1989到2009的二十來年的時間裡,因身體原因換了幾十個工作單位,我最有體會的是一個小小的班組長,總會把高高在上和權利發揮得淋漓盡致,把工人當成賺錢的機器,工人則把自己當成了吃飯工作睡覺的機器。讓人產生不了工作的樂趣。

今年春節一過,農村裡的年青人都陸陸續續外出了。二月底往後,又陸陸續續的回來了一些。聽回來的年青人議論,現在能做下去的廠礦企業,基本都是注重人性化的管理,這樣的企業擠破頭都想進,不存在招不到工的現象。而死掉的或半死不活的企業基本是一些管理方法死板,管理者任人唯親,或者以特權壓人的企業,尤其是任人唯親,小小級別的管理者就特權思想嚴重,加班不給加班費,甚至壓工資的企業很是不好招工,這種企業讓人產生不了為之奉獻的動力,呈現不出活力,缺工人,做不下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壓力固然會產生動力,但壓力過大也會產生相應的反彈力。因此,我覺得平易近人的管理者才會讓人產生親和力,而親和力是招人用人最最應該具備的基本功!

謝謝大家,順祝編安!


映山紅22


我們這一月六千 八小時 感覺很好 離家近 方便回家照顧 然後就去工作了 到了之後才發現 工資確實六千 這點廠裡沒騙人暗自竊喜 結果拿工資傻眼了 說好的六千怎麼3500 最後才知道 感情地面衛生 機器衛生 就連鑽頭這樣的易損品都要自己拿錢買 我去 感情六千就是虛頭 3500才是實際工資 唉 這年頭 都跟拼夕夕學的 你說工廠能不缺人嗎


拿個蘿蔔切吧切吧剁吧


我90後,說真話。我也想進廠打工,可是情況不允許。為什麼,進工廠一天上班12小時不說,可工資呢?3000到5000,我一家4口。幹得了嗎?我幹一年說不定老婆孩子都該信了。有什麼辦法呢?只能逼迫自己創業,找出路。哪怕沒事幹也不能進工廠,為什麼,一進工廠連想脫身的機會都渺茫了。每個月固定的工資,讓人覺得生活乏味。失去了活力。


福建小欣


《美國工廠》最近很火的紀錄片,今天看了一集,福耀工廠,是中國工廠的一個縮影,中國工人一天工作12小時,一月休息一兩天,美國工廠一天工作八小時,一月休息八天,工資人家是我們幾倍,人家工廠氣氛活躍,我們的工廠氣氛緊張,拋去客觀因素,我想問問大家看了這個紀錄片你們怎麼感想,可能這個紀錄片想宣傳中國工人的勤奮辛勞,但是為什麼中國工人如此努力之下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福利呢?這個片子說美國工會如何攪屎棍,但是我感覺我們的工會恰恰缺少的就是這種精神,沒有擔負起他們工會責任!看這個紀錄片我沒有感覺到我們工人的驕傲,這是我們工人的悲哀!

在儒家思想薰陶下長大的中國工人,在資本面前只有服從。而在自由思想觀念生活下的美國工人,他們更加的渴望自身的權利得到應有的維護。所以,出現了不同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值得反思的是,中國依靠30年實現全面發展,而這其中,又何嘗不是資本對於底層勞動力的剝削呢?正如片中所說的那樣,“資本運作猶如一艘大船,而工人相當於舵手,如果船反了,大家都得死。” 所以,人們為了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只能苟且的服從,以此來期望到達目的地。這就是中國工人。

美國工人追求的是生活,中國工人只想著如何生存。一昧的埋頭苦幹,盡心竭力,為資本家創造最為寶貴的財富。而自己卻拿著不足以養家餬口的工資。《美國工廠》一方面揭示了美國的衰落,中國的崛起。另一方面,也展現了中國工人與美國工人在維護自身權利,面臨不同的處境。在強大的資本面前,一個選擇服從,一個選擇反抗。最終美國工會的失敗,更揭示了資本手腕的強大,以及底層勞動者的無助!不被剝削,你就無法生存。

而在新時代的中國勞動者,逐漸的認清了這一點!缺錢的時候進工廠,只要夠維持生計,一般人是很少會進工廠上班的。所以,工廠就出現了階段性缺人的現象。但即使如此,中國的勞動力密度依然很大,因為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依然佔了大多數,想要維持生計,就只能進工廠,從事低質量的工作,雖然幹著最苦最累的活兒,卻拿著最低的工資!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這個問題,是目前加工型企業普遍遇到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轉型的問題,如果解決了這個轉型問題,同時也就解決了工廠嚴重缺工人的問題。



1、我們先來分析下,在當初中國製造的時候,工人是怎樣的。

記得在1994年,我第一次來到深圳,那時候香港公司,臺灣公司,日資公司,在廣東深圳,東莞,遍地都是他們的工廠。工人上崗,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培訓,上崗之後,好點的工廠,工人的人均收入都有900元左右一個月。那是你可知道,一個大學生在國企或者事業單位也就是300元左右;



2、隨著工廠數量的增加,也隨著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方面,各種成本越來越高,包括人力,材料等方面的費用增加,要求傳統的加工廠,要麼擴大規模,要麼增加附加值,才能適應市場競爭的需求。

3、如今,要求傳統的加工廠不得不轉型,純粹的加工,已經讓企業老闆越來越沒錢賺了。一方面,工人的待遇不得不提高,而同時,另一方面,工人的技能也要求越來越高。種種這些,都要求企業進行轉型。

4、當然,轉型,首先不能依賴普通的工人,需要企業的高層,包括老闆,高管共同為將來做好規劃,如何適應變化了的市場。這個變化了的市場主要是來自從大眾化市場轉向小眾化市場為主的特點。要求市場細分,同時找到小眾化精準客戶,進行產品定義、產品價值,產品推廣,渠道建設等幾個方面的綜合考慮。這樣才能做出差異化產品,增加附加值,增加企業的利潤。也只有這樣,具有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才能解決工人的問題。



5、在轉型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企業的管理,如何激勵員工,工人,不僅僅是錢的問題,而牽涉到一系列激勵員工的問題,包括,薪金體制、激發員工的事業心、成長環境、公正的環境、互相尊重、相互信任、人文關懷等等問題。

6、這樣,企業轉型了,工人也能做好轉型的準備。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


高建華之高參匯


看到這個題目,我沉思了片刻。目前,隨著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逐步落實,產業結構的調整,一些城裡的國有、集體、私有企業開始出現了用工荒。這也是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出現這種形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近幾年,國家非常重視“三農”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重點投資了一些精準扶貧項目,使“三農”的整體工作有了全新的提升。

二、許多農民依靠科學種田、立體養植、、塑料大棚、根據自己的特點,依山傍水,創辦觀點旅遊產業、經濟文化平臺。農民基本上個個手中有機,家家有電視,村村通水泥路,鎮鎮企業。可以足不出戶就能瞭解外面的世界形勢,利用微電商這個平臺就可以賺大錢。

三、現在的農民手中有錢了,本鄉本士就有許多大、中、小型企業,許多在外打拼的農民兄弟,看到了自己的家鄉有這麼大的變化,也都紛紛從繁雜吵鬧的大城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來發展,一些大學畢業生也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利用當地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搞起了經濟實體,往日許多農民工是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而現在許多人不會撇家舍業、捨近求遠去外地謀生了。

四、現在工廠出現用工荒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用工單位,沒有把勞動者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來看待,只是把他們作為一種掙錢的工具。不但基本待遇得不到保障,而且人權和尊嚴也得不到尊重。所以,出現用工荒也是他們咎由自取。

五、任何一個企業想做強做大,一是需要一個堅強的領導班子,二是科學管理的團隊,三是願意為企業付出的職工隊伍,三者缺一不可。一個企業有要有近期的目標,長期的規劃。把一些願意為企業發展,創造財富的職工子女,定向送到學校去,進行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在用人機制上,建立自己的勞動力儲備庫。這樣你才能在用工機制上做到有備無患,改變勞動者嚴重缺失,釜底抽薪的被動局面。

《國際歌》裡有一句歌詞寫的特別好:“是誰創造人類的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善待別人也是善待自己,此時你為別人種下一棵樹,將來大家會還給你一片森林。



天老大11


這是個制度問題,我們的年輕人考上大學就覺得自已脫離了一般群眾,就高高在上,某天考個公務員,進個事業單位,就可以了,那有勞動者的心理。應該改革這點,除特別優秀可以直接進科研單位外,其他學生一律進入工商業,選人用人必須有二年工商業工齡,這樣既解決工人問題,又解決了學生好逸惡勞,無基層經驗,無群眾基礎的壞毛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