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知患者需立即手术,患者质疑医生过度医疗拒绝手术,错失抢救时机,你怎么看?

宋药师


医生最多惋惜一下,痛苦的是你们自己,不信任这家医院,你就转院再看看是不是还是那种方案


常见的问题在于解决


我有个熟人,公务员,患有高血压,据说高压180,低压120,单位组织体检时,医生告诉他,该吃的降压药还是要吃的。但他回医生:我身体健康得很,不用吃药。终于在2017年驾崩了,享年57岁,离退休只差一步。

所以,题中所指的这个患者与我那个熟人的态度很相似,即一是怀疑医生乱开处方。二是舍不得花救命钱。三是不知道自己的病的危险性,盲目乐观,最后在过度怀疑下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

无知是生命的杀手。


杨哥的


吴医生工作以来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那是我轮转普外科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我值夜班的时候接到急诊科的会诊电话,说有一个患者考虑消化道穿孔,需要转我们科行急诊手术。我接到电话之后马上报告科室的二线去会诊,二线赶去评估病情之后觉得患者确实考虑消化道穿孔,需要急诊手术,不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于是通知我马上安排术前准备,并且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

我们都知道,任何的诊疗方案都得征求患者的知情同意,手术之前也肯定得告诉家属手术的风险,征求病人家属的同意。但是无论我们怎么沟通,家属都不愿意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而且家属在办完住院手续交了1块钱住院押金之后就消失了,打电话也都关机了!我们都懵了,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处在昏迷状态危在旦夕,家属又不签字同意急诊手术!没办法,病人就在医院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去,我们只能请示相关领导,最后还是领导签字、医院垫钱做的手术,手术之后病人暂时算捡了一条命,手术之后病人转到了重症医学科,后续的事情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还记得我以前有个尿毒症的病人,就诊的时候发现血钾很高,我们医生都很怕血钾高,血钾高随时可能发生心跳骤停的可能,当我把病情告知病人家属,告诉其需要急诊透析的时候家属还很不以为然,觉得我是恐吓他:病人活蹦乱跳的,怎么可能心跳说停就停?家属虽然不信,但还是同意转科透析治疗,谁知道刚转过去半个小时病人就突发心跳骤停了,抢救了一轮没抢救回来。

吴医生觉得啊,现在的医生太难做了,病人也对医生越来越不信任了,又想诊断清楚,但是又不给医生做检查,以为医生把把脉、看看舌头就能诊断得一清二楚。有时候病人病情很凶险,跟病人沟通病情的时候又以为我们是恐吓他们,以为我们把病情说重了想要宰他们钱。医生给他们告知病情,签各种知情同意书的时候以为我们是推卸责任。拜托,医生也只是份工作,救死扶伤确实是医生的责任,但医生在抢救病人的时候也不想冒着坐牢的风险在抢救。医生也怕检查不清楚会误诊漏诊,检查得来患者又说我们是过度医疗,现在我们在给病人安排检查的时候,我们都要详细跟病人以及家属说明这些检查的目的是什么,费用是多少,病人同意了我们才敢安排。这真的很难平衡,以上这些情况确实在医患双方中存在,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跟患方保持沟通了。


全科吴医生


医者父母心。现在确实有一些从医人员为了一己之私做了有损患者利益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大多数医生都是真心为患者考虑的。我讲讲我的亲身经历。去年,我老伴胆结石发作,半夜疼的厉害,我们就去了大连医科大学三院急诊。当时做了检查后就让我们住院做胆囊切除手术。可我当时很害怕胆囊切了对身体不好,没同意。就想回家先打消炎针观察一下。去了诊所一跟医生说明情况,医生告诉我必须马上手术,如果晚了胆囊会破裂,那就麻烦了。当我们又去医院的时候,医生给我们及时处理,安排了科主任亲自手术,当时那个科主任还在手术台上做手术,为了不耽误时间,医生就在急诊室给我老伴做了手术前的一切准备,等科主任的手术一结束,我们就进了手术室,科主任都没休息就接着工作。手术很成功。我非常感动,可医院在手术之前就让我们签了不给医生红包的合同。我都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的谢意。我想说的是,大多数医生都是有医徳的。我们不要被少数的人误导了。


王艳琴5424


我家亲戚被医生诊断要心脏搭桥,必须马上做手术,但病人年龄不大,除了胸闷偶尔发生,没任何不适。换了个医院,托关系找了熟人,结果啥事没有,开了点药吃,到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肯定有真病的,肯定也有过度医疗的,觉得大病不能只看一家医院,一个医生,必须多看几个才放心。


我想当个小花匠


医生治病的套路:小病会说很严重!然后掏空你!大病:没问题,弄点药吃吃就好了!结果呢!回去就Over了!记得小时候,我奶奶不行了,医生会明确告诉你!现在的医生不会说的!只想怎样让你掏钱!

人:得对生老病死看淡点!才能活得开心!


道法自然148021648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下面小柠檬就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那是心内科的一个夜班,急诊科来了一个胸痛8小时的病人,平时就老两口住,老人上午12点吃过午饭就开始胸痛了,但没有引起重视,后面越来越痛,实在忍受不了了,老伴叫“120”送来医院,完善检查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同时联系了心内科的医生,给予了抗凝、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等药物处理。

心内科的医生建议尽快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心肌梗死通俗来讲就是心脏血管堵了,血管供应的那块心肌细胞没有了血的供应,就好比农田里的水沟堵住了,水就不能灌溉那片庄稼,庄稼就会干死。而且心肌细胞属于不可再生细胞,意思就是死了就死了,不可能重新长出来,一般在12小时内重新开放血管,那些处于死亡边缘的心肌细胞有可能“活过来”),并通知了做介入手术的医生。

因为老伴一人做不了主,姑娘儿子还在赶过来的路上,大约21:30点的时候姑娘儿子来了,心内科的医生马上跟姑娘儿子交代了病情并解释做支架植入的必要性,反复强调了时间就是生命,姑娘儿子表示需要商议一下。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放支架也有一定的风险而且费用也不低,差不多商量了20分钟,医生再次询问决定好了没有,姑娘一直在打电话,儿子说等他姐询问一下她的“医生朋友”。

眼看快23:00了实在忍不住打断姑娘打电话,姑娘说了一句“你等一下,行不行!”又继续打电话,差不多打了半个小时电话,挂了电话后再次询问了做支架手术的风险,又把刚刚的病情重新交代了一遍,最后终于同意做了。

做了造影后发现老人血管堵的很严重,做完之后大家都送了一口气。

这个事件我最大的感悟就是:

1、家属对疾病不了解是正常的,毕竟隔行如隔山,有疑问可以直接问医生,问到明白为止;

2、你的“医生朋友”一定可靠吗?如果你的医生朋友正好是搞“心内科或者懂心内科的”,他肯定只会告诉你“马上做,不要耽误时间”;3、如果你的医生朋友对心内科了解不深的话,我觉得你应该去相信更专业的心内科医生。

同时,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急性心肌梗死:

(一)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二)常见的诱因有:过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饮酒、寒冷刺激等。

(三)临床表现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最常见的表现);

2.有的表现为上腹痛,容易误诊为是胃痛(有时候你去医院看病,你说胃痛医生还要给你做心电图,主要就是想排除一下有没有心肌梗塞);

3.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有的人一发现就表现为特别严重。

(四)怎么诊断呢?

1.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心肌损伤标记物都是在一定时间后才会升高,逐渐达到高峰后再下降。所以医生问什么时候开始疼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如果疼的时间短,心电图变化不明显或者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有可能要不断复查心电图或过几个小时后还要抽血复查心肌损伤标志物。

3.有时候白细胞也会应激性增高。

(五)为什么说它危重呢?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一旦发动机不工作了,那么其它“零件”也工作不了了。

1.心脏破裂。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

2.室壁瘤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

3.附壁血栓形成。血栓会沿着血管跑到哪里堵哪里,如:跑到脑上成脑梗……

4.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骤停、猝死。

(六)治疗方面---“时间就是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早发现,及早治疗,一旦有以上症状请及时就诊。

治疗原则: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目前胸痛中心的建立就是为了快速、规范、高效处理急性心肌梗死而开放的绿色通道。


孤岛上的曼陀罗


夲人10年前在每年一次教师体检中,B超检出左肾异常,说有癌症可能,建议手术治疗,我不信,因为当时我吃得下,睡得着,生活一切正常,但上海华山医院医生电话告之家属,说不手术的严重性。为此夲人住院做了左肾手术切除手术。手术后一周,病理检测报告为恶性。整个手术因医保,自已承担,一万五千左右治疗费,且医生未收一元红包。手术至今十年,不吃药,不化疗,不照光,定期检查从每三个月到每一年,检查指标全部正常,真不知道那些喜欢喷医院,喷医生的喷子,你是否调查了每100个患者有多少是过度医疗,又有多少收了红包?我可以明确告之,在上海,成千上万外地患者到上海三甲大医院,绝大多数不会,也不存在过度治疗,收取红包现象。精明的上海人决不会为一些蝇头小利而自毁前程。(至于患者在其他医院拍过片,验过血,转到大医院手术重新再拍片,再化验,这是全国各大医院的惯例)。


Long龙中海龙


现在就在医院病房。亲属做胆切除术前检查发现12指肠乳头疑似肿瘤,进行开放手术,活检证明恶性。为保险切除了胆、12指肠、1/3的胃及胰头。术后15天,胰头刀口处渗血,各种止血无效,二次开腹,找到出血处加固。术后5天再次出现渗血,肠道!连续便血,今天下午第三次开腹,未找到出血点缝上。一家人疯掉了,这什么情况。实际切掉的部位,只有l2指肠癌变,其他部位活检正常。无语啊无语。


潜跃自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医生必须要去和病人讨论病情,病人用自己道听途说的养生知识或者百度的知识去质疑医生的专业性,出现问题了,一句我又不懂就把责任推卸的干干净净。

现在网上一提医生,往往都是黑心,无医德,好医生难找等评论,医生也确实存在过度医疗的问题,但是现在的医患关系这么差,不只是医生的问题,自以为是的人太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管患者什么德行,强制医生必须把所有患者都服务好,伺候好,很多人都把医生给患者看病视为服务,关键是很多当政者也认为医生是服务者,然后有一些患者就真把自己当上帝了,服务不好就可以对医生肆意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尤其是前些年,国家对医生权利保护不够,举证倒置,住个院患者说自己在医院染上乙肝了,或者医院漏诊、误诊什么的,可以很轻松就从医院讹出钱来,甚至催生成医闹职业,一闹医院就要赔钱。就好像有碰瓷的,所以行车记录仪现在已经成了标配,结果现在患者住院 不管因为什么病入院,梅毒,乙肝,丙肝,艾滋,彩超等等,一大堆检查已经成为了常规检查,不管跟你现在疾病有没有关系,先花一两千检查,浪费极其严重,但是已经积重难返,很难改变。

有些人看不起病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但 医疗本来就是花钱的地方,国家不投入,自己又没保险意识,还穷,靠医生能解决吗?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国家要加大医疗投入,本人也要有保险意识,全民尊医重医,保护好医生合法权利,同时打击医疗腐败,才有可能改变目前医患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