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老了,疾病缠身,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

保定风过无痕


作为一名医生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等我老了,疾病缠身,我还是愿意安乐死的!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在临床上见惯了生死,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医生和护士都不怕死了。在这里我想告诉你们,我真的很怕死,尤其是见得越多越怕死!如果你在临床一线工作,你就会知道生命是有多么的脆弱,有的时候甚至结束的毫无征兆。举个例子,去年我们医院影像科一个年轻医生,陈某某,30岁,研究生毕业入科刚一年。前年结婚,去年他老婆生了个胖小子。陈某,一周值班两次。最后一次值班后回家,刚到家就昏倒在地。家属送来医院,一查脑出血,最终还是抢救不过来。追问原因,患者因为晚上要帮忙照顾小孩,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怎么休息好了,再加上一个通宵夜班,身体终于支撑不住。这个事情引起了我院广大医护人员的注意,而我开始早睡早起,慢慢的养成了习惯,现在感觉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重症监护室患者插满管道,想想,难受!👆👆

有朋友说怕死和安乐死那不是矛盾的吗?不矛盾!怕死,我想我更多是怕死亡的过程,而不是死亡的结果。临床上我们经常抢救病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在心内科实习的时候。记得那天我们三个同班同学刚入科,早上7.30左右。住院总问了句"心肺复苏会吗?","会!","走吧"。接着我们胸外按压了一个多小时,为的是等患者的儿子来见"最后一面"。"儿子"来了以后,扑通一跪,开始嚎啕大哭。我们一撤走,心电图立马就是一条直线。其实,后面这一个多小时的按压就是为了给这个"儿子"一个见最后一面的机会。到底值不值得,应不应该?值得我们深思!要是我,我临终前一定会告诉我媳妇儿,让我安乐死,不抢救,让我走的"轻松一点,体面一点!"

总之,作为一名医生,等我老了,我愿意选择"安乐死"!你是否有不同意见?你如何看待安乐死和临终关怀?可以留言讨论。


骨科木匠刘医生


如果我老了之后,疾病缠身,痛苦无比,又确定无法治好的话,那么我是愿意选择安乐死的,毕竟这种死法是没有太多的痛苦,死也死得体面一些,更不会让亲人儿孙们看到自己垂死挣扎,拼命求生的狼狈惨状,从而留下心理阴影。

生老病死,这是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够逃避得了,更无法抗拒的,所以我们最好看透生死,看淡生死。只有摆正心态,才能活得快乐,活出精彩。郑重地冷静地面对死亡一事,认真地理智地思考死亡的结局,才不会畏惧死亡,毕竟死亡才是万灵的最终归宿。

不过,谁也不想自己轻易死去,或者是痛苦死去,抑或是带着遗憾死去、愤恨死去……除非是有人真的活腻了,或者是意外杀到。不然,没有人会想要随随便便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去投向死亡之神的怀抱。

有些事情,还真的是天注定的,难以改变的,比如与生俱来——基因带来的疾病,还有性格脾气,以及出身背景等等,因此毋须庸人自扰,免得徒增烦恼。唯有看透一切,看淡一切,看空一切,只要奋斗过、努力过、认真过、争取过、拥有过就好,不管未来会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到结局,都将是一生,最后死亡。

谁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够风风光光一辈子,轰轰烈烈一辈子,健健康康一辈子,快快乐乐一辈子,因为人生有太多的不确定和意外,有很多是非曲直,有不少艰难困苦,从而无法保证一生一世都是一帆风顺、得心应手的。

也许前半生都是健健康康的,等到老时,却疾病缠身,无法医治,痛不欲生。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死去,却又恐惧死亡之前的疼痛折磨。

到那时候,选择安乐死,或许是最好的结局,至少保持了死去的体面,减轻了疼痛带来的痛苦折磨,忘记了死亡降临的恐惧。

等我老了,疾病缠身,无法医治,痛不欲生,那么我愿意选择安乐死。

愿来生,只做一棵树,可以不用思考,在阳光下摇曳起舞就好,即使风霜雨雪来临,也是挺着胸膛,毅然不惧。


剑动天下


我愿意。


作为一名ICU医生,见过太多生死别离。很多病人治不好,又死不了,或者明知道是个死,只是迟早的问题,但家属又不肯放弃,不能放弃。原因很多,有些是不舍得,有些是不愿意,有些是不敢放弃,怕人说闲话。反正事情会很复杂。


曾经有一个78的肝癌老太太,发生了重症肺炎,上了呼吸机,病情很重,我告诉家属预后很差,即便肺炎治疗好转,病人还是会因为肝癌去世,而且时间不会太长。治疗肺炎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费用。ICU费用一天差不多一万,医保政策好的地方可以报销80%甚至更多,有的人没有医保的那就真的是砸锅卖铁都付不起医疗费。家属问我能不能治疗,有没有希望,我告诉他们,如果是我家人,我可能会选择回家了。我以为他们会接受我的意见,但是他们依然坚持治疗,后来老太太在ICU坚持了1个多月,最后还是死亡了。


他们不肯放弃的原因很多,大家都舍不得。但有时候我们对疾病是无能为力的,舍不得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会造成病人的痛苦。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安乐死这个法律,所以我们医生不可能给病人做安乐死的。除非家属放弃,说顺其自然,不抢救。


作为一名ICU医生,如果我将来明知道自己不可挽救了,病入膏肓,我不会选择做无谓的挣扎,我会选择不积极救治,虽然不能选择安乐死,但是我可以选择不积极治疗,一旦发生病情危重,那就顺其自然吧。


但有时候也不好说,如果是年轻人、中年人,病情危重,只要有一丝希望,家属都会拼尽全力去抢救。这时候就需要医生的良心把握了,如果我们医生觉得病人有救治的希望,那就可以适当鼓励家属积极点。如果我们判断救治无望,那就可以适当引导家属放弃。但这样做也有风险,万一家属录音了,说你医生不积极,将来呈堂证供,医生可能会败诉。


哎,两难。但无论如何,我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撑得起良心的医生。


李鸿政医生


我作为一个市民,一个普通人,对安乐死持支持态度,当人疾病缠身的时候,无利改变自己生存命运的时候,安乐死,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极大的幸福,一种痛苦的解脱,我坚决赞成安乐死,人的生命没有什么意义,该死就死吧,实实在在的活着,安安乐乐的去死,这是件好事啊,我也希望公众们也赞同我的观点。现在的物价也极高,对于个人来说承受极高的医疗费用,也是等同于灭顶之灾和家破人亡。对于一个医疗解决不了,濒临死亡的人来说,安乐死就是最好的幸福,最好的解脱,对社会是解脱,对家人是解脱。何必要用高额的医疗费用,高超的医疗手段,来解决。目前医学解决不了的人的死亡问题呢?当一个人濒临死亡必死无疑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属和病人,本身就应当接受他死亡的事实,我赞成安乐死,我现在就想安乐死,虽然我活得健康,但是生活费用太高了。我天天生活在物价逐渐上涨的恐惧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热爱生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尊重生命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情有义的,都是无限向往美好生活的,但是客观事实和客观的命运和规律,不可违抗。人终究是胜不了天,胜不了命的。我热爱我的亲朋好友,我愿意看到,他们健健康康的活着。但是现实是,人类社会和人无法抗拒死亡。


金良222527417


对于身处老年,并且疾病缠身的我们,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如果单就我个人而言,我会选择安乐死,作为医生,见到太多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更是感受到安乐死的必要性,当然,由于安乐死在我国合法化仍有一段路程要走,我们只有一起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对于癌症晚期的病人,疼痛常常剧烈,有人甚至形容为生不如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笔者目前科室就有两个晚期肺癌的病人,现在肿瘤已经全身转移,疼痛明显,为了止痛,只有使用止痛药物,随着病情的进展,后期常常一天需要使用数次止痛药物,从最开始的口服止痛药到肌注止痛药物,效果越来越差。



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我国目前尚无允许安乐死合法化,这是基于多方面考虑,其中最主要问题是怕被不法之人利用,做出违背病人意愿的决定。

当然,安乐死在一些国外医院已经合法化,这也为临终病人关怀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安乐死的进一步发展,相信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全科扫地僧


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医生看到这个问题,都会选择:愿意!毕竟,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没办法活着回去,是吧,既然不能选择如何出生,起码可以选择如何离开,这个选择权是应该有的!

其实作为医生,尤其是管过重患的医生,已经见过了太多的生死,见过了太多的世态炎凉,也看到了太多患者的痛苦,知道有时候连活着都不能自己做主的悲凉……

相信大家都知道啥叫重症监护室吧,也就是icu,很多躺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其实已经都不是在为自己活着了,有的工伤患者是单位不允许死……有的是已经没有了呼吸,必须依靠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体征的所谓活人,家人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允许拔除呼吸辅助,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患者的身体其实已经出现了尸斑……

在我们单位的脑外科有一个植物人,我记得今年是第十五年了,家人已经被拖累的不成样子,但是还抱着渺茫的希望,期待他能清醒过来,然而十五年的时间……还有希望吗?作为他来讲,还能算是一个“人”吗?如果他有灵魂,能和他的家人沟通的话,我相信肯定也还劝他的家人放手吧,赶紧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去……

所以,想一想,如果自己到了那个地步,还会坚持治疗吗?浑身插满各种各样的管子?里面用着各种各样吊命的药物?看着家人为自己提心吊胆?或者说用光所有的资产来买几天没有任何质量的时间?

还是算了吧,还是要生命更有质量一点吧!

前一阵子最出名的安乐死还是要说台湾的名嘴傅达仁,据说是中国选择安乐死的第一位台湾人,很佩服他的选择,也佩服家人所承受的压力,毕竟安乐死现在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意家人安乐死很可能要面对社会上不孝、无情等各种舆论的压力。

期待随着伦理学的进展,法制的健全,将来安乐死会合法化吧,起码给人一个选择离开的方式!

也期待将来能有严密的监管机制,一定要符合标准的晚期病人才能被允许安乐死,否则滥用这种方式也会引发很大的社会法制问题!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说句实在话,如果等到我老的那一天我会选择安乐死,因为我有一个观念,那就是人活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人到老的时候,如果病魔缠身,治也治不好,活也没有质量,还要连累他人,此时与其这样活着饱受煎熬,还不如趁早结束自己的生命,免得自己在痛苦中度过,既不连累他人,也要对得起自己,至少说也能让自己活着有点体面和尊严吧。

我觉得国家应该出台安乐死的政策,这既能有效的减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同时也让病人免受痛苦,何乐而不为呢?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


骄然


我会选择安乐死。


人这一生太苦了,如果离开的时候依然痛苦不堪,毫无尊严的话,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情。


还记得当年父亲离开我时候的样子,全身蜡黄,瘦得皮包骨,后期全部靠药物和仪器来维持着生命指标。他不能吃饭,不能说话,最后的时候已经完全处于昏迷状态。

当生命失去质量,那么还有意义吗?

活着,就是睁眼能看到阳光,能自由走动,听见亲人的呼唤可以报以微笑,可以伸开手臂去拥抱亲人与朋友,可以和他们聊聊天,吃吃饭,喝喝酒。

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何谈质量?何谈活着?

从某种意义上说,安乐死是人道。我选择安乐死有以下几个原因:


尊严


我想走的时候穿得体面一点,那可能不是西装和衬衫,因为工作了一辈子每天都穿西装和衬衫。我想穿着年轻时候喜欢的牛仔裤、帆布鞋、海魂衫。把头发理好,胡子刮干净,如果可以我还想喷一点古龙水。

这样,我就可以和自己体面地告别,那个自己最喜欢的样子,那个记忆中青春洋溢的自己,真好。


从容告别


注射的时间应该是由我自己定的吧。那么我就有时间来安排一些事情。

我想和儿子一起去小区边上的小公园散步,踢一会儿足球,然后搂着他的肩膀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抽根烟,和他讲讲他小时候的事情,还有我年轻时候的事情。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会指着夕阳对他说,人走就像太阳落山,我的太阳不再升起,而你的明早依然会明媚如初,所以不必悲伤,好好享受生活。


我想和爱人去看一场电影,最好是喜剧片,那样我和她的缘分会在欢笑中散场,电影结束的时候我会紧紧地拥抱她,和她说,这一生爱过你,真好

完美


注射的时间该到了吧。

我穿着喜爱的衣服,收拾得精神抖擞,如果身体还可以,我会自己开车去医院。妻子和孩子都不要去,独自离开并不孤寂,人生来孤独,悄悄地走才是最好的安排。

当护士给我注射的时候,我会挥手和她告别,感谢她在这人间最后送我一程,然后保持着微笑,保持着镇定,去走出这个空间,走出这漫长的时间。

我想,这是一个完美的告别方式,至少对于我是这样的。


人生实苦,别注重长度,要注重质量。


过好生命中有质量的每一天,想来也就没有遗憾了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心乐集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但我们年事已高,且被疾病缠身时,是否愿意选择安乐死?如果能够选择,我会选择安乐死,毕竟相比痛苦而煎熬的活着,安乐死相对更加人性化。

安乐死是采用相应的手段,对于临终病人,在本身即家属同意,且符合伦理的情况下结束生命,减少痛苦的的一种手段。目前我国安乐死尚未合法化,这也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当然,随着安乐死呼声的不断提高,相信未来会有一场关于安乐死的讨论。

作为医生,常年接触病人,虽然自身并没有患有难治性疾病或绝症,但在日常工作中,接触了太多这样的病人,特别是对于一些癌症终末期的病人,保守疼痛折磨,大多数患者都会说是生不如死,如果安乐死合法化,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安乐死也是医学的进步。最后,关于安乐死,你怎么看?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人啊,就怕没得选择。因为人老了,有些痴呆了,有些无法言语、行动不自由了,到了那时,别说我们国家没有立法安乐死,那怕立了法,你都有可能无法表达了。

人活到自杀都没了能力,还有什么尊严可谈,再要强的人此时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如果能通过安乐死的立法,成立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准确评估,再根据个人所立遗嘱和个人意愿进行实施,是最好的方案。老了,疾病缠身,我愿意选择安乐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