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藝術天賦早現

楊豐,男,漢族,1990年出生於江西省上饒市廣豐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從小酷愛繪畫、自己玩泥塑,讀書時出板報;由於家鄉廣豐是木雕之鄉緣故,家鄉很多古宅裡到處都是木雕作品,耳濡目染下,楊豐很早開始就對雕刻藝術十分嚮往,學習之餘他經常利用泥塑來嘗試創造花鳥蟲魚等。

寒門拜師之路

因家境貧寒,倔強獨立的他,14歲初中畢業毅然決然放棄升學,開始學藝謀生。2005年,入武夷山根雕廠隨導師姚顯發學習傳統木雕技藝,並隨師多地輾轉,在此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木雕知識。學藝期間,楊豐十分勤學刻苦,用心聆聽恩師教誨,還虛心請教同行,經常獨自加班至深夜,常常因為工作過度導致流鼻血甚至昏迷,但他求學意志堅毅不改,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就成為姚顯發最為得意弟子。

由於楊豐不斷勤學苦練、刻苦鑽研木雕技藝和相關理論知識,更深得恩師真傳;在日常生活中也樂於交朋友,且為人謙和,積極樂觀,在同門中也深受好評,深獲師兄弟的幫助;技藝成長飛快,廣為後來師弟們作為學藝榜樣。

獨立創作道路

2009年滿師後,楊豐福建根緣工藝品廠任根雕設計師之職。由於身份的不同以及職務的變動,給楊豐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其在獨立擔任設計師的工作期間,不僅大大提高了交流溝通能力,還開闊了視野,於是對木雕的創作設計與創作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所設計的木雕類產品《花開富貴》、《松鶴延年》、《蘭亭序》等系列深受市場歡迎,遠銷臺灣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

2012年期間到重慶開辦對外加工根雕,期間創作的根雕作品深受客戶的認可;2016年受師兄葉建輝邀請,回到家鄉上饒在信州區茶亭木雕城經營根雕及奇石配座;以多年的木雕設計經驗和精湛的木雕技藝相依託,結合樹根的天然紋理、形狀、顏色等融入現代人的審美觀,從而創作出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個人風格的作品,得到業界專家和市場的一致認可。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木雕作品《求學路》全貌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木雕作品《求學路》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期間楊豐所創作的作品多次在國內、省內獲得各種榮譽:木雕作品《求學路》在第六屆江西省工藝美術“杜鵑獎”評比活動中榮獲銀獎,也成為了此次“杜鵑獎”評比活動中最年輕的獲獎者。木雕作品《飛奪瀘定橋》在2017年上饒市“振興杯”木雕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脫穎而出榮獲根雕優秀獎,並在網絡評選活動中獲得最佳人氣獎。木雕作品《童年· 一》在2018年上饒文博會舉辦的“宏盛杯”工藝美術大獎賽中榮獲銀獎。

跨界創作突破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楊豐的故鄉是江西省上饒市,這裡觀賞石資源豐富,賞石文化底蘊深厚,雕刻文化歷史悠久,楊豐開始涉足奇石創意臺座設計。2018年楊豐在信州區創辦豐說奇石創意臺座工作室,負責木雕創作及賞石配座。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楊豐憑藉著木雕的深厚審美基礎,大膽探索創新,其在賞石配座上獲得很大突破。楊豐尤為擅長以三分工藝,七分天然創作根雕,利用天然樹根搭配奇石,或以簡法大方手法工藝對奇石造鏡,力求完美。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賞石配座《五鼠運財》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探索思考創新

雖然作為90後的藝人楊豐還十分年輕,但在行內卻已被認可為經驗豐富,其底座的設計圖稿和作品,從構圖、色彩運用到雕刻細節等都駕輕就熟,這些都得益於他十多年的木雕基礎和日常的積累。楊豐認為觀賞石要常看、常品、常讀,才會懂石,而且藝術之間都是相通的,繪畫、木雕和文學等都有內在的聯繫,最終完成作品,是雕刻師技術、藝術和文化底蘊的綜合體現。

楊豐擅長於傳統文化設計雕刻,同時兼顧寫實與意境結合創作。其作品結合現代與傳統的雕刻工藝,將木頭本身的材質、特點與雕刻巧妙結合,構思大膽,風格獨特,深受藏家青睞。尤其在奇石及雕刻作品底座設計時,每次他都會先去了解奇石及雕刻作品的背景和內涵,力求使作品主題與底座搭配統一,渾然一體。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期間,為賞石藏家配製的賞石作品《梅花香自苦寒來》在2018年中國名石暨廣東首屆全國百方名石展榮獲銀獎,賞石作品《綵鳳來儀》榮獲福建省首屆“海石杯”奇石觀賞石大賽金獎;2018年楊豐被評為江西省中級工藝美術師。

木與石設計藝術探索者——楊豐

感恩回饋鄉里

憑藉著精湛的技藝和先進的設計觀念,楊豐吸引了更多的國內木雕愛好者及賞石藏家、石商前來工作室加工木雕及賞石配座,隨著業務量不斷的擴大,楊豐的工作室團隊也開始不斷擴大。

為了回報鄉里,楊豐於是回家鄉廣豐招收了一批在家青年前來加入工作室,學習木雕技藝,為家鄉青年就業創造較好的條件,同時為振興家鄉傳統技藝雕刻藝術事業做出一定社會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