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總有故事暖人心

近段時間,一場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全民“戰役”,在雲南省昌寧縣轟轟烈烈地進行著。在戰“疫”一線,每天都在發生著溫暖人的故事,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人們用自己的行動,傳遞著人間溫情。今天,一起來分享幾個讓人暖心的真實故事——

戰“疫”,總有故事暖人心

李英:疫情防控比探親重要

“我老公在南海艦隊,我本來想著帶著孩子過去的。但是因為疫情發生了,我肯定是必須以工作為重。從我們收到第一例隔離觀察的病人起,我就已經把行李搬到醫院來了。”說這話的,是昌寧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科主任李英。

感染性疾病科是醫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陣地,而發熱門診是感染性疾病科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1月31日晚,感染性疾病科的病房內,12名醫護人員在科主任李英、護士長周順蓮的帶領下,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吃住在科室的值班室,連續奮戰10個晝夜一步也沒有離開科室,全身心地守護著留院觀察患者的健康。李英說:“樓上有個對講機是專門放在病房的,樓下也有個對講機。她們到病房查房有什麼需要處理的或者需要我們配合的,她們在病房通過對講機告訴我們,然後我們在下面執行。怕我們吃不上早點,食堂還專門給我們送早點,每頓飯都是給我們送過來。”

“寶貝。”“媽媽,我想陪著你。你怎麼都不回來。”“媽媽要上班呀。”“媽媽,求求你了,求求你回來。”“嗯,媽媽的工作沒做完,你乖乖在家好不好。”這是女兒與李英的通話。一直堅守崗位、沒回家的李英,只能時不時與女兒進行視頻電話。每次通話,李英都只能強忍著眼淚與孩子匆匆說幾句就掛斷,她說不想讓女兒看見自己的眼淚而更想自己。“今年她才3歲,每次一視頻第一句話就問我,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你快點回來。有時候因為忙著沒接,再拔回去時只要接起她就哭了。”李英強忍著眼淚說,“雖然我們昌寧不是疫區,但是我們的防控任務還是非常重。我會和大家一起,勇敢地面對疫情,全力做好防控工作,不取得勝利絕不退縮!”

戰“疫”,總有故事暖人心

吳相會:每天走訪8—12小時

為掌握群眾的身體狀況,做好居家隔離人員身體的連續監測工作,從事公衛的醫務人員和各村的村醫落實包保責任制,每天對包保範圍內的返鄉人員巡診1次,對重點返鄉人員巡診2次。

達丙社區村醫吳相會就是這些巡診人員中的一員。她包保了4個村民小組,涉及居家隔離19戶,其中重點人群3戶。每次入戶巡診,都要詢問健康狀況,測量體溫,講解生活注意事項及家庭人員的防護措施。每往返一輪,需要走4—6個小時,每天往返需要8—12個小時,從24日開始連軸轉,加上還要上報各種報表信息,起早貪黑,老公和孩子已經很多天沒有見過她。

“每天入戶2次,連續14天,說實話真的很累。但這是我們的職責,為了居民的健康,再累我也會一直堅持下去。”吳相會的話,代表了許多為了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舍小家顧大家的人。

戰“疫”,總有故事暖人心

特別的大年初一:體驗冰火兩重天

大年初一7點整,昌寧的天還朦朧未亮,清靈寺、文筆塔、龍潭寺的監測點,中醫院的醫務人員已經在那裡為還沒有警覺意識,按照往年習俗前來燒香和遊玩的群眾開展宣傳和體溫監測。

在龍泉檢測點,因前來遊玩的人太多,工作人員王海純、楊凱等4位同志從上午7點到下午5點,一直穿著隔離衣,站在入口為絡繹不絕的人群測量體溫,沒有休息機會,早點沒有顧上吃,中午飯只是匆匆輪流的扒上幾口快餐。上午是結冰的溫度,凍得他們瑟瑟發抖,下午是氣溫炎熱,隔離衣悶熱異常,頭髮、衣服全部被汗水浸溼。安保人員劉雲龍一直在指揮著前來排隊的人員,無數遍的重複著“請站好隊,排成3排,依次測量體溫”。帶隊的院黨委書記張會美,堅持對過往的人群發放宣傳材料,口裡不停地跟群眾交代:“勤洗手,在家休息,不要到人群多的地方,出門戴口罩。”

工作結束時,許多人的喉嚨早已發啞,話都說不出來。當天,縣中醫醫院監測人員共發放宣傳材料1萬多份,測量體溫近1.5萬人。“只要昌寧所有人都不被感染,我們再累也值得!”張會美用這樣的話,說出了全體醫護人員的心聲。

周映華:親家,我想達你說個事

“親家,我想達你說個事。你給聽說疫情這個事情?相當難開口呢,但是……”這是溫泉鎮光山村棠梨樹村民小組周映華在給即將成為兒子老丈人的羅永軍打電話。

原來,周映華聽說疫情和縣、鎮、村關於取消自辦宴席的要求後,及時與“親家”羅永軍聯繫,經兩“親家”商議後,決定取消1月28日羅永軍小倆口的婚事。

在接到電話後,羅永軍也說:“你打來電話正好,我自己也和媳婦商量過,要以大家的健康為重,婚禮麼以後再辦也不遲。”於是,一場即將舉辦的婚禮就這樣延期了。

同樣,同村的李子樹村民小組羅鳳琴家也主動取消了原定於初四舉辦的女兒婚禮,羅鳳琴說:“我家小女兒原定初四結婚,我聽說周映華家也取消了,我身為黨員更要帶頭。”

戰“疫”,總有故事暖人心

吳東華:為妻子守護一個粉紅色的口罩

除夕前一天,昌寧縣公安局看守所民警吳東華下班後,想到新聞報道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就到單位門口的藥店,為全家老小一人一人一共買了5個口罩,其中一個粉紅色的防護口罩是為遠在鄉鎮衛生院工作的妻子選的,想等著過年回家送給她。沒成想,因為疫情防控緊急,這個粉紅色的口罩卻一直沒能送到妻子手中。

吳東華妻子遠在離縣城較遠的珠街鄉衛生院擔任分管臨床的副職,帶著兩個年輕醫生挑起醫院門診的大梁。吳東華講述:“因工作繁忙,二孩才兩個多月,產假剛滿3個月妻子就帶著一家老小回到了工作崗位上。本來計劃好,今年回妻子孃家過一次年,大年三十妻子先回去,自己初二輪休再下去。1月23日晚上20時,妻子她們醫院按慣例開完節前會後,值班組留下,其餘輪休人員各自回家。妻子回孃家要坐渡船,渡船最晚一趟是下午6點。醫院散會後,渡船早停渡了,大姐夫他們特意花錢加渡船過來接的妻子她們。23時左右,估摸著妻子已經回到了老家。我給妻子打了一個電話,問平安到家了沒。但妻子說接到醫院緊急通知,取消放假,現在正在趕回醫院的路上。”

第二天早上,吳東華也也接到召開疫情防控部署會的緊急通知,和同事們迅速投入了抗擊疫情的緊張工作之中。夫妻倆各忙各的,連開個視頻通話都多次互相拒接,直到大年初一晚上,吳東華才在家中和妻子微信視頻通上話。吳東華說:“我和小寶在這頭,妻子和二寶在那頭,新年夜我們全家在微信上終於團圓在一起。”

如今,夫妻倆依然各自奮戰在自己的崗位上。“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的家屬,我向像妻子一樣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致敬!希望她們加強自我防護,保護好自己!”吳東華說,“我想對妻子說,我在等著你早日平安歸家,等著把買好的粉紅色口罩送給你。”

戰“疫”,總有故事暖人心

師培華:我為疫情防控盡份心

2月1日早晨,昌寧縣大田壩鎮衛生院院長辦公室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大田壩鎮退休老黨員師培華。

一進門,老人就向院長和在場的工作人員深深鞠了一躬,顫動的手從衣袋裡掏出一封信滿腔激情讀起了自己親手寫的“感動致謝慰問信”。他說:“過年了,你們連一口年飯都不能安生吃,不能休假,為了我們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盡職盡責。現在你們醫院物資這麼緊張,還免費為群眾提供“大鍋藥”,我也是一名黨員,我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說完,他不顧醫護人員的阻攔,留下了1000元現金。

“我也是一名黨員,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一句再平實不過的話裡,反映的是老人的一份真情,飽含的是一名老共產黨員內心的精神追求。師培華老人的行動深深打動著大田壩鎮中心衛生院所有醫護人員的心。“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醫護人同紛紛表示,一定用實際行動完成各項急難險重任務,守好土、盡好責,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戰“疫”,總有故事暖人心

龍井社區黨總支:自制口罩送居民

“這是送給你的口罩,一定要高溫消毒後再使用,外出時務必戴好口罩……”2月1日,在田園鎮龍井社區大院,社區工作人員在將社區黨員自己製作的口罩送的居民手中時這樣囑託。

“我們通過發動黨員幹部多渠道、全覆蓋向居民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防控知識,‘少走動、不聚集、戴口罩’等防疫知識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在排查過程中,我們瞭解到醫用物資非常緊缺,居民購買口罩非常困難。” 社區黨總支書記李林峻介紹,瞭解到這一情況,南門街黨支部書記李紅梅主動請纓,說幹就幹,組織支部其他幾位能工巧匠立即購買了紗布、橡皮筋,動手做口罩。僅2月1日一天,就製作發放口罩280個。

“雖然是自制的口罩,但我們縫製了12層紗布,通過高溫消毒,用於非醫務人員的臨時佩戴是沒有問題的。”李紅梅說,“我們幾個支部書記在社區提出倡議之後就積極響應,畢竟作為共產黨員,在這非常時刻更要發揮我們的先鋒模範作用。我們還會根據鄰里的實際需要來做下去,全部免費送給居民。”

領到口罩的居民楊國昌高興的說:“現在全國都在重防疫情,醫療資源很緊缺,特別是口罩。我們社區黨總支和黨員自己籌資自己製作,為老百姓解決了當前口罩緊缺的問題,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雖然自制口罩僅限於非醫務人員的臨時佩戴,但經過高溫消毒後可以有效緩解口罩緊張的問題,這也說明群眾自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意識明顯增強,充分發揮了群眾主體作用,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採購棉布、紗布、橡皮筋,組織社區縫紉能手上崗到位,分班輪流動手製作口罩,分批次將我們自制的口罩發放給轄區居民。”李林峻說。

供稿:吳再忠 編輯:張玉姝 審核:雲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