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富裕了,是用宅基地置换新农村的房子好?还是自己建房子好?

博浪的水手


按照当下来看,当然是在农村宅基地建房子好,但也要看你家的地方条件好不好?比如经济,地理位置等,如果远离城镇,就要考虑全面因为未来会有很多农村的村子会成为无人村。


无怨无悔177948208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当涂县。 在很久很久以前,农业学大寨的时候,我们县就有几个大队建设了新农村,大桥镇红星大队,年陡镇太仓大队,塘南镇大姜大队等等,都是一排排砖瓦房,水泥路,看着很舒服,有集体现代化养猪场养鸡场和一些集体手工业作坊等等。其中红星大队还有个大礼堂,放电影和开村民大会用。 改革开放以后新农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大公圩圩区各镇各村都建有多个新农村,不仅环境好各种配套全,水电气网络监控绿化幼儿园等等。而且附近都有一些民营企业,小型加工厂服装厂之类的,方便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村民可以用宅基地置换新农村的房子,大部分是村镇补贴,村民个人只要几万元就可以入住了。 我觉得挺划算的,第一农村土地是村集体所有包括宅基地。住到新农村个人也没有损失什么。第二节约土地,形成大面积的可机械化规模化种养殖的农田。第三优化了人居环境,村里可以统一请人打扫管理。第四新农村一般都建在大镇四周,交通方便。 当然如果你是特别爱清净的土豪,自己建房也可以。 我特别要说清楚,近郊农村是没有新农村的,想建房也很难。无人机经常飞来飞去,房子测量了又测量,建个厨房都难了。


博浪的水手




西门观点:如果可以自建房,当然是自己建造房子好。但如果能够在自己宅基地上自建房,就不可能有资格置换新农村的房子,如果可以置换新农村的房子,就可能不允许在自己宅基地上修建房子。所以,这个问题似乎不存在。

一、如果是扶贫搬迁,原有宅基地会收归村集体

要弄清提问者的问题,首先要明白什么叫新农村建设?什么情况下才另外建设一个新村庄?

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搬迁是一回事。一些偏远山区,自然条件特别差,或者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的自然村,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在这里居住的人需要全部搬迁到一个条件好的地方。

那么,国家就投资再在另外一个条件好的地方建造一个村子,然后将不适合居住的村子村民整体搬迁到新建的村子,这就是扶贫搬迁。



我们村就是典型的新农村扶贫搬迁。我们村有两千多口人,分布在十二个自然条件非常差的小村庄,最小的只有几户人家。由于这些自然村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缺水少电,缺煤少柴,所以,被国家列为扶贫搬迁对象,十二个自然村就有九个整体搬迁。

国家投资大量资金在村委会所在地村子后面选择了一大块地,新建了三百多套小院,人均住房面积50平米(不计小院面积)。三口人的小院只需要缴纳两万元左右的费用。

由于是整体扶贫搬迁,原来的村子的房子全部拆除,宅基地也全部归集体。

所以,如果是整体扶贫搬迁到新农村,你原有的宅基地就会收归集体,不存在再在上面建造房子,即使你再有钱也不行。



二、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宅基地置换新农村房子

如果你的村子不属于扶贫搬迁项目,但你的房子已经破旧不堪,即将坍塌,成为危房,解决办法有两种:

一是申请危房改造款。国家有一项政策,叫农村危房改造补偿款。如果你是农民,房子成为危房,就可以申请这项补助,但它也只能是补助,自己还需要花费。

如果你的房子成为危房,不能住人,也不能再修缮,就可以申请宅基地置换新房。

当然,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在自己宅基地上拆掉老房子,修建新房子。

三、为什么自建房比置换房好?

新农村置换房一般都是楼房,农民不适合住楼房,而且建造质量肯定比不上自建房。

所以,如果你富裕了,而且有宅基地,最好是自己建房。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门白甫


生活如饮水,冷暖自知;别人认为划算的就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虽然现在的部分农民富裕了,但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用宅基地置换新农村的房子,同样也不一定要自己建房子。

就拿我老家的一个邻居来说,他家还真挺有钱的,把自己家的宅基地改造了,盖起了欧式小楼,据说光设计费就花了几十万,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共计花费几百万。毋庸置疑的是,这个房子在我们那个小镇上都算是数一数二的房子了,质量、结构、舒适度都是非常好的,但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个梦,一般人是盖不起这样的房子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房子虽然好,但不是特别富裕的家庭根本盖不起。

再来说说新农村的房子,新农村的房子一般是有有关部门统一规划的,房屋结构、住房面积等都是统一的。而这样的房子有一个弊端,一般这种工程都是承包出去的,在施工质量上与自己盖肯定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从自由度上讲,新农村的房子必然没有自己盖那么自由,自己盖只要设计合理、结构合理,且有相应的审批手续,怎么盖都无所谓,这也是新农村房子比不了的地方。但有个前提是,自己拥有足够的资金盖房,不然这一切都是个美丽的扯。

如果按照我自身情况来看的话,自己盖房也好,置换新房子也罢,别人的意见我会参考,但不一定照做,如果自己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我必然会选择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如果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是很雄厚,可能我会考虑用宅基地置换,当然我也会考虑自己的实际刚需,之后再做决定。


新农志


别人认为划算的就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虽然现在的部分农村农民富裕了,但不一定我们一定要用宅基地置换新农村的房子,同样也不一定要自己建房子。

就拿我在老家来说,我家在农村算是一般户吧,把自己家的宅基地改造了,盖起了农村小楼,光设计费就花了几万,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共计花费几十万。毋庸置疑的是,这个房子在我们那个村上都算是一般化的房子了,质量、结构、舒适度都是非常好的,一般农村都是这样的房子的。

再来说说新农村的房子,新农村的房子一般是有有关部门统一规划的,房屋结构、住房面积等都是统一的。而这样的房子有一个弊端,一般这种工程都是承包出去的,在施工质量上与自己盖肯定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从自由度上讲,新农村的房子必然没有自己盖那么自由,自己盖只要设计合理、结构合理,且有相应的审批手续,怎么盖都无所谓,这也是新农村房子比不了的地方。但有个前提是,自己拥有足够的资金盖房,不然这一切都是个美丽的扯。

假如按照我自身情况来看的话,自己盖房也好,置换新房子也罢,别人的意见我会参考,但不一定照做,如果自己的经济实力比较雄厚,我必然会选择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如果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是很雄厚,可能我会考虑用宅基地置换,再做决定。



豫乡萍萍


这个问题得分实际情况来回答。

当地政府是要求统一进行搬迁还是充许你们自己建房呢?如果说是统一的政策要求,那你就别想了,如果说还充许自己建房,那你再接着往下看。

如果充许自建,你就要做如下考虑:

(1)新农村建好的房子格局你是否满意,如果达到了你的要求,你完全可以置换,必竟新盖个房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虽然不如城里高层住宅那么费事,但方方面面都要你经手,算起来也挺费事的。

(2)如果已有的房子你不满意,那你还是新建吧,虽然费事,但房子是人一生要居住的地方,别因为怕费事而让自己一辈子留有遗憾,得不偿失。而且新建的话,完全可以按照你对“家”的那个设想来盖,只要面积、层高没有超标就行,确权时照样拿不动产证。

总的来说,一在政策,二在个人经济能力的意愿。

希望上述回答对你有用。


白鹿原老农民


自己建可以考虑,集居住,经营,加工,储藏,种养等多方面于一体,便于自己创收,消费,安身立命。并且建多层房,质量肯定有保证。而商品房,就是让你吃住消费,收入怎么来,将来有钱没钱,不管你。倘若你不能去外边挣钱去了,家里又没有挣钱的设施,物业费,取暖费,卫生费,楼房修补费,等等费用,拿不出来,到那时,你是想活,还是想一死了之呢。况且商品房,能达到像三峡水库这样,国家大工程要求的质量吗。希望农民朋友,将来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选择,自己三思。


正民先锋


大家好,我觉得还是自己建比较好,自己建可以找一些图纸进行参考,多结合图纸给自己的小院添加一些有特色的东西,房屋的布局也可以在不违反建筑安全的情况下增加一些功能性的房间,总之我觉得还是自己建好,如果有想建的可以发私信给我,我可以给你提供下意见,因为我给别人盖过好几个别墅了,


小县强子哥


个人认为用宅基地自己建

1.自己建的房子住着踏实,自己用什么材料心里清楚。

2.自己的地方,自己可以建自己喜欢的户型。

3自己建都会有自己的小院,放东西方便,农村相对来说杂物比较多的。

4.如果换新农村的房子,有可能是高层估计会有好多人不习惯。

相信农村老家人大部分都会选择自己建,哪怕是按照政府统一要求去建都可以。个人感觉


有缘人在路上666


什么事都要有个比较,有个口头禅,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比什么?先比适用性。现在所建的新农村统一标准房,一般使用面积小,只考虑国家规定不超过多少平方,实际上有缺陷。院落小,沒有放农具及使甪工具的地方。凉晒粮食和储存粮食的地方也沒有。再有厕所建在房内,却沒有解决污水处理,还不如现在的旱厕。目前老宅基地一般面积比较大,能解决统一建房之不足。再有价格,实际上等于农民将自己的整个院落拋弃,重新建了一个新院,村里无钱,也补贴不了多少。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自已建房,只建房,其它建筑物均可利甪,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农民现在富余了,可艰苦朴素的本质没有丢。所以,与一般农民闲谈,主张在自已老宅自建房的多。那些放弃种地的农民才主张买一套集体建房,并且主张用自已老房致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