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教师,还让子女当教师吗?

一笔飘红


随时时间的推进,江西教师招聘的公告也接踵而来,在公告没有发布时,广大的小伙伴就已经在紧张的备考了,无论你选择何种备考方式,都要讲求备考的方法策略,才能达到最佳的备考效果。因此,通过本期内容给大家系统分析一下江西教师招聘的考情做到知彼,同时指出相应的备考策略做到知己,知己知彼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希望对大家成功备考有所帮助。

一、江西省考情分析

江西的教师招聘考试统一组织笔试考试,因此,各地的考情相同,备战考试的重点和难度没有差别。

综合来看,在江西教师招聘笔试考试的科目仍然是以教育基础知识为主要笔试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模块,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其中,教育学考察的卷面分值比例最高,平均占比在48%左右;心理学通常包括两部分,即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在卷面分值占比平均在37%;教育法律法规及教师职业道德占比在15%左右;

二、江西省备考指导

备考时间安排:最佳的复习时间应该是半年左右

首先,前三个月进行系统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各位考生终极PK的是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因此,前期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做题,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其次,中间两个月时间进行习题练习,最有参考价值的题目就是江西以往教师招聘的试题,做题时要和备考用的讲义相结合。错误的题对应知识点,在讲义中重新学习巩固,做到下次从同一个知识模块出题都能作对即可,辅助比较的错题笔记或者补充知识点等。将做题和讲义学习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再次,用三个星期时间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前期备考是将书“越读越厚”,那么到了备考后期则是要将书“越读越薄”,抽丝剥茧的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到融会贯通,可以互相借鉴、相互促进理解。

最后,在临考前一个星期,进行模考练习。找到最佳的应试状态,合理规划时间,掌握最佳的答题节奏,调整好迎接考试的心理状态。

最后的最后就是在考试前一晚好好睡觉,准备迎接第二天的考试。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冯绍祥2019


儿子今年上高一,说真的还真没有让孩子上师范当老师的想法。

我是一个老师,现在20多年教龄,工资4000多,在我们这个小县城还能过得去。如果纯拿工资来说,如果我是一个女儿而且还不是特背优秀,我可以考虑让孩子读师范,将来当老师。

因为老师假期多,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而且高考分数不是特别高,如果是儿子的话,就不行了,因为工资我觉得不能养家!

再说说现在的教师职业我深刻体会到两个字“心累”!虽说一年四季不见风雨不怕日晒,但是一到学校精神就处于紧张状态,生怕那家小公举,小少爷出事,回家接到家长的电话都是火急火燎,坐卧不安。还有就是上级安排的许多工作就是真心不愿做,但是又不得不做,多了许多怨气!


桃子老师tz


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我的一儿一女都未继承我的事业。他们在我身边所见所闻,已经深深领略教师工作看似轻松却是不分昼夜的情况,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是无法用时间来衡量的,它的复杂性是常人难以估计的,除非放任自流。我没有强迫,这是他们的自由。我本想挽留他们从教,可这不能违反自己的心愿。从经济上来,他们已彻底改变我家贫穷经济状况。教师一是工资低,有的较为艰难维持生计;二是工作繁琐,尤是班主任。有事外出,心还操着班级,挺不放心,生怕出什么问题。这种情况,不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很难理解到的。


海晏河清375


这个问题,得看你怎么理解,也得看子女本身的选择。这个世界,很多父母从事了某种职业,就会产生一种倦怠,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从事与自己一样的职业。

我相信大部分做老师的人,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做老师。从大学毕业分到学校的第一天起,你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工资、自己的职业前景,他们基本上都固化了,当然,也有极少的人会发生变化,会变成领导,又或者是自己开些辅导班赚钱,但这毕竟只是极少极少的概率,绝大部分老师依然是清贫的基层的。

再者,这个社会,并不是个尊师重教的社会。大多数家长,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家长,都是把老师当穷人看的,内心深处压根就瞧不起老师。的确,大部分老师相对很多职业来说,都是穷人。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人品、涵养,会受到一定的尊重,但和强大的金钱力量比起来,瞬间就崩溃了。在这样的情形了,大部分当老师的人,都不会再让自己的子女做老师了!

另外,现在的老师其实很不好做。升学压力大得人踹不过气来,在住宿学校的老师们工作的时间都特别的长,每天六点多起床,十一点才能上床睡觉,自己家里的孩子都看着,长大了还愿意当老师的也不多。

当然,从人脉的角度考虑,有些老师也会让自己的孩子再做老师,因为老师交际面窄,认识的人都在教育战线,如果孩子找工作困难,作为父母能找到的人脉,就只有教育方面了。

不过,我肯定不想孩子再做老师!


施南教育


古人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今人有“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古到今人们对教师是如此的敬重,可见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如今这些溢美之词都变味了,人们都可以对教师品头论足,到底是社会风气变了,还是人们对教师的要求高了?很显然两者皆有之。

作为教师的我,教了一辈子书,我始终铭记着教书育人育人,为人师表的天职,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所教学生无论成绩好坏都很敬重我。社会,家庭也很厚待我,各级领导给了我很多荣誉。虽然一张奖状不怎么价钱,但是能折射出我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我甚感欣慰。

现今有的教师由于利益的魔力,给学生补课赚钱。有个别教师双休日从黄冈到桂林培训机构去补课,星期五去到星期天回,由于来去折腾,上课自然没有精力,学生的成绩自然不够理想,家长和学生都有意见。还有的教师在学校开店,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经营上,并用职务之便向学生推售铺导资料,引起家长的强烈不满。正由于有这样的教师,导致了人们对教师的不满和诟病。尽管是个别,也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俗话说得好“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对于补课的和校内开店经营的来个一刀切,违者开除,没有理由。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们归心,收心,把工作当职责,把职责当责任,把责任当担当,真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岂不悦乎。

尽管如此,如果政策允许,我还是愿意子女当教师。


平天下37


看到这个问题,感觉反过来问更有意思,教师的子女愿意接班继续当教师吗?

曾经听到一些教师表达过这样的意愿,期待子女继续做教师,但大部分子女表示拒绝,尤其是男生。


我才不想当老师呢?

理由如下:

1.埋头故纸堆,无聊又无趣

看着父母每天大清早就匆匆忙忙起来去上早课,有些地方也称早自习,上午有第四节课的12点多才能下课,晚上有夜自习的也无法早回家。没有课的时候是坐在办公室里批作业,一堆堆的作业堆成了山,没完没了,今天批完发下去明天又送过来了,就没个彻底结束,完结的时候。即使每年都有课改,但变得是教学方式方法和设备,不变的是教学知识内容,一轮又一轮的重复着,真是无聊又无趣。于是许多男生说:从小就被圈在教室的四堵墙内,早就不耐烦了,我宁愿回家种地,也不愿当老师。

2.自己的劳动需要通过别人的努力才能体现出来,没有成就感。

教师你学的再好,教的再好,都需要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体现出来,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当下:社会,学校,家长对好老师的评价,就是考试成绩,成绩上不去,你的努力就是白搭。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智力,综合素质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同样的知识点,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学的快,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差,学的慢,有的孩子甚至就学不会。于是学校就有了重点班,普通班,完成义务教育班,若不幸没有带上理想的班级,碰上一帮熊孩子,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努力付出很多,学生成绩欠佳,你的劳动成果也没有,自然也没有成就感了。同样学历的人群,其它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相对较小,一轮学生下来,几年以后,直到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后,才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3.脱离社会,呆在孩子中间,无法与时俱进。

孩子的世界真的是单纯的,天真无邪的,每天与孩子们呆在一起,慢慢自己的生活也就变得简单而又快乐了。但人毕竟是群体动物,尤其是男人,承担着很多的社会责任,需要与时俱进的适应社会环境。而呆在校园里,与外界接触减少,与成人打交道的时候也少,每天处理的就是孩子们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打了我一下,我骂了你一句,你用了我的笔,我拿了你的橡皮等,说不上道不明的小事,不教育不行,教育自己都觉的没意思。每天纠结这些事,慢慢就变得唠里唠叨了,身处社会大环境,慢慢就有了外界评价的穷酸样了吧!


4.表面受尊重,实际待遇差,生活质量没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尊师重教,这些话喊了很多年,表面上教师受尊重,实际待遇差,说是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只是美好的愿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教师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等到其实现。社会中对教师的实际要求很高,觉得老师就应该接受贫穷,只应付出,不求回报,而忽略了老师也是社会人,也有家庭,父母,儿女需要养,也需要生活质量上的保障,画饼充饥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5.无奈中遭受太多的非议。

人性都有自私的一面,许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坐个好座位,最好前排,老师的眼皮底下,这样老师就能够特别关注到了。批作业的时候也多看看我们家的孩子,多指点指点,这样成绩就高了。课堂上最好多提问提问我们家的孩子,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有了,学的积极性也高了,好像全班老师就只教这一个学生似的。毕竟前排座位有限,关注度有限,于是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偏心眼,家长就会觉得,老师没用心对待我们家孩子,老师道德品质有问题,等等,无奈中遭受太多非议,麻烦又无奈。

种种因素影响吧!导致现在的许多男生不愿意当教师,更不要说切身体会的教师子弟了。


阿吖凡子


手机用户83045313566

“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是封建社会的一句俗语,也即对教师地位的精辟概括。试想,在孔孟之道盛行的封建社会尚且如此,更何况在有钱便是爷的当代中国,因为一些“专家”的意淫,教育已经被折腾的面目全非,“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严重错位,就连教师对对学生的“惩戒权”也被尽数收回,教师没有管理学生的余地,谁还拿教师当回事?还有,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事情,就是诟病、羞辱、谩骂、中伤、欺负教师,因为,教师群体不具备反击报复能力!你必须是一具“行尸走肉”——学生欺负了你、其家长羞辱了你,你还得乖乖地给人家传授知识,给人家批阅作业,因为这是你的职业!

所以,不到走投无路,只有有一丝挣钱门路的人,只要能维持生计,就没必要冒险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今中国,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太难了!首先,你必须要没有“人”的七情六欲,必须不食人间烟火,必须是全人类的道德楷模,是一个品德无限高尚的人,也就是要高尚到是神而非人的高度。你必须具有超能力,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你必须随时随地无条件地接受那些不爱学习,调皮捣蛋学生的蔑视和其家长的羞辱、谩骂,尽管有的家长本身就是一个人渣。日常工作中,学生成绩好,是学生聪慧、努力的结果;学生不学,成绩差,你就是罪魁祸首;一旦学生出现安全意外伤害(比如,下楼梯摔倒、课间学生追逐打闹受伤、或者打架受伤等),你就是凶手。这时,你就成了受伤学生极其家长的戴罪立功的孙子,你必须掏空腰包,为该学生支付所有的医疗费、营养费、家长的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这费那费。你的领导训斥你,你的单位处理你。你似乎十恶不赦。是故:只要在这个社会你有维持生计的能力,奉劝你:不要去做不知那一天你会成为的那个“十恶不赦”的人。

相关问题

如果你的工资5000多,你的母亲宁可给你1万也不想让你去上班,你会如何?

假如给你两万一个月,让你去做印度的下水道清洁工,你愿干吗?

假如一天给你1000元,你愿意去捞尸场工作吗?


手机用户83045313566


这个当然可以了,作为现代青年可能面对的压力特别大,就业也好生活也罢总而言之这压力无形中的向你来啊!父母住个院那就是一下回到解放前啊!所以大家都会选择国企,因为冲着待遇去的,工作稳定学校不会裁员,逢年过节学生家长还会送一些东西礼品,休息假期还可以出去补补课当一个外快收入,所以教师这个行业都是在挤破头的往里挤,如果我作为一个教师我会告诉我得孩子你喜欢什么你就去做什么,你的思想我不会给你一个框框架架固定住,但是我唯一限制你得就是犯罪和昧良心,也就是做到不触犯法律可道德伦理,你想干嘛就干嘛父亲会去支持你。

而且作为一名教师的话我更会教育自己班的学生,先学会做人在去做事不然你做人这关都过不去你会一事无成,所以我更会教育我的孩子如果真的想秉承我得愿望教育更多的孩子就去一个更高的高度,今天我是一个班主任我只能教育一个班,如果你成为了一个教授就会有更多的受益你的教育,所以我并不会干预太多他择业问题。




贱贱的啊賤


现在说起来应该是好几个月之前发生的事儿了:

儿子五年级,每个周末晚上我们下了辅导课开车回家的路上都是我们的交流互动时刻。

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儿子突然问我一句:“爸爸,怎么样才能当上大学老师?”。我第一反应还是习惯性的把这件事情往“学习”上引。于是我跟他说至少需要读到博士才行,而且要去好的大学当老师的话,那么也必须得是好的大学博士甚至是世界著名大学的博士才行……

儿子又问我:“博士之前是不是还要上一个硕士啊?”得到我肯定的回答之后孩子好像陷入了思考,我就问了问他:“你想当大学老师吗?”

孩子非常肯定地告诉我是的。

我说挺好的,我非常支持你,不过这样的话恐怕你的更加努力一些才行,因为能成为大学老师的人那可得非常优秀才行啊。

孩子想了一会跟我说:“那你给我规划一下吧。我记得你跟我说过我要想上XX高中,那么就得去一个学习很累的初中是吧?那我上了这个初中要考多少名才能上哪所高中?在哪所高中我要考多少名才能上个好的大学?还有,万一我考不上硕士怎么办?……”

于是后面我们就这些问题聊了二三十分钟。

说这个事儿是我想借它给出我对题主这个问题的答案:当大学老师可以,但是如果中小学老师的待遇、生存状况还是目前的样子,那还是算了,我是不会支持的——尽管我不会明着反对,但是我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认识到“你还有更好的选择可以去争取!”。

我的整个家族有十几位亲戚分别从事或者从事过教师这个职业,从小学到大学、从农村到城市都有。虽说现在我那已经快五十岁的哥哥姐姐们的收入还算可以(相对于当地),但是干了这么多年他们几乎还是挣不过自己孩子大学毕业就业后的月收入。但是如果他们的孩子也跟他们一样选择教师(中小学)这个职业的话,那么无可避免的会出现“啃老”情况!

我虽然不怕孩子啃我的老,但是孩子能够早点凭自己的本身独立起来毕竟是一件好事,而“经济独立”是最基本的独立……

哦,忘记了说了,我的整个家族到目前为止,除了那些还在继续上学的之外,没有人再继续选择从事这份职业……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说实话,我也许不会让我的儿子去当教师的,如果我有想让他当老师的想法,高考填报志愿那会时就会建议他直接报部属师范类大学,这样应该还能省去我许多麻烦、许多钱。

而即使他真想当老师,至少也该是去当大学老师吧?

真事:最近儿子有个突发奇想

但前两天,他突然谈到两个话题:原初中一同学在家附近的小学当代课老师,他大为惊讶,还问我知道不。

另一件是有天对我讲,要是今后找一个当老师的女朋友不是很好吗?我直接回复说:想法不错,想象很美好,但现实也很残酷:现在的教师压力大,学生越来越难管理,不上进又违纪的太多……他还常常跟我讨论说:要是他去当老师,一定教得比我好!

他大概还只停留在想象空间

扪心自问,或许我除了前十年认真教书育人了,而且是教最难的科目,其它时间因为工作需要,转做其它的杂事——所以在儿子看来,从我身上他或许觉得当老师很轻松,把学生引导好,带领他们走正道就可以了:他根本没考虑升学、教学质量,如今某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很欠缺……

学校想尝试分层上课,尤其初三毕业班开尖子班,结果很多家长反对,最后没敢开。学校是义务教育阶段,本身学校也很为难。平行上课呢,就是每班都有几个自己不学,却扰乱别人的熊孩子。

大多数老师的现状

目前的老师,除了升学压力,还有任务重,社会不看好等情形。学生一出问题,多数人会一边倒地认为学校有责任,象学生之间斗殴出了问题、校外出现交通事故、溺水事故等,都想来学校闹,只要一闹基本就有好处,形成恶性循环。

不少学生本身更是大有问题,尤其是农村娃,家长管不了,老师不敢管。管严了出事、管松了受批……请家长督促、配合,大家齐抓共管,一般的家长都不乐意:就会盲目地以为,孩子交给了学校,一切教育都是学校的事。

还有职称,多数老师心中的痛

还有职称,一直是老师心中隐隐的痛。就今天上午还有个网友在我一篇文章后评论说,他2007拿到的高级老师资格,一直到现在没聘上高级——他的理由是没给校长送礼。这点我觉得不可能,应该是学校没空岗。即使有空岗或许也要跟其他人PK,除非只他一个人有资格:我们这里的麻将俗语叫“单吊”。

和我同时毕业参加工作的,我们学校还有至少有二个老师没上高级,而有的人已评上高级十多年了,瞧这反差!

网上喷老师的、甚至黑老师的时有

老师想抱怨说自己工资低,压力大,网上一定有那么多喷子出来拿老师的工资跟这个比、跟那个比,好象老师的工资要真正倒数第一他才高兴。也不想想,老师的工作怎能某些人比,那没可比性。

虽说教师队伍中也有败类,可哪行哪业没有,总揪着老师老师不放,我以为那就有点过。

总之,我不会让自己的子女去当老师的。其实也不可能,我相信他的志向比我远大!还有更广阔天地等他去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