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的毛利一般會有多少?為什麼一些批發市場的價格和攤販的價格幾乎一樣?

平行進口不迷路


大實話:售賣普通水果就是個薄利多銷的活兒,一斤相差幾分幾毛的是正常現象。

生活中,我們的潛意識總是認為,在蔬菜水果批發那個市場購買蔬菜和水果的價格肯定是要低於門口超市的價格的。所以,確實有一些人會跑去更遠的菜市場或者批發市場選購,而不會在家門口的超市購買。但是,我想說的是,對於我們那個購買量來說,真的省不了幾個錢。

首先,我們要明白,像普通的西瓜,香蕉這些水果,基本上就是大街小巷全國各地都隨處可見的。路邊攤,門口超市,批發市場都會有賣。所以,這種水果的價格基本上就是差不多一個價格,畢竟,對於商販來說,如果自己在附近區域內賣的價格過高的話,那就不好賣了。所以,大家的定價都差不多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至於有些人說的批發市場和門口超市價格差不多,其實倒不是因為人家批發市場價格高,主要還是因為你買的少。要知道,像那些做超市的人家去批發市場一次性的批發量最少也是幾百斤的,並且人家可能還是長期合作,每天定量批發的。那價格肯定是要比一般人購買個三五斤的低很多的。

但是,你去批發市場一般也就是三五斤的購買量,並且也不可能說每天都去買。這樣一來,對於那些批發商戶來說,你就不是他們的主要客戶群體。雖然是批發市場,但是你的購買行為對於他們來說是零售行為而不是批發行為。所以,人家也不會給你那種量大的批發價格也是正常的。

最後,也是希望大家能好好算算一個經濟賬。客觀來說,像這種日常消費品,基本上我們在批發市場買或者在門口超市買最多也就是一斤兩三毛錢的差額。也就是說,我們可能跑老遠去批發市場買兩三斤的東西,能夠節省的成本還不會超過一塊錢。這真的不是什麼好的策略,也沒有必要節省到這個程度。

說直白一點,這就是一種低效的行為,你自己可以有這個思想,但是,真的不希望您把這個思想傳給下一代,為了三塊兩塊錢地耽誤那麼多時間和精力真的不划算,這不叫節省,這就是小家子氣。如果說你是一個老人,平時確實沒啥事,那跑遠一點就權當鍛鍊身體了也挺好,但是,如果你是年輕人,還是把時間浪費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吧。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點擊右上角關注賣柚子的小夥子!為你分享更多三農資訊!水果的毛利一般會有多少?為什麼一些批發市場的價格和攤販的價格幾乎一樣?

我是賣柚子的小夥子。有十年的水果銷售經驗,談不上有多麼高深的經驗,但是回答你這個問題還是有把握的。首先我來回答水果的毛利一般會有多少?

水果的毛利潤有多少?

銷售水果的方式有很多,有批發市場賣水果的,有水果店賣水果的,有超市賣水果的,有擺水果攤的,有開貨車賣水果的。每種模式的毛利潤都不一樣,和他的銷售成本,房租,銷售量,拿貨方式和銷售的水果品質等等因素有很大關係。


通常來說,高端水果店和大超市的毛利潤是最大的,因為他們的銷售成本在那放著呢,如果利潤太低。是維持不下去的。而且水果越貴,利潤越大。打個比方,比如現在我們這邊的永輝超市,賣的8424西瓜零售價格在兩塊五一斤,同樣的品種,同樣的品質,而街邊貨車賣西瓜的只要一塊五一斤,而在產地只要七八毛左右。


看著是不是超市利潤很大!其實真正到手裡也是沒有多少錢的,水果是高損耗產品。利潤大,賣的慢,銷量少,那有什麼用。而街邊貨車賣水果的,雖然利潤低,但是薄利多銷。銷售快,水果週轉期短,那就代表著損耗也就降低了,綜合下來,利潤還是不低的。


況且超市還有低價水果,打折水果。綜合來看,超市水果能有百分之四十的毛利潤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一般街邊的小商小販,毛利潤那就更不好說了。每個人的銷售模式,地理位置,銷售的水果不同。一般來說,綜合下來能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毛利潤就是好生意了。當然不排除一些地裡位置好,經營特別好的個別小商小販。

為什麼一些批發市場的價格和小販價格幾乎一樣呢?


首先我明確的告訴你,批發市場的價格和小販還是有差別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只能是因為你買的比較少,批發商販就是按零售價格賣水果的。還有就是一些批發商販很欺生的。對於新人和熟人拿貨價格有很大的的差別的。因為他們主要做的就是熟人生意,比如淡季的時候,有時候寧願不賺錢,還是要把水果銷售給那些熟客小販。就是為了養客戶。指望他們賺錢呢。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很多日常水果,其實利潤都不大,也就是賺個幾毛錢的差價。很多人覺得水果利潤很高。覺得很賺錢!其實賣水果不是什麼暴利行業,水果是日常消費品,主要是走量的。想要賺錢!就要多銷售水果。而且還得控制好水果的損耗!所以說水果行業不好乾!賺的都是辛苦錢!


以上就是我對水果行業,一些問題的淺薄看法!如果覺得小夥子說的還算有些道理。請幫忙點贊,關注,轉發了!我是賣柚子的小夥子!謝謝大家!

賣柚子的小夥子


同行不同利,每個人的利潤都是不一樣的,根據你進價的渠道,銷售的方式方法,已經損耗等等各種各樣的情況都不一樣,當然每個人的利潤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在路邊的水果和水果超市的利潤能是一樣的嗎?

但是從總體上來說,路邊的水果利潤是比較低的,但是可以看到在路邊推著車賣的水果質量都不是太好的,因為這些人主要是以量來盈利的,這些人的消費群體主要是一般的家庭,價格低,利潤也低,所以每天必須要賣出去大量的水果才能有錢賺。但是一些固定的水果超市,比如綠航果業裡的水果看到賣的都很貴,但是他們的水果品種,賣相等等確實比外面好的太多了,而且別人的成本也會大一些,我舅舅種桃子的給綠航果業送過,他們的要求就是不能有一點的磕著碰著了,而且必須是新鮮的,大小一致的,我舅舅給他們送,他們的收購價都是四五塊,在外面賣的桃子一般也就兩三塊一斤,雖然品種一樣,但是賣相不一樣,價格肯定也是不一樣的。這些水果超市賣的也貴,成本也大,但是利潤更大,但是他們的消費市場還是比較中高端的人群,所以是以價格來盈利的。

題主說的去水果批發市場價格和一般的小販子價格一樣的,只能說你是生人,或者說你買的很少,不是說你去批發市場別人就要以批發價格給你的,首先就是你的量決定的,批發的意思很明確了,必須要量大,如果你買一兩個西瓜別人會以批發價給你嗎?想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還有做批發這一行的,基本上誰每天來的都知道,一看你就是生人,說不定今天來買了明天不來了,所以能坑你一次是一次。做這行的都是這樣的。


三農帝國


水裡的毛利一般是25%左右。因為在賣水果時的具體操作中會把毛利潤按水果的高、中、低的擋次和好、中、次的品質上來合理分配的。檔次高、品質好的價賣得高些,毛利就高些;而一些檔次低,品質差的價賣得低些,毛利肯定就低些,還有的甚至會是負數。所以,水果25%左右的毛利指的是銷售中的平均值。

水果批發市場批發水果主要針對的是每天前來批發水果的商販,很少賣給零售的客戶。



以西瓜為例,商販前來批發時最少是幾百斤、上千斤甚至幾千斤,而這些西瓜除了爛的外,大的,小的,好的,差的都要一路賣走,不能挑選的,所以就會少三到四毛錢做為差價。比如西瓜是1、5元的零售價,批發價則會在1、1元左右。而這個時候也是考驗商販看貨、進貨的經驗智慧和能力的時候,如果一旦沒看中這個批次的貨,好的少,差的多,象西瓜這種三,四毛錢的差價是達不到20%的毛利的。而如果是零售的客戶最多隻會買1個或幾十上百斤,並且還會挑選大的好的,批發商當然會按零售價計算了,有的批發商還不想賣零售,嫌麻煩和影響批發,既使想也不會全部檢好的賣給顧客,除非是至親的或熟人。



水果批發市場進貨都可以討價還價,但在整體價格的大行市中,一般都會遵循質好價優,質次價賤;拿貨多價便宜一點,拿貨少價貴些的原則。


圖片摘自網絡


知足常樂1284922


我現在就在賣西瓜,給你講講其中的奧妙!

我們開貨車賣的西瓜是在本地農民地裡摘的,5毛錢左右,4.5毛,或5.5毛,零售價錢在8毛錢。。而新發地批發市場價格在8毛,我說的是最好的西瓜,東北圓瓜價格,所以就會出現這種情況。。而批發市場的長瓜(龍捲風之類)的西瓜價格再4毛錢左右,西瓜再水果店一般都沒什麼利潤,西瓜這東西只能靠走量,我賣的一般,一天2000斤左右~

現在的水果拼的不是價格,而是貨好,信譽,口碑,口感~~~我們跑商拼的是價格,所以慢慢回被淘汰~~~

希望可以幫到你


今天776


因為你不是水果販子,所以你即使到水果批發市場也只能享受零售價,如果批發商給你批發價,那水果販子就沒有差價利潤空間了,你是一斤幾斤的買,水果販子可是幾千上萬的常年進貨,他們可是批發商的衣食父母,你說批發商是維持你啊還是維持水果販子?


qf的快樂生活


我沒賣過水果也不說毛利,但我是經營大料的,你說的情況我經常遇見,老是有客戶跟我說批發價多少結果買的時候量很少,造成我的利潤太低。

所以原因就是你的購買量達不到給你批發價的標準,就是這麼簡單。



英吉利海峽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提主是不是想幹水果?如果想做就看看我的回答,如果只是有點感興趣那就當笑話看好了。水果利潤能在30-40左右,這個就看個人本事了,畢竟損耗率跟經營管理有關係,掙不掙錢就看扔多少東西了。還有就是營銷手段了,有的促銷單品就是不掙錢,吸引顧客的!西瓜不好比,從產地直接拿貨也是可以和批發市場價格同步。還有就是進貨渠道,如果你去批發市場和老闆熟了可以討價還價的,而且可以電話聯繫讓他把新鮮的留給你,有些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不清楚說不破,自己慢慢接觸和學習才能瞭然於胸。祝你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