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輕工業大都喜歡在南方,不喜歡在東北?

入夜


感覺有這麼幾個原因:1.歷史原因:東北在建國後在蘇聯扶持下打造了龐大的重工業體系,這些是90年代中期以前支撐東北經濟發展的關鍵。直到今天,哈爾濱電站集團,一重等企業依然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發展機遇:改革開放後,沿海地區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通過引進外資迅速建立了強大的輕工電子類相關產業,近些年,通過不斷升級換代,這些地區的輕工電子等產業在國際上都具有強大的影響力。3.觀念原因:東北社會人文環境不好,思想觀念落後,對新興事物敏感度低(尤其是針對外向型經濟業態),抱殘守缺,認識不上去,加之人也沒有南方人勤快,輕工業發展不起來就正常了。4.地域原因:東北地區相對閉塞,對外(國)交通不夠便利,這就導致外向型的輕工電子等產業不易放在東北,交通成本就是大問題(需要進口元器件,出口產品)。雖然守著海邊的遼寧也一度發展了服裝,IT外包等產業,但總體發展與南方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畢竟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不止地域一個因素。


林國峰組織與績效


上海曾經是中國的輕工業基地,當時鳳凰自行車、永生英雄鋼筆、梅林罐頭在A股剛成立時就上市了。

後來轉移到珠三角,美的、格力、容聲、科龍等電器打出名聲,現在三大手機品牌華為、小米、ov基本上也是源自廣東。此外還有許多服裝、化妝品、日化等。

輕工業投資小、見效快,改革開放之初成為發展經濟的重要途徑。

對於珠三角乃至廣東來說,還有獨特的優勢。一是毗鄰港澳東南亞,可以接觸到許多新產品迅速模仿。二是南方本身就是重要的消費市場,各種需求很容易反饋到廠家。

因此從90年代開始,廣貨逐漸取代上海貨。而上海逐漸放棄輕工業,去搞附加值更高的金融服務業。那些曾經很早就在A股上市的輕工業公司有的轉型,有的重組轉讓給民營資本。

在廣州,白雲區是化妝品生產基地,箱包皮具也很出名。增城新塘鎮主打牛仔褲,據說產量達到了全國的一半以上。

浙江也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存在,鈕釦、打火機、塑料製品、甚至體育比賽中用來助威的旗子。

現在由於土地以及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一些產業開始向中西部轉移。例如總部在廣州芳村的立白,其產品很可能是河南或者四川生產的。


紅藍白鬱金香


我認為是歷史問題。首先東北人數千年來都有等,靠,要的思想。解放後國家在蘇聯的幫助下。大力開發東北。東北發展起來。有的方面還強過其他地區。開革開放搞市場經濟。東北人的等,靠,要的思維基因又顯現岀來了。總之東北人沒有經歷過沒有飯吃的日子。而浙江福建廣東在改革開放前老百姓是很苦的。有的地方到八四年還沒有飯吃。老百姓自己不努力還能生存嗎?有樣窮著思變。南方人就先行一步走岀來了。而東北人還是沒有跟上。東北就沒有家庭作坊式的企業。現在都很少。而南方到處都是家庭小作坊。好了。不說了。要不然東北人拿磚頭拍我了。


結伴同行338


每個地方工業的發展和當地的自然條件,國民性格,早期的政府政策,多種因素結合在一起的!早期的港澳臺到大陸投資是以勞動密集型,代加工,輕工業為主的,這些產業相對比較簡單,學起來也比較快,加之南方人天性相對比較勤快,敢拼、通過30多年的學習基本上生產了所有輕工業的產品、加之南方靠海,比較利於產品的出口、東北由於體制的原因,一直以來以重工業為主,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重工業都在東北,計劃經濟下那時的東北相對於南方是富裕、這樣照舊了東北人“吃大鍋飯”的性格,相對於南方不善於學習,按照當下的話說沒有創新精神、相對於南方人東北人過的“比較滋潤”、人浮於事、沒有了敢拼,敢幹的精神、改革開放後經濟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東北經濟慢慢的被南方超越了、潘石屹說東北沒有企業家,投資不過山海關,這還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東北輕工業不發達!這是必然性!


手機用戶59468487415


輕工業有幾個特點,技術含量不高,零部件小而多,產品分類多,更新換代快,早期作坊型小企也能生產,南方國營企業相對少,鄉鎮散亂,特別適合這樣自負盈虧的小打小鬧型生產。

而重工業必須由國家資金,技術,長遠投資並支持其無利下生存,而南方當年沒資源,煤,鐵,石油等資源就近開採使用,長途運輸又耗費不必要的資源。所以國家重北方重工業,南方輕工業。

但隨著工業原材料大量國外進口,南方才有條件在輕重兩工業都有長進。

而北方長期依賴計劃經濟,才陷入現今困境。


阿克力斯


東北也有輕工業啊,遼寧海城市就倆個批發市場啊,西柳國際服裝批發市場,南臺國際箱包批發市場(中國三大箱包批發市場之一)業務範圍:目前和浙江、廣州有生意往來的啊,這邊浙江和廣州人有很多啊。不要總地域黑,你是什麼樣人就吸引什麼樣的人。別用你的圈子代表別人。每個人生活氛圍是不一樣的。哪裡都有好人壞人,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芙匠


工業需要水啊,需要市場啊,南方水資源豐富,港口多,沿海城市人口密集市場廣


上海易辦公


獨生,人口少,學歷高,流水工人不足;習慣了國企,外企,事業單位的生產工作制度,對搞山寨貨不屑一顧,喪失原始積累的時機;粗線條、人情風俗不適合創業。


濱城三哥111


主要原因是


712356667770029


事實:改開前遼寧並非純粹重化工業省份,遼寧以及瀋陽、大連都是重工業為主,輕重工業並舉、均發達的省份和城市,遼寧省內營口、丹東輕工業都發達,輕工業從電視機到鋼琴,遼寧都能生產。以瀋陽為例,可以瀋陽牌電視機、沈努西電冰箱、沈樂滿熱水器、白山自行車、黎富服裝、第一二三紡織廠、雪花啤酒廠、日用化學廠……。為什麼1990年代初突然輕工業都消失了,被扣上一直是重工業城市的定性呢?原因:改革開放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的中外合資、外商獨資稅費優惠政策、融資政策、土地優惠政策、人才優惠政策給了南方,南方引進發達國家技術設備,而東北設備大多是日本時期留下的和建國初上的老舊設備。當時國內生活物質並不充足,南方先從民生需求極大的輕工業做起,當時民間流行“吃著廣東面,喝著珠江水,踩著溫州鞋,穿著石獅褲”的民諺,從食品、飲料、服裝,電器,等南方產品與發達國家接軌,工藝質量都勝過東北產品,南方商品向東北傾銷,短短几年,東北本土的輕工業首先被擊垮,輕工業工廠倒閉,基本全軍覆沒。接下來,重工產品重蹈覆轍,南方原始積累完成後,引進重工業,直接與國際接軌,於是第二波南方重工業產品向東北傾銷,擊垮了東北的重工業工廠。不僅如此,在改革開放初期,鄧總設計師一句話遼寧很多設備,廠子都搬到了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