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每次考完試都說自己考得不錯,結果拿到成績後跟他所說的大相徑庭,怎麼回事呢?

用戶104710260169


可能是僥倖心理。

當孩子學習能力有限,自身沒有快速提高的良策,家長對分數越在意,孩子越感到壓力。

在自我保護心理的作用下,孩子會無意放大對完成題目的心理預期,暗示自己只要做了就會得分,只要不空就能得分。

所以往往考完後會感覺良好,忽略答題時的不確定性感覺。

家長要警醒,一方面孩子上進心還在,只是暫時沒揣摸出進步的門道,另一方面孩子對成績很焦慮,壓力不能再增加了。

如何有效幫助孩子?

  • 家長降低期望值,目標分數和名次往低放,慢慢來,比如主科幾門成績一共提15到20分,副科幾門成績一共提10到15分,努把力就能達到的目標才是合理目標,目標合理,目標才有意義。
  • 不管是作業,還是平時練習,尤其是考試,做完題要及時“覆盤”,就是把自己的答案和標準答案做對照總結,不只是知道“√”“×”就完事了,對要總結經驗,錯要總結教訓,應試能力和學習能力同等重要,一定要重視起來。
  • 提高學習能力在於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觀察班裡前幾名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能直接模仿就模仿,模仿不來就改進成自己的,進步最快的途經莫過於向強者學習經驗。

阿娥你好


本人老師,願意為你分享我的看法。

以我多年的經驗,每次感覺考的都不錯的,一般是以下兩類學生,第一對知識學習一知半解的學生,第二對考試沒有敬畏之心的學生。

第一類學生,實際壓根就不清楚自己做的每一道題是否正確。

本人帶過很多學生,每次考試下來都會問孩子們考的如何?那些尖子生一個個皺著眉頭,說我這個錯了,那個錯了,因為人家知道自己做的題是否正確。相反那些中下等生,什麼時候問,都是還行,感覺還不錯。

很多孩子,學習的時候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更不會認真聽講,所以對很多題一直是一知半解,並不清楚為什麼是這樣?考試時,也是憑感覺答題。

第二類學生,就是平時所說的,粗心大意的傢伙。

這些孩子對學習對考試沒有絲毫的敬畏之心,一道題可能只讀前半句就開始做了。平時老師看的緊,態度端正點,成績還可以,大考試,老師不在身邊,完全為應付考試而答。態度極不端正。


任何一個學生,只要平時學習紮實,知識掌握牢固,不太可能出現考試成績很不理想的現象。

優秀的學生就算再失誤,也很少考70多分。相反那些經常考70多分的學生,想一下考90多分,可能性也極小。


你的孩子可能屬於第一種,知識壓根沒掌握牢固。

這類學生一般有兩個很明顯的特點:

第一: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同樣的題,問法變一下可能就不會了?換個說法可能也不會了,說白了,就是知識還沒掌握。

第二:不善於深入思考的孩子。

對於某些題,就算經常失誤,也不去研究是什麼原因?主動學習的能力較差。

這類孩子也不是沒救,家長可從下面兩方面做起:

第一:幫助孩子整理錯題本,反覆研究錯題,反覆做。

最好隔一段就做一次。因為這些都是孩子思維的盲區,需要不斷強化鞏固。

第二:讓孩子學會講題。

每糾正一道錯題,讓孩子講一遍,只要孩子能條理清晰的講下來,就說明真正理解掌握了。相反如果吞吞吐吐講不下來,就算作對,也屬於瞎蒙,並不真正懂。

只要這兩件事能堅持做下來,孩子的成績一定會有很明顯的進步,你可以試一試。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人生如夢LLH


以我自己對孩子的觀察,和題主分享。

我家也是一個男孩,現在是初中三年級學生,就讀於一個競爭力較強的私立學校,和題主孩子一樣,每次考試回來總是興高采烈,以為考得不錯,往往分數一出來就傻眼,我倒是淡定,但常常忍俊不禁,因為他的口頭禪是:老師出題怎麼這麼坑啊。

孩子考試分數不高,最大問題就是粗心大意,尤其是男孩子

我大學是學物理的,就拿初中物理說事。孩子初中二年級二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物理成績竟然都是B,平常我也沒有管他,這時我倒是急了,仔細分析了他的答題試卷,發現都是審題錯誤,孩子媽媽強烈要求我暑假給孩子補課,其實我也沒有給他複習太多知識內容,因為我發現孩子對知識的掌握還是比較全面和牢固的,只在審題上嚴格要求他,不要急著動筆,先把問題看清楚。這樣嚴格訓練了一段時間,確實有很大改善,並且舉一反三,覆蓋到其他科目,一個暑假,入學考試班級排名提高了十幾位,班主任老師非常驚奇。

所以建議題主,一定先從培養孩子的細心仔細開始,要從根本上改掉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準備錯題本,避免重複錯誤

我們都有一個通病,老是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對於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很有必要。把錯題記下來,時常看看,反覆記憶後就不會再犯錯了。開始孩子有些反感,認為沒有必要,還推說時間緊,重新抄一遍題目要花很多時間,那好,我給你拍照並打印出來,分科目用資料夾裝好,孩子才樂意接受了。

要鼓勵孩子的自信

孩子也希望考個好分數,每次考試都是信心滿滿,但分數出來往往備受打擊,家長應該理解孩子,並鼓勵孩子,家長自己首先要心理陽光,孩子才能保持陽光的心態,這個心態對孩子很有利,千萬記住,不要埋怨孩子。

當然,如果孩子確實是基礎知識不紮實,我們還是要採取辦法,告訴孩子,不能好高騖遠,一定抓住課堂,複習基礎知識,不到萬不得已 ,不要輕易讓孩子校外補課,方法沒有掌握好,校外補課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補課機構的拔高教育反而對孩子不利。

以上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啟發,歡迎交流。


教育至上


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孩子都會有考試之後,成績還沒出來之前,會覺得自己考得不錯,但是成績一出來就發現差了很多,究其原因,大抵如下。

01 知識不牢固

我的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我很重視她在基礎知識方面的加強。因為題量少,所以每一次的練習或是家庭作業,我都會把錯題抄下來,然後再讓她去做。一遍一遍,直到她完全做對為止。這樣一來,基本就沒有什麼知識遺漏點,一般都是滿分,當然偶爾也會扣點分,但影響不大。而我觀察了一下她的一些考得不太理想的同學,錯的也不是什麼難題,好多都是因為記不準而引起的。

孩子上了初中,數學成績不太穩定。從未打過滿分,120分總分最高考過117分,考得不理想時也會有一百零幾分甚至九十幾分,這是讓我最擔心的。有時看她理解不好,就自己去學習她們的初中課程。我有二十多年沒看初中課本,我記得有一次為了搞懂“比較絕對值大小”的這個問題,我自己反覆看書,上網查資料,搞了兩三個小時才搞懂。然後把與之相關的練習都做了,錯了更正再重新做,比我自己當年學習還努力。如此一來,只要遇到和這個知識點相關的題目,基本是沒問題的。

但是現在孩子大多缺少一種反覆鑽研的精神,遇到問題不求甚解,定理公式記憶不牢固,打開書都知道,把書一關上就模模糊糊,導致了看似各個題目都會做,其實很多都有問題。

建議:培養孩子在學習方面先重質再重量。欲速則不達!首先家長不要急,對於孩子要有耐心。有一個觀點叫做99%=0。一個知識點如果沒有完全掌握就等於沒掌握。畢竟在中小學階段的知識並不是無窮無盡的,它們都有一定範圍,所以只要我們不斷去反覆鞏固,直至每一個點都滾瓜爛熟,就一定能戰勝每一個難關!當然現在我和孩子也在為之而努力。

02 解題格式不規範

有很多孩子考試結束後答案都正確,就是分數比預期要少。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省略步驟,或是使用自己的語言,不規範。而很多數學或是物理等理科科目是有步驟分的,哪一步不到位,就會缺失步驟分。有一些文科科目的題目,可能老師會把關鍵詞寫黑板上,有時因為字數太多,為了節省時間,其他的表述就口頭帶過。所以有些學生也是一樣,寫幾個關鍵詞在卷面上但是如果沒有符合邏輯的表述是得不到高分的。我女兒其實文科基礎不錯,閱讀量大,拿語文來說,每次因為考試回答問題時惜墨如金,150的總分一般都在120分左右徘徊。這次考前我特意提醒她答題要規範,可能聽進去了,這次期末語文拿到了全年級最高136分。

建議:去找高考、中考或是小學畢業考試所給出的標準的,規範的答案。不僅僅是看看而已,自己失了分的地方一定要抄寫至少5遍以上,還要理解,牢記心裡。考前提醒自己規範答題,這完全是非智力因素,只要重視是會有很多收穫的。

03 書寫潦草

隨著社會的發展,書寫已經被很多同學忽視。有些同學不僅字寫不好,還塗塗改改,東一個箭頭,西一個框框,這就給老師不好的第一印象。老師一看作業或是試卷至少是幾十份,甚至上百份;到了高考用成千上萬來形容老師看卷的數量是毫不誇張。將心比心,有時看到一些稀亂的試卷連看下去的興趣都沒有了。你的答案還要老師東找西找,十幾分的題目給你少一兩分也無可厚非,如果六、七科的話,就會有一二十分的差距甚至更多。值不值?這筆帳大家都會算。

建議:這個問題其實跟答題規範出現的問題一樣,都是非智力因素,可以通過刻意練習減少問題的出現。字好不好看可能有天賦或能力的因素存在,但工整清晰完全是態度問題。細節決定成敗,任何一個因素都不能忽視。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孩子也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如果把上述三個問題先解決,我相信孩子一定會有進步!


西點玄星


我家孩子在讀高中前也有類似狀況。每一次考試之後都會高估自己的成績。小學的時候考完了都會和我說能夠考300分。初中的時候自己預估成績都要比實際成績高20分左右。

經過我仔細觀察和分析,我覺得造成孩子出現這方面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孩子學習知識不夠嚴謹,不仔細,沒有深究。每次孩子考完試回來在看他試卷的時候,我都會發現出錯的問題不是他不會,而是他打的答題不嚴謹,所用語言不規範。特別是在初中物理化學實驗題部分,必須用書上嚴格的書面語言回答,但是孩子卻用了自己話語來回答,意思沒有錯,但判卷是不會給分的。科學是嚴謹的,不能容得半點馬虎,也不能有任何偷懶。

第二。就是孩子的計算。在數學,物理,化學等理科題目上,可能孩子對於答題的思路有,式子也寫對了,但是,計算出錯。這樣孩子的分數也會大大打折扣。可能孩子自己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第三,就是孩子的卷面字跡潦草,卷面不工整,影響孩子的得分。有的時候孩子塗抹嚴重,這畫一道,那抹一筆,試卷極其不工整,老師都無從去找答案這樣極大影響孩子得分。


東方一抹紅98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家也是一個男孩,現在是初中三年級學生,就讀於一個競爭力較強的私立學校,和題主孩子一樣,每次考試回來總是興高采烈,以為考得不錯,往往分數一出來就傻眼,我倒是淡定,但常常忍俊不禁,因為他的口頭禪是:老師出題怎麼這麼坑啊。

孩子考試分數不高,最大問題就是粗心大意,尤其是男孩子

我大學是學物理的,就拿初中物理說事。孩子初中二年級二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物理成績竟然都是B,平常我也沒有管他,這時我倒是急了,仔細分析了他的答題試卷,發現都是審題錯誤,孩子媽媽強烈要求我暑假給孩子補課,其實我也沒有給他複習太多知識內容,因為我發現孩子對知識的掌握還是比較全面和牢固的,只在審題上嚴格要求他,不要急著動筆,先把問題看清楚。這樣嚴格訓練了一段時間,確實有很大改善,並且舉一反三,覆蓋到其他科目,一個暑假,入學考試班級排名提高了十幾位,班主任老師非常驚奇。

所以建議題主,一定先從培養孩子的細心仔細開始,要從根本上改掉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

準備錯題本,避免重複錯誤

我們都有一個通病,老是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對於孩子,準備一個錯題本很有必要。把錯題記下來,時常看看,反覆記憶後就不會再犯錯了。開始孩子有些反感,認為沒有必要,還推說時間緊,重新抄一遍題目要花很多時間,那好,我給你拍照並打印出來,分科目用資料夾裝好,孩子才樂意接受了。

要鼓勵孩子的自信

孩子也希望考個好分數,每次考試都是信心滿滿,但分數出來往往備受打擊,家長應該理解孩子,並鼓勵孩子,家長自己首先要心理陽光,孩子才能保持陽光的心態,這個心態對孩子很有利,千萬記住,不要埋怨孩子。

當然,如果孩子確實是基礎知識不紮實,我們還是要採取辦法,告訴孩子,不能好高騖遠,一定抓住課堂,複習基礎知識,不到萬不得已 ,不要輕易讓孩子校外補課,方法沒有掌握好,校外補課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補課機構的拔高教育反而對孩子不利。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升學早知道


你兒子這種情況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一定讓你感到很困惑。兒子這樣做,肯定背後有它的深層原因,建議你蹲下身子來和孩子講話,弄清這樣說的真原因,才有可能解決問題,那時,他會拿著好成績來見你的。

你兒子說考得不錯,但事實上考得不行,我分析可能有以下三種原因:

01
孩子知道自己考得不好,他先假意說考得不錯,推延你看到不好結果的時間。

如果是這種情況,說明孩子的學習基礎是比較差的,應該想辦法幫他提高成績,增強他的學習動力。反過來思考,說明這孩子情商還是挺高的,他希望看到自己的家人高興,想把快樂帶給家人。這是值得肯定的。這時,你要告訴他,這種依靠謊言製造的快樂只是暫時了,維持不了多久,反而會給家人帶來更大的傷害。下次孩子就不會再說這樣的謊言了。

02
孩子以為自己考得好,但是成績不如人意。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恭喜你,說明你的孩子是一個非常自信的孩子,他有遠大的目標,也有實現他的自信,人註定會遭遇不少挫折,自信是渡過苦海的帆。孩子有自信,這是上天賜予他的寶貴財富,好好珍惜它。但是如果老師不能實現,他的這份自信也會慢慢消磨盡的。建議仔細分析分析試卷,好好找找原因,爭取讓孩子這種落差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讓孩子在自信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03
孩子以為自己考得好,事實上他對成績也是滿意的,只是你覺得還不夠好。

如果是這種情況,這說明你們兩人的目標是有差距的,所以你們要做的工作是統一目標。如果你認為自己給孩子制定的目標比較合理,你要告訴他,你為什麼要制訂這個目標。當然孩子老是達不到目標,反過來你說明你定的目標離他的真實水平有些距離,你要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內定一個孩子跳一跳能夠得著的目標,讓孩子慢慢接近你心中的目標。

每個現象背後都有它深層的原因,讓我們找到它,解決它,從而達到自己理想的生活狀態。


讀寫升級


題主所說的自己兒子這種現象,在學生中很有代表性。

從一個班裡看,每次考完試後,孩子們出來,在家長問考的怎麼樣時,大多數孩子都會回答:很簡單、我都會!看他們高興的神情,家長也高興,不過成績出來,自我感覺很不錯的孩子之中大多成績也就是平平而已,和他們自我感覺的很好還是很有一段距離的。

追究其中的原因,大致有幾個:

1,孩子的基礎知識不紮實。

對於考試中的內容,一般都是孩子們平時學習過的內容,在考試時,學生都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但是每個人掌握的度不同,對問題的理解也不同,記憶的清晰度也不同,比如'小題大做”這個成語,很多孩子會寫成“作業”的“作”。

基礎知識的學習是一點點積累下來的,這在經年累月的學習中。

2,孩子平時學習的習慣不夠認真。

比如有的孩子高興的時候寫作業很認真,也很快,對的也多,不高興的時候,就懶得寫,就是寫也寫的很馬虎、很慢。對此,家長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寫完就得。這樣的孩子自然不容易把學習做為一個值得認真的事情去對待。

平時就想著快點寫完就好,考試時也自然容易有這種想法,只求做完,沒有考慮到做的對與不對,慎重的態度就無從談起。

3,孩子的自我認知還比較簡單。

小孩子的玩心比較大,想的也簡單,做完了就是做完了,對與不對,先不說它,反正自己以前見到過,自然會做對的。所以在考試之後,家長問起的時候,感覺良好,都學過,熟面孔,他把題目當做了朋友,可惜題目沒有把他當朋友。

綜合以上三種原因,導致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比較普遍。


快樂庭院


這個問題是在是太常見了,不僅僅是孩子自己,連同我們自己以前讀書的時候也是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本來考試感覺挺好的,挺簡單的啊,可是試卷發下來就傻眼了,不僅僅傻眼了,而且要捶胸頓足的感覺啊!

最近期末考試,很多老師都會隨堂複習,通過測驗來檢測近段時間的複習效果。很多孩子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集中在以下的情況。

【1】粗心大意型。

試卷雖然比較簡單,可是孩子粗枝大葉,沒有注意到題目上的小小的陷阱。例如,數學應用題中的題目長度單位是釐米,最終答案是米。這個很細節的地方就需要孩子仔細看題,最終答案必須進行單位換算。可是,由於題目太過簡單,孩子沒有留意到這個細節的地方就以為做完了,這個就是分數不高的原因。例如英語中的everyone 在英語語法中指的是每一個人,緊跟的動詞或者BE動詞都是用單數。很多孩子都會忽略這樣的問題,導致用了複數。


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這些錯誤其實並不是孩子對知識點不熟悉或者沒有掌握,只是粗心造成的失分。


【2】基礎不牢型。

有一些孩子知識點掌握不牢,沒有用心地記住知識點,半桶水的程度。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就需要從試卷的實際情況分析了。例如,數學中的填空題,選擇題或者判斷題,如果這些題目是孩子失分的關鍵點,那麼就基本可以說孩子的對知識點的把握還需要加強。


【3】書寫不規範。

有一些孩子平時做作業都是迷馬馬虎虎,態度不端正。作業很潦草。那麼到了考試的時候也是這樣的,那麼必然就會扣分嚴重。書寫其實最體現一個孩子的態度,如果孩子的態度非常端正和認真,那麼作業很工整很整潔的,考試的時候也是如此,出錯的機會就不會大,自然成績穩定和令人滿意。

針對以上問題,我覺得家長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輔助孩子,以提高成績。

【01】平時嚴捉孩子的書寫。


書寫的重要性和對提分的快速在數學和英語這一門課的體現是最直觀的。我今年帶的學生,就特別明顯。剛開始,整體的書寫特別不滿意,那麼第一要做的就是嚴捉書寫。畫圖,列豎式嚴格用尺子,應用題解答必須按照列式,豎式,單位,回答,格式整齊劃一,達不到要求的重寫直到老師滿意。一個月的時間,無論是作業的質量和考試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書寫只是一個切入點,我們需要捉書寫來端正孩子的態度和做事的認真勁,只有這個出來了,孩子才會真正地重視學習,尊重知識。

【02】引導孩子做作業先思考在落筆。

很多孩子做作業或者考試的時候,只要看一眼試卷就覺得簡單,Bingo ! 爽,下筆如有神助啊!可是不知道,正中出題者下懷!掉入一堆陷阱。我再平時教育孩子,在做作業或者做題時,一定要冷靜看題,先對自己打幾個問號?這道題的考點在哪裡,有沒有陷阱呢?多問幾個,然後再下筆。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提醒孩子一定要認真審題,仔細分析。

開始的時候真的很難的,畢竟這是違法孩子的天性的。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孩子養成了習慣之後,就基本解決了粗心,審題不清的問題。


【03】做完作業先讓孩子自己檢查,父母再去看一眼就可以。


現在的學習孩子累,家長也累。孩子剛剛做完作業,家長立馬就去幫助孩子檢查,生怕看漏了一個標點符號。其實,我們可以先讓孩子自己檢查一遍,父母再去看,培養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考試才會自覺去檢查。有時候,看到一些孩子考試距離結束還有一段時間,居然發呆了,都沒有自我檢查的意識。這就是沒有養成檢查的習慣。


希望以上的建議可以有用。孩子的成長過程是漫長的過程,就是升級打怪的一樣,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持之以恆,孩子就會好的。


正壹富華老師


我教過小學、初中、高中數學,見過這樣的現象大多出自小學階段。

特殊的年齡段

1.這個階段的學生還處在懵懂期,性格豪放不羈,活潑開朗,聰慧有加,自信心爆棚的階段。簡而言之,認知有限,自律很弱,心智不成熟。

2.輔導中低段的小學生,基本會為課堂紀律問題耗費很多精力。他們隨時會聽不進去,隨時會走神,有的會跟你玩躲貓貓,有的會打瞌睡,有的滿地爬,真的是隻有想不到沒有看不到。



3.正所謂無知者無畏,自我約束力又很弱,又處在溺愛期,關懷備至,言行舉止會比較輕浮驕傲,在我的認知中是有一批小學生是這樣的。於是他們往往在簡單的卷子中也不能夠考滿分的,也經常欺負讓自己不舒服的同學,還滿臉都是別人的錯,而聽不進任何批評教育。

考試不夠努力缺少畏懼之心

再說小學階段的考試,時間基本都是充裕的,憑著自己的聰明勁很快就做完了,後面還有大把的時間,於是胡亂檢查一通等待考試結束,非常高興、自信滿滿的離開了考場。等成績出來就很容易大相徑庭,特別是數學,只要坑多,立馬考砸,出現慘不忍睹的成績。而那些少數考滿分的學生並沒有多聰明,只是對考試有著虔誠之心,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答題,絲毫都不隨意,絲毫都不怠慢,努力到考試結束。我經常問那些考滿分的學生,他們在考試期間非常認真,檢查是一遍又一遍,哪怕是非常肯定做對了的題,只要還有時間還努力想另一解法來做一遍。



不好回答的問題

孩子的考試成績,作為家長,作為老師都是十分關心的,都想早一點知道大概的情況。可是一問起,孩子為了那點自尊心或者平時被誇獎的心都會往好裡說,其實自己並不清楚,說過之後還會隱隱擔心。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很好回答,因為沒有準確的分數,還有考得好於壞的標準,也沒有很好的耐心去估分,知道錯一題那就是僅僅錯一題,其他都對的心理狀態。

總體來講,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大多出現在小學中低年級,這和他們的心智、個性、認知以及所處的人文環境有關。只要再長大一點,更多的會說自己考得不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