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书法的好坏关键即看其正书功底的深厚与否?

lovebenyao


书法的好坏关键不在于什么正书,又不是没有印刷机的还要靠毛笔抄写吃饭的年代。

书法创作好坏的关联至少必须有三个关键:

一、对书法性质和艺术本质的理解认识是否到位。

二、对书法笔法的用锋功力是否实践到家。

三、对书史发展的当代进程定性是否到心。

至于正书功底较好也值得表扬。但只是一种书体而已,难道有人读博了还要去查查小学的功课如何?岂能以一代多?以一废多?以一否多?











王乃栋说书画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正书不等于楷书,从广义上来划分,正书包括楷书、篆书、隶书。

从正书开始练习,基本上是绝大多数艺术家首选。也是他们的基本功所在。而且很多人一辈子致力于正书,甚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擅长的部分,全才或通才的人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艺术家没有把时间精力放在正书的练习与研究之上,而是转向行书、草书等其他书体之上,而且取得极高的造诣。譬如当代“草圣”林散之,标准草书的开创者于右任等等。



无心斋手稿研究


这个问题争论了不知道多少年了,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有趣,一样无解!

从道理上来说,人自然是先学会爬,再到走,最后才可以跑步前进,学书法想必是一样的程序,先学楷书,再学行书,甚至草书。

通常认为这样的学习书法顺序可以循序渐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目前社会上的书法培训机构也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培训学习书法的人。

可是问题恰恰在于,按照这个模式取得成功的人凤毛麟角,即便是纵观历史上的与书法有关的人,也很少有人能够实现五体兼修,诸体皆能。也就是说,等你把楷书真正学好了,你也已经老了。

再说了,草书书法比楷书出现要早好几百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许多草书大家并不知道楷书为何物,他们为什么可以笔走龙蛇,并青史留名?

从书法理论上来看,楷书制定了很多笔画的精细、具体规则,而草书恰恰是要突破这些条条框框,实现人心的率真,这完全相反的艺术要求,使得学习楷书书法必然会拴住学习草书书法的手脚,难以实现突破自我。

因此,我不认为一个人书法的好坏关键,就是看其正书功底的深厚与否!


永书101


实践验证,绝对真理。没有扎实的根基怎托得起高楼大厦。







书香中华643


不是这样。正书说明不了什么,好草书笔法和楷书没啥关系。篆隶也是如比。很多人直接从行草入手,省去了漫长枯燥的写楷书时间,最后照样写一手漂亮的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