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父子兵”:應該為武漢奉獻點什麼

志願“父子兵”:應該為武漢奉獻點什麼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2日訊(記者王震 通訊員蔡慶)當抗擊疫情的戰爭打響,武漢有這麼一對父子挺身而出,用志願者的大愛守護這座城,他們不辭辛苦,用樸素的心願傳遞溫暖。

51歲的劉康福是武漢市城市防洪勘測設計院的一位高級水利工程師,也是一位環保公益“大咖”志願者。他發起成立了“武漢愛我百湖志願者協會”,將騎行、水生動植物辨識、觀鳥等健康有益的活動跟巡湖護水緊緊聯繫在一起,組建了武漢市第一支巡湖騎行隊,騎行足跡遠至黃岡遺愛湖和鄂州洋瀾湖。“愛我百湖”環保公益活動獲得市文明辦授予的“武漢市最佳志願服務項目”稱號。2016年,因為公益他結識並加入了民間公益救援機構——武漢藍天救援隊。

志願“父子兵”:應該為武漢奉獻點什麼

(圖為參加志願活動劉益嘉 劉益嘉 供圖)

最近一段時間,面對武漢的疫情,老劉坐不住了,向藍天救援隊請戰,要求加入搬運救援物資的志願服務隊伍。這次,他還帶上了在武漢理工大學讀大三的兒子劉益嘉,“他正好放假在家,他有力氣,會開車,可以為志願服務貢獻一點力量。”

志願“父子兵”:應該為武漢奉獻點什麼

(圖為參加志願活動的劉康福 劉益嘉 供圖)

1月27日,他們父子倆領到第一項任務——將武昌楚河漢街愛心商家捐獻的一批盒飯送到藍天救援隊位於黃石的倉庫,父子倆開了一個小時的車將愛心餐送到隊員手中。接著幾天,劉康福與兒子一起做運輸工作,往醫院等地運送愛心物資。29日開始他們就定點在黃石倉庫做搬運工作,把貨物搬到倉庫。

劉益嘉說,1月30日,他和父親9點就開始工作,這一天他們主要工作是搬運物資,同時還協助救援隊將一批物資送往武漢市急救中心。送貨前,父子倆先將物資搬到貨車上,大概數十箱,主要是食品和部分醫用物資。隨後他們上車前往武漢市急救中心,負責那邊的下貨。

回來後,蒙牛公司捐獻的三車牛奶到了,這對父子又忙著將成箱的牛奶搬進倉庫,十多人流水作業,忙活了一個多小時才把貨搬完。“那天真的是很累,衣服都溼透了,我把薄羽絨服都脫了,晚上睡覺時覺得手膀子疼。”劉益嘉說,父親平時騎車、跑步,身體素質不錯,所以他倒覺得沒什麼。“兒子平常運動少,這次正好是個鍛鍊體魄的機會。”劉康福笑道。

“一個社會除了政府主導以外,其他的各個方面,都需要不同的人,來協助政府,來維護好這個社會。”劉康福說,他們父子在外做志願,劉康福的妻子就遠程鼓勵,在家做好吃的給他們補充營養。雖然她是一位罹患過三次癌症的病人,但是一家人都覺得應該為這座城市奉獻點什麼。“我們所有人一起奮鬥,讓這座城市的危機趕快結束。”

“參加志願活動,讓我第一次在大災面前看到了那麼多平凡而又偉大的人們,都在盡職盡責為戰勝疫情貢獻自己力量。”劉益嘉說,藍天救援隊黃石倉庫地處偏僻,水電不便,吃住都很困難,但10多名隊員每天就在倉庫裡扎帳篷駐守,沒有一個人抱怨,沒有一個人退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