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納爾預計,在2025年前,全球汽車產量不會出現增長!

據外媒報道,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沃爾克馬爾·鄧納爾(Volkmar Denner)表示,目前全球汽車產量已達到峰值,博世計劃投入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6.95億元),用於電動車、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技術的研發。

鄧納爾預計,在2025年前,全球汽車產量不會出現增長!


『沃爾克馬爾·鄧納爾』

2019年,博世集團的稅前利潤跌至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30.84億元),於是博世開始進行大幅調整,以確保公司能夠在內燃機車下行的趨勢中另闢蹊徑,在電動車領域取得一席之地。

近日,鄧納爾在斯圖加特的媒體通氣會上的發言中表示:“全球汽車產量很可能已達到了峰值。”他預計,汽車需求量仍將不足,並且在2025年前,全球汽車產量不會出現增長。

據彭博社透露,到2025年,電動車銷量將堅持攀升,其中,中國電動車銷量將處於遙遙領先的位置,預計當年的電動車銷量將達到汽車總銷量的48%。根據博世2019年的財報顯示,近年內,中國等主要汽車市場的銷量將呈現下滑態勢。

澳大利亞的汽油、柴油車銷量已連續下滑21個月,而在過去的一年內,其電動車銷量卻翻了一倍。有市場分析師表示,越來越多的購車者在等待車企發佈更多的新款電動車型,來置換手頭的舊車。

鄧納爾預計,在2025年前,全球汽車產量不會出現增長!


由此可見,全球汽車業都在向電動化和移動出行轉型。博世正是預測到這一趨勢,於是也將重心從傳統的內燃發動機行業轉向新型的、清潔的電動車行業。鄧納爾表示,公司已經削減了內燃機業務,未來會將更多的重心轉向軟件開發與智能網聯,而該轉型將對就業率造成重要的影響。“製造一款柴油噴射系統需要十名工人,而製造一個汽油系統和一臺電機則分別需要三名工人和一名工人。”他說。

然而,特斯拉或將為博世帶來新的“曙光”。眼下,特斯拉正計劃在德國柏林勃蘭登堡建立新的電動車工廠及流水線。該工廠將於今年施工並在2021年交付電動車。鄧納爾認為,新工廠或將為博世帶來新的業務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