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燁:春節後返京潮,疫情之下,北京要抗住


昨晚睡之前看到一則消息,我未經證實,說:“浙江省疾控中心宣佈,新冠狀病毒破解有了巨大突破”心裡高興,這還真是個好消息,一旦確定為事實,我們春節裡的煎熬就此結束。我默默的祈願:這消息是真的。


欣慰的舒了一口氣,躺下就著了,心情好睡得就是快......


今天清晨,很早就醒來了,打開手機翻找新的動態,總想找到更好的消息,我們不難相信,如今科技進步的時代,科學工作者一定能找到破解的辦法,讓我們重塑健康之信心。


王燁:春節後返京潮,疫情之下,北京要抗住


推開房門雪花飄飄,北京下雪了,一片潔白,茫茫原野被大雪洗潔一遍,這場雪對於疫情是不是又是一場清洗,這場雪來的真及時,我踩著鬆軟的雪向外走去,站在飄落的雪花裡深深的呼吸著那份潔淨感受著新年裡的天降喜悅......


王燁:春節後返京潮,疫情之下,北京要抗住


北京這個城市,海納百川,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在這個古老又現代都城實現著自己的夢想,每年春節,人們就像候鳥一樣回到自己原來的家鄉和家人一起同賀新年。


新年是這個城市最寧靜的時段,車希人少,城市那一段時間是最缺少繁華和喧鬧的。


我經常在春節裡趕著拜年,還清晰記得去年春節在二環路,路過菜戶營橋,拍過一段火山小視頻,新年裡街上冷清了許多。今年取消了所有的出行計劃,一直呆在家裡關注著疫情的變化,和大家一樣很擔心,希望這個疫情趕快過去,昨天發文也說到,我們也別太多非正常反應。


不過話說回來,不擔心也不可能,這兩天返京潮來了,無論是公路,鐵路,民航,人流的壓力可想而知,很多機構的工作人員都在晝夜的忙活著這件事,走訪、排查、沿路檢測、儘管如此,像地鐵和城市的交通工具裡,人人戴口罩是必然的,但那種空氣中瀰漫著壓力的狀態,不身臨其境也能深切體會得到。


王燁:春節後返京潮,疫情之下,北京要抗住


如何防範,考驗這座城市和大家的時候到了,人流的密度增高,管控的難度自然加大。

如果有來自疫區的人走在人流中,專家也說:對後期的排查也會造成很大的難度,這是一種巨大的挑戰,(祈福!祈福!祈福!)


信息報道:每個卡扣和檢測點都有信息登記,對每個人都有詳細的來龍去脈記錄,這都是管控的最有效方式。


儘管如此,人和在狹小的車廂裡,風險還是有,每個人都是疫情的受害者也必須成為疫情的守衛者,為了大北京的安慰,為了國人的身體安全,我們自覺維護集體的大局觀,必須做好,來不得半點任性,那些不聽勸阻,不戴口罩四處遊蕩的人,被人制止還圍桌打牌的人,地鐵裡不戴口罩吐口水,送口罩都不帶的人,這些人活的悲哀,讓人憤怒的同時大家必須一起從自身做起,該制止一定要制止,當然,制止要講究方式。


呆在家裡沒事也不要心急如焚,人活著,既要能奔跑也要能靜坐,好不容易坐下來,好好想一想過去我們的哪些陋習會讓我們變得不健康?摒棄它,讓自己活得健康一些陽光一些,那些對我們無益的生活方式一併掘除。

比如信息說:這是鍾南山院士建議的,筆者認為非常好。

1,停止回憶過去,讓自己傷感。

2,停止生氣,否則傷人傷自己。

3,停止抱怨。

4,停止浪費時間。

5,停止孤獨,人要精神獨立,生活豐富。

6,停止瞎操心,老人要帶孫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帶。

7,停止嘮叨。

8,老年人要停止存錢,毫無意義。

這些話,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大家都可以靜靜的思考一下,對於未來一定有益無害。


王燁:春節後返京潮,疫情之下,北京要抗住

說回大北京的返京潮,每個街道、居委會、小區物業,村莊都有了相應的防控,人員出入登記,禁止隨意串門聚會,這個階段這些措施必須如此。

昨天北京電視臺的新聞報道也說到,寧可防其大,不可疏其小,為自己負責也是為別人負責,如此的高度重視,相信一定會控制有效,但形式不容樂觀。

這兩天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可忙了,很辛苦,24小時輪班換崗排查,我們有一個社區群,每天看到實時動態,街道社區的黨員全員成為志願者,負責卡點檢測和小區排查,物業的工作人員在我寫這篇文章時還打來電話詢問過節期間是否出過京,西城區我們商會的工作人員讓我們上報人員流動情況,可以明顯看到大家的重視程度。

王燁:春節後返京潮,疫情之下,北京要抗住


這個節骨眼誰都不敢掉以輕心,這是原則。街上行人的確很少,大家都有了防範意識,口罩還是短缺,很多藥房都緊缺,消毒水也緊缺,我們能做的就是減少出門少帶一個口罩也是做貢獻,大北京,您行!您一定扛得住!——文:王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