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坑裡的隕石究竟去哪了?

5G數字經濟產業圈


網上經常會有這麼一個段子式的問題“隕石為什麼總會掉進隕石坑裡面?”而真實的情況是,隕石坑裡面並沒有多少隕石。隕石坑裡的隕石究竟去哪裡了?

據科學家統計,目前地球上能夠辨認出來的隕石坑大約有150個。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唯一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傑隕石坑,這個隕石坑是直徑1.2公里,平均深度180米,是地球上現今保存比較完好的隕石坑。

圖示: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傑隕石坑

人們對於這顆能夠給地球撞出這麼個巨大隕石坑的隕石也是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當年美國的採礦工程師巴林傑認為在這個隕石坑中央的地下一定埋藏著那顆巨大的鐵鎳隕石。於是他率領勘探隊在隕石坑周圍進行勘探,但是始終沒有找到那顆隕石,最終不得不放棄。為了紀念巴林傑對這個隕石坑的研究探索,美國隕石學會就把這個隕石坑命名為“巴林傑隕石坑”。

圖示:隕石坑形式示意圖

那麼撞擊地球后的隕石坑到底去哪裡呢?科學家經過研究終於發現,這顆大約在5萬年前和地球相撞小行星直徑大約40,重約30噸。這顆小行星在高速進入地球的大氣層之後,就和周圍的空氣摩擦產生了極高的溫度,小行星的一部分在到達地面以前就被高溫燒掉了。隨後在距離地面大約14公里的高空上這顆小行星一半被高溫和阻粉碎了。剩下的一半則繼續下落,最終以大約43200公里的時速和地球相撞了。

圖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瞬間產生的爆炸讓隕石變成粉末

可想而知,一個最終直徑大約20米的隕石給地球砸出了一個直徑達1200米,深度180米的巨大隕石坑,這其中的威力是有多麼的巨大!因此,隕石的一部分在撞擊的瞬間讓高溫給汽化了,其餘的則被撞成了飄散到了空中。可能有部分碎塊被濺射到了空中,隨後又落到了隕石坑的周圍。

因此隕石坑裡面的隕石不是被人撿走了,而是在落地的瞬間就被撞得粉碎,無影無蹤了。


兔斯基聊科學


隕石是太空中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留在地球上的東西,通常小行星大部分會在大氣層中因為高溫摩擦燒蝕作用氣化掉,剩餘的部分才會撞擊到地球來表面,但是由於隕石撞擊地球表面時的速度也很高,所以常常會撞擊出一個隕石出來。



但是新撞擊出來的隕石坑往往找不見隕石,說起來十分奇怪,那麼隕石坑裡的隕石究竟去哪裡了呢?實際上隕石通常還在隕石坑中,只是埋在了土層之下,因為隕石撞擊的速度比較快,會將地面炸出一個大坑,而且隕石會深入到地面之下,所以看隕石坑中就是空空如也了。


不過,並不會是所有的隕石都是這個樣子,石質隕石從太空中撞擊到地球大氣層之後,通常都會在大氣層中破碎成很多小碎塊,很多時候並不會形成隕石坑,而是在某個地方降下範圍較大的一片隕石雨。金屬隕石雖然也會發生這種情況,但是相對而言降落到地上的金屬隕石會更完整一些,也比較容易形成隕石坑。

隕石降落時,會攜帶強大的氣流,而且會造成衝擊波,撞擊出隕石坑後,氣流和衝擊波會使隕石坑擴張,並使得其中的部分塵土碎石等飛濺出去,這也是為什麼較大的隕石可能並非只是砸出一個洞,而是一個圓形大坑的原因。





但是也有的隕石是由於在大氣層中溫度過高,已經燒蝕成熔岩狀態,甚至是在快接觸地面時處於汽化狀態,那麼在它撞擊到地面的時候,就會飛濺出去,而且衝擊波會把它吹向四面八方,這樣的話,隕石坑中留下的隕石痕跡就很少了。




就在昨夜(2019年10月11日),我國東北地區的吉林省等地迎來了一次隕石降落事件。昨夜凌晨00時16分左右,一顆火流星照亮了吉林省大部,遼寧省東北部,黑龍江西南部以及內蒙古部分地區,夜晚亮如白晝,預估必然會有隕石掉落到地上,目前很多人都認為隕石墜落在吉林省松原市或附近地區,但也有可能掉落到附近的黑龍江等地,目前還無人上報發現這次火流星事件的隕石實物,而如果這顆火流星是一個石質隕石,那麼它很可能就會作為一場隕石雨降落下來,如果是個金屬隕石的話,則可能會在某處撞擊出一個隕石坑,但是周圍也會有很多小型隕石降落。



那麼昨天的火流星事件,會有多少隕石雨降落到地面上呢?這樣的事情其實難以估計,我們可以看看上一場發生在吉林省的隕石雨事件。1976年3月8日,吉林省就發生過一次這樣的事情,同樣降下了一場隕石雨,覆蓋範圍竟達500平方公里,事後官方就收集到100多個隕石,其中最大的一個有1770公斤,隕石降落地就砸出了一個隕石坑,深達6.5米,費了很大勁才挖掘出來的。

隕石通常都伴隨著火流星事件,而火流星事件並不常見,因此隕石的數量都比較稀少,近些年收藏界掀起了收藏隕石的熱潮,導致隕石價格也比較昂貴。據說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國外隕石市場上一般用隕石的價格就與黃金等同了,我國隕石價格這10年來也是水漲船高,去年6月份降落於雲南的隕石,其價格據說曾被炒到每克5萬元,這次吉林省再次降落隕石,恐怕又會有很多隕石收藏者要去尋寶了,不過這裡提個醒,隕石這東西市場行情波動很大,有的價格中水分不少,而且鑑別隕石需要專業知識,不能盲目去做喲。


科普大世界


隕石坑裡的隕石究竟去哪裡了?

答:證明此時墜落隕石坑裡的隕石為石質隕石。

隕石來自於地球以外的太陽系天體,大部分來自於火星和木星中的比較小的行星。它們之間互相碰撞而引起爆炸而產生。此時由爆炸產生的碎片以很高的速度,在真空中的宇宙自由翱翔,繼續與被接觸到的其它星球再次發生碰撞。或者由太陽系中質量較大的木星給接納。一部分碎片由於沒有被其它天體吸引,仍然不停的繼續飛翔,當接觸到地球的軌跡時,由於地球的質量與吸引力的作用,這些碎片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

隕石分為石質隕石、鐵隕石和石鐵隕石。如果宇宙中產生爆炸後的碎片隕石的體積質量很大,即使它以大於12千米/秒速度在通過地球大氣層時,會被高速摩擦所產生的高溫給熔化掉一部分,此時它的體積逐漸減小;而隕落速度也逐步減小繼續隕落運動,直到接觸地球表面。

根據天文學家研究表明;天體墜落的核心物質,如果在撞擊速度達到12Km/s的情況下,石質隕石會將其礦物質迅速變成塵埃,隨著再次高溫摩擦引起的爆炸而產生的,像長崎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蘑菇雲一樣上升到幾千米的高空,最後隨著空氣對流產生的風,四處漂泊而撒落隕石坑周圍。

如果墜落的隕石是由鐵和鎳成分的鐵隕石的話,它會在高溫下達到這些物質的熔化點而再度氣化,隨著氣化程度大小與地球大氣層中的其它氣體共同形成爆炸而衝擊四面八方,當遇到空氣後迅速冷卻變成金屬小碎片墜落在隕石坑周圍。

知足常樂2018.12.29日於上海於上海


知足常樂0724


撞擊地球的隕石可以分為幾類:

1鐵質隕石 2 石質隕石 3 冰質隕石。

鐵隕石除被由於地球大氣摩擦燃燒的外,都保留下來,但剩餘體積通常都不大。石隕石與地面撞擊以後,基本都粉碎了,可以在撞擊坑附近發現這些撞擊混合巖體。

冰隕石與地面撞擊後,都融化了。

所以人們不能找到它們的痕跡。但因為撞擊產生的原地面岩石會拋撒到撞擊坑產生方向。例如,四川盆地就是一個巨大的冰隕石撞擊坑。撞擊產生的岩石碎屑被拋撒到盆地西南面,形成巨大的山脈表面堆積物。


岷山23


從小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疑惑:隕石坑裡面怎麼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下面我用高中的物理知識來計算一下隕石是否是被蒸發掉了。

如果我們僅從能量角度考慮的話。假設隕石以20 km / s的速度飛行(實際上,這是正常的隕石速度)。

假設隕石是固態鐵,那麼每摩爾隕石(即每56克隕石)的能量為1/2mv²=0.5 * 0.56 * 20,000² = 1100萬焦耳。

現在計算蒸發每摩爾隕石需要多少能量:

首先,它必須加熱到3100 K(熱容量:每摩爾每度25焦耳)

然後融化(熔化潛熱:13810焦耳/摩爾)

然後將其轉化為氣體(汽化潛熱:340000焦耳/摩爾)

總共大約是3000K * 25 J / K + 13810 J + 340000 J = 429000焦耳。不到那隕石總能量的4%!

通過上面的計算,我認為掉落的隕石大部分被蒸發了,在空中漂浮了一下,然後冷卻後就沉澱成細粉。所以我們才找不到隕石坑裡面的隕石。

這就是我的見解,喜歡的朋友歡迎評論、關注


科普子期君


撞擊地球的隕石坑的隕石就在隕石坑裡面埋著哪。由於撞擊地球隕石的燒灼物質以及撞擊以後已經過去了幾個世紀甚至6500萬年到兩億年,這期間風吹雨淋風沙埋沒,人們沒有向隕石坑的下面狠狠地挖掘,誰有興趣時間耐力一定可以挖到大量的隕石物質,別猶豫別彷徨加緊挖掘吧,隕石就在下面,看不到,挖得到。隕石坑裡要是沒有隕石那還叫隕石坑嘛。現在的世人有一個固定的思維方式,就知道找隕石坑的隕石,就不會想一想隕石撞擊砸在地球表面上的土地或者沙地上會出現撞擊的坑,要是撞擊地球的隕石夠大,像大別山,像喜馬拉雅山,山脈那麼大的隕石就不會出現隕石坑,就會出現隕石的山和隕石的山脈。澳洲的艾爾斯岩石,就是一塊單獨的隕石,如果向下挖掘一定是一塊獨立的隕石,它從哪裡來的,只能是由宇宙太空撞擊而來。還有非洲沙漠裡有一塊叫做理查特結構的呈現環狀結構的岩石就是宇宙飛來的太空岩石,撞擊地球以後就叫隕石了,還有杭州大雄寶殿對面的飛來峰,就也是一坨獨立的太空岩石,撞擊了地球,然後就叫隕石,是一坨隕石,地球上的一切岩石都是由宇宙太空撞擊到地球上的,地球的形成,太陽系星球的形成,銀河系星球的形成,宇宙中一切星球,星系的形成都是由於經過不斷遭到撞擊才形成了宇宙中的星球,因此撞擊在宇宙中的任何一個星球上的太空岩石就是隕石,這是毫無疑問的了。如果仔細觀察在地球現在的亞洲中國的青藏高原,崑崙高原,雲貴高原,以及地球上的所有高原山脈,類似於澳洲艾爾斯巖的所有岩石物質,都是宇宙太空撞擊地球的隕石,只是撞擊地球的時候還沒有人類,雖然當時有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但是那些生物不會以語言文字記載,可是根據地球上的其它現象和現在的科學狀況,再運用邏輯思維方式的推理就會得出正確的結論。可是要改變過去以往的思維定式更是難上加難前幾天發了一段關於地球上礦產資源分佈不均的評論已經有1.4萬人閱讀過,可是就是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的討論,實在是不應該呀


劉君151191414


在地球上形成隕石坑的原因是,當這些岩石塊穿過大氣層時,由於它們太大了,以至於無法減速,並以每秒12到20公里的速度粉碎到地表。這些從小行星或彗星上脫落的固體碎片(稱為隕石)通常會在地面、行星和衛星的表面形成撞擊坑。這些碎片會劃破地球的大氣層,最後撞擊地面,最後形成有些呈碗狀結構的大坑,樣子看上去相似,包含一個凸起的中心峰以及一個上升的邊緣,隕石不必很大就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例如亞利桑那州的巴林傑隕石坑直徑約1.25公里,是由一塊直徑約為30至50米的太空岩石撞擊造成的,這些岩石的速度決定著火山口的大小。但這還不是全部。隕石撞擊地面的角度以及它砸入的材料類型是重要因素。


小隕石比大隕石更常見,通常不會造成太大損害,也不會產生明顯的隕石坑。這種低質量的隕石在地球大氣層中變慢,因此它們的撞擊速度被限制在重力作用下。

相比之下,大隕石不會受到大氣的明顯阻礙,並且可能以更高的速度(每秒數十公里)撞擊地面。這種撞擊產生的隕石坑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亞利桑那州北部的流星隕石坑。這個隕石坑的直徑為1.25公里,深為170米,其周長近5公里。該地區發現了許多隕石碎片,鐵隕石是造成隕石坑的原因。這些碎片的大小從微小的顆粒到重量超過1噸以上的碎片不等,到目前為止,發現的隕石總量超過30噸。


當大隕石劃破大氣衝擊地表時,產生了巨大的爆炸。由於能量巨大,在極短的時間內,大部分的隕石和高原沉積物蒸發了。倖存的隕石碎片與震盪的沉積物混合,並從不斷擴大的隕石坑中噴出。一些沉澱物以細顆粒狀碎屑的形式噴出,並在火山口周圍沉積一定距離。大塊也被彈出,大部分在環形山的邊緣附近,它們被簡單地翻轉了。幾分鐘後,高原上一個巨大的洞被完全挖掘出來猶如一個火山口,岩石的彈出物也慢慢降落了,從火山口上方升起的蒸氣雲也慢慢消散了。在衝擊很大的情況下,其中很大一部分物質熔化了,熔化的液滴也可能從彈坑中噴出。取決於幾種物理特性,最明顯的是它們包含多少玻璃和水,這些小滴一般地稱為熔體小球。


由於以前收集的隕石似乎來自小行星,因此大多數撞擊通常與碰撞的小行星有關。但是,撞擊的彗星也可能會影響地球。一些科學家認為,1908年在西伯利亞發生的通古斯事件是彗星碰撞的結果。該地區的人們報告說看到流星,聽到震耳欲聾的吼聲,感覺到一股空氣爆炸(來自大氣中的衝擊波),隨後看到一個巨大的火源。後來對該區域進行了仔細檢查,確認發生了森林大火,但調查人員還發現該區域的樹木在32公里半徑內被擊倒,並且所有樹木的樹幹都指向一個方向好像發生了巨大的爆炸一樣。但是沒有發現隕石碎片。因此,懷疑在撞擊地面之前就已在大氣中爆炸。


在地球歷史上,發生了甚至比通古斯更大的撞擊事件。例如,2.1億年前,巨大的撞擊在加拿大產生了直徑70公里的火山口。迄今為止,地球上大約有180種已知的撞擊結構。許多其他地形被懷疑是撞擊坑,而且由於水掩蓋了地殼的70%,許多其他地貌被認為隱藏在海洋中。有些隕石衝擊角度的關係也有可能直接穿入更深的泥土地下,由於地球板塊構造運動,火山活動,風,雨水,大陸漂移以及山脈和火山的坍塌,對我們星球的影響記錄很快被掩蓋了,那些隕石坑慢慢被填平並消失在地表。




環球科幻


隕石是很常見的天外來客,前天吉林省松原市就有一顆隕石從天而降,事實上地球上每年都會有不少的隕石降落,而伴隨著隕石一起而來的,還有地面上形成的巨大隕石坑,有時還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

相信不少的朋友都見過隕石坑的圖片,在太陽系中,隕石一般都是被質量大的木星給吸過去了,地球上受到的隕石撞擊相對較少,而且地球有天然衛星月球,也是幫地球擋住了不少的隕石,看看月球背面滿滿的隕石坑,就知道月球在過去的幾十億年裡遭受到了多少次的隕石撞擊。在月球的背面,最小的隕石坑直徑也有1.5公里,大的那就不說了。在地球上啊,有一個隕石坑是最大的,大到甚至在太空上也清晰可見。

這就是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的巨型隕石坑,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橫空而降,在地球上砸了一個直徑達到230千米的隕石坑,隕石坑的深度也達到了幾公里,而這次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更是直接導致了恐龍的滅絕,不過啊,雖然隕石坑這麼大,但是隕石基本上是沒有被發現,當然了,畢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大隕石坑也一點一點被土本層掩埋,所以很多的隕石也是被掩埋於地下了。但是吧,就算是剛剛形成的隕石坑,裡面也幾乎看不到隕石。

比如說美國的巴林傑隕石坑,直徑有1.26公里,深度170米,科學家用數學模型計算出隕石的直徑有40米,但是雖然隕石坑這麼大,隕石卻是不見了,當然這並不是有人把它們搬走了,而是在撞擊的瞬間,一部分隕石撞成了粉末隨風飄散,而另一部分隕石則由於撞擊瞬間的極高溫度而達到沸點而氣化了。隕石撞擊的時候,它本身一方面本身由於和地球的大氣層劇烈摩擦所以溫度就非常高,另一方面,撞擊瞬間它的速度也是通常都超過了10千米每秒,而碰撞發生的時間在一秒鐘之內,由此產生的巨大壓強可以瞬間讓隕石和地表發生巨大的形變。


當然了,也並不是所有的隕石都會被撞得一點不剩,要是這樣的話,我們看到的隕石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隕石能不能留下來,跟隕石的落地速度以及隕石的體積有關,一般來說,重量越大、體積越大的隕石,落地之後越不容易留下隕石,而隕石的速度如果沒有達到臨界速度12千米每秒的話,它也有可能不會完全消失。另外呢,隕石分為鐵隕石和石隕石,如果撞擊速度超過12千米每秒的話,那麼石隕石會成為塵埃,而如果是鐵隕石的話,鐵和鎳等金屬一開始會氣化,但是隨著爆炸衝擊波向四周散開,遇到冷空氣之後會變成金屬碎塊散落在周圍。


鏡像科普


關於隕石坑的隕石為什麼不見了,只留下一個空蕩蕩的大坑,有的變成積水池,有的長滿了自然植被。 隕石坑應該理解為在高溫狀態下的隕石核心物質撞擊地面爆炸留下的坑洞,隕核解體向外飛濺遠處,留下來的殘渣了了無幾,年代久遠或是自然風化了。越是空蕩蕩的隕石坑,越是證明這種材料不是有質量的天體,多為彗星的殘核,充滿水氣化學礦物成份,來勢猛卻快速溶解消失。有質量的隕鐵體積小,物質向中心收縮,砸進土壤越陷越深,年代久遠是不會留下一點點痕跡的。如果是撞擊在質地堅硬的岩石上,將暴露在光天化日下,有段視頻暴料,崑崙山上有一塊幾噸重的黑隕鐵,錘砸不變形,鋼鋸拉不動,質地非常堅硬。在大自然的某個角落,石頭樣的小隕石,運氣好的人能撿到手。


自然風161212381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從一個100多年前的故事開始講起:


巴林格隕石坑的故事

費城律師兼礦業工程師丹尼爾·莫羅·巴林格(Daniel Moreau Barringer)在100多年前提出了跟題主同樣的問題。但不同的是,這位巴林格先生耗盡了畢生大部分財產,投入了數十萬美元挖掘隕石,他認為隕石會讓他和他的投資者變得富有。

上圖:丹尼爾·莫羅·巴林格。

巴林格(Barringer)是最早聲稱隕石坑是天外隕石撞擊所致的人之一,於是就在一個大型撞擊坑附近尋找他猜想中的隕石。當時大多數(即使不是全部)最受尊敬的科學家並不同意巴林格的看法。儘管自從人類開始記錄歷史以來就已經觀測到流星,但當時的地理學對隕石撞擊對地貌的影響並沒有什麼認識。


當時大多數科學家拒絕承認那些火山口一般的隕石坑跟隕石的相關性,他們認為所有自然地形都是在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的時間內緩慢創造出來的,而不大可能在一個災難性的事件當中創造出來的。直到20世紀,才有撞擊坑才被與地質變遷聯繫起來。直到1980年,路易斯·阿爾瓦雷斯(Luis Alvarez)和一群科學家提出,白堊紀-恐龍滅絕是由6600萬年前撞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墨西哥灣的巨大小行星或彗星觸發的,並造成了全世界的大災難。


但不幸的是,這位100年前的巴林格先生根據隕石坑尺寸估計他要找的那顆隕石尺寸大概為50米,重達30萬噸,但他從未發現他所堅信的那塊隕石頭。不過後來,他的理論最終得到了證明並被科學界接受,只是在他去世之後。於是,那個撞擊坑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在科學界被稱為“

巴林格隕石坑”。

上圖:巴林格隕石坑的地質圖。


那為什麼巴林格沒有發現隕石的主體呢?

大約在5萬年前,當一塊隕石在現在的亞利桑那州北部撞擊地球時,它以每秒12公里(每小時26000邁)的速度從天空衝下,撞擊地面時的撞擊能量單量大概是2550萬噸TNT或大約150倍摧毀廣島的原子彈的力量。在如此強大的能量之下,大部分隕石在撞擊力的作用下融化,變成了非常細微,幾乎霧化的熔融金屬霧,散佈在整個周圍地域中。數百萬噸的地殼石灰石和砂岩從撞擊坑中噴出,在各個方向覆蓋超過1.5公里,上面覆蓋著一層破碎的,粉碎的,部分熔化的岩石,再上面散佈著隕石的碎片。


絕大多數落入地球大氣層的流星遇到了同樣的命運——大多數流星都會蒸發或融化,從而使這些落入地球的天體的質量消耗大部分(一般在90%以上)。那些仍然具有足夠的質量撞擊地球的流行就變成了“隕石”。巨大的動能在撞擊過程中使這些隕石蒸發了大部分或全部剩餘的隕石質量,只留下大量非常破碎的大大小小的隕石碎片,很多碎片的尺寸跟小卵石差不多(已經沒什麼收藏價值)。

如今在巴林格亞利桑那沙漠的巴林格隕石坑周圍仍然可以發現大量的隕石碎片。下圖展示了找到的最大的碎片,被稱為霍爾辛格隕石

上圖:霍爾辛格隕石。


一般意義上的隕石碎片的範圍可以從沙子大小到足球大小,一直到60噸的霍巴隕石

霍巴隕石是在非洲納米比亞的一個叫霍巴的農場上發現的,因為太重,仍然還原封未動地躺在那個農場上。是迄今找到的最大的隕石碎片。


上圖:霍巴隕石(碎片)。

我們再來看看沒有大氣的月球,隕石坑裡面居然也找不到隕石!

月球被許多行星際物質轟炸。每天約3噸的物質落到月球上。月球的大氣可以忽略不計,因此這些外太空的物質幾乎是直接落到月球上,不會有類似在地球大氣中的燃燒現象。

月球的大部分隕石坑是在40億年前太陽系的混亂時期被轟炸而成的,那是在它自身形成之後不久,當時地球也剛形成不久。

撞擊月球表面的物體的能量是非常大的,以至於幾乎立即蒸發殆盡,隨後產生的彈射將多次圍繞原始撞擊坑散佈形成較小的撞擊坑;但這些次級撞擊坑的性狀會被拉長,而不會是圓形,並且呈現放射狀分佈。在月球上的大型隕石坑內都很難發現原來撞出坑的那顆隕石(小的不確定)。而某些較大的隕石坑在其中心甚至會有高的隆起,例如第谷隕石坑

上圖:第谷隕石坑。中間的隆起是月球物質反彈而成,並不是隕石的殘骸。在如此大的隕石坑當中根本找不到原來那個撞擊隕石的殘骸。即便月球根本沒什麼大氣使這些隕石燃燒殆盡。


我們來看看隕石坑的形成原理

上圖:隕石坑撞擊過程示意。


撞擊過程分為四步:

  • 隕石撞擊地表之後,巨大的能量(遠超你想想)會使得隕石物質熔化碎裂甚至蒸發,當然地面物質也會同時碎裂蒸發。

  • 之後由於動量守恆,這些碎裂物質會反彈四散劇烈地向四周放射狀噴發,這種噴發的劇烈程度會遠超同口徑火山噴發。

  • 隨後隕石坑中央物質會反彈形成中央的山峰。這實際上跟水滴落入平靜的水面看到的反彈現象非常類似。

  • 最後散落的物質繼續沉降,這在有大氣的地球上會持續更長的時間,而且可能會受到氣流影響。



總結

所以,這樣的過程,無論是在地球上還是在月球上,我們都很難找到撞出隕石坑的那顆隕石的主體殘骸,用碎屍萬段來比喻隕石的撞擊過程一點都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