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見首不見尾——老子

在中國歷史上,老子應該是最神奇的人物之一。作為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出生首先是一個謎,活了多少歲也不知道;明明叫老子,怎麼又姓李名耳;春秋時期的人物,卻與2000多年前的人文始祖黃帝聯繫在一起,並稱“黃老”;又與200多年後的莊子聯繫在一起,並稱“老莊”;更奇怪的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申不害、韓非等也被歸入到其思想體系裡去了……在我們的官方話語體系裡,老子是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一、老子的傳奇經歷

老子的出生,有多個版本:

其一,老子的父親是宋國司馬老佐,在攻城之戰中被敵人亂箭射中,墜馬身亡。其妻在逃亡陳國途中生下老子,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因其出生於庚寅虎年(公元前571年),親鄰們稱之為小狸兒,即“小老虎”之意,江淮地區人們把“貓”換作“狸兒”,諧音“李耳”,故老子又稱李耳。

其二,據《列仙傳》記載,老子本是天上神仙,化為五色流珠,從天而降,時玄妙王之女尹氏正在睡午覺,感而吞之,從此有孕。後來從其左肋生下一個小孩,一落地就能走路,每走一步,都有蓮花綻起,小孩走了九步後,停下來,指著院子裡的一棵李子樹說:“此吾姓也!”

還有傳說,老子的母親懷了老子整整八十一年,一生下來就鬚髮皆白,母親驚呼“老子!(老兒子)”,故得其名。

據胡適先生考證推測,老子出生於周靈王時期,大約公元前570年。

老子出生的地點是陳國苦縣,後來陳國被楚國所滅,就變成楚國苦縣了,即現在的河南省鹿邑縣。

兒童時代,老子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聰慧,母親給他請的老師也堪稱博學之上,但幾年後就感覺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了避免耽誤老子的發展,把他推薦給了在周王室任太學博士的師兄。老子進入太學後,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有成。博士推薦其到守藏室任職,相當於周王室的圖書館管理員。在那裡,老子宛如游魚進了大海,如飢似渴,飽覽天下奇書,三年後又升為任守藏室史,也就是圖書館館長。因為德高才博,其名聲漸漸顯露,以致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時孔子尚年輕,聽聞老子大名,也慕名前往拜見。孔子主要向老子請教歷代之“禮”。老子得知來意後,就對孔子說:“你說的那些禮,倡導它的人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君子時運來了,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得止則止。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謙虛得像愚鈍的人。要拋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做作的情態和過大的志向,這些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你的,就是這些罷了。”

孔子離去以後,對弟子們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用網捕獲它,會遊的可用絲線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於龍,它駕著風雲而飛騰昇天,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龍吧! ”

老子在周朝國都住了很長一段時間,有感於王室衰微,諸侯侵凌,老子決定離開這個是非之地,隱居林泉。

函谷關守關官員叫尹喜,也是一位有道之士,據說其精通曆法,善觀天文,習占星之術,能知前古而見未來。有一天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將至,遂留心等待。及見老子倒騎青牛緩緩而來,不覺大喜,知道這就是天象所示之人。

尹喜邀請老子住下,並懇請老子留下著作再去隱居。老子盛情難卻,只得暫時住下,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鑑,溯其源,著書五千言,分上下兩篇,上篇《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

老子著作完成之後,遂辭別尹喜,騎牛出關,不知所蹤。

司馬遷在《史記》裡說,老子活了一百六十歲,或者二百歲。關於老子到底何許人也,司馬遷還另外提供了兩個人選:其一,著書十五篇的老萊子;其二,孔子之後一百二十年的周太史儋。

就如老子的出生是神秘的,老子的逝去也是神秘的,不過,《史記》裡的這句話應該是中肯的:老子,隱君子也。

幾個世紀以後,東漢的張道陵創立道教,把老子請去做了道教的道祖,《老子》一書也被尊為《道德真經》。在《列仙傳》裡,老子已經成為神仙。

號稱真龍天子的皇帝們也來湊趣:漢桓帝親自祭祀老子,把他尊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更因為同姓李的緣故,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也加封號稱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後,道教遂尊其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

當然,作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老子的影響遠遠不止在中國。

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文豪托爾斯泰等對《道德經》都有深入的研究,並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

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老子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老子、孔子、慧能)之首,美國《紐約時報》評其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在民間,自古就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美稱。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老子”竟然轉變成了對自己的“尊稱”了,奇哉怪哉!

二、老子的人生智慧

《道德經》一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上至宇宙混沌、天地流轉,下至萬物眾生、人間百態,其中蘊含的人生智慧更讓人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之感。

(一)自然就好,何須他求

作為道家的核心,“道”被老子反覆提及,《道德經》開篇即說:“道可道,非常道。”賦予“道”一個傳奇的身份: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永恆的道。而“道”的作用卻是大得驚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就是說,道是宇宙之初始,萬物之根本。沒有它,就沒有春華秋實、草木欣悅,沒有百鳥啁啾、牛羊成群,一句話,沒有它,自然萬物不復存矣。

有如此偉力的道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呢?我們看看老子是怎樣解釋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一個混然一體的東西,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存在了。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它寂靜無聲,空虛無形,它獨立長存而不改變,循環運行而不止息,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母體。這樣神奇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作道,再勉強命名為大。

可見,老子對於什麼是道也語焉不詳,非不願意說清楚,而是不能說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嘛。

被道家如此推崇的道,它尊崇的又是什麼呢?老子說:“道法自然。”也就是說,道所取法的就是自己自然的狀態。而其他東西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也就是人所取法的是地,地所取法的是天,天所取法的是道。大地的法則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按照這個規律生活就會健康長壽;而大地上春天百花盛開,夏天萬物蔥蘢,秋天果實成熟,冬天萬物休養,這也是因為天空氣候變化的原因;天空為何會有四季輪換的變化,是因為它遵循道的運行規律;而道的運行規律是什麼呢?那就是自己本然的狀態,毋須他求,不借外力。

老子的觀點對於那些動輒“改天換地”,動輒“人定勝天”的人來說無異於一劑“清醒藥”。它強調了人與萬物都需要遵循規律、遵循原則的道理,順應它,則人會健康成長,萬物會欣欣向榮,人與自然也會達到一種和諧境界。可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並不願意遵循這種規則。強調個人的意志,熱衷的是戰天鬥地,對自然缺乏起碼的敬畏,結果導致一系列災難的發生。

時至今日,類似事件仍在不斷上演: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追求GDP,未經環境評估就倉促上馬了很多的項目,結果導致水流汙染、土壤含毒、霧霾橫行;一些教育部門以升學率為考核唯一指標,結果導致學校拼命督促老師,老師拼命佈置作業,學生拼命完成作業的畸形教育狀況;為了加速城市化,一些地方把大量的農民遷入城市,導致大量村莊消失,大片土地荒蕪。農民遷入城市後,一方面推高了房價,另一方面,因其無一技之長,很快就成為城市的“無產階級”,惡化了城市的社會治安,增加了社會的治理成本……

(二)示弱非弱,上善若水

老子認為,“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在這裡,老子提到兩種勇,一種是“勇於敢”,一種是“勇於不敢”。哪一種勇才是老子讚賞的勇呢?在《老子》第六十七章裡有這樣的話:“慈,故能勇。”可見,真正的勇是來源於慈的,其實就是“勇於不敢”。也就是說,老子認為,逞強好勝、意氣用事的勇會遭到誅殺,而忍辱負重、慈悲為懷的勇會讓人生存。

日本古代有個未婚女孩懷孕了,為了保護自己的情人,在父母的催問下,謊稱肚子裡的孩子是高僧白隱禪師的。女孩一家一直非常尊崇白隱禪師,父親一聽非常生氣,就跑到寺廟把禪師痛責一頓,嬰兒生下來後也直接扔給了白隱禪師。禪師沒有辯解,默默擔負起撫養責任,後來女孩良心發現,承認了是自己誣告,禪師也沒有指責,只是默默的又把嬰兒還給了她。

禪師這樣做,其實是源於自己的慈悲之心,也就是勇於不敢的勇氣。他知道,如果自己當初極力否認,可能會給女孩,她肚子裡的孩子,甚至她的情人帶來殺身之禍,這樣做雖然自己名聲受損,但卻拯救了幾個的生命。

勇於不敢,看似柔弱謙讓,甚至會被誤認為懦弱膽怯,但其實是比逞強鬥狠的勇氣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氣。

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意思是,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乾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長的一類。

孔子的三位學生服侍孔子時,閔子騫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悅而溫順的樣子;子路則是一副剛強的樣子;冉有、子貢是溫和快樂的樣子。孔子心情很愉悅,但又說:“像仲由(子路)這樣子,恐怕不得好死呀!”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論語》)

其實,子路也是孔子喜歡的學生,而且是終身追隨老師的一個好學生,孔子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子路為人剛直,說話做事容易急躁衝動,這樣的人容易給自己帶來危險。

不幸的是,孔子雖然不是預言家,這次卻說中了。在衛國內亂的時候,子路為了救主,不顧危險,最後慘死在亂軍的刀劍之下。

一代戰神韓信,早年因挎劍行走,被幾個地痞圍著,其中一個羞辱道:你有本事就殺了我,沒有本事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略一猶豫,然後真的從那人胯下爬過去,一時傳為笑談,均視之為膽怯懦弱之輩。可當他指揮百萬大軍,戰無不克,攻無不勝時,誰又能想到他當初的“柔弱”呢?

戰爭天才林彪,每次戰爭前,都要經過無數次精心計算,據說他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把地圖掛起來,仔細審視地形地貌,並用紅、藍鉛筆把主要山脈、河流、城鎮、村莊全部標下來,邊標邊畫,邊畫邊記,直到把戰場的情景、地形的情況和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都裝到腦子裡去,離開地圖也能指揮作戰。這樣的謹慎,看似缺乏氣魄,甚至畏懼,其實卻保證了其指揮千軍萬、百戰百勝的驕人戰績。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意思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之物。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應該說很好地踐行了這種理論。

一位阿爾巴尼亞人,面對印度加爾各答爆發的霍亂和麻風病,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選擇逃離,而是堅持留下來幫助當地居民。每天面對大量的瘟疫病人,隨時都可能追隨而去,雖是人間,無異於地獄,特蕾莎修女堅持了下來,這一堅持就是數十年。在其精神的感召下,不少志願者紛紛加入到她的隊伍裡去。到後來,她創建的仁愛傳教修女會擁有7000多名正式成員,數不清的追隨者和義工。雖然,她掌握著4億多美金的資產,但她住的地方,除了電燈外,唯一的電器就是一部電話;她沒有秘書,所有信件親筆回覆。

特蕾莎有一段名言,與她的行為一樣,能給我們許多啟迪:

人們經常是不講道理的、沒有邏輯的和以自我為中心的 ,不管怎樣,你要原諒他們。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們可能還是會說你自私和動機不良,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友善。

當你功成名就,你會有一些虛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實的敵人 ,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誠實的和率直的,人們可能還是會欺騙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誠實和率直。

你多年來營造的東西,有人在一夜之間把它摧毀,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去營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靜和幸福,他們可能會嫉妒你,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快樂。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們往往明天就會忘記,不管怎樣,你還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東西給了這個世界,也許這些東西永遠都不夠,不管怎樣,把你最好的東西給這個世界。

你看,說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間的事,而決不是你和他人之間的事。

老子曰: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為成器長。

用我們的話說就是,我有三件寶貝,我持有而珍視它們。第一件叫慈悲,第二件叫節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因為慈悲,所以能勇武;因為節儉,所以能寬廣;不敢處在眾人之前頭,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長。

此外,老子還有這樣的論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意思是: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富貴而又驕橫,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功成名就之後,適時退下,那才是符合天道的。

遺憾的是,真正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太少了,或者明明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因為巨大的利益誘惑,捨不得放下,導致一幕幕的悲劇發生。

(三)眼見未必實,禍福常相依

“塞翁失馬”的故事很好地闡釋了老子的辯證思想:塞翁因丟了馬而意外收穫了一匹良駒,又因為這匹良駒,兒子摔斷了腿,不久遇到國家大規模徵兵,正常的人都去打仗,大部分戰死沙場,兒子因為腿斷得以保全性命。

由此可見,一切都在變化,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著好的一面,沒有單純的利也沒有單純的弊。所以,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戰國時代,吳國國王在攻打越國時受傷而死,其子夫差不忘血仇,勵精圖治,打敗越國,俘虜越王勾踐,後來不聽伍子胥勸阻,放虎歸山。勾踐回國後臥薪嚐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一舉殲滅吳國。

晚清積弱積貧,被動挨打,然後我們搞洋務運動,建設成了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按理可以揚眉吐氣了。可是,因為有這樣的成就,整整十年不再添置更新設備,連炮彈早已過期也無法更換,結果被日本超越,在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

老子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在老子看來,有與無,互為因果,相生相剋。對於從有到無我們可能比較好理解,就如人的生老病死,最終化為一抔泥土,煙消雲散。而對於從無到有,可能不是很好理解,似乎萬物的生存繁衍,都是從有到有的,因為有種子,才能有相應的軀幹,有自然萬物。老子曾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在混沌之初,連天地尚且沒有,何況萬物,也就是說,連天地都是從無到有的,何況其他。自然,那時更沒有植物、沒有動物、甚至沒有微生物了,種子自然也談不上有了。因此,有與無,互為相生,也可能互為相滅。

我們一般認為,聲與音是一個意思,其實是不同的。聲,它是因外物作用於物體而發出的聲響,比如,打擊或吹奏樂器的聲音,自然界的風聲雨聲;音,指物體依靠本身的發音器官發出的聲響,如人的唱歌說話,動物的鳴啼。音聲相和,可以理解為一邊唱歌,一邊敲擊著樂器,共同構成動聽的旋律。

整個句子的意思,就是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它們不能截然分開,沒有絕對的有,也沒有絕對的無,包括難易、高下等都是,非但不能分開,而且還會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當然,也可能相互轉化,相生相剋。

老子曰: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簡言之,因彎曲得以保全,因受壓得以伸直,因低窪得以充盈,因凋敝得以更新,因少量得以增多,因繁多導致迷惑。

三國時候的司馬懿堪稱當時最智慧的人,他的裝病技術恐怕也是無人能及。當曹操初掌朝政的時候,曾招司馬懿出來做官,司馬懿因內心瞧不上曹操,說自己得了風癱,臥病在床。曹操懷疑,派人裝成刺客去一探究竟。刺客見司馬懿躺在床上,作勢用劍刺殺過去,司馬懿直挺挺的瞪著刺客,一動不動,刺客果然相信了。後來,司馬懿見曹操權勢日固,就出來做官,先後輔佐了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可說是三朝元老了。後來,魏少帝曹芳即位後,同是顧命大臣的曹爽對司馬懿有忌憚,奪去其兵權後還不放心,司馬懿又開始裝病。曹爽派人查看,司馬懿一副行將就木的樣子,吃的稀粥流得到處都是,分不清荊州、幷州了。等曹爽一夥放心地陪少帝出城掃墓時,他馬上精神抖擻地披掛上陣,發動兵變,把曹爽一夥全部下獄處死。

司馬氏家族最後篡奪曹魏天下,猶如曹魏之代漢,雖然歷史上對其評價不高,但其深諳委曲求全之道卻是毋庸置疑的。

與之同時代的孔融,四歲讓梨的故事可算是家喻戶曉了,孔融把大的梨子讓給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自己取小的,可其美名卻流芳百世。這樣看來,是不是“少則多”呢?

至於“多則惑”,我們大家都有經驗。亂花漸欲迷人眼,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可能我們也要挑花了眼。面對人生中的許多選擇取捨,能做到立場堅定,不為所惑的實屬不易。也許,只有當我們真正明白自己要什麼的時候,才能盡力避免這種“迷惑”吧。

老子曰:將欲歙(xī)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意思是,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強它;想要廢去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

這樣的做法從古至今屢見不鮮,你的上級或者敵人(也可能是表面的朋友甚至親人)想要收拾你的時候,並不一定是明刀實槍,甚至不是刀槍,反而是糖果,等你吃下去之後,才發現那是毒藥。

春秋時候,鄭國國君鄭莊公不受母親待見,因為母親武姜生他的時候是倒著出生的,差點被他害死,所以一直不喜歡他,而喜歡他的弟弟共叔段。在他尚未繼承君位的時候,武姜就想立共叔段為太子,但沒有成功,後來他成了國君,武姜仍然沒有放下那個念頭。

鄭莊公知道母親的心思,甚至也知道弟弟共叔段的不臣之心,他非但沒有制止,反而一味的縱容。左右給莊公說,共叔段分封的城邑超過規定了,恐怕對您不利,應該制止。莊公淡然說,姜氏想要這樣,我也無可奈何。後來,共叔段把鄭國西邊和北邊的邊邑也佔位己有。左右又勸莊公想辦法制止,莊公仍然說,不用管他。共叔段侵蝕的行為變本加厲,莊公仍然說,讓他去吧。終於有一天,莊公知道共叔段準備偷襲鄭國了,而且母親姜氏做內應,他馬上發動軍隊,一舉殲滅了共叔段。其後,莊公因為怨恨母親,發誓說,不到黃泉,絕不相見。

這是個典型的為了權位兄弟鬩牆的故事,不幸的是母親也參與其中。弟弟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兄長疏於對弟弟的管教,母親缺乏公正之心,可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所以,在孔子的記載裡,他運用春秋筆法寫到:“鄭伯克段於鄢。”沒叫鄭莊公,而是直接稱呼為鄭伯,按照古人伯仲叔季的排列習慣,相當於叫他“鄭大”,翻譯過來就是:鄭老大在鄢城滅了其弟共叔段。針砭之意不難領會。

在商場、銀行、飯店等地方,為了促銷,各種小恩小惠層出不窮,各種宣傳手段應有盡有,似乎不買它的產品,簡直就是傻蛋白痴,“將欲取之,必故與之”,其實真正賺錢的還是商家們。至於那些江湖術士的詐騙手段,則更不用說了,非但不是給你恩惠,其實是給你毒藥啊,只不過表面抹了一層糖衣而已!

(五)胡作非為,不如不為

老子曰: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意思是:自然的法則,是損減有餘來補充不足,人類的作法,卻是損減不足來供奉有餘。

這個觀點,與《聖經》裡的馬太效應類似:“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只是老子說這段話的時候,比耶穌基督的誕生還要早500多年。

不幸的是,在人類社會里,體現“天道”的很罕見,體現“人道”的卻隨處可見,不然,為何“二八定則”幾乎適用於世界各個地方?即: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著百分之八十的財富,百分之八十的人僅掌握著百分之二十的財富!

對於現實,老子是不滿的,豈止不滿,簡直是憤怒了: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孔子辛苦一生,目的就是“克己復禮”,知道任重道遠,自己不能完成這一偉業,對最鍾愛的弟子顏淵的要求也是“克己復禮”,就是要最終恢復周公製作的“周禮”。簡言之,就是: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各安其位,各盡其責。

這一美好的理想,為何在老子眼裡去那麼不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其實,結合上面的語言我們就能理解。在老子看來,天地萬物都是按照“道”的規律運行,人類也應該按照“道”的原則做事。偏離了道,才有了德;德失去了,才會講仁;仁失去了,就會講義;連義都失去了,才會講禮。這時候,這個社會的運行已經偏離了“道”十萬八千里了,順遂自然,順遂人性的東西越來越少了,故而去強調規則、強調約束,也就是強調“禮”。反過來說,當一個社會盡力去強調禮的時候,這個社會恐怕已經是忠信不存,禍亂隱伏了。

所以,老子接著說: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因為大道荒廢,才有所謂仁義;智謀機巧迭出,導致虛偽奸詐橫生;家庭六親不和,才會倡導孝悌慈愛;國家混亂動盪,方才渴盼忠臣賢良。

漢朝以孝治天下,歷代皇帝諡號,幾乎都有一“孝”字,比如,漢文帝叫漢孝文帝,漢武帝叫漢孝武帝等。為了名副其實,皇帝對自己的母親甚至其孃家都非常重視,以高官厚祿相委,結果外戚勢力膨脹,皇帝也常被掣肘,為此,又反過來重用宦官來搞平衡,以防一家獨大。有漢一代,宦官和外戚成了兩顆無法拔除的毒瘤,此起彼伏,直至亡國。這樣的孝慈,是耶?非耶?而漢武帝為了減少外戚的威脅,在確定幼子弗陵為太子後,把弗陵之母親鉤弋夫人賜死,就更過了!

沒有楚懷王被扣,楚國首都被佔,我們不會認識投汨羅江的屈原;沒有東漢之衰亡,我們不會認識那麼多三國英雄;沒有安史之亂,我們恐怕也不知道郭子儀、張巡、許遠;沒有南宋的偏安一隅,我們可能不會那麼熟悉岳飛、陸游、辛棄疾……忠臣賢良固然可敬,英雄豪傑值得尊崇,可是,如果要以國家昏亂、生靈塗炭為代價,那,不要也罷!

越是宣傳提倡的東西,越說明它是最缺乏的東西。有感於人類社會離自己理想的“道”越來越遠,老子的憤激可想而知。胡作非為,不如不為,不是嗎?

三、老子的治國方略

老子的治國方略如果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表達,那就是:無為。

老子曰: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意思是,道遵循自身規律運行,它沒有去參與什麼,也沒有去幹預什麼,但卻能充斥天地萬物,甚至成為它們應該遵循的法則,達到無不為的境界。

而國家治理也應該遵循無為的原則,順應天道,順應自然規律,自然也就無需干涉、無需管理了。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道理,老子說了如下一段話: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chú)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你看,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看萬物和那個用了就丟掉的草狗一樣,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會對誰特別差。同樣的,治理國家的聖人,看百姓也如那個草狗一樣,不會對誰特別好,也不會對誰特別差。換句話說,不施仁義,不布恩澤,沒有管理,沒有約束,而萬物照樣繁衍滋長生生不息,百姓自然小橋流水無憂無慮。

當然,這是一種理想的境界,也就是大道能正常運行的時候,不過,我們前面也說過,當時的社會並非那樣理想,反而是“大道廢”了,那這樣的國家,又當如何治理呢?

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

如果國家“失道”,確實需要治理,老子認為應該像烹飪小魚小蝦一樣,不要輕易去翻動它。也就是說,治理一個大的國家,不宜翻來覆去,不要動輒擾民,更不要亂折騰。

類似的語言: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真正的“道”總是自然運行而勿須多“言”的。所以狂風颳不了一個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誰使它這樣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長久,更何況是統治者的暴政呢!

這個地方的“言”可以理解為政策法令,其意思還是要統治者少發佈政令,少去擾民。

戊戌變法時,革新派在一百天的時間內發佈了一百多條“新政”,且不說內容如何,如此密集的施政法令,誰適應得了?因此,縱然沒有保守派的狙擊,這個變法也是不能長久的。

如果國家面臨危機怎麼辦?是否可以發動軍隊?

老子曰: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才使用它。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幾度討伐匈奴,雖說打出了國威,聲名遠揚,但連年征伐,也導致海內虛耗,人口銳減。武帝初年人口5000多萬,末年只有2500萬左右。最後人民生活困苦,國家動亂頻頻,不得已武帝也只得頒佈“罪己詔”,表達愧悔之情。

一代名相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修身齊家治國的典範,不過,身處弱國,在天時地利人和均沒有優勢的情況下,屢屢派出軍隊伐魏,所謂六出祁山,最後出師未捷身先死,蜀國國力疲憊,軍力不振,成為三國中最先亡國的國家。不能不說諸葛亮負有相當的責任。

由此,不難明白,無論是為人處世或者治國理政,都應該遵循“道”的規律,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如果現實不允許“無為”,那也應該,如水般柔弱,如江海般謙卑,“上善若水”,“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辯證看待問題,尊重個體差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常善之物,故無棄物;常善之人,故無棄人”(天地間沒有一個東西是沒有用的,也沒有一個人是沒有用的);遵循天道,注重平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對於人類社會來說,老子的理想境界,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甚至人本身也成為自然的一部分,“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人與人相處坦誠相待,沒有機心,更不會互相算計,為此,“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縱然有效率極高的器械也不使用,因為它有“機心”。人只要遵循自然規律即可,不需要去琢磨、干涉、改變任何事物的特點。

或許,老子是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太過失望;或許,老子堅信,冥冥之中自有天道,總之,老子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理想境界,而且告訴我們,理想是一定可以實現的,因為: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018.12.24

[1]奧修(印).老子心解[M].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神龍見首不見尾——老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