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子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应该是最神奇的人物之一。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其出生首先是一个谜,活了多少岁也不知道;明明叫老子,怎么又姓李名耳;春秋时期的人物,却与2000多年前的人文始祖黄帝联系在一起,并称“黄老”;又与200多年后的庄子联系在一起,并称“老庄”;更奇怪的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申不害、韩非等也被归入到其思想体系里去了……在我们的官方话语体系里,老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一、老子的传奇经历

老子的出生,有多个版本:

其一,老子的父亲是宋国司马老佐,在攻城之战中被敌人乱箭射中,坠马身亡。其妻在逃亡陈国途中生下老子,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公元前571年),亲邻们称之为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江淮地区人们把“猫”换作“狸儿”,谐音“李耳”,故老子又称李耳。

其二,据《列仙传》记载,老子本是天上神仙,化为五色流珠,从天而降,时玄妙王之女尹氏正在睡午觉,感而吞之,从此有孕。后来从其左肋生下一个小孩,一落地就能走路,每走一步,都有莲花绽起,小孩走了九步后,停下来,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李子树说:“此吾姓也!”

还有传说,老子的母亲怀了老子整整八十一年,一生下来就须发皆白,母亲惊呼“老子!(老儿子)”,故得其名。

据胡适先生考证推测,老子出生于周灵王时期,大约公元前570年。

老子出生的地点是陈国苦县,后来陈国被楚国所灭,就变成楚国苦县了,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

儿童时代,老子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母亲给他请的老师也堪称博学之上,但几年后就感觉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避免耽误老子的发展,把他推荐给了在周王室任太学博士的师兄。老子进入太学后,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有成。博士推荐其到守藏室任职,相当于周王室的图书馆管理员。在那里,老子宛如游鱼进了大海,如饥似渴,饱览天下奇书,三年后又升为任守藏室史,也就是图书馆馆长。因为德高才博,其名声渐渐显露,以致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时孔子尚年轻,听闻老子大名,也慕名前往拜见。孔子主要向老子请教历代之“礼”。老子得知来意后,就对孔子说:“你说的那些礼,倡导它的人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得止则止。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要抛弃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做作的情态和过大的志向,这些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罢了。”

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用网捕获它,会游的可用丝线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它驾着风云而飞腾升天,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 ”

老子在周朝国都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有感于王室衰微,诸侯侵凌,老子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隐居林泉。

函谷关守关官员叫尹喜,也是一位有道之士,据说其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有一天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将至,遂留心等待。及见老子倒骑青牛缓缓而来,不觉大喜,知道这就是天象所示之人。

尹喜邀请老子住下,并恳请老子留下著作再去隐居。老子盛情难却,只得暂时住下,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书五千言,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著作完成之后,遂辞别尹喜,骑牛出关,不知所踪。

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岁,或者二百岁。关于老子到底何许人也,司马迁还另外提供了两个人选:其一,著书十五篇的老莱子;其二,孔子之后一百二十年的周太史儋。

就如老子的出生是神秘的,老子的逝去也是神秘的,不过,《史记》里的这句话应该是中肯的:老子,隐君子也。

几个世纪以后,东汉的张道陵创立道教,把老子请去做了道教的道祖,《老子》一书也被尊为《道德真经》。在《列仙传》里,老子已经成为神仙。

号称真龙天子的皇帝们也来凑趣:汉桓帝亲自祭祀老子,把他尊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更因为同姓李的缘故,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也加封号称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后,道教遂尊其为太上老君、混元皇帝。

当然,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老子的影响远远不止在中国。

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等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老子被誉为东方三大圣人(老子、孔子、慧能)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其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在民间,自古就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美称。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老子”竟然转变成了对自己的“尊称”了,奇哉怪哉!

二、老子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一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上至宇宙混沌、天地流转,下至万物众生、人间百态,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更让人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一)自然就好,何须他求

作为道家的核心,“道”被老子反复提及,《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赋予“道”一个传奇的身份: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永恒的道。而“道”的作用却是大得惊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道是宇宙之初始,万物之根本。没有它,就没有春华秋实、草木欣悦,没有百鸟啁啾、牛羊成群,一句话,没有它,自然万物不复存矣。

有如此伟力的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看看老子是怎样解释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它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它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这样神奇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作道,再勉强命名为大。

可见,老子对于什么是道也语焉不详,非不愿意说清楚,而是不能说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嘛。

被道家如此推崇的道,它尊崇的又是什么呢?老子说:“道法自然。”也就是说,道所取法的就是自己自然的状态。而其他东西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也就是人所取法的是地,地所取法的是天,天所取法的是道。大地的法则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按照这个规律生活就会健康长寿;而大地上春天百花盛开,夏天万物葱茏,秋天果实成熟,冬天万物休养,这也是因为天空气候变化的原因;天空为何会有四季轮换的变化,是因为它遵循道的运行规律;而道的运行规律是什么呢?那就是自己本然的状态,毋须他求,不借外力。

老子的观点对于那些动辄“改天换地”,动辄“人定胜天”的人来说无异于一剂“清醒药”。它强调了人与万物都需要遵循规律、遵循原则的道理,顺应它,则人会健康成长,万物会欣欣向荣,人与自然也会达到一种和谐境界。可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并不愿意遵循这种规则。强调个人的意志,热衷的是战天斗地,对自然缺乏起码的敬畏,结果导致一系列灾难的发生。

时至今日,类似事件仍在不断上演: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未经环境评估就仓促上马了很多的项目,结果导致水流污染、土壤含毒、雾霾横行;一些教育部门以升学率为考核唯一指标,结果导致学校拼命督促老师,老师拼命布置作业,学生拼命完成作业的畸形教育状况;为了加速城市化,一些地方把大量的农民迁入城市,导致大量村庄消失,大片土地荒芜。农民迁入城市后,一方面推高了房价,另一方面,因其无一技之长,很快就成为城市的“无产阶级”,恶化了城市的社会治安,增加了社会的治理成本……

(二)示弱非弱,上善若水

老子认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在这里,老子提到两种勇,一种是“勇于敢”,一种是“勇于不敢”。哪一种勇才是老子赞赏的勇呢?在《老子》第六十七章里有这样的话:“慈,故能勇。”可见,真正的勇是来源于慈的,其实就是“勇于不敢”。也就是说,老子认为,逞强好胜、意气用事的勇会遭到诛杀,而忍辱负重、慈悲为怀的勇会让人生存。

日本古代有个未婚女孩怀孕了,为了保护自己的情人,在父母的催问下,谎称肚子里的孩子是高僧白隐禅师的。女孩一家一直非常尊崇白隐禅师,父亲一听非常生气,就跑到寺庙把禅师痛责一顿,婴儿生下来后也直接扔给了白隐禅师。禅师没有辩解,默默担负起抚养责任,后来女孩良心发现,承认了是自己诬告,禅师也没有指责,只是默默的又把婴儿还给了她。

禅师这样做,其实是源于自己的慈悲之心,也就是勇于不敢的勇气。他知道,如果自己当初极力否认,可能会给女孩,她肚子里的孩子,甚至她的情人带来杀身之祸,这样做虽然自己名声受损,但却拯救了几个的生命。

勇于不敢,看似柔弱谦让,甚至会被误认为懦弱胆怯,但其实是比逞强斗狠的勇气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

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孔子的三位学生服侍孔子时,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则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心情很愉悦,但又说:“像仲由(子路)这样子,恐怕不得好死呀!”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

其实,子路也是孔子喜欢的学生,而且是终身追随老师的一个好学生,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子路为人刚直,说话做事容易急躁冲动,这样的人容易给自己带来危险。

不幸的是,孔子虽然不是预言家,这次却说中了。在卫国内乱的时候,子路为了救主,不顾危险,最后惨死在乱军的刀剑之下。

一代战神韩信,早年因挎剑行走,被几个地痞围着,其中一个羞辱道:你有本事就杀了我,没有本事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略一犹豫,然后真的从那人胯下爬过去,一时传为笑谈,均视之为胆怯懦弱之辈。可当他指挥百万大军,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时,谁又能想到他当初的“柔弱”呢?

战争天才林彪,每次战争前,都要经过无数次精心计算,据说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把地图挂起来,仔细审视地形地貌,并用红、蓝铅笔把主要山脉、河流、城镇、村庄全部标下来,边标边画,边画边记,直到把战场的情景、地形的情况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都装到脑子里去,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这样的谨慎,看似缺乏气魄,甚至畏惧,其实却保证了其指挥千军万、百战百胜的骄人战绩。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意思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之物。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应该说很好地践行了这种理论。

一位阿尔巴尼亚人,面对印度加尔各答爆发的霍乱和麻风病,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逃离,而是坚持留下来帮助当地居民。每天面对大量的瘟疫病人,随时都可能追随而去,虽是人间,无异于地狱,特蕾莎修女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数十年。在其精神的感召下,不少志愿者纷纷加入到她的队伍里去。到后来,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拥有7000多名正式成员,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工。虽然,她掌握着4亿多美金的资产,但她住的地方,除了电灯外,唯一的电器就是一部电话;她没有秘书,所有信件亲笔回复。

特蕾莎有一段名言,与她的行为一样,能给我们许多启迪: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

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我有三件宝贝,我持有而珍视它们。第一件叫慈悲,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因为慈悲,所以能勇武;因为节俭,所以能宽广;不敢处在众人之前头,所以能成为万物之长。

此外,老子还有这样的论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意思是: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富贵而又骄横,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功成名就之后,适时退下,那才是符合天道的。

遗憾的是,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太少了,或者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因为巨大的利益诱惑,舍不得放下,导致一幕幕的悲剧发生。

(三)眼见未必实,祸福常相依

“塞翁失马”的故事很好地阐释了老子的辩证思想:塞翁因丢了马而意外收获了一匹良驹,又因为这匹良驹,儿子摔断了腿,不久遇到国家大规模征兵,正常的人都去打仗,大部分战死沙场,儿子因为腿断得以保全性命。

由此可见,一切都在变化,一切皆有利弊。好的一面包含不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包含着好的一面,没有单纯的利也没有单纯的弊。所以,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战国时代,吴国国王在攻打越国时受伤而死,其子夫差不忘血仇,励精图治,打败越国,俘虏越王勾践,后来不听伍子胥劝阻,放虎归山。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一举歼灭吴国。

晚清积弱积贫,被动挨打,然后我们搞洋务运动,建设成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按理可以扬眉吐气了。可是,因为有这样的成就,整整十年不再添置更新设备,连炮弹早已过期也无法更换,结果被日本超越,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

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在老子看来,有与无,互为因果,相生相克。对于从有到无我们可能比较好理解,就如人的生老病死,最终化为一抔泥土,烟消云散。而对于从无到有,可能不是很好理解,似乎万物的生存繁衍,都是从有到有的,因为有种子,才能有相应的躯干,有自然万物。老子曾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混沌之初,连天地尚且没有,何况万物,也就是说,连天地都是从无到有的,何况其他。自然,那时更没有植物、没有动物、甚至没有微生物了,种子自然也谈不上有了。因此,有与无,互为相生,也可能互为相灭。

我们一般认为,声与音是一个意思,其实是不同的。声,它是因外物作用于物体而发出的声响,比如,打击或吹奏乐器的声音,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音,指物体依靠本身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响,如人的唱歌说话,动物的鸣啼。音声相和,可以理解为一边唱歌,一边敲击着乐器,共同构成动听的旋律。

整个句子的意思,就是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它们不能截然分开,没有绝对的有,也没有绝对的无,包括难易、高下等都是,非但不能分开,而且还会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当然,也可能相互转化,相生相克。

老子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简言之,因弯曲得以保全,因受压得以伸直,因低洼得以充盈,因凋敝得以更新,因少量得以增多,因繁多导致迷惑。

三国时候的司马懿堪称当时最智慧的人,他的装病技术恐怕也是无人能及。当曹操初掌朝政的时候,曾招司马懿出来做官,司马懿因内心瞧不上曹操,说自己得了风瘫,卧病在床。曹操怀疑,派人装成刺客去一探究竟。刺客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作势用剑刺杀过去,司马懿直挺挺的瞪着刺客,一动不动,刺客果然相信了。后来,司马懿见曹操权势日固,就出来做官,先后辅佐了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可说是三朝元老了。后来,魏少帝曹芳即位后,同是顾命大臣的曹爽对司马懿有忌惮,夺去其兵权后还不放心,司马懿又开始装病。曹爽派人查看,司马懿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吃的稀粥流得到处都是,分不清荆州、并州了。等曹爽一伙放心地陪少帝出城扫墓时,他马上精神抖擞地披挂上阵,发动兵变,把曹爽一伙全部下狱处死。

司马氏家族最后篡夺曹魏天下,犹如曹魏之代汉,虽然历史上对其评价不高,但其深谙委曲求全之道却是毋庸置疑的。

与之同时代的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可算是家喻户晓了,孔融把大的梨子让给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自己取小的,可其美名却流芳百世。这样看来,是不是“少则多”呢?

至于“多则惑”,我们大家都有经验。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可能我们也要挑花了眼。面对人生中的许多选择取舍,能做到立场坚定,不为所惑的实属不易。也许,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自己要什么的时候,才能尽力避免这种“迷惑”吧。

老子曰:将欲歙(xī)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意思是,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

这样的做法从古至今屡见不鲜,你的上级或者敌人(也可能是表面的朋友甚至亲人)想要收拾你的时候,并不一定是明刀实枪,甚至不是刀枪,反而是糖果,等你吃下去之后,才发现那是毒药。

春秋时候,郑国国君郑庄公不受母亲待见,因为母亲武姜生他的时候是倒着出生的,差点被他害死,所以一直不喜欢他,而喜欢他的弟弟共叔段。在他尚未继承君位的时候,武姜就想立共叔段为太子,但没有成功,后来他成了国君,武姜仍然没有放下那个念头。

郑庄公知道母亲的心思,甚至也知道弟弟共叔段的不臣之心,他非但没有制止,反而一味的纵容。左右给庄公说,共叔段分封的城邑超过规定了,恐怕对您不利,应该制止。庄公淡然说,姜氏想要这样,我也无可奈何。后来,共叔段把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占位己有。左右又劝庄公想办法制止,庄公仍然说,不用管他。共叔段侵蚀的行为变本加厉,庄公仍然说,让他去吧。终于有一天,庄公知道共叔段准备偷袭郑国了,而且母亲姜氏做内应,他马上发动军队,一举歼灭了共叔段。其后,庄公因为怨恨母亲,发誓说,不到黄泉,绝不相见。

这是个典型的为了权位兄弟阋墙的故事,不幸的是母亲也参与其中。弟弟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兄长疏于对弟弟的管教,母亲缺乏公正之心,可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在孔子的记载里,他运用春秋笔法写到:“郑伯克段于鄢。”没叫郑庄公,而是直接称呼为郑伯,按照古人伯仲叔季的排列习惯,相当于叫他“郑大”,翻译过来就是:郑老大在鄢城灭了其弟共叔段。针砭之意不难领会。

在商场、银行、饭店等地方,为了促销,各种小恩小惠层出不穷,各种宣传手段应有尽有,似乎不买它的产品,简直就是傻蛋白痴,“将欲取之,必故与之”,其实真正赚钱的还是商家们。至于那些江湖术士的诈骗手段,则更不用说了,非但不是给你恩惠,其实是给你毒药啊,只不过表面抹了一层糖衣而已!

(五)胡作非为,不如不为

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意思是: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的作法,却是损减不足来供奉有余。

这个观点,与《圣经》里的马太效应类似:“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只是老子说这段话的时候,比耶稣基督的诞生还要早500多年。

不幸的是,在人类社会里,体现“天道”的很罕见,体现“人道”的却随处可见,不然,为何“二八定则”几乎适用于世界各个地方?即: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着百分之八十的财富,百分之八十的人仅掌握着百分之二十的财富!

对于现实,老子是不满的,岂止不满,简直是愤怒了: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孔子辛苦一生,目的就是“克己复礼”,知道任重道远,自己不能完成这一伟业,对最钟爱的弟子颜渊的要求也是“克己复礼”,就是要最终恢复周公制作的“周礼”。简言之,就是: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各安其位,各尽其责。

这一美好的理想,为何在老子眼里去那么不堪: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其实,结合上面的语言我们就能理解。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是按照“道”的规律运行,人类也应该按照“道”的原则做事。偏离了道,才有了德;德失去了,才会讲仁;仁失去了,就会讲义;连义都失去了,才会讲礼。这时候,这个社会的运行已经偏离了“道”十万八千里了,顺遂自然,顺遂人性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故而去强调规则、强调约束,也就是强调“礼”。反过来说,当一个社会尽力去强调礼的时候,这个社会恐怕已经是忠信不存,祸乱隐伏了。

所以,老子接着说: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因为大道荒废,才有所谓仁义;智谋机巧迭出,导致虚伪奸诈横生;家庭六亲不和,才会倡导孝悌慈爱;国家混乱动荡,方才渴盼忠臣贤良。

汉朝以孝治天下,历代皇帝谥号,几乎都有一“孝”字,比如,汉文帝叫汉孝文帝,汉武帝叫汉孝武帝等。为了名副其实,皇帝对自己的母亲甚至其娘家都非常重视,以高官厚禄相委,结果外戚势力膨胀,皇帝也常被掣肘,为此,又反过来重用宦官来搞平衡,以防一家独大。有汉一代,宦官和外戚成了两颗无法拔除的毒瘤,此起彼伏,直至亡国。这样的孝慈,是耶?非耶?而汉武帝为了减少外戚的威胁,在确定幼子弗陵为太子后,把弗陵之母亲钩弋夫人赐死,就更过了!

没有楚怀王被扣,楚国首都被占,我们不会认识投汨罗江的屈原;没有东汉之衰亡,我们不会认识那么多三国英雄;没有安史之乱,我们恐怕也不知道郭子仪、张巡、许远;没有南宋的偏安一隅,我们可能不会那么熟悉岳飞、陆游、辛弃疾……忠臣贤良固然可敬,英雄豪杰值得尊崇,可是,如果要以国家昏乱、生灵涂炭为代价,那,不要也罢!

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有感于人类社会离自己理想的“道”越来越远,老子的愤激可想而知。胡作非为,不如不为,不是吗?

三、老子的治国方略

老子的治国方略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是:无为。

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意思是,道遵循自身规律运行,它没有去参与什么,也没有去干预什么,但却能充斥天地万物,甚至成为它们应该遵循的法则,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而国家治理也应该遵循无为的原则,顺应天道,顺应自然规律,自然也就无需干涉、无需管理了。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老子说了如下一段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你看,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看万物和那个用了就丢掉的草狗一样,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差。同样的,治理国家的圣人,看百姓也如那个草狗一样,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差。换句话说,不施仁义,不布恩泽,没有管理,没有约束,而万物照样繁衍滋长生生不息,百姓自然小桥流水无忧无虑。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也就是大道能正常运行的时候,不过,我们前面也说过,当时的社会并非那样理想,反而是“大道废”了,那这样的国家,又当如何治理呢?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如果国家“失道”,确实需要治理,老子认为应该像烹饪小鱼小虾一样,不要轻易去翻动它。也就是说,治理一个大的国家,不宜翻来覆去,不要动辄扰民,更不要乱折腾。

类似的语言: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真正的“道”总是自然运行而勿须多“言”的。所以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统治者的暴政呢!

这个地方的“言”可以理解为政策法令,其意思还是要统治者少发布政令,少去扰民。

戊戌变法时,革新派在一百天的时间内发布了一百多条“新政”,且不说内容如何,如此密集的施政法令,谁适应得了?因此,纵然没有保守派的狙击,这个变法也是不能长久的。

如果国家面临危机怎么办?是否可以发动军队?

老子曰: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才使用它。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几度讨伐匈奴,虽说打出了国威,声名远扬,但连年征伐,也导致海内虚耗,人口锐减。武帝初年人口5000多万,末年只有2500万左右。最后人民生活困苦,国家动乱频频,不得已武帝也只得颁布“罪己诏”,表达愧悔之情。

一代名相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典范,不过,身处弱国,在天时地利人和均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屡屡派出军队伐魏,所谓六出祁山,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蜀国国力疲惫,军力不振,成为三国中最先亡国的国家。不能不说诸葛亮负有相当的责任。

由此,不难明白,无论是为人处世或者治国理政,都应该遵循“道”的规律,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如果现实不允许“无为”,那也应该,如水般柔弱,如江海般谦卑,“上善若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辩证看待问题,尊重个体差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常善之物,故无弃物;常善之人,故无弃人”(天地间没有一个东西是没有用的,也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用的);遵循天道,注重平衡,“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老子的理想境界,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甚至人本身也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人与人相处坦诚相待,没有机心,更不会互相算计,为此,“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纵然有效率极高的器械也不使用,因为它有“机心”。人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即可,不需要去琢磨、干涉、改变任何事物的特点。

或许,老子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太过失望;或许,老子坚信,冥冥之中自有天道,总之,老子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理想境界,而且告诉我们,理想是一定可以实现的,因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18.12.24

[1]奥修(印).老子心解[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神龙见首不见尾——老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