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学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的功能阐述

筋膜学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的功能阐述

目前对结缔组织功能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作为构成各种功能器官的支持组织,存在于人体各部,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分割、运输、保护作用。临床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也是基于功能器官的机能和病理变化,很少涉及构成器官的结缔组织在维持器官正常功能中的作用。

筋膜学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的功能阐述

从人体支持与储备系统(筋膜学)的角度研究人体个器官的功能则可以看出人体是由支持和储备系统(筋膜)和多个功能系统所构成的,每个功能系统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由功能组织和支持储备组织(结缔组织)构成。

筋膜学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的功能阐述

各个器官的功能是建立在功能细胞的专能特化功能基础上,这种专能特化细胞具有功能上的专一性和生命周期的暂短性,而且越是功能专一而强力与恶劣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接触的细胞其生命周期越短:如消化道的上皮(周期为 3-5天);皮肤上皮(15—30天);肝细胞(6-7天)。同时,越是在相对稳定和优越的环境中生存的功能细胞,其生命周期越长:如骨细胞(3个月)、红细胞(120天),肌细胞和周围神经细胞的周期更长,中枢神经细胞现在甚至认为可伴随人的一生。

筋膜学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的功能阐述

从筋膜学的角度来看,中枢神经细胞也在不断地更新,它也是我们认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应该高度重视的领域。实际上,我们人体的每一种功能细胞都不可能伴随一生,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更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身体每天都是新的。就像我们购买的一辆新车,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维修保养和零部件更换,而我们的机体在进化的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这种自我更新的机制。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非特异性结缔组织为基础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的意义。虽然将支持与储备系统作为一个功能系统是我们在近年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但其中不少内容早已被科技界所认同:如起源于中胚层的各种功能细胞(骨细胞及血细胞、周围神经细胞)的再生,有些逐渐被发现,如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肌肉干细胞的研究)等,有些还存在争议,如跨胚层分化和中枢神经细胞再生等。

筋膜学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的功能阐述

筋膜学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的功能阐述

在发育生物学领域还有关于细胞不能跨胚层分化的结论,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这种不能跨胚层分化的结论是站不住脚的,从更新代谢很活跃的小肠上皮和表皮的更新中我们已经看到的是在上皮的基底部有分化能力的细胞,我们称之为定向干细胞,因为他们只能向特定的上皮细胞分化,但这些定向干细胞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筋膜学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的功能阐述

传统的观点认为,他们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但从细胞分化的潜力角度分析,单纯的定向干细胞不可能足够维持细胞的快速更新,必须有更加稳定的细胞源维持定向干细胞的数量和质量。这样就出现了从中胚层来源的结缔组织中的干细胞向,向内胚层和外胚层转移分化为定向干细胞的必然性,但这一过程相对于定向干细胞向功能细胞转化规模上要小的多,不容易观察到。但临床利用干细胞注射成功进行美容的例子已经从实践中打破了这一界限。

关于中枢神经细胞再生的禁区,从筋膜学的角度也不难推测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也不可能伴随人的一生,人在社会活动中获取的各种信息以蛋白的形式储存在神经细胞内,并在不断的思维活动中拷贝到其他细胞,从而将信息保存下来,学习和利用这些信息也是信息不断增加和拷贝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一过程的社会学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