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为何不招降叛军?

左手小哥哥1


当时安禄山手下开始是以粟特人核心力量。安禄山本人是粟特人和突厥人的混血。而粟特人拥有的财富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使的他们可以胜任叛军的领导力量。由于河北地区的人是唐把大量归附唐朝的异民族移民安置在了河北地区,包括粟特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靺鞨人、高丽人、室韦人等,这些人大量聚居在范阳周边地区,造成当地胡风盛行,对唐朝中央产生离心力。安禄山叛军的主力,正是由这些人组成的。所以安禄山、史思明在这一地区很的人心。叛军内部凝聚力很强。就是有汉人军士也会被这些胡人将领约束着。招降也肯定会有,大都是将领带士兵投降。


29简单


跟着安禄山造反的人,并不是因为忠诚于安禄山才造反的,很多是觉得有利益才跟着造反的,还有的是被裹挟造反的。

等造反之后,又有很多州郡投降他,跟着叛变,这种只是屈于形势,一旦形势逆转,又会投降朝廷,

比如田承嗣,为安禄山部将,累迁武卫将军,随其反唐,并攻陷洛阳。后来投降朝廷,拜魏博节度使,

比如安禄山的养子李宝臣,投降朝廷,赐名李宝臣,拜成德节度使,统辖恒定易赵深冀六州,封赵国公。

后来勾结幽州朱滔、魏博田承嗣等藩镇,割据地方,成为著名的河朔三镇之一,累迁司空兼太傅,同平章事,封陇西郡王。

比如薛仁贵的孙子薛嵩,卷入叛军,史朝义兵败后,以相、卫、洺、邢四州归朝,拜见检校右仆射、昭义节度使,封平阳王。

比如李怀仙,李怀仙在安禄山帐下担任副将,亦随安禄山叛乱,后来投降仆固怀恩。

田承嗣与李宝臣、李怀仙、薛嵩都是在763年,在史朝义兵败后,向仆固怀恩投降的。

这些安史叛将,除了一些纳了投名状的将领,他们必须一条路走到黑的,其他大多数是观望派,朝廷和反贼较量,哪边优势大跟哪边。

还有安禄山叛军占领的城池,同样也是哪边有优势,就挂哪边的旗帜,安禄山打过来了,他们就杀了州郡刺史投降安禄山,

等到朝廷全面反攻了,很多城池都杀了叛将,重新挂上大唐的旗帜。

他们会根据形势,推算哪边胜算比较大,就投注哪边,

而你想招降,就必须军事打击,军事上取得优势,你才可以谈判桌上招降他们,如果打仗不行,还想招降他们,他们也不是傻子,会投降?

你军事上取得胜利了,即使你不招降,他们也会主动投城的,或者杀了叛将,主动挂上大唐旗帜。


南朝居士


长安都丢了,还有什么筹码和人谈判,总不能平分天下吧,况且别人还不一定愿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