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出來的學生上大學後表現如何?

我愛看看2006


我女兒2000年衡中畢業的,大學考的是上海同濟,現在法國讀博士,正準備博士答辯,年末畢業。我覺得衡中的學生和別的學校的學生沒什麼區別,現在不管在哪裡高中學習都很緊張,至於說素質教育,那是從小培養潛移默化的,和高中這三年關係不大,至於到大學以至於走向社會後的發展情況,那是多放方因素的結果,和在哪上的高中關係也不大。


用戶9785008815201


有的時候我們比不上別人,就會幻想著他們將來會不如我們或者他們現在某些方面不如我們。寫在文前。

我看了一些答主的回答,比較片面。有的朋友認識幾個衡中畢業的學生髮展不好,就覺得衡中畢業生不行;還有的朋友認識幾個衡中畢業的學生髮展的不錯,就說衡中畢業的學生挺厲害的。其實關於衡中畢業的學生上大學後表現如何,我們誰都沒有大數據,衡中自己也沒有。學校在統計校友時,一般只統計傑出校友,所以你要去衡中看看,那衡中畢業的學生肯定老厲害了。我們在沒有大數據支持的前提下,很難去判斷一個學校畢業生的發展情況。

老李也無法斷言衡中學生畢業後的發展情況,老李給朋友們講講衡中吧,至於衡中的學生畢業後發展如何,大家可能會有所體會。

很多人不瞭解衡水中學,以為衡中是靠嚴格管理才出的成績,這是對衡中最大的誤解。

衡中能成功靠得是學生自發學習和自主學習。

所謂自發學習就是學生主動學習,並不需要靠嚴格的紀律去約束。當然衡中的紀律是很嚴格,但是衡中的紀律只是用來約束個別不愛學習的學生的。衡水中學大部分學生是主動學習的。至於為什麼衡中學生能自己主動學習,這是衡中的訣竅。衡中主要就是學生思想工作做的好,整個學校學習氛圍搞的好。

老李講的自主學習指的是衡中獨特的課堂模式。衡中的課堂主要以學生自己學習為主。學生有學習小組,課堂學習主要以學生小組討論為主。老師在課上只講十分鐘左右,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所以衡中學生對知識理解比其他學校透徹,學生有自主學習能力。

大部分學生在衡中畢業後有主動追求進步的上進心,有自主學習能力。至於他們畢業後的發展,我想不會太差吧!


物理老師老李


12年的努力,才得以進入大學,這中間需要每個孩子多少努力,面臨多少激烈的競爭壓力,才突出重圍。衡水中學在應對當前環境下,給了很多願意努力學習,意志力強大,並且成績好的同學一個更好的平臺。

暫且不說畢業出來怎樣,我們瞭解教育影響的都知道,為什麼從小學就開始給孩子選擇好學校,其實是在選擇好老師,好管理,更是好的學習氛圍等等,所以在衡水的同學,面臨的壓力比起一般的學校也不知道大多少,甚至很多從一進去,就已經被給予了很高很高的期望,所以在這樣的磨練下,我們去如何評價如此艱苦努力的孩子呢?

至於辦學來說,他們有了辦學成績,自然就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面對是就是全體學生,如果你成績好,或許你也可以輕鬆擁有,如果沒有,或許你才會說面對的教育資源的不平衡,這其實就是孩子未來的人生,努力朝自己的目標前進,如果孩子自己都不努力,你替他不公,又能怎樣?

所以在這裡走去優質大學的同學,至少在很多方面比別人多了一種選擇,更多了未來的一種競爭力。


思維數學小課堂


我是河北人,其實我不想談衡水中學這個話題。

就你提問的問題,衡水中學培養的孩子未來的發展怎麼樣?我可以談一談我的看法,我身邊有的孩子就在衡水中學就讀,有的已經畢業考入了大學。

和他們聊天兒,我聽到衡水中學與外界所傳說的衡水中學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衡水中學並不像外界所說的是學生機械性的學習,好像一個學習工廠一樣,孩子們還是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的。

因為衡水中學集中了全省,甚至是一些周邊省份最優秀的孩子,所以這些孩子進入了大學以後仍然是非常優秀的。

但我不贊成衡水中學這樣在全省招生的模式,它破壞了整個河北省的教育生態,影響了相當一部分中學的發展。

每年清華和北大在河北省招生的人數是固定的,沒有衡水中學每年也是固定的人數上清華和北大。有了衡水中學,直接推高了清華北大在河北省的錄取分數,2018年兩所學校等錄取的分數線都超過了700分,其他的學校學生考上清華和北大變得越來越艱難。

我相信在全國的每一個省份,如果這個省願意,一樣可以建成像衡水中學這樣的一所超級中學。相信大家還記得衡水中學去浙江被浙江教育廳阻攔的事兒吧。

衡水中學之所以成為今天的衡水中學,原因在哪裡?可能有衡水中學當時剛剛起步的時候,形成了良好的辦學模式,抑或是河北省教育廳放任其肆意發展,抑或是高考的壓力讓廣大家長趨之若鶩,大家莫衷一是,眾說紛紜,各有各的看法。

但我總相信,一枝獨放不是春,滿園花開才更美。

衡水中學校長怒懟嘉賓,揭示高考“工廠”的是與非


高鋒老師


我是不喜歡孩子的童年被過度的學習壓榨的,我覺得心理健康更重要,所以不讓孩子學奧數也基本很少上課外班。不可否認,高分數能進入好的教育平臺,結果是職業起點高一些,但不代表終點高,終點還要看畢業後努力程度,機遇,情商和天賦,甚至情商(包括心理健康)更重要,當然如果兼具是最好的。

不喜歡歸不喜歡,但我不反對雞娃和衡中模式,因為每個人的條件、目標、能走的路不同,自己有路走,也得讓別人有選擇的權力和選擇的目標。

在中國,靠讀書上大學、好大學還是相對能夠通過自己努力改變未來職業方向、城市、收入和身份的有效方式,努力程度也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所以高考才被認為是最公平的。

高考真的公平嗎?其實只是形式上的公平,不是真正意義上實質的公平。因為從實現高考目標最重要的條件~教育資源來說,是存在嚴重鄙視鏈的,把掌握和享受不同資源、不同起點的人放到一起去競爭和比較,這使得高考本身就又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最大的不公平,就像讓柺子和短跑運動員比賽百米一樣。唯一公平的只是追求高考結果的權力,但必須有不同的路徑。

由於家庭出身、地域決定了掌握的教育資源、可選擇的路徑是有差異的,特別是城鄉差異是天然的,那麼有不同的實現路徑是合理和正當的。你有錢的家庭孩子孩子衣食無憂,有的對教育和分數的需求可以低一些,有的可以規避國內高考的競爭壓力而選擇出國,因為人家供得起,也有資格重視分數之外的素質,誰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該,很少有人批評。

中產階級,很多父母有好的理念和能力教育孩子,同時能夠通過學區房、培訓班上名校,以保證未來高考有好的結果,也有資格談談素質和有能力搞搞素質,這部分人也是批評衡中模式和應試教育的中堅力量。

但對於農村,多數人所處環境的教育資源,家長的能力,決定了他們出生時的起點就低了很多,想達到同樣的高度,他們要跳的更高。但他們有權力追求同樣的高考升學目標,也有權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無疑衡中給了他們機會,能夠幫他們實現。

衡中的這些孩子,多數人不僅出身時起點低,甚至義務教育階段也相對於教育發達地區落後,也就是說在學習上他們前半程甚至又落後了,因此必須集中經歷用高中三年來彌補和追趕先天不足和落後,但他們怎麼才能實現呢?唯有比其他人更努力和拼命學。這種選擇對他們來說是無奈也可以說是唯一的,除非放棄追求高考的權力,所以衡中模式就是他們的宿命,無論有沒有衡中存在,即使沒有衡中他們也只是換所學校追求這種模式和效果。衡中模式也就是衡中的使命,這也是為什麼衡中一邊被輿論批評一邊有很多人趨之若鶩,因為這也是衡中的宿命。也是為什麼還那麼多中學學習衡中和引入衡中,因為社會的需求。

什麼是素質教育?其實這之前一直是爭議很大的概念,為什麼?因為沒有統一公認的標準和定義,各按自己的理解片面解釋,所以用一個本身就規制有問題的尺子去丈量,結果也就毫無公信可言了。

國務院和教育部最近在推進教育改革,前幾日教育部副部長在新聞發佈會上解釋了“素質教育”,這算作是官方解釋了吧。素質教育就是“德智體美勞”,尤其強調了目前教育“勞”的缺失,和後續教改“勞”的重要性。

按照德智體美勞這個素質教育的標準,去對比農村的孩子以及衡中模式下的孩子,與大城市名校的主流孩子,一定是互有勝負的,至少衡中模式包括了素質教育因素,其他學校的教育也有素質教育的缺失。所以,素質教育絕對不是衡中與非衡中的本質區別。

衡中模式的對社會是有害的嗎?這個問題看從哪個角度看。衡中模式其實有所有名校的優點和不足。名校的掐尖和聚集效應,對周圍普校來說影響肯定是負面的,任何一個名校都如此,非衡中特有。這是普遍的社會現象,不是衡中問題,是社會問題,準確地說是政府教育投資不均衡和鄙視鏈造成的,也是社會發展階段集中資源辦大事和急需解決的事的歷史必然,更是戶籍制度與戶籍身上捆綁的利益(社會福利、教育、車房)造成的。所以現在的教育生態,絕不是公平合理的教育生態,只是暫時的假穩定狀態,平衡狀態都不算,不然不會有學區房價節節攀升和家庭教育投資越來越大,也不會有高考高招的農村專項。但名校又確實幫一些人實現了夢想,也培養了一些不完美的人才。

名校和衡中對教育生態的破壞肯定有的,但衡中被誇大了。衡中有更高的北清率,在河北絕對的巨無霸,因為衡中可以全省掐尖來維持自己的優勢。但既然掐的是“尖”,也就意味著這些尖子生即使不來衡中,在其他地區重點中學也最有可能上北清,只是衡中機會更大一點點兒,所以有沒有衡中,或者衡中再變本加利軍事化管理,上北清的群體也變化不大,這是由苗子決定的。但推高分數作用是有的,因為其他重點中學怕分數被拉的更開,必須更努力。如果不努力呢?可能某一分數斷拉開大一些,排名部分變化但是不會有徹底變化,這取決於生源和衡中招生規模。

我們有沒有必要過分害怕衡中和譴責衡中,我覺得沒有。因為衡中並沒有強迫任何人選擇它的模式和去衡中就讀,它是為接受它選擇它的群體服務的。你接受並有機會選擇的就去衡中,不接受和不需要接受和選擇它的,不去就可以,它再沒人性也不會作用到你身上啊。但是你沒有權利剝奪別人選擇的權利和實現教育目標、升學目標的權利。這是一種飽漢子不知道惡漢子飢,以及何不食肉糜的現象和心理。有的時候,我們批評的不是衡中,是衡中的學生選擇的權力,是衡中學生追求高考公平的權力,是對衡中學生的鄙視鏈,也是階層固話的思維。

衡中學生如何?沒有人有統計數據,肯定的是優秀和不優秀的都有。但我們往往是,心理不接受他、鄙視他甚至怕他,我們就希望他們不好,至少要沒有我好,這是酸葡萄心裡和內心脆弱的表現,甚至有一點點鄙陋和傲慢,以及一些自我安慰和無奈,這種心理是素質教育的結果嗎?

這個社會需要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人,就應該給不同的人不同的選擇和權力,走自己的路,也得允許別人走不同的路。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批評和鄙視。


同輝老劉


emmm 衡中畢業,02年高考 很早前了,我成績還行。那年全省600分以上3000多,衡中有350多個佔10分之一。我的同學大都出國留學或工作。國內的很多在中科院等科研機構工作,還有不少高校教授碩導,博導還沒聽說估計資歷還不夠。我本人志願沒報好,專業也沒選好,高學校60分進了一個985平臺211,和同學們比起來比較失敗,但是仍然沒忘衡中精神,仍然刻苦奮進。現在混還行,可以說超過絕大多數同齡人吧。就說這麼多吧


大肚


大家好,我是“佐佑de媽咪”,很高興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衡水中學,在全國都是十分有名氣的。有些人說:“進入了衡水一中,就等於一隻腳踏入了一本的大門。”

不得不說,衡水中學在教育方面確實是很厲害的。有些人佩服衡水中學,但也有的人說它培養出的就是一群考試機器,只會考高分,上了大學尤其踏入社會後,就差強人意了。

我個人認為,題主的提問,有點難給出精確回答。

因為,優秀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成功,也是有多重因素構成的。

成績好的人,他們有超強的學習能力,如果再提高下其它能力,那麼他們完全有過得好的基礎。如果,只會考高分、死讀書,那麼也很難有其它成就。

而一個人,雖然不擅長學習知識,但是卻愛好鑽研,並持之以恆,他也可能活得很精彩。

所以說,全盤否定或者過分稱讚,都不是最好的選擇。一個人成為什麼樣的人,需要經過時間的磨礪和不斷的學習及改善的。不同環境、不同年齡段、不同經歷都會成就不一樣的自己。

也就是說,不管是不是從衡水中學出來的學生,都需要不斷努力和提高才能混得出色。否則,即使是天才,也只會“泯然眾人矣。”

我的回答結束了,謝謝大家!


佐佑de媽咪


衡水中學連續多年高考全國第一,我作為衡水人感覺很自豪。

全國對於衡水的瞭解也就是老白乾,六個核桃,衡水中學。

衡水是一個很小的地級市,建市很晚,境內沒有山沒有林也不沿海,一個種滿農田的大平原,經濟發展一般,也就是窮。

關於衡中的討論由來已久,各地有各地的情況,衡中現象不是偶然,存在即合理。

衡中的教育到底有沒有問題?有沒有為國家提供有用的人才?某些教育學家不要只談反對,我建議對已經參加工作畢業生進行調查研究。衡中大概連續成為全國高考第一16年了,2003年畢業的學生35歲左右,2014年畢業的學生24歲左右,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如果他們大多碌碌無為那就證明衡中模式不可取。反之……

我接觸的衡中孩子,三觀正,積極樂觀,面對困難絕不逃避,抗壓能力超強。我最見不得一些教育學家崇洋媚外,談所謂的人權。一個個的都經常出國,世界名校的高材生都可以不刻苦?

衡水是我的家鄉,也是衡中高材生的家鄉,我熱愛我的家鄉,衡水這塊天地不大,但希望衡中畢業的高材生不忘故土,給衡水的建設添磚加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