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你认为造成杨志运气不好的根源是什么?

骑蜗牛走高速


青面兽杨志运气确实是够差的,押运花石纲,十个制使官唯独他一人在黄河里遭遇了风浪。京城行贿求官,又被高俅赶出了殿帅府,辛苦积攒一年的钱物就此打了水漂。身无分文,落难寄居客舍,无奈插标卖刀,又被牛二纠缠。满腔憋屈无处发泄,手起刀落杀了没毛大虫,背叛脊杖充军。

从殿前制使沦落为阶下囚,杨志的霉运还没到头。来到大名府,眼见得梁中书有意抬举,就要时来运转了。偏偏又被蔡夫人看中,做了生辰纲的押运官。这趟镖真的不好走,但若干成了,杨志便可籍此再度腾达。叵耐东溪村保正不是个善茬,黄泥冈麻翻杨提辖,劫走了生辰纲。无奈,杨志只得再一次畏罪潜逃,与鲁智深一起上了二龙山做了草寇。

从累代将门之子,五侯杨令公之孙,变成了山贼草寇,特么辱没祖先,杨志的运气不仅是不好,而是糟糕透顶。那么,施耐庵为何把这等倒霉事都鼓捣到杨志一人的头上呢?

杨志如何失陷了花石纲

《大宋宣和遗事》中说,朱参运花石纲时分,差杨志、李进义、林冲、王雄、花荣、张青、徐宁、李应、穆横、关胜、孙立十二人为指使,前往太湖等处,押人夫搬运花石。那十二人领了文字,结义为兄弟,誓有灾厄,各相救援。

李进义等十名指使先期到达京城,单单落下孙立迟迟未到,杨志便在颍州(今安徽阜阳)等候。等了很久,孙立还是未到。此时,天降大雪,阻断归路。杨志盘缠用尽,无奈将出祖传宝刀变卖。行至日晡,遇一个二少后生要买宝刀,两个交口厮争,那后生被杨志挥刀一斫,只见颈随刀落。

杨志杀人,被判流放僺州。途中,遇到孙立。孙立一见杨志成了犯人,立即赶回京师,集合李进义等人,赶到杨志流配途中,杀了解差,一齐上太行山落草。此时,晁盖已经劫了生辰纲,担心朝廷缉捕,便将杨志等十二人请到梁山聚义。

杨志的原型故事并未失落花石纲,也不可能单独一人就把花石纲弄丢了。所谓花石纲,就是把十只运输花石的船编为一纲,派人押运。孙立掉队,杨志在半道等候,其他人则把花石纲押到了京城,这两人等于是一个空人,并没有随队押运。

《水浒传》改写杨志的故事,说的是十个殿前司制使押运花石纲,大概也就是“一纲”、“两纲”的,不可能一人押一纲,黄河里一百只船向汴梁进发,这得多大的阵仗,又得多少花石才够这般运力。而且,风浪打翻一只船,其他九只船就在一起,何独只打翻了杨志这一只船呢?即便是杨志倒霉,也有人证在旁,也不是杨志应当承担的责任,杨志为何要潜逃呢?

施耐庵如此写,必定有缘故。

却说杨志逃到关西,躲藏了一年,朝廷颁发特赦令,杨志失落花石纲之罪被豁免。于是,青面兽从关西取道梁山,前往东京汴梁,试图以一担钱物行贿枢密院,以补殿前制使之缺。那么,杨志从哪里得到的这么一大笔钱物呢?一年来东躲西藏的,哪有机会去发此横财?

杨志对王伦说,这担钱物是“洒家收来的”,这也讲得太轻巧了。

其实,从关西去汴梁(今开封)是完全没有必要绕道经梁山的。大概,杨志这一年的逃亡并非全在关西藏匿,而是转回了花石纲起运之地,暗中将隐匿下来的钱物起了脏。原来,杨志涉嫌监守自盗,他所押运的那只船上不一定就是花石。所以,十只船唯独他这只船被风浪打翻了。

果真如此吗?

杨志被高俅逐出了殿帅府

且说杨志离了梁山,花光了一担钱物,得到枢密院颁发的介绍信。杨志拿着这张介绍信去殿帅府报到,真是冤不逢时,恰恰就遇到了《水浒传》第一坏人高俅。高太尉看了杨志案卷宗,立即大怒,呵斥道:

既是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今日再要勾当,虽经赦宥所犯罪名,难以委用。

于是,高俅便将杨志赶出了殿帅府,青面兽再次倒了大霉,落得个财官两空的下场。

高太尉这回真的没错,质疑十个制使押运花石纲,为何独独杨志就失陷了。既然是遭遇风浪,也是天灾,完全可以回京缴令,陈清原委,你跑什么呢?难道不是心虚吗?

从高俅的话中也可证实,朝廷一直在捉拿杨志,他哪有机会冒头做生意收钱物?现在,朝廷赦免了罪过,倒还想官复原职,岂能容忍这等两头都想占的人?

施耐庵写《水浒传》,三十六天罡原本就有原型,除了上面讲到的《大宋宣和遗事》外,宋末元初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就为梁山天罡逐一画像,还配了一首赞诗。其中,杨志的赞诗是:圣人治世,四灵在郊。汝兽何名,走劳圹圹。大意是杨志(青面兽)这只无名之兽,不过是在阴暗的坟墓里奔走而已。

施耐庵写杨志,难免会受其原型影响,杨志一定也有其阴暗面。所以,施耐庵写了一段花石纲事,以云山雾罩的手法,暗示杨志盗卖花石,然后制造翻船事件,来个查无实证。但是,这件事情还是做得不太乖巧,破绽很多,高俅看了卷宗就能一语道破:“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

没办法,跑路吧。躲避官府缉捕跑路,岂不是“走劳圹圹”?

被高俅逐出殿帅府,杨志又陷入阴暗的日子里,盘缠用尽,只得变卖祖传宝刀。

杨志插标买刀,运气好的话,也能遇到林冲这样的卖主,至少有一千贯银子入账。但是,行船偏遇打头风,这回杨志当真遇到大风浪了。杨志被泼皮破落户牛儿缠上了,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郁闷之气的青面兽,一刀将牛儿斩杀。

倘若是杨志没有沦落到这般田地,也不至于一时不忿下了杀手。杨志曾经应过武举,又是累代将门之后,武功高强,完全可以凭借拳脚制服牛儿。因为运气太差,情绪压抑,牛儿死缠烂打,让霉运中的杨志失去理智,手起刀落,伤了人命。

万幸的是,杨志走背字但却命不该绝,街市上的人证一齐保举杨志,这才保住性命,判了个脊杖流刑,到大名府充军。

从殿前制使,沦落到阶下囚徒,杨志简直是倒霉透顶,运气相当的差。

杨志中了圈套不得不落草为寇

杨志到了大名府,被梁中书一眼认出,这两人原来在东京就曾相识。于是,梁中书把他安排在留守府听差。杨志仿佛时来运转,得到梁中书一力抬举,通过东郭比武,大胜周瑾,又与急先锋索超杀了个天昏地暗。梁中书大喜,便抬举杨志做了个提辖。

提辖在北宋时期并非官职,而是梁中书这类留守大员的一项工作职责,提举兵甲,统辖兵马。直到南宋绍兴十六年后,才在边境贸易市场(榷场)设置提辖官。后来,这个官名引入官府,大约相当于保管员、后勤管理人员之类。

杨志做提辖,便被继续留在了梁中书府中,大约是做了看家护院的保镖吧。所以,杨提辖经常在梁中书夫妇面前晃荡。

此时,杨志是不是会时来运转呢?非但没有,反而掉进了一个圈套之中。

梁中书不断的在梁夫人耳边聒噪,夸赞杨志如何如何了得,如何如何忠心。到了端午节这天,蔡夫人提醒梁中书,老丈人蔡京的生辰就要到了,得按惯例送生辰纲祝寿。梁中书没奈何,只得告诉夫人,生辰纲早就在准备了,大概已经十之八九,现在正差一位可靠的人员押送。

此时,杨志的身影又出现在阶下。于是,蔡夫人指着杨志说,你不是说这个人很可靠吗?何不让他押这趟镖呢?

梁夫人这么一说,正中梁中书下怀,杨志便成为了这趟镖的镖头,押着生辰纲去汴梁。杨志是很乐意的,倘若运气好,顺利将生辰纲押到,即便是蔡京不封赏,梁中书这边也会继续抬举的。但是,杨志想错了。

生辰纲总共十一担,除了梁夫人一担和老都管一小担外,其余十万贯都是梁中书操办的。这笔财富,大约接近于大名府一年上缴中央财政的收入。这么一笔不菲的财富,梁中书那堪承受。所以,上一年的生辰纲莫名其妙的就被盗走了。

梁中书不愿意承担这笔额外的负担,蔡夫人是看得出来的,所以,在提到生辰纲之前,这样威胁梁中书:“相公自从出身,今日为一统帅,掌握国家重任,这功名富贵从何而来?”

如此赤裸裸的威胁,梁中书敢不如期上贡吗?所以,绿野老道曾经分析,梁中书涉嫌在生辰纲中作假,然后,故意将消息泄露出去,巴不得让人劫了生辰纲。于是,杨志又做了冤大头,替梁中书背了锅。

书中说,生辰纲总共十一担。然而,吴用从东溪村逃往石碣村的时候,却只有五六担。是不是都分掉了剩下的五六担呢?并没有。何涛在白胜家挖地三尺,只搜到一包金银。所以,晁盖分赃,撑死了也只分掉一两担,还有三四担对不上数。

所以,梁中书为了终止这个阎王债,不得不造假,然后让强盗三番两次的劫去,迫使蔡京罢手。果然,《水浒传》中从此再也没有生辰纲事了。

到了这一步,杨志简直到了无立锥之地的苦难境地,不得不上了二龙山做草寇。五侯杨令公之孙,殿前司制使沦落到山贼草寇的地步,岂不是运气太差了吗?

杨志运气为什么这么差

上文讲到,青面兽杨志涉嫌监守自盗,私自处理了花石,“收了”一担钱物。这就是运气背时的根源所在。

既然发了一笔黑财,杨志大可以做个富家翁,安心享受这笔钱物罢了。偏偏杨志又是个很自恋的人,不愿意辱没先祖,思量着:“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鎗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因为如此,杨志便想着官复原职,获得去边境立功的机会,效仿祖上,镇守边疆,重现杨家将风采。

杨志这话,应当是《水浒传》的一大伏笔,在《三朝北盟会编》、《梁溪集》(李纲)中,都有杨志抗金事迹的记载。

所以,杨志制造失陷花石纲案之后,便径直逃到关西。关西是老种经略相公所辖之地,是北宋的边境,是抵御外寇的前线。后来,杨志参与佂辽、抗金,先后在种师道、种师中帐下担任先锋敢死队队长。

倘若《水浒传》直接写杨志像王进那样,投奔了老种经略相公,青面兽大概早就时来运转了。

但是,杨志偏偏又折了回来,要去枢密院请求官复原职。结果,自己又把自己的好运变坏了。

陷入梁中书圈套,也是杨志自己急于想东山再起导致的。杨志见梁中书一力抬举自己,思想便又活动开了,想着通过押送生辰纲,攀上梁中书甚至蔡太师这样的高枝,继续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迈进。

回顾杨志的经历,每一步都是他自己走的,怨不得别人。运气差,是他自己的选择。所谓“命运”,是由两个字组成。“命”指的是出生时的信息,不可逆转。“运”则是可以进行适当自主调整,选择怎样的道路,便会有怎样的运程。

所以,杨志不能怪别人,路是自己选择的。当他被高俅逐出殿帅府时,杨志也非常后悔,“王伦劝俺,也见得是。”重新回到梁山,晁盖说起生辰纲的事情,众皆大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其实,施耐庵写杨志,基本上是按照所有梁山好汉的套路,安排他如此倒霉的经历。这个套路就是“妖魔—还道—行道”,是梁山好汉,最终都要参与大聚义。不管你是何来头,走过什么样的路,都将在“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旗号下聚义。

因而,施耐庵在七十回书之后,也将以有历史记载的“杨志”为线索,写梁山好汉抗金的故事。


绿野萍踪01


巜水浒传》中写杨志总共只有几处: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第十三回“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第十四回“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第十七回“花和尚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从这几回书中,我们知道,“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萌子,也与祖宗争口气”,没想到先失了“花石纲”,又被高太尉赶出殿帅府,托人求官花光了银子,到集市卖刀,在盛气之下杀了牛二,吃了官司,被发配充军。后虽得梁中书赏识,却又丢了“生辰纲”。这难道只是杨志运气不好吗?不然。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运气,其实杨志的失败,是由其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性格决定的。

从这些章节中,我们知道杨志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他久在江湖,怎么能不知道押送生辰纲的凶险?在接受“生辰纲”这个差事时,他首先是推托,推不掉时,便精心安排:扮成商客,悄悄赶路;掌握权力,防止不和;变更时间,见机赶路;时刻警惕,不准吃酒。杨志如此小心,为什么还是失败呢?虽然吴用计高一筹,但主要原因还是杨志性格的另一面造成的:急功近利、粗暴蛮横。他对手下人“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是他激化了内部矛盾,失败就成了必然。从客观上说,不管是“花石纲”还是“生辰纲”,本质上都是搜刮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去年的生辰纲就被劫走,而且查无下落。再说晁盖、吴用也是经过了经心准备,志在必得,这也决定了杨志失败的必然结局

总之,环境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造成杨志失败的根源是由主客观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都市闲翁


杨志好人没好命。“命运”由“命”和“运”构成,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有人相信人的一生由“命运”控制,有人不信。我不信邪,但认可性格决定命运。

杨志先生的命运耐人寻味,其超级悲情根源在于他的匹夫之勇,不能像韩信那样能忍胯下之辱,所以成不了大气候。

01 杨志的坎坷经历

杨志一出场就开演悲剧:一个堂堂国防部中校军官,押送个花石纲就让大风吹翻了船,十个有九个顺利完成任务就他一个“阴沟里翻船”,瞧这运气;靠行贿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落魄到街头卖祖传宝刀讨生活,“幸运”地遇到泼皮无赖牛二,这个连官府都奈何不得的混子,竟逼得杨志手起刀落惹下命案;之后杨志配军;“幸遇”梁中书,“升”为少校提辖;押送生辰纲,被吴用“智取”,落草二龙山;投奔梁山,随宋江受招安,作为三代将门之后,最后不是战死沙场,没得功名便病死,也是窝囊到家了。

02 杨志悲情人生原因分析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韩信凭胯下之辱的智者之忍被世人称颂;反观杨志,挥刀斩牛二可谓痛快淋漓,但匹夫之勇的差距天上人间,小不忍则乱大谋,在杨志身上演绎得恰如其分。

杨志绰号青面兽,星宿是天暗星,从迷信角度考虑,没有一点白亮处;作者安排的杨志悲情气质太重,他脸上的一大块青记,也暗示了他晦暗的一生。

03 结语

青面兽杨志,自称杨家将后代,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梁山好汉排位第17位,天暗星,地位也不赖,但现实与他博个封妻荫子好名声的梦想相去甚远。

从杨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仅有显赫的家族背景远远不够,一个人,有没有智者之忍,遇事冷静不冷静,能不能抓住人生机遇,才更为重要。


童童读史


《水浒传》中林冲风雪山神庙杀死陆谦、富安等后,拿着小旋风柴进的推荐信,来投奔梁山,却受到寨主白衣秀士王伦的百般刁难,只得下山去取投名状,等到第三天,终于等到一个单身客人杨志,这时丢失花石纲的杨志正逢恩赦,挑一担打劫来的金珠宝贝,要去东京谋求复职,路经梁山泊,恰好遇到林冲取投名状。 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最后被赶来的王伦劝下。王伦有意招纳杨志入伙来制约林冲,却被杨志拒绝。从这事看出杨志自恃是杨令公的后代,不屑占山为王,他一心迷恋的是官场,是效忠朝廷,封妻荫子那一套。



杨志到东京后,花尽心思给太尉高俅送礼,却被高俅赶出。他用尽盘缠,只好到街市上变卖祖传宝刀,却又遇泼皮牛二纠缠。杨志"一时性起",怒杀牛二,而后到开封府衙自首,被打入死囚牢。天汉桥百姓感念杨志为民除害,替他花钱上下打点。最终,杨志被免除死罪,只以"斗殴杀伤,误伤人命"之罪,刺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从这件事看出杨志的性格缺陷,一是耐不住性子;二是不善于与人交流;三是有点幼稚,杀人肯定是错的,还想让观众帮他讲理。


杨志被发配到大名府,北京留守梁中书的赏识他,被留在府中听用。在东郭门教场演武中,特别是与急先锋索超比武,最为精彩,两人不分胜负。梁中书便将索超、杨志同时提拔为管军提辖使。虽然杨志在这场比武是个大赢家,却也得罪了梁中书手下的一批将领,可能连“强龙不压地头蛇”的简单道理,杨志也不懂吧。


杨志押解伪装成商人的生辰纲,他一路上的表现,都是自寻死路的做法,不顾军士的死活,随意鞭打军士,一个不爱惜军士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军。“一个好汉三个帮”呀,杨志真是个不晓事的主。

总之,杨志运气差的根源,要从他的性格缺陷与另类的为人处事的方法中,以及当时朝廷的腐败,去找寻深层次的原因。


厦门老新


在《水浒传》中,杨志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一生背负着名扬四海的杨家将的后人的光环,总想要为自己的祖宗争一口气,凭着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的前程,然而却时乖运蹇,最后落得个病死在征战方腊的路途上,和自己的理想仅差一步之遥。

那么,杨志之所以运气不好,其根源不外乎两点:性格和命运。

在性格上,杨志是有着一些缺陷的,首先就是他的与生俱来的家世的优越感。

在杨志一出场的时候,他就是这样向王伦介绍自己的:

那汉(杨志)道:“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而梁山上的好汉们,大多出身草莽,像关胜、呼延灼那样能和杨志的出身相匹配的人,毕竟是少数,更何况他一上来还表明了自己在“年纪小时”就曾经“应过武举”,可是科班出身的,言语之中,优越感爆棚。

所以,杨志在后来上了梁山之后,他这样的态度是很难能够交到朋友的,他在梁山好汉之间,应该是很孤独的一个存在状况。

其次,杨志还是一个比较迂腐的人,遇事不懂得机变。

杨志押运花石纲的时候,唯独他的船遇到了风浪翻了,如果当时他能够回去复命,像这种非人为因素导致的罪过,未必会是杀头的结果,可是他却畏罪逃跑了,这也就导致了后来他想再次求职的时候,被高俅拒绝了。

杨志在卖刀的时候,杀牛二也是有他自己的问题的。大街上的人见牛二来了,都跑走了,可杨志却偏偏不动,难道他还以为自己是“殿司制使官”呢?牛二胡闹,杨志把他杀了也就杀了,那是牛二自找的,可是,这时候杨志却没有了失却花石纲那时跑路的“机变”了,居然去自首了,脸上被刺上了金印。

最后,杨志还是一个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的人。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杨志的押运生辰纲了。在出发之前,杨志没能够向运送的军健们讲明白该如何行走,在路途上,杨志也没有好好地招待他们,并且许给他们事成之后的赏赐,只是一味地毒打,可见杨志的交际能力堪忧。

杨志悲剧的命运成分,就从他的脸上的那块青痣,就可见一斑

杨志的绰号是“青面兽”,就是因为他的脸上有块青痣,可是,那却也是他悲剧命运的一个外在表现。

杨志应对的是“天暗星”,所谓“暗”者,“日无光也”,一共十二个制使押运花石纲,偏偏杨志的那艘船出了事故,这就是他的有命无运了,那么将来,也就注定了杨志的“为祖宗争一口气”的理想,注定是会幻灭的。


烟雨江南话红楼


《水浒传》里的杨志在求职的道咱上一波三折,命运多舛,可算得上是全书当中的倒霉蛋。

回顾杨志的经历,不能小觑。曾经给皇帝当“龙护卫”押送花石纲,无奈翻了船;后来又押送生辰纲,半路被劫。从这些职位来看,杨志起初还是有些资本的。但经过这些事情之后,也让我们看到杨志的另一面。

杨志的经历可谓悲催,事事不顺,难以如意,最后选择落草,从大宋职场转变为贼寇。如果仅仅把这些原因归结来运气不好,是说不过去的。从全书入手,品味杨志的人生起伏,我们会发现,杨志命运不济,是他的性格和能力使然。

【1】不正视问题,不吸取教训

向上追溯,可以发现杨志是杨令公的后人,可谓祖门显赫。年轻时曾应武举,武艺高强,因而有了押送花石纲的差使。但十个押送的有九个都顺利完成任务,只有杨志在黄河里翻了船,物毁人逃。作为当事人和押运人,杨志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但出事后,杨志的态度却让人不敢苟同。他没有反思,没有检讨,而是选择了跑路。

不仅如此,为梁中书押送生辰纲,又遭遇了晃盖、吴用等人打劫,他长吁短叹,想一死了之,但又缺乏勇气,最终又选择了自己最轻车熟路的本领——跑路。

两次遭遇人生大翻船的杨志,从中吸取到什么教训了吗?没有,他只是选择了一种可以不用承担责任的方式来逃避,遇事消极对待。以致于生辰纲失陷后,成为别人口中勾结贼人盗取生辰纲的坏人,等于连解释的机会都自我放弃了,永远背上污名。

【2】粗暴蛮横,缺乏团队工作经验

书中押送生辰纲描写的相当精彩,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将押送与劫取记叙的扑朔迷离。杨志押送生辰纲是明线,晃盖、吴用智取生辰纲是暗线,交织进行,妙趣横生。

必须承认,杨志有江湖经验,老于江湖行走,精于江湖伎俩。也懂得因时、因地制宜,押送过程中,在不同时间、不同路段变化赶路时间和休息时间,有时昼伏夜出,有时昼出夜伏。但他对于团队管理却是小儿科,来看他如何对待同伴。

书中写道:“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杨志不体谅他人,让团队成员意见很大,失去人心。

老都管是这个团队的核心成员,受大家的尊敬,他对杨志一忍再忍,最终无法忍受。书中写道,老都管这样说:“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栈(指说话刻薄),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可见,杨志根本不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更不懂得团队管理的经剑。失去众军士的支持与理解也罢了,继而失去核心人物的支持就是最致命的弱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是上策,自己无法获得众人的支持,那就把众人最支持的人紧紧攥在手里,为我所用,这不也是一种上策?杨志真的有点“白”!

杨志不懂得人心向背和内部团结,即便你占据了天时、地利,却失掉人和这一关键要素,而且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对手下人非打即骂,激化内部矛盾,失败是必然的。虽然自己江湖经验丰富,懂得江湖行径,那又如何?

【3】定力不足,自毁规矩

押送生辰纲,杨起最初是不同意买酒吃,担心被下蒙汗药。在吴用一伙用计解除杨志的疑虑后,众军士喝了酒,杨志自己也信念动摇,喝下酒,眼睁睁的看着生辰纲被劫走。如果杨志能够坚定自己的主见,拒绝这碗酒,生辰纲即使被万众瞩目,强盗也未必如此顺利得手。

【4】社会动荡,安定难寻

除了以上原因,当时北宋社会动荡,百姓生活疾苦,贼寇四起,打家劫舍,时有发生。杨志押送生辰纲,即便没有晃盖、吴用他们的精心算计,也可能被别人盯上。客观上,缺乏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是重要的因素。



史海寻珍


杨志性格粗暴,不善于笼络人。他的安排会让士兵和奶公、虞侯都很辛苦。虽然杨志精明,他智变行踪,智变行辰,智选小径。而且处处高度警惕,但他过于急功近利,不顾及军汉们的感受,显得自私。

杨志运气不好的主要原因:

1. 事前保密工作没有做好。很早就被刘唐公孙胜等好汉知道有这么一笔横财,且算准其所经历之道路,故而七星聚义,规划了这么一个绝妙的布局;

2. 有意算无意。尽管杨志已经很小心,奈何布局太妙,精明谨慎的杨志最后也中招;

3. 人心不齐,内部不合,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也没占着,怎能不丢。

4. 世道太乱,没有办法。即便晁盖这一波失手,后面不知道还有多少波人马在算计呢。所以,丢失是必然的,而晁盖等人能够胜利截获,是必然中的偶然。


经典影视Z


杨志运气不好?

杨志运气不是一般的好!最终落草,实则是自己作的!

杨志,名门之后杨家将的后入,自己也常以忠烈杨家将后人自居。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皇帝都换了好些了,杨家家道中落,再以此自居不合适,尤其是在官场上。

杨志其实就是太要面子了,又背负过时的杨家将后人之名,实则难以适应官场。

1,第一次丢失花石纲,别人都来交差了,他却跑了。

跑去求高俅,本该低三下四,却说自己是杨家将嫡系后人。

这不是扯呢吗?

杀了人,被刺配了,却获重用押送生辰纲。

2,第二次,押送送给蔡京的生辰纲,又尼玛丢了。丢就丢了吧!自己又跑了!

这不是扯呢吗?






冷傲剑


扬志运气不好,是和本人性格有关,为人死板不灵活,比如杀波皮牛二,杀完人还老实的站在原地,让旁观者给评理,武松打伤人跑路,鲁智深打死郑屠也一走了之,可见扬志的死板,押送生辰纲也能看出扬志的不灵活,面对一起押送的人,简单粗暴,不进行沟通。运气在天,成事靠人,扬志的性格造成了他的运气和他的悲剧。


归家的绵羊


麻辣说经典。

杨志作为《水浒传》的主要人物,他系杨家将后代,名门之后,总想靠自已一身武艺,个人能力,重塑杨家辉煌,怎耐处处碰壁,久不能遂愿,最后被逼无奈之下,落草为寇,走上朝廷的对立面。

纵观杨志的前半生,郁郁不得志,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其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

社会现实

《水浒传》讲述的北宋末年的故事。宋徽宗年间,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民生凋敝,盗贼遍地,再加上金军南下,战火频仍,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大宋王朝更是雪上加霜。

在如此背景下,主人公杨志出场了。

杨志曾参加过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可是流年不利,因天灾,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未能完成任务不说,还使押运的花石纲翻入黄河之内。这家伙自知祸闯的不小,不敢回京复命,只得逃亡江湖之上。

逃犯的生活不好过,隐姓埋名,东躲西藏,估计老婆也不敢讨。

就这样一直颠沛流离。

机会来自于天下恩赦,这小子估计看到告示后,欣喜不已,只恨爹妈少生了一条腿,只想一步赶到京城,官复原职。以至于,他专挑近路,风是风,火是火的往东京赶,结果----。在梁山脚下遇到了下山取投名状的林冲,二人一番较量,自是英雄惜英雄。秀才落第的王伦对曾是官场中人的杨志更是羡慕不已,深以结交为荣。可是燕雀怎知鸿鹄志,杨志怎会沦为贼人。

杨志两手空空去见大官高俅,结果-----。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一顿雷烟火炮被赶了出来。为了生存,不得已街上卖刀换钱,结果-----。牛二的死,罪有应得,一个街皮无赖,欺行霸市,欺压良善,惹得民众敢怒不敢言,结果-----。杨志为民除害,杀人罪却只仅仅发配大名府。

在大名府,杨志时来运转,受到了梁中书的赏识,留在府中听命。如此下去,杨志自有出头之日,可是杨志再一次败于了社会现实

在群盗四起的年代里,纵是杨志一路小心谨慎,可是也逃不出晁盖一众强人的算计。最终走头无路的杨志不得已落草,与同样流落江湖的鲁智深占据了二龙山。随后归入梁山。

自身原因

杨志一心向往体制内的生活,可是却一次次被体制所排斥,有社会现实的原因,却有自身原因。

一则没有后台支持。在官场讲究人走茶凉,更何况杨家将早已没落,杨志虽是将门虎子,可是却逃不脱规则。一个曾经的犯官,朝中无人还想出人头地,做梦吧。

二则不懂官场规矩。杨志幼稚的认为,朝廷大赦,只要向上官说明原委,自能官复原职。殊不知,朝廷腐败,不知如何去逢迎上官,两手空空去见朝廷大员高俅,结局不说自明。

结束语

从杨志的人生遭遇中,我们能汲取什么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