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暑,戰天鬥地,只為這條渠!


1954年6月,安陽縣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馬辛莊農民代表馬吉梅“引漳河水,灌安陽田”的提案引起了與會代表的熱議。

1957年11月,在安陽縣水利工作會議上,與會代表再次討論“引漳入安”問題,並提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引漳入安,重新安排安陽河山”的口號。

1958年元月,安陽縣委、縣政府參觀學習了林縣修建英雄渠的經驗,開始組織實施“引漳入安”工程,成立修渠領導小組,上山勘測選線,並確定工程的名稱為“躍進渠”。

十年餐風宿露,十年拋血灑汗,在極其艱苦的歲月裡,安陽縣人民開鑿了這條流惠千秋的人造天河——躍進渠。

投工3818萬個,投資5300萬元,完成工程量1009萬立方,一條總長度千餘公里的渠道蜿蜒在太行山腰,一個舉世罕見的壯舉寫入中國的歷史畫卷。

躍進渠,如一條晶瑩的玉帶、飄動在藍天白雲之上,飄動在太行山的懷抱裡,無言地詮釋著創業者的精神特質。

走進躍進渠,你都想象不出,在缺乏技術人員的年代,建設者們是怎樣建起如此氣勢宏偉的工程的。她是紅旗渠當之無愧的姊妹篇,是安陽縣人民創造的不朽神話!

我們不應忘卻躍進渠,不應忘卻躍進渠豐富而珍貴的精神內核。唯此,我們精神的河流オ不會乾涸,我們的事業オ會有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