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能不能安裝3臺大功率輪轂無刷電機,來增加起飛加速度,縮短起飛滑行距離?

用戶59014314249


是個好點子,但並不具備實用性。

輪轂無刷電機又稱為輪內電機技術,它不佔用外部空間,動力、傳動、制動都整合在輪轂之中,是一種很不錯的整合式驅動技術。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技術之所以被電動車運用,最大的作用是節省空間、簡化掉車內的機械部件,它並不是一個高效的驅動器。電動車拿來跑跑市內還成,要想輔助戰機加速,恐怕功率不能太小,這無形中產生了體積-做功限制。

實際上起落架在飛機零件中的體積佔比很小,但重量佔比卻較大,通常整個起落架系統需要佔去10%-15%左右的結構質量,艦載機起落架往往還經過強化設計,重量更加巨大,如果再往裡面塞幾個無刷電機,恐怕飛機起飛提速有限,卻無端增加了空重,電機那點功率也並不見得真能輔助起飛。

航母起飛的彈射器速度一般在時速260-280公里之間,比如F/A-18大黃蜂戰機,它的起飛速度為時速270公里,推力為9977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9932公斤。

我們可以拿特斯拉Model S的電機來做對比,它所使用的電機功率為306千瓦,號稱0-100km加速僅需4.2秒。

一臺Model S重2.1噸,然而大黃蜂上的F414發動機單臺重量即達到1152千克,兩臺就是2.304噸,也就是說,Model S的電機連大黃蜂的發動機質量都推不動。

更別說飛機還需要再加上高壓電瓶、給輪內電機加減震、設定控制器和電路,無用的死重就一堆,上天以後全算進無效空重內,根本划不來。

航母艦載機需要升空作戰,有效載荷才是決定它們戰鬥力和任務能力的決定性指標,縮短個幾米起飛距離表面上看很偉大,然而得不償失

實際上,航母並不為滑跑距離而操心,彈射器航母通常還可以將飛機加速到更快,只是受限於飛機的結構負載和人員的生理極限,速度被人為限制了。而滑躍式甲板則往往通過減油負重起飛,升空後再由夥伴加油機加油來保障遠距離任務。

所以說,航母艦載機的起飛並不是個單純的能不能飛起來的問題,需要增加的是外掛載荷,通過死重令戰機縮短滑跑距離,既沒必要也無實用性。


王司徒軍武百科


總體來說現代甲板前部用於起飛,後面用於降落

你說的是通直甲板,鑑於二戰的經驗教訓,現代航母。有一個要求就是可以同時進行起飛和降落兩個任務。二戰很多時候出現,由於正在進行降落回收部分飛機,而此時敵人目標威脅突然出現,則無法及時起飛應對。反之亦然,航母正在起飛,早期起飛的偵察機,或打光彈藥急需補給的飛機回來,即便油燒沒了也不能馬上降落,只能往海里掉,否則就會與起飛,飛機相撞艦毀人亡。

所以現代航母其實是採用二戰後,英國人的改進設計,將航母通直甲板,改為斜錯甲板,分為起飛甲板和降落甲板兩個部分。二者斜錯後部交叉,,

一般來說兩個甲板前部都有彈射器,都可以彈射起飛飛機。

後部是阻攔鎖用於攔阻降落飛機,兩個方向也都可用於緩衝,在需要起飛降落同時進行時,由於阻攔索有失敗的幾率,往往需要復飛,此時則可以騰出一個甲板,用於降落。一個甲板用於起飛。

斜錯甲板雖然與通直甲板,相比對飛機要求苛刻,但從作戰性能上來講遠遠優於通直甲板。

即便是滑越降板也會考慮這樣的問題,當然相對來講滑越降板,正直方向的是專用起飛的,而斜錯甲板是專門降落的,而後部由於安置了阻攔索是不適合飛機起飛的。


王者至尊


航母艦載機彈射方式據我所知目前有技術比較成熟的蒸汽彈射和科技含量高的電磁彈射兩種,其中較為先進的電磁彈射其核心部件是電磁彈射器,它是利用直線感應電機的直線運動,帶動艦載機加速到起飛速度,其工作原理是:直線感應電機的初級(固定部分)通上交流電後,產生交變磁場,這種磁場在直線感應電機的次級(運動部分)產生感應電流,使次級變為有感應電流的導體,這樣,處於交變磁場的次級部分就會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向前運動。電磁彈射器的做功效率很高,功率可調,足以應對各類不同重量的艦載機彈射,無需附加其他助力裝置,當然電磁彈射器做功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所以對艦船的能源儲備要求相當苛刻。另外受艦載機機體結構的承受力限制和飛行員人體承受力限制,艦載機起飛加速度並非越大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