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神教",探究超大口径坦克炮

其实在现实中,工程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用大口径火炮充当反坦克战力的尝试,自二战以来,美苏英均实验过150毫米以上口径的坦克炮,有一些还曾装备部队,但装备量却都不大,大部分都因各种原因被时代所淘汰。有句格言说的好: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按理说,更大的口径能够提供更多的装药,进而具备更远的射程和更强的威力,应该更受人欢迎才对。但为什么鲜有成功者呢?让我们从源头说起,探究巨炮们的反坦生涯。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这炮弹比人还高出不少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800毫米的多拉穿甲弹友情客串,要是被这个击中,砸也砸扁了。

屠虎驱豹--辉煌的二战时代

152“神教”,一个军事类网游爱好者非常熟悉的词语,原本是对游戏中KV-2的152毫米火炮无与伦比的杀伤力的戏谑(盲目崇拜)。后来又延伸到一切用150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直射,用恐怖的装药量崩死对手的非主流反坦克行为,颇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苏联在二战时期大名鼎鼎的KV-2重型坦克。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1939年,苏联与芬兰之间爆发了苏芬冬季战争,苏军在突破卡累利阿地区的曼纳海姆防线行动上吃尽了苦头,损失惨重,对坦克协助支援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开始研发新型坦克,用KV-1坦克为主体,搭载152毫米M-10榴弹炮和新式旋转炮塔的KV-2坦克诞生了,用来进行阵地突破。该坦克在战场上首次使用就凸显出来了很好的战力,火力强大,装甲也很厚,能抗住几十发芬兰37毫米战防炮炮弹,战斗力依然很强。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神教鼻祖KV-2,那巨大的炮管曾让多少薄皮小朋友瑟瑟发抖

无论是在现实和游戏中,KV-2都是152“神教”当之无愧的鼻祖。在二战初期的1940年,大部分坦克只有薄薄的装甲和76毫米以下的小炮,而KV-2装备的M-10T式152毫米大炮和全身75毫米厚的装甲则是碾压般的存在,无论是发射榴弹还是穿甲弹,只要命中就必然带走一个小朋友,而对面却拿他毫无办法。于是,苏德战争初期就经常上演这种单车挡群狼的传奇,而152喷子的巨大威力也给两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KV-2坦克装甲和火力都很强,但是车身重量也随之增加,发动机动力低下,行驶速度也比较缓慢,底盘也就不堪重负,负重前行,经常发生机械故障。战争中,出现故障的KV-2坦克除了被击毁就是机械故障,很容易遗弃被俘获。过于大的炮塔导致整体车身头重脚轻,过有坡度的路面时候容易翻车,有时候为了保持车身平衡,不旋转炮塔,当然炮塔旋转速度也很慢,这些都会影响坦克的作战。该坦克的装填采用分离式人工装填,射速比较低。所以KV-2坦克的产量很低。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然而威力大的代价就是头太大,重心过高,轻松翻到沟里

到了战争中后期,德国人的虎豹相继出笼,凭借着坚甲利炮一度在战场上横行无忌,而苏联人以不变应万变,152神教以自行火炮的形式再显神威:SU-152/ISU-152装上了精度更高的ML-20S式加榴炮,152毫米榴弹炮安装在车身前部中间偏右方,火炮可水平移动12°,152毫米ML-20S榴弹炮可发射穿甲弹、高爆弹及高爆反坦克弹(就是HEAT)。除了直接贯穿装甲杀伤敌方装甲外,大威力的高爆弹可以震伤敌方装甲兵,震松坦克内部零件,因此具有强大的威慑力。SU-152炮弹弹头与装药分离,而两者都非常重(高爆弹弹头50公斤),所以装填时间很长,机动性还是很慢,加上自身防护不是很好,在战场损失也比较大。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从而可以兼职火力支援和反坦克任务。而实际使用效果也的确不错,尽管此时德国新型坦克的正面装甲普遍上了100毫米,斐迪南式歼击车甚至达到200毫米之厚,但在152毫米火炮面前还是不够看,且不说其BR-540穿甲弹毫不逊于专业反坦克炮的穿深,就是其装药量高达5.9千克的高爆弹干起打坦克的活来也是得心应手,被此弹击中的德国坦克不是装甲碎裂就是乘员死绝,堪称强大的"动物园杀手"。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一辆被苏军用做射击实验的黑豹,首上圆形那个大洞就是152穿甲弹的杰作,与其说是被击穿,不如说是被砸穿的。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射击实验中的斐迪南歼击车,其首上未被击穿,但显然被砸坏了,如果有乘员,绝对是受不了这一下的。犹如一个大铁球砸下来,坦克里面的乘员不是被炸死也得被震死。

迷惘年代--尴尬的冷战时期

在二战中,152神教的反甲能力可以说是效果拔群,以至于战后,苏联仍对此类突击炮孜孜以求,在重型坦克底盘上继续鼓捣出了704工程、268工程等大口径突击炮,意图继续用这些巨炮来威慑潜在的西方敌人。无独有偶,西方的坦克工程师们也看中了此类火炮的巨大威力和多用途性,美国人在155毫米M1式榴弹炮的基础上改造出了T7坦克炮,并把它装上了T30重型坦克。而英国人更是把183毫米的BL 7.2英寸榴弹炮放在了百夫长底盘上,制成了FV4005型自行反坦克炮--这恐怕是有史以来口径最大的专用反坦克炮了。704工程、268工程、T30、FV4005如今都躺在博物馆里颐养天年。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这4位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喷子

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些怪兽中的任何一辆投入批量生产,因为战后100毫米左右的中口径坦克炮体积小,穿深高,射速快,精度好。除了装药量够大,打工事效果好外,大口径坦克炮几乎被其全方位碾压,加上步兵手上的便携式火箭筒发展迅速,大口径坦克炮愈发没有容身之地。到了50年代后期,超大口径坦克炮似乎已结束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告老还乡了。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M551:各位教众都别慌,还有我!别看我短,但我粗啊!

但转机却很快出现了,60年代"导弹万能论"的兴起给了大口径坦克炮一个重生的机会。1960年,美国陆军计划开发一种既能发射反坦克导弹,又能发射普通炮弹的武器系统。而拜臃肿的"橡树棍"导弹所赐,152神教又在60年代的美军坦克上死而复生,M551轻型坦克,M60A2中型坦克以及MBT70主战坦克上都配备了一门这种多用途的152mm火炮,与以往的长身管炮不同,这种轻量化的火炮只有17.5~28.5倍径,实际上是一种炮管式导弹发射器。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测试中的MBT-70原型车

从表面上看,这种炮兼顾了轻量化和大威力的需求,但在实际使用中,MGM-51"橡树棍"导弹的制导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差,而发射破甲弹和榴弹又因为火炮身管过短导致精度较低,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最终,M551和M60A2因此被美军打入冷宫,成了二线部队的鸡肋。MBT70则干脆没被量产。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炮管式导弹发射器配用的破甲弹,请看那短的出奇的药筒,可想而知其糟糕的弹道性能。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苏联发展的一款152神教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代号"120工程"的"塔兰"自行反坦克炮装了一门152毫米60倍径M-69滑膛炮,长度达到9米,堪称史上第一长的坦克炮。有了这种长管子,威力和精度自然有保证,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随着125毫米坦克炮研制成功,这根长管子的穿深和精度变得毫无优势,只造了一辆样车就无疾而终了。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库宾卡博物馆里的"120工程",找了半天,只有这张照片能大致拍全整根炮管

未来可期--酝酿中的变革

虽然在冷战期间,因技术条件的限制,大口径反坦克炮并未显示出过人的反坦克能力,但大口径所带来的优势始终在诱惑着坦克工程师们的眼球。实际上在冷战末期,为了回敬西方国家研制中的140毫米坦克炮,苏联在T-80B坦克上装上了2A83式152毫米坦克炮,即292工程,其测试结果证明了2A83较目前的2A46M拥有更高的炮口动能,且在自动装弹机的辅助下,射速也不慢。该炮在90年代初期因苏联解体而暂停开发。但最近有传言称T-14最终将采用该炮的改进型号,继承神教光荣传统,成为一种兼备火力支援和反坦克的先进平台。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292工程,2A83式152毫米火炮的实验车

可以想见,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也许会出现装有大口径火炮的坦克。以前诸多制约大口径坦克炮发展的瓶颈将被逐步克服,我们的152神教也许将会在未来续写其传奇的历程。

口径即正义,装药即王道,走近

著名动画片《高达》里的M61A5坦克,装备了两门155毫米滑膛炮……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