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裕仁天皇生活得怎么样?

失忆10188789


裕仁,日本第124代天皇,大正天皇的儿子。早在裕仁的祖父明治天皇时期,日本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幕府专政时代,天皇的权利得到加强,在明治天皇的领导下,日本效仿西方,大搞“明治维新”,并在明治后期走上了对外军事扩张的道路。




1926年,大正天皇病逝,年仅25岁的裕仁接任日本第124代天皇,定年号为“昭和”。号称“万世一系”日本皇室曾长期受到幕府的控制,导致大权旁落形同傀儡。直到明治天皇登基前,随着德川幕府的日薄西山,大权才渐渐被天皇收回,经过明治天皇、大正天皇两代天皇的苦心经营,日本国门大开,效法西方,加强军备,开始有了逐鹿亚洲,征服四方的野心。1894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与中国清朝北洋水师发生黄海大战,日本大胜,将势力发展到朝鲜半岛和中国。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通过武力征服周边国家的战略方针始终没变过。日本朝野上下皆是无比亢奋,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身为日本最高权利所有者的裕仁天皇无法置身事外,日本渐渐陷入战争旋涡,成为邪恶的轴心三国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积极对外扩张,1941年偷袭美国珍珠港,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亚洲的战火迅速从东亚蔓延到东南亚、太平洋甚至南亚和澳大利亚,日本,以一国之力,泯灭人性的对亚洲各国大肆烧杀抢掠。而在日本对外侵略的过程中,作为手握国家大权的裕仁天皇无所作为,在身边主战派的蛊惑影响下,将整个日本带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接近尾声,但冥顽不灵的日本依然试图做殊死一博,在登陆日本本土前的关键一战冲绳战役,美军以惨重的代价最终夺取冲绳,为了彻底打击日本试图本土负隅顽抗的目的,美军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1945年,裕仁天皇通过电视广播发表“终战宣言”,日本无条件投降。但是作为日本头号战争罪犯的裕仁天皇,却为何幸运的逃过了战后的战争审判?这一方面有日美之间在战后达成的秘密协议,鉴于天皇在日本民众心中的崇高无上的地位,废除天皇制度极易引发日本国内的内乱这不利于日本战后的稳定过渡。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想尽一切办法洗脱裕仁的罪名,诸如接受东京国际法庭审判的日本战犯们,都心照不宣的把战争责任往首相东条英机身上推,或者往自己身上揽,总之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使裕仁脱罪,能够逃过战后的处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1月1日,裕仁天皇在麦克阿瑟的建议下发表了一份影响深远的宣言,这就是著名的“人间宣言”,这一份宣言直接把裕仁这个至高无上的天皇从神坛上面拉下来,天皇从“神”转变为人,彻底巅覆了日本民众上千年来根深蒂固的“愚忠思想”,这是划时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宣言。从此,天皇只能以日本国家象征的名义存在,彻底失去了皇权。裕仁天皇的“人间宣言”宣告了神话政治在日本的终结,他不再是神,而是一个和普通人无异的“人间人”!




战后,裕仁退居东京皇宫不问政事,但与当时托管日本的美国代表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麦克阿瑟关系交好,作为日本的国家象征,裕仁也曾几度代表日本出访国外,1971年访问西欧多国,1975年出访美国,但几乎都遭到了出访国家民众的强烈抵制和抗议。裕仁还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姿态,尽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亲民爱民的好天皇,经常深入日本各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裕仁天皇的中晚年,日本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远离了政治的他,晚年的生活是安详平静的,他本人早在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生物分类学,战后更是经常深入日本各地大搞生物学研究,发表了《相模湾产后鳃类图谱》、《相模湾产海鞘类图谱》以及《那须植物志》等关于日本本土生物的研究著作。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因患十二指肠癌于东京逝世,终年87岁。他的年龄在历代天皇里面可以排在前十位。


大国布衣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裕仁天皇还是很爽的。

战后,美国考虑到如果消灭天皇制度,日本民众必然反对,可能出现国家的剧烈动荡甚至动乱。

美国从实际考虑,觉得保留天皇作为吉祥物并且不追究他的责任更为有利。

所以,美国没有追究裕仁天皇的战争责任。

但是,天皇的权力被彻底免除,也公开演讲说明:朕是人不是神。

其实,天皇在二战中有一定的权力,绝非裕仁自己说的:所有事情都是大臣决定,我只是被迫同意而已。

战后,裕仁天皇失去了权力,但形式上仍然是国家领袖。

裕仁天皇和他儿子明仁天皇,始终保持很高的待遇。

他们作为国家的名义上元首,仍然具有很高的地位。

我们看看他们每天的工作,资料这么写:

在日本,天皇也是要上班的。每天早上9点半,有“御车”到天皇居住的赤坂御所来接,然后将他送到皇宫内的天皇办公室——“菊之间”,在那里阅览各种文件。需要签名的,天皇就写上“明仁”两个字;天皇认证的,就盖一个“认”字的印章;天皇裁决可以的,就盖一个“可”字的印章;天皇看过的,就盖一个“览”字的印章。需要盖“御玺”和“国玺”时,就由侍从人员拿到旁边的房间去盖。因为这两颗玺的重量分别都是3.5公斤,天皇连连去盖,身体是吃不消的。

  每周二和周五是举行内阁会议的日子。会议结束后,那些成为“阁议”的文件就都会送过来。所以,这两天是天皇最忙的日子。每天中午12点,天皇可以回到赤坂御所吃饭,并且休息到下午2点,接下来是继续上班。每天没有完成的工作,天皇要带回赤坂御所“加班”继续完成。据统计,天皇每年平均要在1200份文件上签字,一年大概要会见200多次客人。


除了在国内的工作以外,天皇作为日本的代表,必须长期在国外访问。

然而,这种访问未必是愉快的了。

在欧洲,尤其是东南亚、东亚这些日本侵略过的国家,裕仁天皇往往会遭到各种指责。

他的坐车曾经被酒瓶、鸡蛋、甚至大粪袭击过,他在国外种植的树被人铲除,他演讲有时会被人打断“屠夫”“二战的战争罪犯”等等。

裕仁虽然表面上装作看不见,心里是非常郁闷的。

他的侍卫官说天皇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出国,认为必然会受到屈辱和挑衅。但日本内阁认为天皇必须出国访问,裕仁也只能遵从。

至于生活上,天皇的生活是相当优越的。

资料中这么写道:

皇室服务人员阵容庞大,总数超过1000人,其中包括一个24人乐团、30名园丁、25名厨师、78名水暖工、电工等。仅天皇一人就有4名24小时待命的医生,5名专门负责侍奉他更衣的服务员,11名专门帮他准备日本国教神道教典礼的工作人员。由于皇室生活多繁文缛节,天皇夫妇居住的皇宫里配备了160名仆人。

天皇的餐饮由宫内厅大膳科的主膳和主厨负责,他们都是政府的公务员。天皇有26名厨师,有11人负责做日餐,11人负责做西餐,还有两人负责做点心和面包。此外,皇宫里还修建了造价高达22万美元的酒窖,里面储存了4500多瓶名酒。天皇一家还拥有一片约为252公顷的大农场,可以为皇室提供新鲜的牛奶、肉类和蔬菜。而维护这个农场,每年就需要近500万美元。

然而,裕仁在战后的生活未必是开心的。

他的侍卫官回忆:去世前几个月,1987年4月时,年85岁的昭和天皇曾就战争责任吐露苦恼,并称“长久活下去也没用”。“只会看到听到更多痛苦的事情。兄弟等近亲遭遇不幸,还被提及战争责任。”


萨沙


裕仁天皇是日本第124代天皇,在历代天皇中最为长寿且在位最长,执政长达63年。正是裕仁天皇在位期间,日本相继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对中国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十几个国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侵略和践踏。1945年8月,裕仁发布了"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战后的裕仁生活得怎样呢?可以从已为人知的和不为人知的两方面来谈。

先说已为人知的。

战争结束以后,美国为了利用裕仁在日本的地位和影响力,在以美国为主导的东京审判中将裕仁排除在外,裕仁因此从滔滔罪行中脱离出来,还不断发表各种言论撇清自己和所犯罪行的关系。在美国人的庇佑下,日本仍然保留了天皇,虽然脱掉了神化的外衣,放下了全力的法杖,但可以在皇宫中逍遥法外、养尊处优,裕仁已经十分知足。

除此以外,失去了实权的裕仁还在《人间宣言》后,给自己戴上了一顶“和平使者”的帽子,对日本全境特别是战争破坏最为严重的几个地区进行了巡视,频繁地向公众抛出和蔼仁慈的形象,且代表日本高密度地参与国内国际大项活动,怒刷存在感。受美国救命之恩的裕仁积极促成了美日联盟,在充当美国服务员的同时,促成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崛起,上天眷顾,裕仁有命目睹了日本经济的鱼跃辉煌。

再说说不为认知的。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史料可以佐证,单纯属于主观臆测,那就是裕仁是否在灵魂的拷问中终其一生。尽管裕仁致力于撇清自己犯下的滔滔罪行,但历史的严肃容不下小丑的遮掩,事实和公道自在人心。没人知道裕仁战后的心理状态到底如何,走下了神坛丢掉了权力的裕仁是否真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真心悔过,这些心理活动我们是无法从他的一系列行为中得出的,毕竟裕仁已然成为了美国的提线木偶。或许他的内心也一直备受折磨,或许他也在无数个夜晚被良知的煎熬唤醒,然而战争中饱受苦难的各国人民始终都没有得到他应有的一句道歉。


国家人文历史


裕仁天皇执政长达63年,是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天皇。

然而,在裕仁天皇执政期间,他却接连策划发动了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先后入侵了中国和东南亚十多个国家,致使数千万人丧生。他在位一朝,犯下了超越无数先辈的重大罪行,实在是恶贯满盈。

不过,在后来的战犯审判中,裕仁天皇却逃脱了制裁,只有东条英机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

(裕仁天皇旧照)

那么,这个逃脱制裁的人,战后生活得怎么样?

在裕仁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后,日本宣布了无条件投降。随后,麦克阿瑟率领美军部队占领日本,开始了对日本长达7年的统治。

在登陆日本之后,麦克阿瑟本来也是打算要惩罚裕仁天皇的。不过,随后他就发现了一些异常:日本士兵和普通民众态度谦卑,日常生活中,能保持极大的克制和冷静。这样的状态,与他们之前同美军作战时的狂热和极端截然不同。

麦克阿瑟通过分析,终于搞清楚了其中的原因。日本民众态度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天皇亲自发布了停战的命令。

在他们心中,裕仁天皇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哪怕心里不服气,日本人宁愿选择自杀,也不会违背天皇的意愿。

不得不说,日本人对天皇狂热盲目的崇拜,实在是让麦克阿瑟伤透了脑筋。最终,为了稳固美军在日本的统治,防止暴乱和民变的频繁发生,麦克阿瑟在由美国主导的东京审判中,将裕仁天皇保护了下来。

不过保护归保护,裕仁天皇脸上这层“神的面具”却没办法保住了。

(麦克阿瑟旧照)

不久后,麦克阿瑟便逼迫裕仁天皇发布了《人间宣言》,承认自己也是普通人的身份,打破了一部分日本人对于天皇的幻想。

除此之外,麦克阿瑟还发布了一张自己与裕仁天皇的合影,照片中,裕仁天皇站在身材高大的麦克阿瑟身旁,他显然是那么的矮小和可怜。这件事之后,裕仁天皇跌下神坛,日本人也渐渐不再狂热地崇拜天皇。

在麦克阿瑟执政的日子里,裕仁天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傀儡。他不仅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白皮肤的外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指手画脚,大部分时候还只能低眉顺眼地陪笑。

美军离开日本之后,裕仁天皇摇身一变,成为一位“和平大使”。他在日本国内四处巡视,试图向民众带去神的关爱。不过他并没有重新唤起狂热,他遭到了不少日本进步青年的唾弃。

除了在国内刷声望之外,裕仁还代表日本,参加了许多国际交流活动。尽管他多次在欧洲街头被人用日语辱骂为“蠢货”“屠夫”,但他却毫不在意,并且始终对出访外国一事乐此不疲。

虽然对被骂不在意,但裕仁天皇对一件事却特别上心,那就是不断地洗白自己,将发动战争以及战败的责任,从自己身上撇开。

(裕仁天皇和皇妃旧照)

早在1946年,裕仁天皇就亲自写了一本《独白录》。这本书主要是说,自己其实没什么实权,关于战争的决定,都是由大臣商谈,他自己只不过是下达命令罢了。

对于裕仁天皇“发自肺腑”的无罪言论,日本国内大部分人都是嗤之以鼻,而国内关于他应该“退位谢罪”的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不过,裕仁天皇的脸皮也确实够厚,他对于国内的舆论充耳不闻,始终在积极地充当“和平大使”的角色。一直到1989年,他才因为十二指肠癌死去,足足活了88岁。

不知道他在阴间见到数千万死去的亡魂时,会是怎样一种姿态?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战后的裕仁天皇生活得怎么样?


从古至今,无论什么时期,战争都是一场罪恶的军事活动,它让本该安居乐业的各国,民不聊生,生灵涂炭,那发动战争的人就是真正的历史罪人,冷血无情的刽子手了。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日本帝国主义头目裕仁天皇,他的出现简直是世界人民的灾难,他一手策划震惊世界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给数千万人民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导致无数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丧生。对于这样一个魔鬼般的幕后指挥分子,在二战结束,日本宣布投降后究竟是怎样的下场?生活过的怎么样呢?占领日本的美国人在审判裕仁的事件里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小编认为,投降后的日本天皇生不如死,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将受到质疑,甚至会遭到唾弃。

1、幕后大魔头—裕仁天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投降,持续了14年的侵华战争最终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宣告结束。

众所周知,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这些原日本高级将领罪恶滔天,人神共愤,殊不知幕后策划的真正大魔头是裕仁天皇。生于1901年4月29日的裕仁,1926年继承皇位,年号为昭和,是日本第124代天皇,1945年时他44岁,这一年他可不好过。当时,联合国占领军司令部刚刚设立,苏联、英国、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政府强烈要求把裕仁作为战犯进行公审,就连日本国内的一些重臣,都认为他们的天皇要对战争负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2、逃脱审判的头号战犯。

大家都知道,最后被判处绞刑的东条英机实属罪有应得,可他的死并没有平息人们心中的怒火,关于他的高级战犯身份没啥争议,但是“头号战犯”的定位,很多人都不认同,他们认为日本的裕仁天皇才是真正的头号战犯。可是谁都没想到的是,这位超级魔头最终却逃脱了正义的审判。为了推脱责任,他还专门写了两部自证清白的回忆录,《独白录》和《拜听录》,真是可笑至极!

3、美国为什么要保一个罪大恶极的手下败将呢?

其实裕仁也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不可饶恕,本应受到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可当时的西方老大美国出面了,为了稳定战后的东亚形势,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国家,战败后的日本就是最好的选择,美国需要日本成为他们在亚太地区的的主要军事基地,想要接管日本的地盘,用美国人的理念来改造日本,就要设法留下在日本人眼里,像神一样存在的天皇,只要天皇一声号令,日本军民必将俯首称臣,乖乖听命,这样一来就能发挥日本最大的力量为美国服务,所以在美国的麦克阿瑟将领和裕仁天皇秘密会谈后,裕仁竟然把全部的战争责任推给了日本的战时内阁,狡辩自己在战争期间远离政治,所有的行为都是内阁人员决定的,巧妙的把黑锅扣在东条英机等高级战犯的身上,完美的躲避了审判,可想而知,美国人在背后出了多大的力。

4、战后的裕仁过得怎样?

一是被美国人戏谑。自从麦克阿瑟带领美军占领了日本后,他经常戏谑日本天皇,问他“日本有那么多剖腹自尽,献身日本帝国的将领士兵,为什么你在战后不自杀”?这些问话让裕仁尴尬到了极点,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也只能像一条丧家之犬,默默的接受这些戏弄,不敢多言。

二是成了美国人的傀儡,颜面扫地。战败后的日本天皇徒有虚名,只挂个日本天皇的头衔,像个木偶一样任由别人摆布。虽然在麦克阿瑟和美军撤离后,裕仁天皇极力想在日本大众面前挽回自己丢失的颜面,拿回曾经的权力,无奈时过境迁大势已去,日本天皇东山再起的美梦最终也化作泡影。

三是被剥夺权力,被人辱骂。直到后来被日本右翼当政时剥夺政治权力,在国外马路上被扔汽油瓶,泼硫酸,被人骂混蛋,他都充耳不闻,即使当个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摆设,这个顽固的日本老头都不愿让位给他人,连他昔日的同胞兄弟都想要搞垮他,登上天皇的高位,最终也没能如愿。

四是最终死于癌症。逃脱了东京审判的裕仁天皇,直到1989年1月7日因直肠癌去世,死时已经87岁,足足当了63年的天皇,也是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

不可思议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历史罪人,在死后,还有一些日本人自杀为他殉葬。所以,小编认为,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权力和职位,都不能做出众叛亲离的事情,否则将遭世人唾弃。


葛大小姐


二战结束后虽然裕仁被解除审判和惩罚但他的日子并没有那么好过。

大正十五年(1926年),裕仁上任成为日本124代天皇。他在工作岗位上做了一些大恶:他发动日军进行数次侵华战争放纵朝香宫鸠彦王制造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太平洋战争,导致中国和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十几个国家,数千万无辜人民死亡。



昭和二十年(1945年)8月,在原子弹的轰炸下他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东京大审判中,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七名甲级战犯被处以绞刑。

因美国与盟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但对裕仁不惩罚而且连同23名担任高级将领的皇族亲王也不追究、不起诉、不逮捕。

另外由于日本长期一直对国民进行“神话天皇、效忠天皇”的洗脑教育,天皇在日本人心中成了“神”。例如当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一些日本兵剖腹自杀,死前还高喊着:效忠天皇。

如果对裕仁制裁的话大量的日本人就会选择自杀殉葬。当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表示不让裕仁负主要责任时,日本民众欢呼。

日本投降后,裕仁忙着自保,在他宣布无条件投降里暗含条件,不废除天皇。裕仁为处理战后问题奔走美国受到唾弃和挖苦,麦克阿瑟问了裕仁:“你们日本人不是很讲究气节吗?既然你们战败了,陛下为何不切腹呢?”

裕仁厚颜无耻地回答:“其实我一直都不赞成交战的,我也一直在避免发生战争,但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认为,是在是无能为力啊”。


麦克阿瑟令他发表《人间宣言》否定天皇的神一样的地位,并走下神坛,放下高姿态与民众亲近。让崇拜他的日本人都看看他们心中的“天皇大神”竟是这副德行。因当时有“裕仁要被审判或者绞死”的传言,为了安抚并保住自己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裕仁还去进行巡视灾区等一些亲民活动。一些日本人逐步认识到,日本天皇也不过是个普通人罢了,他所到之处遭到本国一些进步人士的唾弃。


裕仁多次访问欧洲时,在街头被人指着用日语辱骂:“无耻”、“蠢货”、“刽子手”,甚至被人用汽油瓶投掷,裕仁就像个过街老鼠一般。

让他最心力憔悴的是该怎样去逃避战后的审判,他忙着赶写几十万字的《独白录》和《拜听录》,绞尽脑汁推脱责任,把罪行尽可能地推卸到别人身上。但无论怎样狡辩也掩盖不了他作恶的事实。

由于裕仁对自己的洗白太假,连他的一些铁杆粉丝都感到无耻,甚至本国学生。当裕仁天皇在战后去京都大学慰问的时候,直接被学生们打着横幅质问:“在曾经是神的你的手上,我们的先辈在战场上被杀死……请不要让我们再听‘海之声’”……

裕仁披着的神圣外衣被剥掉,遭受践踏,他不得不接受着无数人的质问和鄙视,即便在皇位上这样的日子也是很憋屈的。

昭和六十二年(1987年),病魔光顾了他,他得了消化系统的毛病,先是进行了胰脏手术,接着被诊断出十二指肠癌。9月19日,昭和天皇在吹上御所吐血,病魔不断地恶化折磨他,在两年后死去,终年87岁。


小姐姐讲史


大家常见的是遛动物,听说过遛天皇的吗?事实上,战后最初的几年,裕仁天皇就被美军带着搞“全国巡视”,遛了好几年。

此时,战败的日本成了美国刀俎下的鱼肉,天皇的前途也完全不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只能寄希望于美国大爷们的发发慈悲。

(下图,1945年9月,裕仁天亲赴美国大使馆,拜访麦克阿瑟,留下合影。这张照片让日本官方感觉特别没面子,神一般的天皇在这个衣着不讲究的美国老汉面前,好小的一只,表情还有点惊恐)

日本投降后,对天皇是否也按照战犯惩处,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出现了争议:美国国务院,远在大洋对岸,没机会亲身体验天皇的精神号召力。因此,比较理想主义,想要彻底改造日本,把日本整成美国模式的共和国,废除天皇,把裕仁也送上东京审判的法庭;而美国军方已经深刻见识过死战的“武士道精神”,比较现实,认为保留天皇能够更有效得控制日本。

麦克阿瑟给美国参联会和白宫提出报告中分析道:日本人战场上最具特色的行为——脑门儿上捆个白布条,高呼“板载、板载”,发起“万岁冲锋”,随即像被收割的麦子一样倒在美军的交叉火力下,此起彼伏的送死......此番表现,并非日本人不怕死,而是他们认为,这种死不叫死,叫“为皇国玉碎”,比活着有意义多了,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麦克阿瑟强调,在日本军民心中,天皇就是人间的神。天皇的御旨对日本人的感召力和强制力,是任何一个国家领袖都无法比拟的。战争中,日本军官给士兵下每一道命令,包括“玉碎”式的万岁冲锋,都是以报效天皇的名义进行的。

他对比了美军太平洋战场上遭受到的重大伤亡与拼死抵抗,和天皇发表了一分多钟的“终站宣言”广播后,日本迅速和温顺地投降的表现,提出了要改造天皇,使其成为美国人的工具;并且分析如果追究日本天皇会导致民众激愤的严重后果,将会导致难以收拾的混乱。

美国政府权衡再三,最后采纳了麦克阿瑟的建议。至此,忐忑不安好几个月的裕仁得以续命。

当然,留着裕仁是为了把他当工具用,发挥“余热”。于是,裕仁天皇被美军胁迫着,公开发表全国讲话——《人间宣言》,承认自己是人不是“大神”,忠君思想走极端害处多;之前发动战争是军部逼的,劝人们都往前看,别再想不开。

之后,美国还是不放心,干脆来个彻底的,带着裕仁天皇搞了长达8年的“全国巡视”,犄角旮旯都遛了个遍。名义上是重振日本,安抚百姓,考察民生;真正意图之一就是,把天皇打下神坛,生动的向日本老百姓“科普”——这个四肢短小的男人是跟你我一样的”人“,不是用来效忠玉碎的“大神”。

于是,裕仁在美军的安排下,深入日本各地的街头巷尾,小学课堂、杂货店、菜市场。有细节曾经讲过,裕仁在在工厂食堂翻看菜单,发现有鲱鱼萝卜炖菜、咸菜汤时,非常感动,对当时的管理人员表示“收集这样的材料,你们辛苦了。”不到一年的时光,从高高在上的“玉碎、死战”的效忠对象,变成了嘘寒问暖,人畜无害的邻家大叔....

全国各地老百姓竟然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天皇,一时间,激动坏了。

不过,也有想不通的,比如,上世纪50年代,裕仁在巡视途中,遇到京都大学学生们举条幅反对他:“在曾经是神的你的手上,我们的先辈在战场上被杀死……请不要让我们再听‘海之声’”。

总的来看,战后,裕仁天皇在巡视之余,开始重拾自己的爱好,在东京皇宫内建了生物研究所,专心当“海洋生物学家”。据说,裕仁天皇在海洋生物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先后出版了《相模湾产后鳃类图谱》、《相模湾产海鞘类图谱》、《那须植物志》等多部专著,英国皇家科学院还授予了他名誉会员称号,俨然一副科学家的人设。


但是,还多论调表示,裕仁天皇科学研究的动机并不纯洁,也可能是以生物战争为目的再搞“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验”,甚至有人怀疑,侵华战争期日本使用的各种致命毒菌,就受到裕仁的爱好和研究的影响。这个大家当戏说随便听一下就行了,并没有官方史料可考。

在家庭生活方面,裕仁也算比较开放,终于放弃了为了追求血统纯正而刻意近亲结婚的传统。他的皇位继承人,即将退位的明仁天皇就打破了传统,和一位平民女性(富二代)结婚,就是现在的美智子皇后。

美智子皇后算是为改良日本皇室歪瓜裂枣,疾病缠身的基因立了大功,到了德仁这一代,除了四肢依旧短小外,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的遗传病了。太子妃雅子更是厉害,生了一位健壮的公主(还真应了中国俗话“妈矬矬一窝,爸矬矬一个),一家三口走一起,女眷都穿平底鞋,当爸爸的最娇小。值得表扬的是,裕仁和明仁,还有皇太子德仁(将于今年五一劳动节当天继位),都是热爱家庭生活的好丈夫、好父亲,护妻狂魔,几乎没传出过什么风流韵事,尤其是德仁,在妻子被排挤、女儿被嘲笑的时候显得很有担当。

再回到爷爷辈的裕仁,战后,裕仁一直在强调“我只不过是个纸糊的摆设罢了”,时间长了,总这么说,各国高层也真信了,纷纷向他敞开怀抱。1971年裕仁访问西欧,1975年出访英国,受到了伊丽莎白二世的热情款待。不过,欧洲民间依旧恶意满满。裕仁车队在马路上遭到扔汽油瓶,植下的树还被泼了硫酸,还有示威群众用日语骂他混蛋.....

裕仁1975年又去了美国,受到及高规格的礼遇,跟尼克松总统相谈甚欢,完全不见30年前,与麦克阿瑟会面时的那种惊恐。

至今,裕仁天皇是否为真正的法西斯,还是如同他说的一样“只是个纸糊的摆设”,仍是个迷,正反两方为此争执了七十多年,三代人的功夫。看样子,这个话题,还得接着再讨论个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

此外,需要辟个谣,总有网文说裕仁天皇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是在为军国主义招魂。

实际上,靖国神社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幕府时代就开始流行,直到1978年,靖国神社秘密将东京审判中处决的十四名甲级战犯当成了供奉对象,随后又陆续放进去了多名乙级战犯,这才出现的靖国神社问题。

截止到1971年,裕仁天皇曾八度参拜靖国神社。但是,自从靖国神社合祭甲级战犯后,他就没有再去过。这里,也无需讨论“良知”方面的影响,最直接原因就是——胆小。因为他非常清楚,一旦再踏入靖国神社,就等于去祭祀了被美国人处死的战犯,美国爸爸可是不好惹,差点要了自己的命,这个阴影,一辈子都走不出来啊。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根据美国比克斯裕仁传记,战后裕仁生活一点也不快乐。

他的晚年生活主要有两件事:力图摆脱战败责任和不断被人追究责任。

(裕仁,1901-1989)

为了摆脱战败责任,他写了两部自证清白的回忆录,一部是《独白录》,一部是《拜听录》。

两本书都是说明一个观点:作为天皇,我是没有什么权力的,都是大臣们拿好建议,根据大家的决定作出的最后选择。力图撇开自己与战争的责任。

比如在谈到末期,东条、小矶内阁都让他发表诏书,对战时的民众进行鼓励,但他不同意,说是发布这样的诏书“不能立即恢复和平……我一一加以拒绝了”。

(裕仁战后巡幸)

此时背景是:东京审判正在进行,裕仁怕战犯把战争责任归到他的头上。

同时为了配合麦克阿瑟的“天皇无罪”说辞。

实际上,裕仁作为天皇,不但参与了重要战事的决策,而且还过问得非常详细。

如南京大屠杀,他亲自下令“攻下敌国首都”,并详问日军在南京城中的表现。

南京暴行裕仁是知道的,但他没有制止。而是把责任推到了松井石根身上。

(裕仁晚年)

被人追责,主要是1950、60年代日本右翼当政时,战后一代举行游行示威,反对安保条约。

这时候裕仁作为被剥离政治权力的天皇,又去巡幸,又去慰问,还企图安慰游行的学生,结果在京都大学,学生们举条幅反对他:

“在曾经是神的你的手上,我们的先辈在战场上被杀死……请不要让我们再听‘海之声’”等。(1951年11月12日)

(裕仁与家人)

在国外,裕仁出访欧洲时,马路上遭到扔汽油瓶,植下的树被人倒硫酸,街头人们用日语骂他混蛋,他却装没听见。

1975年10月访问美国回来后,日本记者在采访时突然提问“陛下对战争责任是如何认识的”,以及原子弹问题。

裕仁支支吾吾,称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怎么回答不重要,关键是透露一个信息:日本人没有忘记他对日本带来的战争伤害的问责。

(裕仁访问美国)

所有舆论都指向一个目的:退位谢罪。包括昔日文臣,甚至他的同胞兄弟,都想借此发挥,把他搞掉自己当天皇。

但这个倔强的老头就是死不退位,谁也没有办法。

对于被剥夺政治权力,他有时还想参言,但被报道后遭到民众的反对,他哀叹“我只不过是个纸糊的摆设罢了。”

(裕仁葬礼)

1989年1月7日,裕仁因直肠癌死去。


飞春读传


裕仁天皇的父亲大正天皇因为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所以我们的主角裕仁天皇20岁便开始摄政,25岁成为日本第124代天皇。虽然当时日本是君主立宪制,但是我们都知道日本是实君立宪,天皇在日本还是具有比较大的权力。裕仁本人一直是县政府的倡导者,在侵华战争时期裕仁天皇就多次向军部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也是他后来一直想洗掉的东西,天皇在战争时期充当的角色绝对不是“傀儡”。


二战结束以后,裕仁天皇因为其自身的特殊身份再加上美国考虑到如何才能掌控日本,于是保护了裕仁,认可了所谓“天皇无罪”的说法,用东条英机做了裕仁的替死鬼。不过裕仁的战后生活并不怎么好,当时美国人派了麦克阿瑟将军来治理日本,作为战胜国的派遣者,麦克阿瑟在日本如同太上皇,这时候的裕仁做事可谓是“诚惶诚恐”。

麦克阿瑟在统治日本的时候经常取笑裕仁,他曾经问过裕仁,为什么日本有那么多破腹自尽的将领,而唯独你这个天皇战争失败没有自杀呢?这些话让裕仁十分尴尬。麦克阿瑟还让裕仁写下了人间宣言,宣布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并不是神的代言人,彻底把日本人心中“天皇就是神”的思想去除,这让裕仁的权威大受打击。


也是在这个时候,日本天皇才真正的成为了傀儡,成为了日本的象征物,日本的“实君立宪”在这时候才真正的转变为“虚君立宪”,1989年1月7日,裕仁因为直肠癌去世。相比于那些早早为“大日本帝国”战争的日本将士,裕仁这个天皇算是活的比较舒服的了。


围知历史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日本裕仁天皇,是日本历史上最长寿以及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在其执政63年间,裕仁一手指挥,策划,并且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可以说日本天皇在裕仁这一代真正的达到了权势地位的巅峰。但裕仁也亲手终结了这一切。二次世界大战以盟国的胜利而告终。作为战败国的日本遭受了一系列的制裁与打压。原本裕仁这个战争的刽子手是难逃军事法庭审判的。就以他发动侵华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导致数千万无辜人民的死亡就可以判他个死刑。但由于美国肮脏的私人利益导致裕仁逃过了最后的审判。


二战末期,在日本注定要战后时期。美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首先美国迫切的需要日本快速的投降,从而瓜分胜利果实。但日本实在无法接受盟国的无条件投降。而双方的纠葛点就是关于裕仁天皇。当时日本对美国表示可以投降。但裕仁绝不能遭受审判,也绝对不能是战犯。而美国则认为日本战败在即还谈条件,有点不知所谓了。所以美国拒绝了日本的要求。日本为了裕仁天皇所以拒不投降,并且开始策划全民皆兵在盟军登陆日本的时候发动自杀性袭击。本来苏联人决定杀上日本岛彻底打服了日本人。当时盟国方面计算了一下预计伤亡人数后。美国害怕了。美国不愿意做无谓的伤亡。所以就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二战后期,美国就敏锐的发现日本的独特地理优势。所以美国从原来计划的四国共分日本变成了独占日本。美国不愿意苏联人上岛所以就接受了日本人的要求。再说了,美国人想要在战后统治日本就不能激起日本的民怨。而一个全须全尾的天皇太有利于美国掌控日本了。而且裕仁本人也没有让美国人失望。被美国人饶恕之后,裕仁彻底对美国人俯首帖耳了。在麦克阿瑟的干预下,日本修改了宪法。新的宪法中确定天皇为国家的象征,提出最高统治权归人民所有,真正实行立宪民主。由此天皇正式从“神”变成了人。


之后裕仁天皇彻底沦为了美国人掌控日本的傀儡。甚至美国人为了表示自己把裕仁改造成了尊重民主的君主。他们拉着裕仁一起去视察日本战后重建的灾区。并且在1975年的时候裕仁还以日本天皇的身份出访了美国。在美国接受了美国人的批评再教育之后裕仁又重新回到日本当他的傀儡天皇。战后美国能如此顺利的占领日本,并且掌控日本。裕仁真的是功不可没。可以说裕仁一个人把整个日本都拉着给美国人当“孙子”了。后来裕仁因病去世结束了罪恶的一生。一个战犯头子凭借美国的庇佑一直都锦衣玉食衣食无忧也是没谁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