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角度看,战略纵深最大的国家是哪个?

战斗机解说家


战略纵深最大的国家是美国,这是毫无争议的。

历史进入到20世纪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工业大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拥有强大海军的国家之一,海军规模仅次于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特别是在海军方面拥有着绝对的优势。

依靠着史上最强大的海军,美国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控制无限延伸,太平洋方面美国人将势力蔓延到西太地区,更别说在太平洋中部和东部了,因此美国能跨过整个太平洋来到亚洲参加香格里拉对话,并成为西太地区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大西洋方面,美国人将势力蔓延到大西洋东岸,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就是北约的老大,牢牢的控制着西欧和中欧,并不断势力蔓延到俄罗斯的家门口的东欧。

美国拥有特殊地理位置和强大海军具备了战略空间

通过大西洋、太平洋两个方向的外延,美国将自己的战略空间无限外延放大,成为世界上战略纵深的国家,而在美国的南北两个方向,北面的加拿大虽然是个独立国家,但是已经完全沦为美国的小三,而南面的墨西哥更是势力衰弱,而且还非常的怂,美国让他限制难民流入美国,墨西哥立即从命的不让中美洲难民通过墨西哥进入美国。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美国的战略空间都是最大的,而如果想要陆上入侵美国,就必须突破美国强大的海军,但是按照目前世界海军势力的对比,想要超越美国海军真的很难。

美国海军是世界最强大的两洋海军

有人说俄罗斯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诚然俄罗斯的版图是世界上最大的,但是俄罗斯的领土虽然横穿亚洲和欧洲,但是本质上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无论从文化、人口还是经济分布上,俄罗斯的最精华的地方都在他的东欧平原上的莫斯科、彼得堡等大城市。

这是为什么虽然俄罗斯在亚洲有着更为广大的领土,但是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都惦记着向西扩张,因为对他们而言西部边界距离他们的首都的距离越远,他们就越安全,为了向西方学习,向海发展,沙俄人曾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了彼得堡,但是十月革命苏俄成立之后,苏俄立即将首都迁回莫斯科,因为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沙俄原有政治版图崩溃,西部领土的大片丢失,特别是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让彼得堡处在对手攻击范围之内。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欧洲地图,一战后由于西部领土的丢失,苏俄将首都城彼得堡迁回莫斯科

所以就很好理解为什么苏俄将首都从彼得堡迁回莫斯科,为什么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后,苏联迫不及待的吞并波罗的海三国,还发动芬兰战争,强迫芬兰割让卡累利阿地区,就是让彼得堡等地有更多的转圜空间。

正像苏德战争中苏联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苏联虽大!但以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苏联版图再辽阔,只要当时德军攻破莫斯科和彼得堡(当时叫列宁格勒),那么苏联必然会战败。今天俄罗斯一样,对手即使占领西伯利亚,俄罗斯也会坚挺,但是如果俄罗斯的欧洲版图失手,那么俄罗斯必然灭亡。


大东北的小豆包


战略纵深要够大,前提必须是领土大国。所以,300万平方公里以下的国家,基本上可以全部出局。剩下的国家,差不多只能在俄罗斯、加拿大、我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这几个国家中比较。

然而,既然谈到战略纵深,就一定要是既临陆地又临海洋的国家,单纯的内陆国,或单纯地临海国,其纵深基础都将大打折扣。因此,单独构成大陆的澳大利亚纵深明显不够,四方都可以成为被攻击之地,澳大利亚出局。


此外,纵深的组成和地形地貌有根本性的关系,在战争中,平原几乎是无险可守的,而一个国家的平原占比太大,或者山地、其他地形的占比太少,其战略纵深也将受到影响。这一方面,美国和印度显得较为不足,印度历史上多次被北方异族反复攻破,就是这种情况。而美国,虽然本土战争发生较少,但一旦本土发生战争,美国的纵深很容易被突破,美国反英战争,以及美加战争,都是这方面的具体体现。所以,印度和美国也先一步出局。

剩下的俄、中、加、巴四个大国中,加拿大的战略纵深最次。由于气候等因素,加拿大可以利用的安全纵深,基本上只能维持在靠近美国的南部狭长一带,再往北边几乎没有退路。所以,加拿大领土虽大,但是实际上可以算作一个狭长型小国,战略纵深并不突出。

再来看巴西,巴西这个国家很大,陆地、海岸线、高原、平原各类条件应有尽有。不过,巴西有一个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劣势,就是巴西开发时间太晚,且国土开发程度不高,很多地方还是原始面貌。因此,巴西的战略纵深虽然很大,但还不是最好的。


再来看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条件之复杂也可以看做世界之最。俄罗斯的战略纵深非常大,二战时能够顽强抵抗德国那么久,就完全得益于纵深的帮助。不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天寒地冻,且开发浅薄,作为大国纵深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俄罗斯亚洲部分的纵深,如果在东欧没有失守的情况下,还能够体现巨大的价值,如果东欧失守,亚洲部分根本没有单独作为纵深的能力。

最后轮到我国了,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有广袤的国土,东西向、南北向都足够大。虽然陆上邻国众多,但是边界又往往有天然复杂地形与外国隔开。此外,我国有富庶的平原,有复杂的山地和高原,山中带平原,平原夾山脉是常有的形态。可以说,除了东北、华北、华东一带无险可守以外,其他地方都各有各的优势,且状态不完全一样。而西南地区,更是世界少有的先天后方。所以,论世界战略纵深最大的国家,毫无疑问是我国无疑。


苏绽


首先我们从这个国家版图的东西宽度来做下比较,俄罗斯的东西宽达9000公里,美国的东西宽达4500公里,中国的东西宽达5300公里,一般我们基本都认为俄罗斯的战略纵深最大,而在历史上俄国和苏联都是得益于其广阔的战略纵深拖垮它们的敌人。

当然单纯的比对一个的国家面积的大小并不能确定真正的战略纵深,具有实际意义的是战略缓冲区的大小,即己方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距离潜在敌人的大小,宽度越大,越可以争得更多的准备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间换取时间”。因为假使你的工业区和经济区距离敌人太近,在敌人的首次突袭下即宣告丢失,那么即使你又再广阔的战略纵深,没有工业作为后盾,也是毫无作用的。



关于凭借广阔的战略纵深而取得最后胜利的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抵抗德国的入侵,尽管德军的突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数次大规模的合围战中苏军仅被俘就达180万人,这要是在别的国家早就灭国了,可是苏联在全线崩溃的情况下,利用战略纵深和原始道路拖延了德军的进攻速度,使得苏军将西部工业区迁到了安全的乌拉尔山脉,与此同时新组建了大批的部队以投入到前线,最终成功的阻止住了德军的闪电突袭。


以莫斯科会战为例,在前期的布良斯克会战中苏军再次损失了60万人,这占到了苏军防守兵力的一半,但是通过强大的动员机制,等到苏军推进到莫斯科附近时,苏军的已经完全补充了损失的兵力,完成逆袭。


战略论


世界上论战略纵深最好的国家应当是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防御纵深大大增加了入侵者的难度!这就是为什么日本2战的时候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占领中国,因为中国的地理环境大大限制了日本的行动,给中国最好的山地,最好的地理环境!

而不像美国那样到处是平原,倘若美国跟中国一样,跟大多国家一样接邻,美国分分钟钟被人入侵,因为美国一马平川,没有什么山地可以躲,可以做战略防御,而中国就不一样,各种各种的地形给中国极大的优势,特别是青藏高原,起伏的群山为中国的防御大大增加中国战略纵深!

所以说我国绝对是世界战略纵深最好的一个国家,因为我国具备了世界各种地形,这样的地形造就了我国的防御能力极强,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没能在2战占领我国的原因



1号技师亚瑟


有两个国家战略纵深最大。

第一个很明显就是俄国。

俄国拥有170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全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横跨欧亚,从欧洲东北部一直延伸到远东。俄国地处高纬度地区,大量的土地是未开发、荒无人烟的地区。一旦发生战争,其就算丢掉了城市,还有广袤的土地可以退守、游击、回旋。更为重要的是俄国天寒地冻,一旦进入冬季进入俄国的军队就会面临严寒的挑战。这方面俄国人当然会比入侵者更能适应。历史也证明了,西欧人两次进军俄国均遭受了灭顶之灾。

第二个是美国。

美国这个地方得天独厚,两边是大洋,要进攻它,必须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登陆能力。而美国之外又有很多隶属于美国岛链可以扼守。

美国国土也足够大,与中国国土面积差不多。但美国地处的中北美周边没有强敌,天然的守土压力几乎没有。还有就是加拿大与美国都是传统英系国家,这一点就大大增加了其战略纵深。一方面美加会互相协作、配合,另一方面加拿大的国土纵深也能成为美国的战略纵深。两者相加,其实比俄国还要难以进攻。

不要忘记了,还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英系国家也可以参与美国的协防。大西洋还有不列颠王国可以牵制。所以这么一看,美国的战略纵深是最大的。


國病


战略纵深这个概念是在二战时期才出现的。咱们就不用军事术语来解释,通俗的说战略纵深其实就是用空间距离来换取时间,用空间对进攻的敌军造成进行阻碍,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扰乱敌人的计划,说白了就是用空间换时间,战略纵深不但可以迟滞敌人的进攻速度,而且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布置防御或者进行其他的准备,比如反击什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苏联就是用这一招打败德国的。苏德战争开始的时候,苏联军队由于斯大林的清洗,军队中大批的骨干军官被处决造成军队战斗力下降,苏军在德军的进攻下一败涂地,德军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向苏联境内推进了600公里,直接推到了苏联的列宁格勒城下,但是苏联辽阔的疆域纵深,让德国人陷入了后勤危机,在武器装备和弹药不足的情况下停止了前进,而苏联则利用这段时间在后方组建了大量的军队,对前线部队进行了补充,数百万新兵也在训练中,苏联这时候的兵力已经足够应对德军的进攻。在加上苏联的冬季来临,胜利的天平已经悄悄向苏联倾斜。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波兰就是因为没有战略纵深,才被德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

从军事角度看,战略纵深最大的国家是前苏联,前苏联横跨欧亚两大洲,东西距离1万多公里,南北距离五千公里,国土面积2240万平方千米。虽然它解体了,但是从面积来看它是第一位。现存的国家应该是俄罗斯,俄罗斯国土面积1709万平方公里,从面积来看它是目前战略纵深最大的国家。


环球网


提到战略纵深最大的国家,可能有人想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确实,俄罗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庞大国土让他在遭到入侵的时候有时间组织反击。

但是,俄罗斯并不是战略纵深最大的国家。

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战略最深的国家非美国莫属。这是因为美国的国土优势和实力使然。

国土优势

美国是世界上领土第四大的国家,拥有9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国家的领土主要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位于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美国本土,这片土地面积大约为840万平方公里,这片土地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3000公里。集中了美国9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是美国的精华所在。

(美国本土48州)

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两块重要的领土,阿拉斯加州与夏威夷州。

夏威夷州距离美国本土5300公里,面积不大,只有1.67万平方公里,人口121万,但是这个地方位置极为重要。夏威夷位于太平洋中心这个位置,等于将整个东太平洋变成了美国内海,给美国增加了5300公里的纵深。

阿拉斯加州本来是沙俄殖民地,后来被卖给了美国,当时美国议会对这个生意极为不满,还好不久之后这里发现了黄金、石油等珍贵资源,转而变得炙手可热。冷战之后,阿拉斯加又变成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前沿基地,为美国本土48州向北增加了3000多公里的纵深。

所以,美国的战略纵深理论上为东西9800公里,南北6000多公里。

但美国战略纵深远不止此,雄厚的国家实力让他有能力将国土安全距离向前大大推进。

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全球警察,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自不言而喻。加拿大自不必说,从大英帝国衰落开始,加拿大就成了美国最忠实的小弟之一。所以,这个国家就成了美国的命根子,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触碰的。这就给美国在北方平添了一个国土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公里的缓冲区,再加上阿拉斯加州,假如北方遭到入侵,敌人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达到美国本土。

而美国南部的墨西哥虽然没有加拿大那么听话,但同样是不可触碰之地。实际上早在1823年美国推出“门罗主义”开始,就已经表明为了确保美国本土安全,他已经把触手伸向墨西哥,将这里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变成列强的禁地。

所以,墨西哥2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也成为其重要的缓冲地。

以上相加,让美国成为世界上战略纵深最大的国家。


历史风暴


一般人会说是俄罗斯,但我偏不走寻常路,我说是美国。

说俄罗斯战略纵深大,无非是因为它国土面积大,从东到西跨越10个时区,总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但事实上,俄罗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纵深没有数字显示的那么惊人,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盘虽大但重要性较低,很多地方根本就是无人区。而国家主要的政治经济资源都集中在其国土的欧洲部分,这部分只占其总面积的23%。另外,俄罗斯只是大而已,缺少天然屏障。所以,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打到莫斯科似乎都挺轻松。他们俩最后栽了跟头,所谓的战略纵深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因素是气候。没有欧亚大陆的严冬,战略纵深也难以发挥出威力。

那为什么要说美国的战略纵深是世界最大呢?很简单啊,因为美国坐拥两洋天险。不要以为只有陆地才是战略纵深,海洋同样也是,而且比陆地更难突破,更加易守难攻。一览无余的欧亚大陆,即使在12~13世纪,蒙古大军的铁蹄也如入无人之境。但是,太平洋和大西洋任何时代都是天堑。在没有使用蒸汽动力内燃机之前,用风帆海军入侵美国基本不可能,整个十九世纪,美国陆海军规模在大国当中是最小的,因为不需要。20世纪出现了飞机和现代化的军舰,但想入侵美国的话,两洋仍然是难以突破的战略屏障。美国战区划在美国之外恰恰就是因为本土安全有保证。

其实真正能威胁美国本土的,或者说可以让两洋这个战略纵深失去重要性的,只有20世纪50年代末问世的洲际导弹,它不需要加油,无所谓制空权制海权,按下电钮,半小时之内纽约就可以灰飞烟灭。当然,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基于核战争的视角来观察,所有国家,包括美俄,多大的战略纵深都挡不住核武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家大和国家小承受能力还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几枚核武器就可以亡国,而美俄起码也要几百枚吧?


进击的女武神


所谓战略纵深,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或者集团在军事上的“内部腹地”距离“外围可能立刻遭到战略攻击区域”之间的地域空间大小。战略纵深对国家或集团而言,有以下好处:

首先是当敌军开始发动攻击时,战略纵深越大,我方暂时安全的腹地也就越多。我方的工业设施、经济命脉、指挥中心和民生避难所都可以依靠地域距离得到庇护。

其次是战略纵深在防守时使得我军部队能有空间进行逐步抵抗,或重新集结修整。

第三是战争不利时战略纵深使得我军可以用空间换取时间,有时候还能利用空间上的退却削弱敌人力量,从而坚持到均衡。

历史上战略纵深使用最广泛的当然是俄罗斯(苏联)。在1812年的法俄战争,和1941年的苏德战争中,他们两次利用本国领土广袤的优势,使得拥有数十万、数百万精锐部队的拿破仑和希特勒,都在数千里的长途征战中士气耗尽,最终惨败而归。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领土面积当然是战略纵深的重要元素,但并非唯一。周边的盟友、难以轻易预约的地理障碍和缓冲区,都可以构成战略纵深的组成部分。此外,主要假想敌或未来潜在威胁势力(其实就是强国)的位置,也反过来制约一个国家的战略纵深。

由此我们可以看看几个国家的战略纵深。

首先是美国。

美国的国土面积并不是最大的(比俄罗斯小得多,和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差不多),而且其重要城市集中在东西海岸。但是,美国本身地理位置在两大洋之间。两大洋(而不是本土)才构成了美国的真正战略重心所在。美洲的邻近强国,不管是北方的加拿大,还是南方的墨西哥、巴西,都无法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而从东边来的敌军必须越过大西洋,从西边来的敌军必须越过太平洋。大西洋宽度为近3000公里,太平洋宽度则是1万多公里。由于美国海军目前是世界第一海军,且实力足够吊打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海军之和,因此这意味着美国东海岸有3000公里的战略纵深,西海岸有1万多公里纵深。而东西海岸之间还有4500公里距离。这意味着美国东西的战略纵深理论上可达2万公里以上。

同时,美国现在是世界霸主,拥有大量的盟友和附庸国。太平洋西岸的日韩都有驻军,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有驻军,大西洋东岸的西欧也有驻军。这些驻军实际上把美国的战略边境进一步往外推进。

其次是俄罗斯。

俄罗斯领土面积1700万公里,比美国、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这几个国家多了一倍左右。其东西宽9000公里,南北宽4000公里,也远远胜过美国本土。但是,俄罗斯的国土东西并不平衡。其领土核心区域在欧洲部分,基本上北为列宁格勒(彼得格勒),中为莫斯科,南为高加索地区。这个核心区域向东边的纵深很长,整个西伯利亚都可以说是纵深。所以协约国干涉苏俄内战时,苏俄对亚洲并不担心。但在西边,彼得格勒几乎就在边境线旁边,紧挨着芬兰和爱沙尼亚;莫斯科距离波兰东部边境也不过几百公里而已,乌克兰东部距离伏尔加格勒也只有几百公里。可以说,这几百公里才是俄罗斯的真正有效战略纵深。在未来,一旦假想敌从波兰、乌克兰发动进攻,俄军必须在这几百公里范围内挡住敌人,否则核心区域就会遭到蹂躏。几百公里对一般的国家来说也是了不起的纵深距离了,但比前面提到美国几千公里的大洋阻隔,那就差远了。

第三是中国。

中国国土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和美国差不多。

东部发达地区主要靠海,西部则是荒漠。中国最大的好处是,尽管东西部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但从军事战略布局来说,内地足够撑起军事上的后方作用。西南地区的喜马拉雅山和西北地区的戈壁沙漠,大大减缓了来自这两个方向的军事威胁。因此,中国的战略纵深虽然不如美国和俄罗斯,但还是在全球较多的。

至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加拿大,这几个国家的战略纵深,其实是美国。

加拿大紧挨着美国,如果美国入侵加拿大,加拿大基本没有还手之力。但只要美国和加拿大不战,其他国家也没那么容易入侵加拿大。

巴西在南美,和美国类似,也有东部大西洋的战略纵深。其东西宽度几千公里。不过巴西并没有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战略核心区。

澳大利亚是一个太平洋上的大岛。从这个角度,他和美国有些类似,也具备海洋的战略纵深,四个方向均至少有数千公里。问题在于澳大利亚本身的海军算不上一流,不足以保证本国海域的安全。而它的大城市集中在沿海,其实抵抗入侵的空间并不多。所以,还是依托美国的防御圈。只要美国在太平洋的霸权不跨,澳大利亚也足够安全。


巴山夜雨涮锅


这个问题……当然是美国。

在了解哪国战略纵深最大时,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战略纵深,简单说来:

作为军事学名词,战略纵深大致意思是可做战略性运动的地域空间。大面积的战略纵深区域能让军队和决策者有得以喘息的时间,并利用时间进行重新布置军队集结,修整。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当然是国土面积最大,战略纵深越大。

比如二战期间的苏联,在面对德国法西斯的疯狂进攻时。纵然前期因斯大林的错误决策及大清洗的严重后果,导致苏联军队在苏德战争前期一溃千里,但依靠恐怖的战略纵深,苏联最终在莫斯科城下稳住了阵脚。而战线越拉越长的德国却因精疲力竭最终输掉了莫斯科战役,其三个月灭亡苏联的狂妄计划最终化为泡影。

我国的抗日战争也是类似情况。

相比于大国的恐怖纵深,二战期间的西欧小国可以说非常悲催,特别是丹麦,纳粹德国仅用四个小时就完全占领了整个北欧小国,丹麦军队在闪击战中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更遑论组织有效的反抗。

所以一般而言,国土面积和战略纵深是成正比的关系。

那么今天的世界,谁是战略纵深最大的国家呢?静夜史认为非美国莫属。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战略纵深不仅指陆地,也包括我们从未关注的海洋和天空。

作为世界上地缘位置最好的国家,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部的加拿大是其忠实小弟,南部的墨西哥从来无足挂齿,东南方向的古巴更是战战兢兢。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在陆地上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而东西两大洋则可以作为美国的战略纵深。

事实上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美国虽然综合国力强大,在国际上罕有对手。但美国为了本土安全,从未放弃国土战略纵深的构建。

这种构建不是特朗普在美墨边境修隔离墙这般俗不可耐的自卫型战略纵深,而是将战略纵深向海洋延伸的扩张性战略纵深。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美国在1867年买下了俄国的阿拉斯加,将战略纵深起点摆在白令海峡。

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将起点摆在太平洋中部;同年美国在美西战争中击败西班牙,夺取了关岛及菲律宾群岛,再次将起点推进到太平洋西岸附近。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占领朝鲜半岛南部,这使美国再次将前沿推进到日本群岛、朝鲜半岛南部、琉球群岛、台岛、菲律宾群岛等地。

至此,整个太平洋几乎都成为美国的战略纵深。西太平洋上第一岛链的形成,使得对美国有潜在威胁的国家在对美国进行威胁时,其首要任务不是打击美国本土,而是突破美国设定的第一岛链。

不仅如此,美国还积极发展全球打击力量,在其他国家的势力范围内耀武扬威,例如美国航母在东亚的巡航。这使得美国战略纵深的起点得以维持在别国的家门口。通过将战场摆在敌国门口甚至敌国境内的办法,使美国本土永远距离战争万里之外。

除了尽可能的将势力范围向前延伸,将战场摆在敌国门口或者摆到敌国境内。美国增加战略纵深的另一个方式是在远离美国本土的地方建造“隔离墙

例如二战之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持西欧各国快速崛起,使之成为对抗苏联钢铁洪流的坚固屏障。虽然苏联综合国力强大,但在西部始终无法突破西欧国家的封锁,美国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本土多加了一道保险。

当然,对于综合国力极端强大的美国而言,扩大战略纵深的努力从未停止。在远离美国大陆,将战略纵深起点摆在大洋之上,甚至敌国境内时,美国也一直设想将自己的战略纵深起点向太空延伸。

今天的洲际导弹,最短射程都在8000公里以上,如此之远的打击距离对于任何一国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即使美国将战场摆在敌国家门口,甚至敌国境内,都不可能百分百保证本土不会遭受洲际导弹的袭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战略纵深的起点转向,将所有国家的对抗方向由地球转向太空在美国太空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情况下,这就使美国的战略纵深再次得到了空前的扩大。

所以今天的战略纵深,绝不仅仅是一国的陆地总面积。作为世界性强国,美国的征途,不仅是天空和海洋,更有浩瀚无边的宇宙。

这种扩张性质的战略纵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所以美国的战略纵深最大。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