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考上清華或北大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後面默默無聞的多,你怎麼看?

白羊座中年少女


能夠考上清華北大,肯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高考之後,大家的競爭賽道變了,有些沒有適應過來,那麼後面自然就默默無聞了。


在高考之前,學生的主要賽道就是考試。大家幾乎都集中在考試這件事情上比高低,但是人生不僅是考試。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智商肯定是不低的,考試能力也很強。但是工作之後不僅僅是考試了,也不僅僅是智商。在工作中,以前的優勢有時候反而會變成劣勢。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考試能夠考到的能力是不全面的。我們考試的制度是為了選拔人才,但是這個選拔標準是有偏向的,不能完全做到科學。

這些考核標準和社會上的標準完全不一樣,導致很多高分學生後來不適應也是正常的。


對優秀的學生來說,工作之後變得沒那麼優秀是比較痛苦的。對於清華北大的學生更是如此,當年的天之驕子,不管是自己本身還是旁人對自己都有很高的期待。然後現實很殘酷,你不可能永遠保持第一,特別是在另外一條賽道上重新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順利轉變。


但是儘管如此,清華北大的學生畢業之後還是有著很不錯的工作或成就。儘管如果從排名來看,這時候的排名和當年省內前100名已經不可比,但是我們依然得認識到:絕大多數清華北大的學生,畢業之後即便不是人中龍鳳,依然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個人覺得這話說得一點都沒錯,很多學霸在高考中,考上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的時候,就是他們一生中最巔峰的時刻,自己也沒想到,後來就慢慢“消失”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第一、高考的關注度太高

高考是我國第一大考試,是目前所有考試中,參加人數最多,涉及面最廣,關注度也是最高的一場考試。今年高考報考人數突然1000萬,也就是說,高考至少牽涉到了上千萬家庭的切身利益。而在國內,大部分家庭也都經歷過高考,高考是很多人改變命運最主要的途徑。

因此,我們看到,每年高考的時候,絕對是最熱鬧的幾天。而高考中,最受關注的又往往是那些考得成績好的學生,說實話,考得差的學生,除了自己家裡人關注,社會上是不會有人關注到你。比如今年高考中,人氣最高的幾分考生,上海的武亦姝,廣西的楊晨煜,湖北的常書傑,浙江的徐嘉驁,個個都是學霸型的。這些考生,不出意外,最後都會被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錄取。而他們中間,在今年高考中,也是賺足了人氣,除了武亦姝成名很早之外,其餘的人,今年暑假絕對是他們人生中目前最輝煌的時刻。

第二、進入大學後,是人生分化的開始

以前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進入清華北大後,你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多大”,確實是這樣。雖然都是高考後進入的清華北大,但這背後的差別是巨大的。

有人是通過裸分考進去的;有人是通過自主招生考試,得到了降分錄取;有人是通過競賽保送的;有人是特殊招生進去的。每種不同的途徑,反應在學生身上的素質是有差距的。

而更大的差距表現在進入大學校園以後。昨天,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畢業生畢業典禮上,來自甘肅鎮原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學生張薇,作為本科畢業生代表發言,在她的6分鐘發言裡,最開始就陳述了自己家鄉教育與其它地區之間的巨大差別。

張薇說,她高中時,代表學校去省城參加物理競賽,在實驗環節連儀器都沒見過,當她找到實驗儀器開關的時候,競賽時間已經到了。後來張薇憑藉自己的努力,最後成功考入了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當她進入大學後,發現了與其它來自大城市同學之間的巨大差距,她競選班長失敗,她競選實踐隊長失敗,就連平時的微積分作業,她需要花費比別人多出三四倍的時間,體育課上,仰臥起坐100分,她也只能拿到20分。

類似張薇這種情況非常多,很多寒門學子或者來自普通家庭的學生,他們中學階段憑藉自己的努力,考進了清華北大這種的高等學府,由於平時條件有限,當他們進入大學後,發現自己綜合素質跟其它同學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口才沒別人好,才藝不如別人,組織協調能力不在一個檔次,見識也沒別人多”,這些差距都是在進入大學前,慢慢積累下來的。只是在進入大學後,開始徹底爆發了。

大學是個大舞臺,進入大學後,才是人生真正開始分化的時候,而很多在中學階段只會讀書的學生,進入大學後,如果還只是會讀書,那麼跟其它同學之間的差距就越拉越大了。

第三、畢業後,人的命運完全發生了改變

經過大學四年的洗禮,學生之間的綜合素質開始拉開差距,有的學生在清華北大里,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全面提升了綜合能力,能文能武;而有的學生從進入清華北大後,開始墮落,自以為帶著高考狀元光環進來,“老子天下第一”,於是開始揮霍青春。

比如今年湖北高考理科狀元常書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15年作為湖北鍾祥狀元進入了北京大學,根據知情人敘述,進入北京大學後,沉迷於遊戲,天天逃課,甚至連考試都經常不參加,最後在2018年大三的時候,被北京大學勸退,再次回去復讀。當然,今年再拿湖北省理科狀元,實在是出人意料。

因此,從清華北大畢業後,這些曾經的天之驕子,命運完全發生了改變,有的人變得默默無聞,甚至可能都不如其它學校的畢業生,這一點都不稀奇。

第四、清華北大學生就業方向決定了部分人默默無聞

從最近幾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就業質量報告來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畢業生,在畢業後做出的選擇來看:

(一)大部分學生選擇繼續深造,其中有一部分學生選擇了出國留學,而這部分學生最後回國的比例相對較低。這部分留在國外工作的學生,哪怕是成就突出,大部分人可能也不一定會知道。

(二)部分就業的學生主要選擇了體制內,清華北大的畢業生,目前最喜歡的工作主要是以體制內為主,包括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國有企業,而這些體制內,短時間內就出人頭地,聲名大噪還是很難,真正最後成為大boss的少之又少,大多數人最後確實是默默無聞了。

結束語:我們要相信一句話,不管各行各業,拔尖的都是少數,大部分人最後的歸宿都是默默無聞,過平凡人的日子。哪怕是在高考中曾經輝煌地考入清華北大的學子,大部分人仍然只能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罷了。

對於這個問題,你們怎麼看?歡迎交流。


教育有故事


這和一般的觀念即大學是嚴進寬出有關係。

很多高三的學生被教育要為了高考拼命,一旦考進大學就可以鬆一口氣了。於是可以看到不少學生進大學後開始在精彩的校園生活中放飛自我,尤其是手握生活費,父母又不在身邊,如果從小自理能力自主意識比較差的,很容易就一落千丈。

其實大學也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段成長經歷,考進好的大學只是敲開了許多門中的一扇。我在別的問答裡說過,後面的路還很長,這四年時間是很寶貴的,要為今後走上社會開始工作做準備。無論在專業上還是綜合技能上都要抓緊鍛鍊自己。不然舒服了四年,到最後才為找工作著急,就來不及了。

但總的來說,國內排名靠前的大學,因為生源質量比較高,應該說在大學裡成材的比例也是比較高的。而且好的大學,對於課程水平以及學生管理的要求都相對比較嚴格,所以沉淪的學生不是沒有,但總要少很多。

我在回國工作的這些年接觸過不少實習生,有的來自浙大,有的是上海一些大學的,還有的是比較一般的學院。能感覺出來好學校和一般學校出來的學生水平上還有能力上還是有差別的,不是絕對的,是從比例上來說。

所以給所有考進大學的學生們的忠告是:人生是你們自己的,是從容的過,還是得過且過,沒有人能替你們決定,自己好好把握吧!


江南漁夫


我覺得這句話大體上是對的。而舉出清華和北大這種學校來看。更具有特殊的社會代表性。為什麼呢因為在廣大的社會里多不勝數的人民群眾裡,只有那麼0.0001%的天才走向了成功。成為人們眼中的成功人士成為了科學家成功的商人,富豪,政治家,或者是為國家效力的高級別官員。成了知名大學的教授,研究員。可是這樣成功的人是又佔多少呢?清華和北大的人才夠多吧?智商也都充沛的。可是真正走向社會的時候。在30歲,40歲,50歲,看人生政績成績的時候。又有多少能夠越過龍門?而人們看到的只是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很少去關注那些默默無聞的人,很多的人都將變成普通人。對於這些名牌大學的對人來說,考上名牌大學的那一刻可能就是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在那時他超過了99%的同齡人在那一刻他們是成功的,是閃耀的。而以後雖然考上名牌大學的人會少走很多彎路。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一定可以成功。一定會出人頭地這個是有很多不確定性的還有自身的眼界選擇,努力都有關係。最後能從微末中崛起,不依靠家裡得到成功的人,每一個都是有很多故事的。他們都是茫茫人海中具有特殊性獨特性有耐心和運氣的人。如果你不具備成功的必要要素又無法改變自身現狀的時候其實更應該保持一顆平和的心。這樣有助於你更輕鬆的活著。這不是說不要努力,而是應該知道不要過於苛求成功。那樣反而會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薩彈1的夢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我國高等學府的兩顆“雙子星”,每年“引無數學子競折腰”。考上這兩所名校的學生都是學習上的佼佼者,是光宗耀祖的一件大事,不過有些人說是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後來就默默無聞了,我不認同以上“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觀點,他們優秀祝賀他們,我們同樣可以變得優秀,我們成為他們。


何為輝煌,腰纏百萬、豪車別墅就是輝煌麼,輝煌是個人自我認知還是別人肯定,有沒有一把尺子來衡量,什麼是輝煌什麼是平凡,我不認同‘二元論’的批判,非黑即白,費小即大,這是普世觀點。

何為無名,難倒就是社會不認可,沒有明星光彩奪目的閃光點,平凡但是不普通就是無名麼,非也,無名不一定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但是往往幹實事的人,推動社會發展的人都是不求名不求利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

輝煌也好,無名也罷,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就是可敬的,大學有很多,考生千百萬,但考入清華和北大的畢竟鳳毛麟角,稱為“人之龍鳳”不為過,從總體上而言這些名校畢業生要比普通大學畢業生做得社會貢獻多,得到的社會認可度高,若我們不能像他們那樣優秀,但是我們可以做最優秀的自己,不要在乎名利,踏踏實實做事,方可早就。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有人說考上清華北大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後面默默無聞的多。把輝煌與默默無聞對立起來,在提問者這眼中,站在聚光燈下才是輝煌,這樣的理解未免有點狹隘。考上清華北大,只是有了求學的入門券,沒有任何的成就,怎麼就輝煌了呢?難道說有媒體大張旗鼓的宣傳,有鄰人的豔羨,就是人生的輝煌?之後默默無聞,就不是輝煌?

我高中的數學老師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師,他育有兩女一子,都生在六十年代。基於他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們都很上進,學習很好。

大女兒一舉奪得我市高考狀元,被清華錄取,學的應該是生物製劑之類的,我記不清了。當時也是引起了轟動,採訪者,祝賀者絡繹不絕。那時候,指標比現在要少很多,考取絕對是鳳毛麟角。

兩年後,二女兒高考,也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其中還有個小故事。當時高考完了之後,對答案,女兒大驚,數學最後有道題採取了與答案不同的方法求解,但結果相同。老師仔細分析,覺得女兒解題沒有問題,可是估計判卷老師會不給分。再三思索,鼓勵女兒給北大寫信,講述自己的解題方法,把自己的解題過程寫出來。北大不愧為北大,收到信之後,二話不說,派人直追當時已趕赴錄取現場的老師,一句話,直接錄取數學系。二女兒雖然沒有考取狀元,卻也如願上了北大。

或許上了些年紀,對小兒子的管理就沒有姐姐們的嚴格,最後考取了山東大學數學系。相比兩個姐姐,是有些差距,但對於普通的我們,那也只能望其項背。

高考只是一個節點,人生的路還要繼續走下去。

大女兒清華畢業之後考到美國留學,從碩士到博士到留校任教,後來更是被聘為常春藤的終身教授,各種掛名頭銜也有好幾個。她早早地遠離了我們的視線,我們以為她默默無聞,那是因為她早已一騎絕塵,到了我們所看不到的領域,即便是在那個高手雲集的地方,她也一樣通過自己的努力,傲視群雄,站在了金字塔的塔尖。

二女兒北大畢業後也選擇了出國留學,見識了美國的高精尖之後,她選擇了回國創業,把美國的技術帶回來,利用自己的技術設計製作精細化微雕模板,為廠家服務。如今事業也做得風生水起,在不斷擴大規模。如果沒有二女兒那高深的學術支持,很難想象能完成一個個個性化的訂單,維持工廠的正常運作。二女兒沒有姐姐那般的學術成就,但她的工廠卻推動了我國工業的精細化進程,她實實在在為國家做出了貢獻。

小兒子沒有兩個姐姐的才能,只能給姐姐打打工,混口飯吃。畢竟那麼大的一個企業,也需要一個家裡人。

清華北大的學生,走出了高考媒體的聚光燈,他們的人生不是不再輝煌了,而是真正進入了孕育輝煌的階段。畢業後的他們,如同無數的草種,撒入廣袤的原野。看似不見,卻在生根。屬於他們的世界開啟,真正的輝煌開始,利用自己博大精深的學識,用非凡的眼光洞察世界,在各自的領域深耕,改變著世界。

向那些默默無聞,但功勳卓著的清北人致敬。


凌晨兩點靜悄悄


有人說,考上清華後,北大的學生大部分人,高考成為其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以後就默默無聞了。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這個默默無聞,並不代表這些人在學校的學習在崗位上的成績不輝煌,而是他們不同時期的社會角色決定的。

高考的時候為什麼最輝煌?

這是因為高考萬眾矚目,是一年一度最受關注的時候,考上北大清華的這些學子,就更令人關注,這就是人們覺得他們這時候最輝煌的原因,這時候,他們一舉成名天下知!

以後為什麼就默默無聞了?

進入大學以後,他們社會角色是學生,任務是學習。他們生活和學習在學校那個小社會里,他們再怎麼出色,也只是在那所大學裡,在學習的系裡班級裡為人所知,而不會受到全社會的關注。他們當然默默無聞,這默默無聞,是特大的好事,孜孜求學就需要這樣的默默無聞。

大學畢業以後,學子們走上各自不同的崗位,從事不同的工作。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他們絕大多數是靠智力吃飯的,不是靠臉吃飯的。靠智力吃飯當然不需要出名走紅,只有靠臉吃飯的人才需要紅。清北的畢業生,大多數從事的是各類科研工作,不是從事演藝工作。他們從事的工作性質,就需要板凳一座十年冷這種精神。

只有具有這種精神,才是最好的科研工作者。演藝演員跟他們完全不同,他們需要不斷的製造一些花邊新聞,來讓自己紅紅紅,越紅越好,這是職業性質不同決定的。一個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如果坐不住,而是成天出風頭,弄出各種動靜,那他就不具備起碼的科研素質,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科研人員。

從上面的分析,你應該已經知道,進入清華北大的學生,學生階段默默無聞,工作以後默默無聞,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如高考時代了,他們再出色,也不會那麼萬人矚目,這是他們扮演的社會角色決定的。

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默默無聞的,能站到各行各業金字塔尖端頂端的人,畢竟是極少數的人,要求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都能夠站到金字塔的頂端,這是不現實的。人類社會從古至今,人生代代無窮盡,站在金字塔頂端有幾人?


當代師說


高考只是人生過程中的一個段落。

人生是漫長的過程,高考只是這個過程中的一個段落而已,即使考上北大清華,也只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過程,毫無疑問,他已經贏得了這個過程,到達了這個過程的頂點,達到了這個階段的輝煌,儘管這個這個輝煌是可喜可賀的,但畢竟只是人生階段性的成功,遠遠不足以證明也不能夠預見將來的人生道路,所以也許這是他漫長人生道路上唯一的一次輝煌,這本來就不足為奇。

名校學歷從來就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更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哪怕他的學歷再高。成功是獨特的眼光、超乎常人的努力、適宜的環境條件以及運氣等各種因素的組合,即所謂的天時地利人和,不是隻要具備了清華北大的學歷就能夠成功的,這個很正常。很多成功人士,並沒有清華北大的學歷,甚至沒有高學歷,也即是我所說的學歷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更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沒有成功,就註定只能默默無聞,絕大多數人都是默默無聞的,這沒有什麼奇怪的。

成功從來就是少數人的事,絕大多數人只能是默默無聞

縱觀各行各業,能真正成功的人只是極少數人。清華北大和各個985、211院校的畢業生,每年都不在少數,但能夠走向事業頂峰的人又能有幾個?多數人還是在默默無聞的工作和生活,每一條通往成功的路上都有無數人在奔跑,學術和科研上,有多少人在默默的潛心研究,但是能出來成果一舉成名的沒有幾人,體育界的多數運動員成天在努力訓練,但是拿到各種金牌的也就那麼屈指可數的幾個。成功了的成功了,沒有成功的就只能默默無聞。但是也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人,撐起了我們的社會,他們的貢獻同樣功不可沒,只是沒有人記起他們而已。


這就是現實,這個現實告訴我們,進入名校僅僅是新的起跑線,不要讓暫時的輝煌遮掩了自己的視線。


教育至上


沒有等來的輝煌,

只有創造的奇蹟!

Wonders must be created,splendors are not waited for.




水木清華76318705


不太同意這個看法。考上清華和北大確實是這些考生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但是說他們“後面默默無聞的多”,這好像不完全正確。

1.輝煌時刻太耀眼是因為襯托他們的人太多了。很多考上清華和北大的學生,在清華和北大錄取他們的那一時刻,也許就是人生最輝煌的時候。那是多少高考學子夢寐以求的事,那也是很多家庭翹首以盼的事,那也是很多清華北大生源地地區學校引以為榮的事!可每個省份一二百人的錄取數的背後,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綠葉般的考生的襯托。

比如像陝西省,據統計2018年被清北錄取的總人數是241人,其中裸分夠線的116人,而他們的背後,是31萬之多的龐大的考試隊伍。能考上清北,他們能不耀眼嗎?

2.說他們後面默默無聞,是不是說他們在高考輝煌之後,在上了大學之後,在參加了工作之後,就沒有什麼建樹嗎?不是這樣的,他們依然優秀!只是不那麼耀眼,是因為在他們身邊優秀的人才太多了。據有人統計,清北70%以上的學生畢業後選擇繼續深造,其中一部分去了國外留學。學成參加工作的,在各行各業是非常受歡迎的。他們相當一部分選擇留京工作,有的去了像華為、騰訊等知名企業,還有的選擇了公務員。因為他們是中國最優秀的學子,所以無論選擇在什麼地方工作,大都會成為重點培養對象。因為在他們身邊優秀的人才太多了,所以才顯得他們默默無聞。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無論在什麼地方,在才智、能力、創新意識但方面依然是非常優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