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你百看不厌的桥段是什么?

徐徐小妖精


还是《大闹天宫》最得我意,它体现了孙悟空的叛逆精神,在古代中国古,人就应该遵循圣人言行事,“叛逆精神”是非常罕见的。

从顽石而来的孙悟空,被天庭招安,在天庭度过一段逍遥的日子:

“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

跟列位仙班称兄道弟。

如果悟空安分地涤马抹尘,他大可以快乐地过完一生。

弼马温乃不入流的小吏,这个猛料被抖出来后,悟空被欺骗的耻感,要他不得不向天庭发起反抗。

悟空干起了他的恶作剧,他盗了瑶池中的蟠桃,窃了太上老君的九转还魂丹。弄得玉皇大帝火冒三丈,派遣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的豪华天团围剿花果山。

而孙悟空展示了真正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勇猛!一个打一万个,在《水浒传》、《三国演义》不可能被智商在线的读者接受,唯独《西游记》可以。

他拉起了“齐天大圣”的大旗,捍卫了花果山,还杀回了天庭,把世界捣乱得天不清地不宁。

毕竟孙大圣还在三界内,五行中,如来佛祖一掌重压,还是老老实实地反思五百年。

从此之后,就是悟空叛逆精神的结束,就是追求佛果的新旅程。

我喜欢《大脑天宫》,一如怀念少年的不羁。


云汀说文史


《西游记》里,能让我百看不厌的桥段是第八回的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



《西游记》中,这个附录写了唐僧的身世,其父原来是大唐贞观十三年的状元,上街游行时被宰相女儿殷温娇看中,于是二人结为连理。后来的事很多朋友都知道了,陈光蕊赴任途中遇害,殷温娇忍辱负重十八年。最后,唐僧与母亲相认,并在外公的帮助下得报大仇。



这段故事读了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估计这是后世文学作品由此受启发,进而改编出了许许多多故事的缘故。新科状元,大小姐,抛绣球,歹人谋害,母子相认,报仇成功,这些经典的戏剧元素,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小说甚至还把歹徒刘洪写成了一个好官,伏法那天居然还有很多百姓送行。



在《西游记》里,有关唐僧身世的笔墨不多不少,适合反复品读。除了这个桥段,接下来的魏征斩龙故事也很精彩,正好是连在一起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戴草帽的小老鼠


应该是《趣经女儿国》中唐僧和女儿国国王的片段。

女儿国国王尊贵高雅,美丽端方

容颜娇媚,丰姿绰约

她对唐僧一见钟情,希望能和唐僧甜蜜相守

女儿国国王含情脉脉、深情款款地望着唐僧

睡梦中也全是御弟哥哥的影子

然而就像《女儿情》中所唱的那样:“我柔情万种,他去志更坚”

唐僧虽然动了心,虽然有点犹豫,但他前去取经的意志更坚定

最终,女儿国王国的希望破灭了,她没能等到她想要的幸福

最终两人依依惜别

为什么对这个片段这么执着呢?首先因为女儿国国王是在是太美了

其次,这是《西游记》中让人感到特别有情有义的地方,唐僧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也有感情,他不是冷冰冰的石头,也不是木呆呆的木头,他也是一个人,所以,他也会感动,也会犹豫

所以,唐僧会说“来世若有缘分”

在一段充满曲折冒险历程的取经故事中,这段充满温情浪漫的小插曲给观众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让人在佩服唐僧的同时,也为女王感到惋惜,更为郎才女貌的一双璧人,没能成为情侣而有些遗憾。

经典就是经典,经过这么多年的岁月磨砺,依然让观众难以忘怀,这就是《西游记》这部电视剧永恒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