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動不動就打罵你的老師,你現在遇到他/她會主動打招呼嗎?

答否


老師打學生那是在我很小的時候,上小學剛識字寫字,我們那個年代上學全靠老師教。父母沒文化的多,有文化的很少。我記得那個年代有的父母、大哥哥大姐姐晚上還上除文盲班。有文化的很沒時間教。因為那個時候還是大集體,他們要勞動,從早上要幹到晚上很苦的,中午吃個飯時間很短。那有時間問我們。我們在校經常聽有父母對老師講我家小孩調皮不認真學習你給我揍他。所以我們那個時年老師偶爾打學生是很正常的。我遇到以前教我的老師尊敬的不得了。那能記仇呢,早就忘了。現在想來他們那個年代的老師也很辛苦的拉。第一代下放的知青,有泰州,有上海,還有我們本地縣城的。當地的老師很少,多虧她們了。


許先生126


我從小到大別說被老師打罵,就是連批評幾乎都沒經歷過,只有初中的班主任喜歡對我冷嘲熱諷,幸運的是當時自己根本聽不懂😥

這位老師不太打學生,但是他會想辦法制造矛盾讓別的老師動手,然後向校長報告,這種事件發生了幾次,有兩位老師被處理。

去年同學聚會才得知,他還會扣留學生,將十幾歲的孩子鎖在一辦公室,即使家長去領人也不讓走。被扣留的一男生去年說起還是感覺心有餘悸。

我主要是感覺他做的三件事有點“壞”,就想以後見到也不搭理他。幸好只是遠距離瞧見過兩次,如果真的迎面遇到,是否真的做到不搭理估計還是有問題。

當時他做了這三件事讓我反感:

第一件事:當時有個男同學成績優秀,家庭困難。母親是精神病,父親是個獸醫。以前工作的人都是極為忙碌的,所以他家的農活和照顧母親的任務全落在他身上,全班所有同學都同情他。

可是他初中畢業突然回家不讀書了,後來我才知道,這位班主任的兒子頂替了他參加中專考試的資格!(當時參加中專考試前有一次預選考試,通過預選的名額有限,記得當時我校有8名學生有資格參加中專考試)

第二件事:參加中專考試前,班主任找我談話,剛開始比較委婉,無奈我腦筋不拐彎,反覆強調考試時注意幫助同學,我就是聽不懂,他只好本著臉說:考試時候要想辦法幫助他兒子!

他兒子坐在我對角線還隔一排,我本就膽小,怎麼敢違規?考試結束就一直黑著臉。

第三件事:也許這件事讓他恨上了我,當時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學校,他拿到了半個月沒通知我,也沒通知就在隔壁小學上班的父親。直到體檢前的一天夜裡,有兩個家在學校的同學跑到我家,我們才知道這件事,父親出面才把錄取通知書拿回來。

現在太多人認為以前的老師好,現在老師道德敗壞的,其實真的未必,社會是發展的,人總歸是會越來越好。


媽咪老師


我從小學到高中,都是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因為我從來不惹事生非,只有一次,我和同學一起在夏天去到村頭的機井裡玩水,被老師狠狠地教訓了一番。但事後想起來,老師何嘗不是為了自己好呢?

老師,既為人師,家長把孩子託付給你,老師就要擔負起為人師的責任。就要為了孩子的未來負責。

自我從教以來,被我打的學生很少。但被我"打”過的學生從沒記過我的仇。結果恰恰相反。這些畢業後的學生,每次碰到我,很遠就會與我打招呼,甚至噓寒問暖,令我感動。

但時過境遷。今天的孩子已成為家中的小皇帝,與過去想比不可同日而語。作為老師,更應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及教育教學水平。學生犯錯,要以正面教育為主,萬萬不可做出有違師德之事。

以上僅是對題主提出的問題有感而發。但我想信,敢去管學生的老師,在學生走向社會,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之後,與老師主動打招呼的學生會越來越多。

良藥苦口,信不信由你。


山不在高438


答,動不動打你的老師不管出發點如何,都會給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陰影。①出發點是好的,批評可以,打人就不對了。打慣的手,罵慣的嘴。縱然小心,注意,也難免會出事故。孩子的調皮搗蛋是天性,通過打罵是改變不了的,有時候不過是貪玩。現在小,不懂事,過幾年長大了,一樣愛學習,聽老師的話,遵守紀律。你打了他,想法是糾正他的壞習氣,他卻認為無事生非,故意找茬,以後還會尊重你嗎?②不良的企圖。孩子尊嚴得不到尊重,表面上低頭認錯,內心的牴觸情緒卻與日聚增。現在年齡小假裝害怕你,一旦長大或許就會報復。真是得不償失啊!這樣的事例不是沒有,認識的錯誤,必然導致行為偏離軌道。即是老師知道錯了,心理有了陰影的學生是否會原諒你?我認為不會打招呼!我兒子告訴我,我一看見小學的女班主任老師,心理就害怕。寧可看見繞著走,也不想上前去問一聲好!


雲遊四海578


老師打學生是舊時代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在農村,可以說那個時期是對於學生的負責,也確實對孩子的心理影響非常大,但是在於現在老師都很少打孩子,也不能說他們對學生不負責任,是因為現在的孩子都被寵壞了,思想也比舊時代的孩子要成熟,孩子的思想也沒有舊時代的孩子堅強,老師一但打了孩子家長很可能會到學校找麻煩。80,90後應該都知道當時上學時班裡有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受到老師的打罵,在下課放學的時候還會想辦法“惡搞”老師。

其實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不是學習最好的,而是那些學習中等,跟老師玩的開的學生,再怎麼打罵都知道老師是為自己好的,讓師生關係非常的舒服,可以在快樂中學習的學生。相反的例子一個學習非常好的學生,哪怕老師只是稍微提了一下高腔都會覺得老師針對他,這樣的學生學習再好有什麼用那!

但對於這個打不打招呼這個問題還是得根據個人性格了,如果他是思想開放的孩子不管學習好壞,是否被打罵過,他們也是會打招呼的,但是對於性格相對內向的,他們哪怕學習再好,得到了再多的誇獎,也很少會去打招呼的。

個人覺得老師打不打學生跟,長大後給老師打不打招呼是沒有影響的。

現在這個社會孩子該打的時候還是得稍微教育教育的,有句話說的好:“孩子不能慣,越慣越習慣”,孩子長期的被溺愛是很危險的!



DeleteMr


我還真沒遇到過都不動就打學生的老師,所以我也沒挨老師的打罵。倒是看見老師有忍無可忍的時候,打過同學。

念初二那年下學期,有一個從城裡轉到老家來唸書的同學,姑且叫他亮吧。據說在原來的學校經常和人打架,一年轉學兩次,又是因為打架轉回老家來唸書,已是第三次了。

那時正是“武術熱”的年代。亮學過兩年拳擊技法,沒事就想露兩手。轉到這裡唸書,不到一週,老毛病犯了,課間在教室的走廊,直拳,勾拳,嘴裡還叫嚷著。鄉下的孩子那時也都練三腳貓的功夫,沒見過這西洋拳,有些輕蔑。亮就找他比劃兩下,玩著玩著,拳來交往,下手不知輕重,亮吃了虧。那麼多同學面前丟了臉面,兩人就翻臉了。亮拿起座凳,把那個同學砸倒,又騎在身上打了個熊貓眼。

那個同學平時還是比較老實的。老師看了同學的傷勢,轉身厲聲問亮:“你表叔低三下四託人來,叫你念書,是叫你打架的嗎?你是怎麼來鄉下的,忘了?下手這麼狠,想鬧出人命是吧?!”老師臉色鐵青,說著揚起了巴掌,幾個響亮的撞擊聲,這比“比武”時的失利更丟人。

這幾巴掌還真的管用。此後,亮收斂了許多,一直到畢業各分東西。

再見亮時是個意外。在徐州火車站售票處,一個軍官模樣的人叫我的名字。我楞了一下認出了他。候車的空兒談了一個多小時。

亮念高二時就應徵入伍了。邂逅時已經是副連級幹部了。這次是探家返回部隊。他說他去找過老師,沒找到,聽說是調走了。我知道他說的老師,是給過他響亮耳光的老師。他說挺感謝他的,還有點想念。他給我留了駐軍的地址,如果能聯繫上老師,讓我把老師的地址給他,他要給老師寫信。

成長中的人生就是這樣,年少時的無知和輕狂,在我們成大後,都成了想念,成了想念背後的感激。

(插圖來自網絡,侵刪)

家校一線,聚焦教育,探討家校共育


家校一線



單春幹


小時候愛打我的一位老師是鄰村的,不管他在職那陣,還是退休,他見了我總是叫我的名子,顯得還真親切,我自然也很客氣。


泥人161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今生再也看不到我的老師了,我想念他。


廣林174820301


會打招呼。真的。做人最基本的禮貌和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