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葬禮很注重細節,尤其是出殯習俗多。出殯習俗都有哪些?

新大風歌


在我們江西贛州以前出殯習俗是這樣的:

某人去世後,抬放到祠堂中間的板榻上,安放時頭必須朝下,腳朝上,將臉蓋上,親屬跪著不停地燒紙,然後四處通知親戚,同時將全家人的“年庚八字”送請“先生”選擇人殮、埋葬日期。人殮前,死者由其兒女或親屬揩其全身,再由“八仙”(即抬棺的八個人)給死者換穿“壽衣”。戴孝 父母死亡,兒子穿白長衫,披麻,腰繫草繩,鞋蒙上白布或穿草鞋。凡是給死者送葬的,每人發給一塊一尺見方的白布扎頭上,喪家當年過年的對聯,改用藍紙或白紙書寫, 人死的第二天,請吹打手吹奏哀歌,家裡的婦女和著哀歌一齊號哭, 人死後每七天為“一七”,自頭七到七七,每逢七要請道士或和尚唸經,超度亡靈,叫“做七”,其中“五七”最隆重,其它“七期”只供齋飯祭祀。七期內,兒子不能理髮。  出殯 ,由“八仙”將棺材抬到屋外門前,用兩條長凳架放,棺前置一桌案,擺“三牲”祭品,點白蠟燭,送殯的親戚、村鄰依輩序輪次對棺叩頭,祭畢,“八仙”抬起棺材上路,一人舉幡在前散“錢紙”,長子雙手捧持靈牌。棺材在抬往墳山的路上,不時地停放,叫做“擺路祭”;擺一次路祭,送殯的親戚分別跪拜一次,並送給“八仙”、“道士”、吹打人員等人各一個紅包。  埋葬 過去均為棺槨土埋,但窮富較為懸殊,窮戶買不起棺木就用草蓆或門板代棺,散土掩埋;富戶則很考究,用磚砌廓,置棺木於內,上面覆蓋泥土,壘成墳墓;有的富戶講求迷信,認為此時不宜人地埋葬,而用磚砌廓於地面,將棺置入其中,叫“停棺”。數年後擇日再將棺材埋人土中。  安靈 死者埋葬後,其嫁出去的女兒要送“靈屋”。“靈屋”仿較好的房屋模樣,用竹篾糊紙紮成,內置靈牌,兩旁立紙製的“金童玉女”,均安放在堂前桌上,這叫“安靈”。每日早晚由死者家屬把飯菜放於靈前供奉和跪拜,待“滿七”之後將“靈屋”火化。

建國前的我們這邊農村很興這種喪葬之禮。建國後,喪葬習俗不斷改變,時下已很少人會為死者這樣安靈的了。

現在時代在變,風俗也愛改變,現在的人死後一般都是叫火葬場的車過來就拉走,逝者遺物,包括衣服、生活用品等,都要焚燒掉,不能遺留。現在出殯有所不同,因殯葬改革,遺體需要火化。火化後,把逝者骨灰及碎骨裝入布袋中,最後裝入骨灰盒,一般是將骨灰盒的正面朝前。然後把骨灰寄放在火葬場,等找到風水寶地之後做一個好風水把骨灰放進去就可以了,沒有之前的那麼多風俗。


鄉農寶哥


死者為大,農村出殯有許多講究。若死者是老婦,必須讓孃家人最後看一眼親人,方可蓋棺釘釘。若死者為老頭,外甥侄子等晚輩要親手把老人抬入棺中,然後把被子蓋在老人身上,還要在棺中放上幾枚硬幣,這其中應該有視死如生之說。

起殯時,棺材上要覆蓋明鏡(一塊紅布),上面寫上死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日,這等於到另一個世界報到時的身份證,相當於過去的墓誌銘。然後,用大繩把棺材捆綁結實,大頭八個人抬,小頭四個人抬,就開始起殯上路。長子披麻戴孝要抱著老人的牌位(現在改為遺像)走在隊伍前面,侄子侄孫要手持用柳枝紮成招魂幡緊隨其後。




女眷中,長媳地位至關重要,要抱著老盆跟在棺材旁邊。所謂老盆是放香火之類的東西,應該是用來祈求老人平安走到另一個世界。女兒侄女等近親,要跟在棺材之後,一路走一路哭,哭的聲音越大,越表示傷心。


到了墓地,長子要下到墓中,把墓象徵性打掃一遍,寓意者盡最後一份孝心,然後把棺材下入墓中,再把老盆中的香點燃放在棺材上面,跟著,用磚頭把堂門壘嚴實。這時長子衣襟中要包上一捧黃土,圍著墓走上一圈,將黃土徐徐撒入墓中。接下來,幫忙的鄉親就會拿起鐵掀,把墓填平,籠成橢圓形。

最後,主事者招呼把貢品和一隻大公雞擺放在墳前,送逝者上路。公雞會報曉,有通神功能,應該讓它告訴上天,逝者要去報到了。然後,孝子們跪在墳前,在主事者的吆喝中磕三個頭。接著放鞭炮,喪事徹底結束。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一哥“俗眼看社會”之——

喪事規矩不可少

豫東平原,老子故里,孔聖問道,王禪成仙,交通多不便利,經濟也欠發達,以書法、教育獨樹一幟的文明之鄉,以文化人積澱了對古傳統的堅守,也潛移默化於各種習俗禮儀之中。

葬禮是大事,是對老人孝敬的最後總結,是家庭形象的集中展現,是整個家族整個村莊和諧共處的文明行動,是傳承文明教育後人的有效載體,也是社會規矩的一次再教育。

老人走了,最好的是兒女子孫侄子女婿能守在床前,斷氣也會些許安然,一般長子用細棉絮絲放在死者的鼻孔前以示最後確認,然後趕快動手穿準備好的孝衣,由長子先反套在自己雙臂之上,然後面對面往死者身上翻套,一般人走時都會有遺屎尿的,最好用溫水清理一下,內衣內褲必須除去,不穿半截衣服入土。衣服穿好之後,是要燒倒頭紙的,並用黃裱紙蓋臉,銅錢咬唇,腰下鞋底最好也墊上兩枚,然後放鞭炮告知左鄰右舍。

一般村上都有管事的,家人去請來先慮一下大致事宜,然後著人通知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現在通訊工具發達了,過去這件事是大活,當然姥孃家是要孝子親自去的,著重孝,步行入村,見人下跪,到姥姥家門口長跪,直到家人扶起起屋,門邊躬立,是坐不得的,舅舅再讓,最多低凳屈身,向舅舅哭訴老人死亡的細節,痛恨自己的不孝,舅舅勸著,說出辦事的一些要求,比如用棺、用孝、去多少人、行什麼禮、出殯時辰、埋葬方式等,講究人家詳細到每一細節,孝子一一答覆,然後叩首告退。

一般現在多排三(即死後的第三天)入葬,也有排五、排七的,排九已經是國葬了,不敢用,前兩天死者榻前燒紙燃燈,遠親及死者或子女朋友可前來弔唁,以默哀禮即可,至於喪事的具體吃喝招待事項,喪事“大總理(類似於治喪委員會主任)”已吩咐定了,不必操心,村裡人也早已各負其責了。葬禮正在以它的規則進行著。

葬日到來的前一晚上,孝子是要頂供的,是在老人靈堂前的一次祭拜儀式,對於年輕人也是一次禮儀現場教學,頂供多用二十四拜,應該是三拜九叩(周禮規定用於天地君師父的至高禮)禮的升級版,三上香三獻爵二十四個頭是最基本的,細節也不怕,禮儀先生有指揮,在跪、拜、起、進、上香、獻爵的高聲裡完成也不太難。

葬日一早,若不火化,是要移靈入殯的,一番燒拜之後,長子抱頭,次子侄子女婿抱腿託腰,把老人移入棺材,放平扶穩,蓋又棉被,三長兩短到位,棺蓋錯縫,以供瞻仰,現在各地推行火葬,此程序多是撒灰入棺了。

移棺入靈棚,孝子獻祭,各家親友隨來隨祭,一般一禮四叩或是行默哀禮,儀式進展也快,姥姥家是最後出場的,孝子賢孫遠迎長接,到家先入席吃飯,然後孝子三請罪,姥姥家主事的領人祭拜,孝子長跪答禮,舅父開口,合棺釘蓋,禮儀高喊起殯。

起殯的講究頗多,孝子跪請各方,眾人抬棺起靈,孝子背幡拄杖,牢盆摔碎,孟婆湯倒撒,村口路口換人再祭,至墳坑前停喪現場孝子復祭,舅舅家祭,子侄女婿外甥等再祭,祭畢,眾人解槓去鞕,孝子肩扛棺頭,眾人繩索穩抬,下葬三祭封土,燒紙結束葬禮。

至於謝孝、五七、百天、三年,也是葬禮的延續,規矩少了許多,多有紀念之意了。

葬禮的規矩各地多有不同,這裡只說個大致,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哥於一


因為現在已經實行殯葬改革,習俗和以前有了改變。就來說說以前土葬的時候農村出殯的習俗吧!

因為問題問的是出殯的習俗都有哪些?那就撇開從人離世到出殯中間的一些習俗不說,直接說說出殯過程中的一些習俗吧!

本地對於出殯這個環節的整個流程是這樣的。首先是

釘棺材蓋。等一家老小、親朋好友看過逝者最後一眼後,執事的就會安排人重新把棺材蓋蓋上,四角用很長很長的鐵釘釘住。在釘釘子的過程中,執事的會喊:躲釘、躲釘。不過這個事我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整明白,是叫誰躲釘。逝者嗎?他在棺材裡面好好地躺著呢!是叫其他人嗎?其他人已經離得遠遠的了。現在想想可能還是喊逝者躲釘,怕釘子傷著他。反正,有些事情本來就是很神秘的。就像湘西的趕屍或下蠱一樣。

棺材蓋釘好了,接下來的一步是綁棺,我們這叫做biao棺。就是用很粗的麻繩、木棍等把棺材綁好,方便抬出去。就像下圖。

(農村抬棺出殯圖)


棺材抬出門時,其他人要及時把靈棚拆掉,這是第三點。因為,棺材都已經抬出去了,還留著靈棚,不吉利。沒見過誰家把靈棚留下來,以備接著用的。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一聲聲一陣陣把逝者送到事先找好的墳地裡。

墳地一般都是自己家的老林地,埋葬著自己家族的多少輩人了。民間有老話,如果那個人不孝或不守法紀,大家會說他“死了也不能進老林地”,意思就是這家族已經把他給提出去了,讓他成為孤魂野鬼。墳坑也是提前挖好的,叫“打坑”。有些迷信的人,在打坑的時候還會請陰陽先(我們這不叫陰陽先生,只叫陰陽先)去看風水。其實陰陽先又會看個什麼呢?多是一些遊手好閒的人為了吃喝,不知從哪“熬了幾夜棉油”拜個野老師學上幾句讓逝者家人聽起來舒服的話罷了。如果請了陰陽先,就有多了一道程序:等棺材放進坑了,陰陽先裝模作樣鼓弄一番之後,孝子會朝陰陽先屁股一腳,意思是讓他滾蛋。所以,又有了一句話:出過殯打陰陽先,別怪我不講道理。


等棺材放進坑裡,孝子中的老大鏟第一鍬土,其他兄弟跟著也鏟上幾鍬土,就可以回家了,因為家裡還有前來燒紙的賓客要招待。埋土的事就交由原先幾個打坑的人來完成了。


一般情況下,經過以上幾個程序,農村過去的出殯過程就算完成了。


一株吊蘭


出殯,漢語詞義是移棺至墓葬地或殯儀館舍。按照這種解釋,湘西南地區對出殯的理解還不一樣,有其獨特的習俗。

湘西南地區漢、苗、侗、瑤雜居,其民間的習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難分辨一些習俗到底屬哪個民族的。其中出殯習俗就是這樣,那裡把出殯分成了兩部分,即出殯和上山(有的稱上界)。

出殯

就是把棺從堂屋內或廳堂內移到屋外,這是送葬的第一階段。

把棺移到屋外的場所講究。一、如果是大院落群居,場所必須是村落公認的場所,要出家裡的大門,不一定要出村寨。此種場所一般是一塊坪地,叫出棺坪,或停棺坪。如果是單家獨戶,或只有幾戶的地方,一般放在家門口的大路邊。二、行走的路線不能亂,一定要走老路。有的地方因房屋建設使地物地貎發生變化,有更寬更近的路可以走,那也不行,只能按規矩走老路。原因有二,其一是認為走新路會讓老人的魂迷失方向,以後找不到回家的路,其二是易發生鄰里糾紛。

出殯時間的講究。出殯時間一般在子時以後,天亮以前這段時間,大多數在半夜的三四點鐘。子時是個特殊時辰,扶柩的人不肯抬棺,他們認為這個時辰對他們不利。天亮以後,民間認為從堂屋抬出的棺見不了日光。

出殯的講究。出殯速度要快,基本上是小跑,不能捆繩索,用木杆子抬,只能用赤手抬,這就要求扶柩的人要有一定的手勁。出殯時棺上不能罩棺罩及任何東西。把棺移到屋外的坪地上,棺要放在兩條二人凳上,停穩後棺上可蓋一些東西,一般是被子印心之類的布料或毛毯。這些蓋過棺的布料或毛毯,不能丟棄,等辦完喪事後要分給孝子孝女做被子用,民間的說法是,孝子孝女蓋了這種料子的被子會身體健康。

上山(界)

棺移到屋外坪地後,再把棺移到墓葬地,這個過上稱為上山(界)。

上山的時間講究。上山的時間一般是上午或者下午,也就是要避開午時。與出殯一樣,出殯時,如在子時,扶柩的人不肯移,同樣的道理,午時的時候,扶柩的人也是不肯扶柩的,認為這個時辰對他們不利。

扶柩人數。扶柩人數一般是根據墓葬地的遠近和山的高低來確定,分為班數,一班為八人,離墓葬地再近也不能少於兩班人,遠一點的地方,可根據情況請三到四班人。

扶柩人的待遇。按老規矩,扶樞是一種義務性質的,但孝家要給一些物質上的待遇,發給他們的東西都要成雙。主要有:鞋子(過去是草鞋,現在為解放鞋)兩雙、毛巾兩條(過去為號布兩塊)、香菸兩包。

扶柩工具。兩根長杉木,兩根短木棒。這兩種工具是村寨中常備的,也是公用的,一般放置在公共場所,如亭子、鼓樓、風雨橋等,能遮雨的地方。粗繩索,用稻草織成,用了後要在墓葬地燒掉。細繩索,由扶柩的人自帶,用了後由他們自行帶回。

起柩與唱葬歌

起柩前要敬神,敬神畢就起柩。有的地方在敬神後有唱葬歌的習俗,一般由扶柩的人唱,也有專門請來的歌師唱,要唱好一陣才起柩。孝子孝女及所有帶號的晚輩走在棺前,一步三拜,並沿路散發紙錢,叫撒路紙。孃舅與長輩,或平輩中年長者、村鄰走後面。

撒靈米

起柩後,有一人專門負責向棺上拋撒稻米,叫撒靈米。民間說法,主要起柩後,會有很多野鬼吊在棺材上,會讓扶柩的人抬不動,所以用稻米將它們驅趕走開。筆者認為此為迷信說法,這種習俗可能與水稻民族某種古老的願望有關,具體代表什麼,還有待研究。

推柩

上山時移棺行走的速度不能太快,一旦速度加快時,孝子要在前面用力把棺往後推住,以此表示對去世親人的留念和孝心。

吵柩與幫柩

當移棺前行時,同村寨的青壯男人自發分兩班人馬,一班在前,一班在後,接過扶柩人的棺木,前面的人往後搡,後面的人往前推,棺木在路上就會來來回回地走,這叫吵柩。在孝子的反覆的跪拜求情下,吵柩的人停止吵柩,變為扶柩的人,這叫幫柩,也就是幫扶柩的人抬一段路,以表示對去世老人的惜別之意。能不能吵柩,主要是看去世人的年齡和平時在村寨的人緣而定,一般去世的人要六十歲以上,在村寨人緣又好的人才有人去吵柩,吵柩的目的就是為了熱鬧。民間習俗,起柩後抬起來就跑的逝者都是殤亡,即壽命不長或橫死之人。

孃舅只送到半路上

孃舅那邊所有來參加葬禮的人,一般都要為去世的老人送行,但按照傳統習俗,他們是不能送到墓葬地的,只送到半路上即返回。民間說法是,孃家人迴轉越快,外甥家發得越快。

接茶

在抬棺上墓葬的路上,如果遇有自然村落,這個村落的人家要為逝者接茶。接茶也要看逝者的身份,逝者家中無父母健在,或是岳父家中無老人健在者可以接茶,否則就沒有資格享受接茶之禮。按茶時要擺香案(八仙桌),點香燭,放茶杯,擺兩條二人凳用來臨時停棺。停棺時,鑼鼓樂及鞭炮聲也要停止。按茶的人為三人,一人站在香案邊高聲喊禮,兩人站在香案前,隨著喊禮聲,兩人跪拜香案。一般行三叩禮,即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接茶之後,繼續起棺前行。接茶之人不受年齡和輩分限制,接完茶後,香案與凳子要立即收回家中。

送完葬撿柴回家

送葬到墓葬地後,除留下孝家男丁和扶柩人員進行埋葬去世者外,其他送葬人員要立即返回家裡。回家路上,凡帶號送葬的人,要撿一些柴火帶回,放在孝家的家裡,意思為孝家進財。

總之,農村葬禮很注重細節,但十里不同俗,在湘西南,出殯的習俗只能說大致相同或相近,具體細節各地存在一定的差異。


關山聽風


各地有個地的風俗習慣。出殯是發喪人關鍵的一步,主要是將棺材從亡者家抬出,到墳地下葬的過程叫‘出殯’。此過程從古延續至今,我們這兒步驟如下:大操〔即主持人〕宣佈出殯前,先將抬棺人安排就位〔三十二或六十四槓。也有用車往墳地拉棺材的。〕準備好後,讓鼓樂起動,大操將用做燒紙錢的飯篩子〔派專人從左鄰右舍偷來的〕拿到門口西側,並用石塊或磚頭等硬物殿好後待用。這時己經起靈,棺材己到門口,頭西尾東。大操一聲摔盆〔即飯篩子〕,孝男〔即孝子〕在扛著引魂幡〔男左女右〕跪哭情下,另隻手拿趕瓦盆起立,猛地一下將其摔碎,並太聲哭叫,往西后退一百步〔迂彎轉彎,絕對不許仃在別人家的門口,直到公用大路〕,此時孝子由親朋好友一直攙扶至墓地。注意,孝男退到百步,大操諸孝子跪地叩頭後可以轉身直至墓地。而女孝則坐車前行〔注意雙身女子或來例假者絕對不許進墳地〕到墓地邊。在行進中,有的鼓樂隊送到村頭,也有的送到墓地。如果抬棺材時,中途可換人但不許仃步,要一對工同時換。出了村後,孝子可以不哭了。這是出殯過程。為什麼出殯向西行?相傳這是前往極樂世界。


大兵世彖


農村喪葬習俗,各地大體相同,但也各有所異。我們這裡大都是三天喪。就是從死者嚥氣時算一天,第二天向親友報喪,發唁電唁函,第三天出殯,上午眾家親友弔唁畢,下午先給亡靈送盤纏,(送上路錢)焚燒紙錢紙馬,由司儀高呼亡者名子,上西北大路啦!之後眾孝子回家入靈堂,之後由司儀點出至親孝子先拜,再以親疏陸續拜畢。再請親友依次拜畢,這叫行上棺禮,禮畢,閉棺抬棺出殯,此時大門外準備了一塊石頭,一個底部鑽了眼的泥陶盆,由長子將這泥盆摔碎,這叫摔”牢盆“。

這“牢盆”可大有講究的,具說人死後,不但要喝孟婆湯,還要把生前玷汙的水都要喝下去,(注意,生前要節約用水,少汙染環境喲)這種懲罰,很難接受的,不喝就被鞭笞。所以這時亡靈便拿出兒女們給摔的“牢盆”盛汙水喝,由於盆底被鑽漏了,汙水所剩無幾,這樣亡靈就少遭罪了。

等摔罷“牢盆“,這時正式抬棺出門,眾孝子依次跟在棺後痛哭送行,由長子手執招魂幡於路口或捌彎處,給抬棺者叩頭相謝,此時最熱鬧處,就是村民們看熱鬧的人,那些婦人們對每個孝子評頭論足,評誰哭得很不很,誰的樣子如何,誰的鼻涕長…我倒覺得她們實在無聊!

等到墓前,先由長子進墓坑內點上長明燈,在坑內臥一下,這叫“溫墳“,是種孝心。之後便是下葬,孝子行下弊禮,堆走墳頭,亡者一世真的蓋棺定論了。


青林223646642


出殯可能每個地方的風水習俗不同。但大致上講出殯就是葬禮中的一個過程,是指將死者靈柩從家中運往墓地順利下葬的過程。在農村葬禮中,出殯可以說是最隆重的場面了。從靈柩抬起到入土為安,死者家屬及親屬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孝子摔瓦盆到起靈扛幡,從路口撒紙錢到下葬前最後的告別禮,都是在孝子及親屬的配合下完成的。

首先是親朋好友全體舉哀,助喪者將牢盆舉起,讓喪主頭頂片刻後摔碎於地,即碎便起棺,鞭炮,鼓樂齊鳴,孝匾、輓聯、挽幛與執法器的道士、和尚、風 水先生及吹打樂班先導,喪主手持招魂幡或手捧亡人遺像“拽纖’隨後而行。抬棺者8人,俗稱“八仙”。 途中親友設路祭,須停棺受祭,孝子陪拜叩謝。


甜本心


人類喪葬的一系列活動,實際上是由死者快要斷氣時的那一剎那就開始了。在死者的親屬發現病人將死時,通常要做的有這樣幾件事情:一是以各種方式試探親人是否已死,以防不測;二是以各種方法挽救死者的生命,希望用活人的誠心使病人起死回生,或者設法使活著的人可以繼承他的香火;三是在病人臨死或新死時就舉辦各種活動,以便死者在死後能達到活人所希望的目的。這一方面是由於親情的因素,另一方面則是由人們的信仰和觀念所決定的。

招魂

當人將要斷氣之時,人們要用新絲綿放在病人的口鼻前,以此來探察他是否還有呼吸。因為新絲綿很輕,容易搖動,很輕的呼吸也能夠感應出來。同時,死者親屬或者侍從們揮舞著死者的衣服登上房屋頂,大聲呼叫死者的姓名,連喊三回,而後再把死者的衣服扔到屋下,由人接著,蓋在死者的身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祈求鬼神,希望讓死者的靈魂從陰森的冥界回到屍體上來。這是生者在盡最大的努力挽救死者,叫“招魂”。

接氣

當人將要落氣時,由他的長子用一個紅綢做的小布袋,裡面裝上金銀和五穀,放在死者的嘴邊接氣,以表示家庭後繼有人,氣運不絕。如果家中沒有長子就由次子接,無兒子的家庭由女兒接。無子女的就由其伴侶接,或者由親屬接,總之是要有人來把氣接住。有的則以為能夠在他落氣前找個地方托住他的身體,今後也就有了依靠。

燒落氣紙

在病人快要斷氣時,親屬就開始撤下床單,將他移動位置,頭要向著西方。當病人斷氣後,親屬便開始燒紙。通常都是放在鍋或盆子裡燒,一直把它燒滿為止。人們對這種習俗的解釋是:人死了之後都是要到陰曹地府中去的,而在這條路上有各種鬼魂把關,必須燒紙錢給鬼魂用,他們才放死者過去,這就是燒落氣紙的由來。

報喪

凡有兒女的人家,如有親人亡故,家屬要按男左女右的習俗,在自家朝街的門旁邊貼上一長方形的白紙,上面書寫死者的官爵、姓名、年月和孝子的姓名,這叫做“喪報”,也稱“報喪帖”。這樣做的目的是喪家認為自己重孝在身,除特別親近的親戚外,不便去別人家去報喪,因此在自家的門楣上貼上這樣的喪報。在訃文的末尾還要寫上“恕報不周”或者“恕不遍訃"等表示歉意的字句,以達到報喪的目的。在蘇北農村,在家門上報喪的標誌是掛上一個紙做的球,叫做“孝球”,以代替訃文。

中國報喪的禁忌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地區是重視報喪時間和孝子的身份。在四川西部的農村,當地人死後,習慣上死者的親屬要奔赴親友家中去報喪。因為身穿重孝,當地習俗忌諱讓這種人進到自己的家門,因此報喪者只能等候在親友的家門外,一直到親友出門,孝子這時才能以敏捷的動作閃出來跪到親友面前,磕一個頭,泣告喪情。而在浙江杭州報喪的禁忌則不在是否進門,而在於進門報喪時的打扮。這裡人們報喪信的規矩是把親族和至友的名字寫在手摺上,而後派人到各家去走報,稱為“報死信"。報信者到別人家裡去時,手裡必須拿著一把雨傘,親戚朋友接到死信後,要燒兩個雞蛋給報信人吃,然後還要摔碎一個碗,當地的俗話叫做:晦死鬼滾蛋。

哭喪

當人剛死時,喪家的主人就開始哭,死者的兄弟也哭,家裡的女人也跟著一起哭。並且哭的時候要頓足捶胸,有的還要跳著腳哭,哭得越厲害表明越悲傷。我們看到大多地方的哭喪,在死者剛斷氣的那一刻兒,便哭聲大作,而報喪時的哭,往往不如斷氣時哭得那麼厲害。接到死信的人的哭聲則是連續不斷的,如果要從較遠的地方趕來奔喪的話,幾乎是從出發地一路哭到家門口,至少也是在回家的半路上就開始哭,回到家之後則進一步放聲大哭,直到悲哀完全地表露出來為止。哭喪的習俗大體是這樣的:當女兒回到孃家弔喪時,人還未進門,便哭聲大起,孃家的人聽到後,馬上出來接待,到停喪的地方也開始一起大哭起來。有的地方,當出嫁的女兒或姐妹奔喪時,在上路時就開始哭,直到喪家門口時為止,幾乎是一路上哭著來。有的地方到大殮時喪家還要大哭一次,這一次是在眾親友圍著棺材走了一圈後,親友們跪在門外放聲大哭。

穿老衣(壽衣)

壽衣是指人死後換上的衣服,這種衣服是一直穿到最後人殮的,因此叫做壽衣。當人即將斷氣或者剛斷氣時,死者的家屬就得馬上給他換上乾淨的內衣,這叫做“小殮”。然後在準備人棺時,還要再穿一次衣服,這一次要換上的是乾淨整潔的外衣,就像要出門做客一樣,穿上莊重的禮服,不過這一次是要到另一個世界做一次長久之客,所以他的親人們對這最後一次的衣服的選擇就格外重視,而且傳統上對這種行為也極為注重。

壽衣袖子要長,要能遮住手指,忌諱袖短露手。否則,後輩兒孫就衣不蔽體,伸手討飯。在壽衣件數上,要穿單不穿雙,是避免凶事成雙的意思;在壽衣布料上,要用平紋布,忌用斜紋布,怕有一個“邪"字,後輩人搞邪門歪道;尤其忌穿皮革,因為皮子是畜皮,穿了怕來世變成牲畜;可以用綢子但不能用緞子,因為緞子和“斷子"同音,不吉利。壽衣不能用紐扣,只能用布帶,因為紐子和“扭子”諧音,怕後代出“逆子”。壽衣要兩頭見棉,即有棉衣、棉褲,冬夏如此,勸“以棉(眠)為安"之意。壽衣裡子多選用紅色,意味著後輩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子女先父母而亡者,要在壽衣上綴上白布條,表示在陰間也要為父母制服。除了公務人員外,現在民間老人壽衣的樣式,多數仍沿襲清朝、民國時期長袍短褂的樣式,可見封建陋習的頑固性。

接著是為死者進行沐浴禮。沐浴時,脫去死者的衣服,用盆盛水,用勺子舀水往屍體頭上身上澆灑,再用細葛製成的絺巾洗擦。死者嚥氣以前必須把壽衣穿上,一則死後不好穿;二則說是人死了再穿,就表示光著身子走了,到了陰間還是無衣。壽衣大都是提早準備好的。通常在閏年閏月縫製。

噙口錢

人剛嚥氣,趕緊要把預備好的“噙口錢”放入口中。“噙口錢”也叫“口實",是一枚銅錢或其他金屬硬幣,穿上紅線,放進死者口內後,把紅線另一端拴在壽衣布帶上,防止滑入腹內,待裝殮時揪掉紅線。

關於往死者嘴中放“噙口錢"的事,民間有三種說法:一是把錢稱為“寶”,把錢放進死者嘴裡叫“口中含寶”,含吉祥之意;二是說人辛苦一生,不管遺留多少,“噙口錢”是最後帶走的“落頭”;三是說人死了就變成了“鬼”,“鬼"還要投胎再託生,再變成人,‘有了“噙口錢”,來生不受窮。

停床

當親屬為死者清洗完畢後,屍體通常要在家中停放一段時間,如果是小孩,就要當天下葬,青壯年停屍一天到三天,老年人停屍的時間要久一些。另外還有不同時期、不同人等,以及各個民族的差異。

人死後,要把他的身體放好,身下鋪上穀草,穀草的根數跟死者的壽數相等,屍體仰面朝天躺著,用一張輕薄的黃表紙或白紙把臉蓋住,俗叫“苫臉紙”。屍體人殮前,腳脖上套根繩圈,俗叫“絆腳繩”。傳說,“停屍”期間,如果遇上打雷閃電或貓從身上跳過,死人會突然跳起來,碰上什麼東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鬆手,叫做“死不丟手",十分嚇人。因此,要用麻繩絆上,到盛殮蓋棺時再解下。

入殮

沐浴以後便要舉行人殮的儀式。殮有小殮和大殮之分。小殮指給屍體裹上衣裳,地位越尊貴,所裹的衣裳越多;大殮則是指把裹上衣裳的屍體裝進棺材。小殮大殮統稱為‘‘入殮”。

屍體入棺,要擺正尸位,下鋪紅褥子,上蓋紅被單,取後輩紅紅火火之意。屍體與棺壁之間,緊插用紙包裹的松柏鋸末、葉末或草木灰,作為固定,防止搖動。安排好了,方可蓋棺,俗稱“合龍口",一旦合了就再不能開啟。俗語說:“寧隔千里遠,不隔一層板。”“人殮”時,如果娘、舅家人未到,奔喪親人未到,“龍口”就不能合,棺蓋留個空隙,等他們看了遺體之後,才能“合龍口”。

入殮後到出殯前靈堂要點長明燈,棺材頭部還要點一盞油燈,俗稱“點腦頭火”。

喪服大凡辦理喪事,死者的親友都要另外穿上專門的服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那就是喪服。中國的喪服從很早的時候起,就打上了白色的印記,一直到今天,我們看到的出殯時的服裝大體上都是以白色為主。只有少數受到外來思想的影響,穿著黑色的喪服。還有少數不太注重禮儀的人或者也穿一些不是白色的衣服,但一般絕不穿戴鮮豔的或者花哨的衣服,而用暗淡的顏色代替。

喪服

分三種,一為“重孝”,是子女為父、妻為夫、承重孫(子亡,長孫按子成服)為祖父所服。它規定男子要穿素服,束麻繩,頭戴孝箍;女子則要頭戴白長巾,服穿麻邊白鞋,在停靈期、“三七”和“五七"的服喪期都要穿戴。第二為“輕孝”,是侄女為叔伯父母、堂叔伯父母、姑父母頂白布短手巾,孫為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祖父母戴孝帽,外甥為舅父母、侄為伯叔父母戴孝帽或者頂白布手巾,只在停靈期服孝,過後便可以摘掉。第三種是“全破孝”,這種孝只限於內外親弔客,形式是每人戴一條白毛巾,在安葬後就摘除。

“孝帽”是戴在頭上的飾物,又稱“孝巾”、“孝冠”,有的用布縫製而成,有的只要用布臨時挽成。

孝巾是視關係的遠近來決定長短的,孝子的孝巾長可拖到地,短則也長兩尺。

孝鞋是孝服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過去人們的喪服中,孝鞋也是有各種講究的。在古代人們要穿專門制定的孝鞋。到後來,人們在服孝時,自然也不會忽視孝鞋。很多地區大多以白布蒙在鞋面上,作為孝鞋,但富裕殷實的人家就比較講究,他們要專門用白布製做孝鞋。用白布蒙鞋也是有講究的,如果是家中死了一位老人,只要用白布蒙鞋的前半部,當父母雙亡時才把鞋子全部矇住。

設靈堂

“靈堂”是停屍、放柩,供人們祭奠及孝子守喪的地方。在靈堂上要懸掛死者的遺像,過去是掛畫像,現代就直接掛死者的照片。遺像的兩旁也書寫著輓聯。兩側的牆壁上都是掛的親友們送的輓聯、挽帳、衣料、被面等,俗稱‘‘祭軸”。富足的家庭,靈堂上還要搭布簾,掛彩球點燈籠。

桌上擺放茶飯、點心、果品等供品,桌前沿陳列香筒、香爐等祭器,同時點燃白燭。桌子兩側鋪上穀草或麥草,供孝子守喪跪臥(男左女右)。

桌前至房門左右擺列“紙活”。這種“紙活”是由“紙活匠”用葦子、色紙紮糊製成,喪主掏錢購買。“紙活”的形式有:靈庭、過亭、冥兒、冥女、冥馬、仙鶴、祥鹿、鮮花、瑞草等。

守靈

停屍期間,親屬要守護在一旁,這稱做“守靈”。守靈的含義有幾種:一是作為生者一種寄託哀傷的方式,在人世間最後陪伴一下親人;二是迷信以為,人死之後會有一些鬼魂圍繞著死者,如果不採取一些辦法阻止,它們就會禍害死者和生者。因此,在亡靈還沒離開他生前的屋子時,必須有人陪伴著他。守靈期間還要舉行一些儀式,主要是供飯和點燈。

供飯這一習俗在全國各地都比較盛行,俗稱“倒頭飯”,進行這一儀式的意思是讓死者在陰間不要成為餓鬼。長輩死後,在桌上擺一些果品酒食,由兒子媳婦屈膝坐在地上相陪,勸亡靈進食。這一習俗也叫“伴亡人食”,包含著子女最後一次盡孝心的意思。

點燈。當死者的親屬做完小殮後,便將屍體放在床蓆上,然後在床下為死者點上一盞燈,迷信認為這盞燈可以照亮亡靈赴地府的路,特別是在亡靈過奈何橋時,不會跌人血河中,他們把這盞燈叫做“過橋燈”。

出子

人死後第三天早八九點鐘,是約定俗成的“出子”時辰。“出子”就是“出門告”、“出報訃(訃聞)”。“出報訃”的實際用意在於向社會公開告之喪事。另有一種迷信的說法是:不“出報訃”,亡人還不自知,出了“報訃”,亡人才知道在陽世的壽命終結。“報訃”就是把死者的生卒年月,“五服”內的子、侄、孫寫在紙上(不上女性),貼在一個長方形的木板上,放在大門外,供人們觀看和了解。

寫“報訃”在民間極其重視,若是死者無子,也無既定的繼承人,“出子”時必須臨時在侄輩中選一人作為承宗子寫在“報訃”上,寫了誰,誰就有“合法”的財產繼承權。

“期服”、“大功”、“小功”等項下,應寫誰,誰在前,誰在後,誰遠誰近,都要慎重對待,絕不能漏掉。否則,宗族之內、孝子之間會打架鬧事,搞得喪事大亂,家族不和。“報訃”由陰陽先生書寫,格式不一。

請主

實際上是請“陪客",但當地人稱為“請主”。就是在開弔祭奠的前一天下午,把“五服”之內先於死者而亡故的兄弟或妯娌的“神靈”請回來,陪伴新故者共享祭禮。男死請“兄弟”,女死請“妯娌”,男女不得混請。“請主”時,前有鼓樂吹打,孝子列隊相隨。請誰,誰的長子抱其“牌位”領頭燒紙,墳頭在的在墳上燒,墳頭找不到的在十字路口燒。吹吹打打,滿街轉悠,也有向村鄰宣告第二天開弔祭奠的意思。“請”完回到自家門前時,早有女孝子跪成一片,號哭迎接,後回到靈前,把所有“牌位”以新故者“靈牌"為中心,分左右、按長幼雁翅形擺放停當。接著磕頭燒紙、獻飯,好讓他們一起“吃、喝"。

“請主”完成之後,女婿、外甥或兒子向死者獻羊,俗稱“領羊"。為什麼給死者“領羊”?有的說是送給死者在陰問當馬騎的;有的說是供死者食用的;有的說是為死者運錢的。人們各有自己的解釋,沒有什麼一致。

開弔

通常在安葬前一日,設席待客祭奠,當日清晨,先由孝子跪拜燒紙,“執客”動手,在大門之外“出紙”。人們把這種“紙”叫“大紙”,是由“紙活匠”用各種色紙(以白紙為主),鑿刻出金錢、花紋等圖案,用葦子做骨架,紮成亭臺樓閣樣式,然後粘糊串連成筒狀長條形,外加紙質旗幡飄帶,吊懸在兩丈左右的高杆上。其簡繁由喪家自定。“出紙”有揚幡招魂、招回者靈魂享受祭奠的含義。

“出紙”畢,接著是孝子在靈前磕頭燒紙,給亡靈獻飯。獻飯時,還要把喪事中殺了豬的豬頭都獻上。來客一看祭桌上的豬頭,便會知道喪事殺了幾口豬。

當天,親朋鄰里紛紛前來祭奠。喪家大門外設“禮桌”、“禮簿”,有人專門登匯來客和禮品,俗稱“上禮"。凡有來客都鼓樂齊奏,熱烈歡迎,有“知客”專職接客。客人先在“禮桌"上禮,再到靈前燒紙奠酒。

禮品中若有“名人”題寫的匾幛之類,要在贊禮人的率領下,樂隊前進,孝子列隊隨後前往村旁跪拜迎接,以表尊重。近年來,喪事奏樂除了嗩吶以外,又引進了西洋鼓號,顯得更加壯觀、鄭重、氣派了。

祭禮

喪事應當過幾天,各地習俗各異。一是依據陰陽先生推算挑出的埋葬吉日定;二是根據喪家的籌備情況而定;三是根據時令季節定,如盛夏就要快葬。因此,喪事過四五天、七八天的都有。

喪事大致分為普通事、官賓事、加祭事三種類型。

普通事沒有主官、土官、禮賓,有少數吹手吹奏嗩吶即可。不行“點主”禮,僅跪草守靈,燒紙奠酒,接待來客祭奠而已。

官賓事場面宏大,禮節複雜,耗資極大,唯富貴人家才能辦得起。要請有功名的主官一人,土官一人,禮賓四人,穿舊式袍服,戴舊式禮帽。

分別有祭墓誌銘、祭大木、行家祭禮、“點主”禮,還有墓前“祭后土”

等儀式。每舉辦一項儀式都須鼓樂齊奏,呼叫贊禮,三拜九叩,讀文祭告。過去,有些喪家還請和尚、道人誦經“打醮”,超度亡靈。

加祭事就是舊時因家貧或其他原因,認為父母葬禮太簡單,後來兒孫有了錢,選擇吉日另行祭奠;或是另擇“風水”改葬、遷墳。其形式可以按著普通事辦,也可以按官賓事過,主要是祭奠亡靈、緬懷老人生前對本人的恩德。

辭靈

在埋葬的前一天晚上,從晚八點上下開始,鼓樂班子齊坐靈旁,由孝子到至親,按門氏近遠依次分別進行。該誰“進飯”,誰就端跪靈前,雙手持香於胸前,鼓樂奏起曲子,有一人將盤子端上一盞茶飯獻於靈前,一首曲子吹奏完了,“進飯"人叩頭退位,再輪第二個人。

“進飯”時,除了本家孝子外,其他至親“進飯”還要給鼓樂班子送小錢。給的錢多,就吹奏得好,時間長;給一次錢,就吹奏一曲。所以,各人“進飯"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吹奏哪些曲子,可由“進飯”人自點。

出殯

出殯,就是把靈柩從家裡抬到墓地的過程。

出殯之前,先由吹鼓手在村裡吹奏一番,鄉鄰聽到嘹亮的嗩吶聲,從夢中醒來,便知道要起靈了。有的人即到喪家幫助,有的人掮上鍁直奔墓地等待“全墓”。孝子及親鄰都到齊了,靈前燒紙叩頭後,便把靈柩抬到大門外兩條長凳上,在靈柩兩側綁上椽作為抬槓。出殯往往不用車,由四人或八人扛抬。

一切準備妥當了,孝子跪地燒紙“起靈”。靈柩抬起後,有人用腳踢倒停柩的兩條長凳,由長子在柩前地上摔碎“紙盆”,頓時哭聲大作。習俗誰摔“紙盆"誰就是當然的承宗子,就有繼承權。靈柩起動時,長子在前一手拄著“哭喪棍",一手拉著扯縴布,抱著“靈牌”低頭彎腰哭奔墓地。

出殯的隊伍順序是:鼓樂走在最前邊,吹奏哀樂。還有一人打著燈籠,俗稱“引路燈”。一人提著紙籠邊走邊撒“紙錢”,俗叫“引路紙"。

一人提著鬥,鬥內裝有五穀雜糧、銘旌和牌位等物。一人端著獻飯,一人背上祭桌,這些大多都由女婿、外甥擔任。接著就是男孝子、靈柩、女孝子、 “送埋”的親朋好友隨行。靈柩出村時路過誰家,誰家大門前就燒起火堆,一則為“路祭”,二則為驅邪。

下葬

靈柩抬到墓地,要繞墓穴轉一週,表示死者踏看“地方”,熟悉環境,轉完了,把靈樞放置在墓穴前面。孝子全部跪倒於地。陰陽先生進到墓室,用羅盤測定靈柩放置的位置,同時畫出線來。下葬的時辰到了,用繩子把靈柩吊入墓室,挪在陰陽先生畫定的線上。接著,在靈柩前放置靈牌、墓誌磚、“陰間地契”,點上長明燈,擺上獻飯,放個吃“飯”碗,然後用土蟹或石板封閉墓室口。

接著,就開始填土“全墓”。孝子再次大哭,長子填進第一鍁土,娘、舅家人也要填上幾鍁,進行最後告別,接著眾人便都動出手來,很快一個墓冢就堆起來了。冢上散上五穀雜糧,孝子與眾人一起跪拜燒紙活,埋葬宣告結束。

埋葬完畢回到家裡後,全體孝子叩頭燒香敬天;再到各家“謝灶”。

而後,招呼“全墓”人吃飯,過去多是飴餎面。當天中午,才擺酒席,謝總管、知客,清理用品,喪事全部完畢。

葬後祭祀之禮

死者安葬後第三天下午,原來“送葬”的孝子及女婿、外甥,端上“獻飯",帶上鍁,到墳上去燒紙祭奠,修理墓冢,平整墳基,然後把“哭喪棍"全部插在冢尾,又把垂在腦後的孝紗盤上頭去。從此,孝子才一可以隨意出入人家大門。帶去的“獻飯”獻過亡靈之後,孝子分吃不完就地埋掉,不許帶回家中。原來“送埋”的孝子和至親,必須參加“復三"。俗語說:“送埋不復三,家裡窮個幹。”所以,人們都特別忌諱,“復三”時“送埋”者無一有缺。

人死從嚥氣那天算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也叫“祭七”或“過七”。第一個七天叫“頭七”,第二個七天叫“二七”,直到第七個七天叫“盡七”。“三七”、“五七”、“盡七”比較鄭重。“過七”喪家及親友多在墳頭燒紙祭奠和煨火。

“祭七”過完到百天,再燒化紙錢,進辦祭奠。以後三年內每逢死者去世的日子,都要舉行祭奠儀式,以表紀念,俗稱“三年守制”。第一年叫“頭週年",第二年叫“二週年”,這些年祭禮比較簡單,多為本家孝子及至親參加。到了“過三年”,這時已經“服滿”,所以最為隆重,有的像過喪事一樣,殺豬宰羊,佈置祭堂,來客祭奠,祭禮繁雜。“三週年”

的中心是“換服”,即“守制”期到,脫去孝服。埋葬時,過了“大事”

的,多數“過三年”都比較簡潔,本家孝子及至親燒紙祭拜,墳上“換服”就行了。在“守制”的三年內,孝子都穿白鞋。清明、農曆十月一日、冬至、除夕、新年時都要燒紙祭奠,孝子家不放炮,不作樂,過年門上不貼紅對聯。三年後,才可舉行正常的節日習俗活動。

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的廣大地區開展殯葬改革,轉變舊的喪葬習俗,移風易俗改土葬為火化,摒棄了舊喪葬習俗中封建迷信的內容或繁文縟節的模式,簡化了喪葬過程。


洛侃侃


準確的說應該是以前的農村出殯要注意的細節事事多,隨著殯葬改革的不斷進行,發展到今天哪怕是在農村很多以前的白事“規矩”也都逐漸消失了,現在說到殯葬上主流意識就是“一切從簡”。

而且在殯葬流程的處理上呈現的趨勢是,南方、東北地區講究頗多,沿海城市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經濟發展越落後的地區殯葬活動越複雜,越發達的地區改革之風盛行,殯葬活動就有點像“快餐文化”,其實這也好理解,生活壓力大,喪事處理完很快就投入到工作中了。



目前全國各地仍保留的殯葬活動的流程分為初終—殮—殯(出殯)—葬—祭五個部分,其實題目裡涉及的是兩個部分,前邊說的葬後邊問的是出殯。

出殯是整個殯葬活動的高潮部分,也是整個殯葬活動最熱鬧的時候,拋開傳統的出殯活動不說,畢竟傳統的出殯習俗一定程度上來說,基本都被拋棄不用了,還在使用的部分也有區別於傳統的習俗,舉個例子說下現在出殯的一些習俗。



以QD為例,人在去世後的當天就會完成淨身、穿衣、入殮的前期部分,哪天出殯也會定好,也就是預約哪天告別幾點火化,相關的親朋好友也就按照時間過來走個過場就行了,之前所有的細節就都納在了一場幾分鐘的告別會里,告別會結束也就推進去火化了,這是本市絕大部分的通用出殯習俗。QD周邊農村的出殯跟城裡也還不太一樣,具體的細節包括,比如周邊農村的很多要把老人拉回家穿壽衣,然後部分人家還會在家設靈,第三天一早拉到火化場去火化,孝子摔瓦盆(有的地方是瓦片),城裡責是在從家裡或者醫院往火化場拉的時候瓦盆就摔了,三日墳也就變成了三日葬,其實是第三天圓墳,到我們SG那邊就是第三天出殯了,對於火化時間倒不是太在意。至於打幡什麼的早就沒了,紙紮品現在也開始禁止焚燒,火葬場內不允許帶入也不允許焚燒。



喪葬習俗是人們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根據實際(或本能)的需要,在信仰文化基礎上不斷髮展和演化的結果。傳統的喪葬方式能否適應現今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需要,改變這種“喪”和“葬”的形態和習俗,就成了現如今人們思考和討論的重要話題,也是引起殯葬改革討論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說核心“葬”的方式(土葬、火葬等),從過去到今天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但在進行“葬”的過程中,比如土葬時的各種儀式和習俗以及葬具的製作材料,尤其是居喪的行為和方式等,卻是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