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黃愛古典,愛古典,詩詞歌賦文,愛懷舊,山水風物情!願與你細細分享人間美好的一切。

詩詞歌賦文,山水風物情,是我們來時的路,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精神的家園,無數經典的文化、傳統、思想、習俗,穿越時空,關照古今,讓我們念念不忘,融入骨髓,浸入血液。如果你也喜愛,就和黃愛古典一起記住傳統,回味經典。



回家過年系列:

前言: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千里萬里都要回家過年!千辛萬苦都要回家過年!

過年回家,是中國人的習慣,是一種風俗,也是一種信仰!因為家裡有年邁的爹孃,有盼著自己回家的親人孩子,家裡有溫暖的親情,有熟悉的味道,有親切的鄉音,連空氣都是熟悉的,喜歡的。

如果再往深處追問,回家過年你到底最盼望什麼?落到實處就是那一頓團團圓圓、熱氣騰騰、閤家團聚、開心美好的年夜飯!那是心底最好的味道,從小到大一直記得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是外婆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的年夜飯又是不一樣的,今天黃愛古典和大家一起分享來自不同地方的那一桌桌、一盤盤、一碗碗香濃美味的年夜飯,融入我們味蕾、血液、記憶裡永遠忘不了的美味!

你家鄉的年夜飯有哪些經典的美味呢?你最喜歡的有哪些難忘的味道呢?你們家最好吃的是哪個菜餚呢?你們家鄉過年還有哪些習俗呢?歡迎大家和黃愛古典一起來交流吧,讓我們一起回憶,一起歡度新春佳節吧。


年夜飯系列之四 正月初一頭一天 家家戶戶去拜年!

正月初一

今天是大年初一,農曆鼠年的頭一天,老年紀人也稱這一天為“正月初一”,

黃愛古典在這兒首先祝福我每一位頭條好友鼠年吉祥!新年快樂!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大年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 ,是農曆年、月、日開始的頭一天;

古人云“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正月一日是農曆一年之元,一月之元,一日之元,所以正月初一又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

正月初一拜大年

農曆大年初一的傳統習俗是拜年。古時候的“拜年”就是為長者拜賀新年。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女婿拜年初一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拜完年是可以逗留吃飯、玩耍的。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

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是要主動跪拜的,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可以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古人拜年可是件隆重認真的大事,到了宋朝,大年初一最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這種名帖就是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這種名帖稱為“名刺”或“名謁”,也就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古人曾經用賀年卡的形式來拜年,來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登門拜年的習俗慢慢發生了變化,拜年的習俗不斷更新,不斷變化,後來有了電報拜年,有了電話拜年,有了手機微信拜年,遠隔千山萬水、遠在海外的人給父母給長輩給親朋好友拜年,只要對著手機屏、pad屏就能方便拜年和聯繫溝通了,形式和內容的更新確實大大方便了拜年,但是這些現代方式的拜年卻也缺少了見面拜年的認真和隆重,缺少了那種儀式感,缺少了一些熱度和溫度,總是缺少了點什麼的感覺。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正月初一開門炮仗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正月初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放開門炮仗。春節早晨, 開門炮仗 。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

。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年糕年糕,年年高!

初一這天,很多人家基本上都是吃年糕!年糕年糕,吃了年糕年年高!這麼好的口彩,這麼好的寓意,所以這個習俗至今都不曾改變。

年前一般都要做年糕、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不同地域年糕的口味也不相同。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

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無錫人家一般大年初一開門都是吃圓子糕絲湯,圓子就是糯米圓子,可以是帶餡料的圓子,也可以是不帶餡料的小圓子,年糕則是白年糕和紅糖年糕,年初一起床後,家人每人吃一碗甜甜軟糯的圓子糕絲湯,寓意這這一年生活甜蜜美好步步高!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今天是正月初一,你給長輩們拜年了嗎?你們家鼠年第一天習慣吃什麼呢?不過2020年春節比較特殊,正遇到抗擊病毒性肺炎的時期,所以大家還是在家用手機用網絡來給長輩和親朋好友來拜年吧。

(圖片來自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圖)




回家過年系列之四:拜年拜年拜大年!正確的拜年方式是這樣的

黃愛古典,愛古典,詩詞歌賦文,愛懷舊,山水風物情!

願與你細細分享人間美好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