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的一瓶饮料,自己不喝带回去给小孩,你们怎样看待这同事?

提问官


看到题目,一下子想起了悠悠往事,想起了小时候。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老爸在农村务农,那时还叫生产队。那时的生活特别艰苦,常年吃不到细粮,吃不到大米馒头。那时最馋的居然是能吃到大米馒头,可这几乎是难以实现的奢求。

每年秋收时候,生产队安排打场,就是在场院里用脱谷机脱麦子或者在场院里打豆子。我不知道那时生产队的秋收为什么非得安排在夜里,反正有那么十来天,老爸在场院一干就得干一整夜。

半夜时,生产队会给干活的发一个大馒头,一盒豆腐汤。

老爸总会在深更半夜怀里揣着这个大馒头,端着那盒豆腐汤回到家里。

我和两个妹妹,大半夜不睡觉,就在那眼巴巴地等着,等着爸爸进院里的脚步声。当老爸推开家门的那一刻,馒头的香味立即飘进了屋里。老妈会把老爸迎屋里,然后我们兄妹三个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去分享老爸这个大馒头和那仍然热乎乎的豆腐汤。

老爸还得接着去干活,老妈给老爸领到厨房,老爸胡乱塞几口苞米面饼子,就又匆匆忙忙出去干活了。

这一幕幕就像刀子一样刻在我心里,几十年了,我一直在为我和妹妹们吃掉了老爸的馒头愧疚不已,我知道,这是我永远也无法报答的恩情。

也许我也传承了老爸老妈的基因,小时候,只要有一丁点好东西,我都知道带回去给小妹妹,一块糖、一个苹果,只要是好吃的,自己从来也舍不得吃。

孩子参加工作了,在南方一所大学,负责对外交流,有时经常接待外宾。她很有感触地跟她妈说:有一次她和同事在五星级酒店接待外宾,在那用自助餐,龙虾是限量的,一人一份,很大。孩子发现同事全都拿出塑料袋把龙虾包了起来,说要拿回家给孩子吃。

我们家的基因也传给了孩子,她吃到的好东西,都会给她爷爷奶奶寄过来。而她认为的好东西,都是香港那种特别贵的甜点,每次发给她爷爷奶奶,看到盒子里的价签,都叫他们特别心疼。他们反反复复告诉孙女,千万别再买了,可孩子还是总给他们寄过来。

一代又一代,我们就这样走过来。

我想,这是人的天性吧!

因此,对于题目中说到的这位同事,如果他是我的同事,我一定要好好照顾他,因为他就是年轻时的我。

直到有一天,你不知道往家带点啥,给谁带,那才叫悲哀。



我觉得这很正常吧。

我的前一家公司,每天有下午茶时间发水果的福利。有一位同事,有一些水果(比如:橙子、梨、苹果等)就不吃,在下班后会装在包里带回家。

有一次和她单独吃饭,聊到这个事。她说她也并未多想什么,就是自己不爱吃这几种水果,但扔了又觉得浪费,给同事一个又不够分,所以就自己带回家给家里人吃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我觉得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第一,勤俭节约,不浪费

首先来讲,你的同事可能和我的那个同事一样,只是自己不愿意喝饮料,但又不想浪费掉,所以就带回去给孩子喝,这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值得赞赏。

第二,是对孩子浓浓的爱意

其次,也可能是你同事特意拿回来让小孩尝尝鲜,这是对孩子浓浓的爱意。爱有很多种,这也是其中一种,父母把任何觉得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更让人感动。

第三,公司已经发的东西,自己有处置权

公司已发给员工的东西,原则上讲,这个东西就已经属于员工本人,员工对这个东西是有处置权的。他是自己喝还是带给别人喝,个人感觉都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我觉得不用过多解读这种行为,不要带有色眼镜看待这种做法,同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才是职场相处之道。


鸽子的成长笔记


在公司任职HR时,公司行政和人事是合并在一起的部门,所以部门里面有不少后勤的阿姨。也是在年底公司聚餐完了后,有个阿姨一直没走,我以为他对那些节目很感兴趣什么的,一直坚持到最后。因为我们要善后所以我也是最后走,等到所有人都走得差不多,这个阿姨就来小心翼翼的跟我说,那些没怎么动过的饮料和菜他能不能打包带走,她觉得挺可惜的。我这才想起以前听同事说,这个阿姨农村出来务工的,家里条件不太好,一家人住城中村,儿子媳妇赚的钱要支撑一个家还有孩子,而他赚点钱补贴家用,还要给他老伴看病。
我让阿姨自己想拿哪些就自个拿,我也没有多问,问多了反而怕她面子上难过,就假装不在意的让她自己拿。后来清点了一下,还有不少饮料、糕点、小礼物多余的,留在公司隔年基本也丢掉了,就在职权范围内让阿姨拿走了,也希望能让她家的年因此能过得更有年味一些。

不管是阿姨,还是同事不喝带给小孩,也许是需要、也许是爱、也许是为了节省,可能与我们认知的纸醉金迷的世界不一样,但那也是真实世界的一角。

应该怎么看待?不需要看待。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和不为人知的生活方式,如果方便可以你可以给别人你的饮料,如果不方便就不要干涉打扰别人的生活,让别人在自己该有的生活轨道上生活得更自在。

以上供参考。


职场教练李麟


公司发了一瓶饮料,自己不喝,带回去给小孩喝,这不是非常正常的吗?很多成年人也不喜欢喝饮料,而公司既然发了给我,那就是我的物品,我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我怎么处理还要问别人吗?如果这是我的同事,我只会觉得这个同事很顾家,很好。这种事情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做父母的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干过这种事,公司有时候发的吃的东西自己不吃带回去给孩子,这是一种爱孩子的本能,应该感动才对。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反而从骨头缝里都透着满满的恶意,很有冷嘲热讽的味道在里面,很居高临下很高高在上的感觉,实际上是想让人们对这个拿饮料的人进行道德上的审判,有点上升高度的意味。换句话说,即使他把发的东西拿回家有什么不妥吗?即使有不妥也是公司需要追究的行为,而不需要同是同事的人来嘲讽指责。


倦怠小小明


我向这位同事致敬。

首先:这个行为背后,不仅是节俭,更是浓浓的爱意

突然想起了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到底多不好呢?学校里组织活动,我没有合适的鞋子,只能去找以前认识的同学去借。但是父亲是个乐观的人,他总是在力所能及内给我提供最好的生活。有时参加婚宴的时候,也会打包饭菜回来给我吃。

那种一家人围在一起小心翼翼品着剩饭剩菜的感觉,是我一生奋斗的力量。

虽然,这个同事家庭条件可能不好。但是,爱却是满满的。你从这一瓶带走的饮料里看到了抠门,而我看到了满满的父爱。

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出来的孩子,最终即使不会出人头地,也会幸福满满。

其次:我很讨厌这种随意评价别人的提问

最好的同事关系,就是工作任务明确,互相配合靠谱、高效就可以了。这种肆意评价,不仅充满了傲慢和偏见,更是肆意刺探别人隐私。我很讨厌这种行为。

我劝你,多把心放在工作上,放在事儿上,少放在八卦上,少放在人上。

最后:最好的关系是互不打扰

人和人交往要把握尺度,同事更是如此。所以,人家只要没有违反公共利益,没有妨碍你的利益,建议你“事儿不关己高高挂起”。

你若真是关心同事,大可以帮他分担工作任务,或者在生活上不留痕迹地照顾下。

但是你要是抱着嘲讽、看热闹的心态,我劝你还是好自为之。


时小慢


哈哈,我就遇到这事。年前有一次,别的科室一位同事送给我们科室3杯奶茶,接过来后我立马喝了,其他两位同事都没喝,都说要留着带回家给孩子喝。别人家可能什么都先给孩子,我比较自私,假如10块钱我会花自己身上7元,3元孩子,1元其他。这么多年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余生不长,我只想好好爱自己。(话说奶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尽量少喝)


水莲花开燕子归来


我是一位妈妈,首先我本人不太喝饮料,不管同事请客还是公司发的福利,饮料或其他吃的东西,如果东西不多又是我喜欢吃的,可能我就自己吃了,如果是好吃的又有好几个我都会带回家,特别是饮料我基本上往包里一塞就带回家了。这有问题吗?又不偷又不抢,送我了或发我了,就是我的了。你管我自己吃还是带回家呢!


Accounting-sally


我是90后,还没有孩子,但是有时单位发的东西或者是别人给的东西,我都会带回去给老公,我俩也不穷,这些东西都买得起,但是我就觉得自己也不是那么特别喜欢吃,而且老公就是一个吃货,时刻都会想到我家那个吃货,有吃的都想给他带回去,就是这种简单的想法,所以我觉得问题中带饮料回家给孩子的现象很正常啊。


李大本事233014080


我想问下,提这个问题的你怎么看?从小到大,我遇到好东西,我都想着我弟弟,哪怕现在工作了,遇到好吃的水果,同事家吃到好吃的,我都会在有多余的情况下,要一个回家,分享给家人。如果没有我也会问问哪里买的,我想办法买一个回家给家人尝一下。以前是家里穷没有啥好东西,现在有钱了,我也想带回家给他们一起吃。也许在你眼里一瓶饮料没什么大不了,我只能说家的价值你体会不到


想变狐狸的猪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平时我参加一些活动,有小食品,也会留一点带给孩子,我俩有饭局,也会给她带点东西回来,有时候不方便带,还会特意在门口便利店买一点,因为她知道爸妈今晚回来很晚,心里会很期待我们带好吃的给她,有一次她爸什么都没带回来,她特别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