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仅能依靠老师和学校吗?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又该付出怎样的努力?

蓝风


首先,必须要明确,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老师和学校,家长和家庭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学校和老师在孩子的心智开发,知识传授、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和思维训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家长则在孩子的生活习惯、知识巩固和心理性格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知识学习上,学校起的是师傅领进门的作用,而家长一定要发挥帮助孩子修行在个人的督促辅导作用。比如孩子在学校完成课程学习以后,家长一定要懂得检查督促架孩子的功课,包括看孩子的作业,考试题,以及和孩子交流学习的情况。有的时候,孩子学习不顺利,但是由于心理原因,不愿意和老师进行深度沟通,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利用家庭的可信作用,做好及时的补充作用防止纺织学习方面形成知识的堰塞湖,确保学习进度和知识接受度。如果在学习方面,家长完全放任不管,单纯依靠学校课堂教育,很有可能就会让孩子遇到学习问题以后,没有补充挽救的机会,学习包袱越来越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还有就是在心理健康方面,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自己不好去和老师沟通,家长就要及时的掌握了解心理状况,分析研究心理问题。找到问题之后,家长要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沟通帮助孩子解决思想问题,同时要积极主动的和老师进行沟通,一起努力化解孩子的思想包袱,确保孩子心理健康的状态。很多心理问题都是挤压导致,所以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思想状况变化,并且及时干预和与学校沟通。

与此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价值观,因为这会影响孩子的习惯和价值观念。不管学校如何教育引导,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导师,因为生活中的言传身教是潜移默化的,好的行为举止和思想观念,大多数都会继承家庭和家长的烙印。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维护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良好形象。

另外,快乐阳光、稳定和谐的家庭生活,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如同幼苗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沃土,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环境。

所以,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老师和学校,家长一定要发挥补位作用、桥梁作用和示范作用,给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家庭基础条件。


何毅


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我感觉每天晚上辅导孩子作业就跟打仗一样的,小孩子刚上学,好像对学习没有一点概念!

我也不知道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有没有认真听课,每天晚上老师都留的有作业,有时候做一遍又一遍,到考试了还是不会做,我也很纳闷,有时候都不知道咋教了.

人家都说现在上学基本上靠家长辅导为主,老师面对学生太多,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说,让孩子在学校好好听课,回家以后还要及时补习功课!家长的辅导也很重啊!

两边都做好了!估计学习也没有大的问题了!


小毛的事


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老师和学校,但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教师应该负主要责任。

原因很简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责任,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而家长他们对新型的教育理念并不敏感,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引导我们应该可以理解。

在许多老师眼里,家长不仅自己不管教孩子,也不愿配合教师管教孩子;而在家长眼里,教师不是不负责任,就是喜欢推卸责任,老把管教孩子的任务退给家长。

也许这些认识大多是因误会而起。

作为教师,肯定希望看到孩子的进步,也知道没有家庭的配合,自己努力很难见效。可当他们试图寻求家长配合的时候,有可能遇到这几种情况:

当老师告诉家长孩子的某些行为需要纠正时,有的家长第一反应可能是:老师在指责我失职。

当老师用命令或者指责的口气与家长沟通时,家长第一反应有可能是:老师太过分,让我一点面子没有!

当老师告诫家长好好管教孩子,他们的对抗情绪会更加强烈:管教孩子是你的责任,我都做了要你干吗!?

家长们的种种排斥反应,让老师感觉自己是瞎操心。

可这些家长真的意识不到问题吗?也许未必,只是他们不想承认自己失职,不愿面对孩子问题而已。

但是,我们每位老师都肯定会遇到认识力不足及不够明智的家长。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努力改变那种咄咄逼人、盛气凌人、满心厌烦的说话方式,试着去体察家长的心情:如果我们能够体谅家长为了孩子忧心忡忡,羞愧难当,也许我们就不会疾言厉色。

作为家长也得体谅老师的心情。在缺乏信任的现在,师生关系、家校关系非常紧张,老师们面对家校问题,也会唯恐惹出是非,只希望安安稳稳度过每一天。

紧张的一天生活结束,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只希望通过简短的沟通,帮助家长意识到问题,他们确实可能没心思、没能力顾及到家长的心理。

再说教师是没有多少时间,安安静静、平心静气地如咨询师般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除非是自己工作之外的时间。

如果家长能够冷静地,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一下,也许就不会介意老师的表达方式:老师的解决问题方式可能有些简单粗暴,但是绝大多数情况属于迫不得已,课堂时间确实耽误不得。如果每个问题,都小心谨慎地通过谈话、讨论、分析,然后去解决,即使老师有精力、有时间,孩子们也不等不起。

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站在统一战线,相互之间改变态度,彼此合作,我们的教育工作肯定能换来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做出怎样的努力?

那就是引导孩子适应学校生活,让孩子勇敢地正视学校生活中的问题,绝对不要排斥老师、学校。

抱怨学校、抱怨教师、抱怨社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无法继续学习,脱离学校,他就会转向对社会无用的方面,甚至和社会上行为恶劣的人交往;

如果孩子排斥老师,那么他们就会处处与老师对抗:故意捣乱、打架闹事、逃学逃课、离家出走,严重者甚至闹自残自杀!

做到防患于未然肯定没错,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总比对付一个社会问题少年要轻松的多。


妈咪老师


据统计研究,家庭教育占51%,学校和社会教育共占49%.家长与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教育学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目前有些家长的做法是对学校的教育不配合的,认为我把学生送到学校并且交钱,学校就应该独自教育学生,与自己完全没有关系,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对的。比如,老师布置让家长在学生做完作业后进行订正,家长可能因为自己事情忙的缘故,对学生的作业敷衍了事,这是对学生教育的极度不负责任,这种做法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其不利。学生就像一颗待发芽的种子,需要足够的水分和养料,而家长和教师就是水分和养料,二者缺一不可,二者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培育这颗幼苗的成长。学校的教育具有时间性,而家庭的教育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从一个孩子出生到他们的成长,家庭教育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与家长配合时,应该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让家长真正地对老师放心,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当教师真正用平常心和家长交流时,家长才会主动去配合学校的教育,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严厉与慈爱并存,重视学生情感变化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都不同,有的出生贫寒,家长对学生要求十分严厉。有的家境富裕,家长对孩子充满溺爱。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不均衡发展。学校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着最专业的老师,最专业的教学设备,教师在教授学生时不会因为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学生的教育有所偏差,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不但有着关爱也有着严厉,这就是学校教育的好处。当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有可能会忽视学生情感的变化,这就要求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关心孩子的情感变化,积极疏导学生负面的情感,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更好地发展。教育也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文化课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建立良好的品格。学生的道德行为,自身素养,对社会的认知态度都需要老师和学生去教授。教授这些与社会相关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多接触社会上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事实却是,老师和家长都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没有足够的认识,这就会造成学生以后不能独自地去面对社会。家长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全面发展,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课堂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思维更加宽阔,才能让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才能让学生的能力迅速得到提升。


云鸽音乐教育


最近,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火了。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高中生遭受校园霸凌现象。然而,校园霸凌并非只发生在高年级身上,在小学生群体中也存在。在英国,根据「英国国家儿童发展研究」的数据资料,大约有 28% 的儿童偶尔被霸凌,15% 的儿童经常被霸凌。在中国,最近几年爆出的网络新闻,情况未必会更好。

在这些校园霸凌事件的背后,固然有学校教育的失误,但无论是从霸凌者还是从被霸凌者身上,都能看出隐藏的家庭教育的缺失。

下面结合这部影片,谈谈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又该付出怎样的努力?

第一,提高爱的质量,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和生活中的细节

在影响中,周冬雨扮演的陈念曾经将自己遭受霸凌的情况说给母亲听,母亲给她的回答只是:“你还是个小孩子,他们又不能拿你怎么样。”又或者:“等你考上大学,就熬出头了。”

孩子在电话中的无助以及哽咽的声音,并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并给予有效的帮助。

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依赖的关键人物,不应该仅仅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而应该更多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和心理的变化,注意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些细微变化,及时给予反馈和教育,比如孩子脸上有伤痕,平时外向的孩子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了,以生病为借口不愿去学校上学,甚至面部表情和声音语气的变化等等,这些都 不能忽视。

家长在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间的关系,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契机。

第二,加强品格教育,注重言传身教

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

在学校,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做人的道理,坚强的意志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些都需要靠父母去培养的。

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当你埋怨孩子身上怎么有那么坏毛病时,惊讶于孩子犯下的不可饶恕的过错时,做家长的应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

比如那些毫无善良之心,残忍霸凌别人的孩子,父母对其他们的教育大多也是简单粗暴,惩罚大于支持。在影片中,霸凌团体的大姐大魏莱,父母只关心她的成绩,从未关心过她的心理,经常给女儿施以冷暴力。

第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有没有问下自己,自己爱看书吗?

一个经常沉迷于手机或者迷恋于麻将的家长,你能指望你的孩子爱读书学习吗?

相反,家长自己爱看书,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对孩子起到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家长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就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而不是等到进入学校完全由老师来培养。

还有的孩子很聪明,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想学,家长对此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否则可能是对什么都想学,对什么都学不好。一种兴趣的培养,需要从小养成习惯。

此外,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还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不能过于溺爱孩子;和孩子做朋友,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孩子;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慎用惩罚,巧用鼓励等等。

结语

一个好的爸爸妈妈,抵得过200个好的老师。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说过:“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愿我们都经营好自己的这项事业。


人鱼妈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位英国哲学家说过,家庭教育左右着一个孩子一生的生命。

可见家庭教育是多么的重要,所以说孩子的教育,绝不能仅依靠老师和学校,反而是家长要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多付出努力。


那么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又该付出怎样的努力呢?

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和谐相处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中浓浓的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心理健康积极向上,乐于助人。

其次,家长要时刻陪伴孩子。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现实中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不对的。

有一次开家长会,一位家长跟班主任说,我们都在外地做买卖,没有时间管孩子,您对孩子多费心,打他骂他都没事。


家长倒是十分相信班主任,但是老师怎么能打骂你的孩子呢,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且现在的孩子多厉害啊,敢拿砖头砸老师,敢拿刀子捅老师。

管教自己的孩子还是要靠父母,父母要尽量的陪伴在孩子身边,及时发现他的优点缺点,对于优点要及时表扬,对于缺点要及时让孩子改正。

三是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

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孩子品格方面的教育,培养他积极乐观的精神;培养他具备坚强的毅力;培养他诚实守信的品质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下一番功夫。


优秀的品格比优异的成绩对孩子来说更重要,我们看到过大学生犯罪的新闻,比如北大的学子吴谢宇杀害自己的母亲,比如药家鑫杀人案。

我们也看到过大学生被开除的新闻,比如985名校华中科技大学曾经发过一个通告,把18名学生的本科学历转成专科,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沉迷游戏。所以说家长家长在培养孩子品格方面也要下一番功夫。

总之培养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在各方面都要做出努力。


开开家长汇


取决于你是如何看待教育的。教育分为对个人自己的修养、知识、技能教育。

1.做为学校,教训班等各种公立或私营机构只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中介,而老师仅是传授者。

2.社会的竞争又是全方面的。个人的修养又是从小慢慢养成的。

所以学校及老师只在教育上占了一半,而其他方面的只能靠家长。

而家长最难的是如何和协的完成另一半教育,即不能拔苗助长又不能千依百顺。更何况家长自己也不是完美的人。


杭州简筑装饰一季小山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者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老师主要负责学校教。家长主要负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非常多。对孩子的启蒙。孩子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孩子的性格。做事的态度。接人待物。还有的心理。等等。所谓的家庭教育并不是说指导孩子做作业,这是对家庭教育非常肤浅的看法。


海川家庭教育


现在学校老师教育个屁啊,孩子说话,跑步放屁都往群里发,让大人回家管,卷子都家长自己阅,不会全靠家长教,不行就补课,学校现在就一个带孩子的地方,教屁了。


我不会飞368


我对小孩的期望不是太高,能快乐,能善良,能有一份不被科技所替代的工作,有闲暇时间就行了,所以在学习上要求不是太严格。在这个愿景下,我对小孩更多的是一种家庭氛围的教育,家里不要太压抑,在她理解的事情上我们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分享,我觉得这样就挺好了。至于学习,真的是由天分决定的,不要太强求,有个好的学习习惯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