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大學生“嚴重過剩”,為何有些人還要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學呢?

用戶64359795


大學生嚴重過剩嗎?可能有人看到現在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為理由,就得出大學生嚴重過剩的結論,是真的過剩嗎?

我認為不是的,真正過剩的是那些在大學校園裡面渾渾噩噩、虛度年華、沒有什麼真才實學又幻想畢業後能找到一份輕鬆且高薪工作的大學生。真正的精英人才永遠短缺,不可能過剩,你見過幾個清北等名校的高材生賦閒在家?

退一步來講,即使現在普通大學生的人數確實比較多,也確實出現了“畢業即失業”的現象,但家長們還是願意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學,甚至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投資越來越多,為什麼還要花大代價供小孩上大學呢?我覺得可從傳統文化價值觀、現實心理等原因去分析這一現象。

1、從傳統文化價值觀影響,從古至今中國人就非常崇尚讀書,單從“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就可窺見一斑,認為做任何工作都是低俗的,唯有讀書才是上等品味。我是客家人,我們家族祠堂裡的匾還赫然寫著“耕讀傳家”幾個大字呢。當然放到現在,就是很多家長們還是相信,讀了大學各方面能力就更強,說不定還能做官光宗耀祖呢。所以認為讀大學就有希望!

2、讀大學是各階層提高素質與技能的途徑。從現實來講,就是家長們都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嘛,哪個階層對於考大學都不敢掉以輕心。越是底層的家庭,越有可能把教育作為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因為可供底層百姓選擇的路太少了,對他們來講,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學,雖然成本高花費大,但這確實是一條可能最有希望實現改變命運的途徑啊。中產階段也怕,一不小心,因為孩子的教育跟不上,就可能很快地向下滑落啊,所以,他們也會不惜一切供孩子上大學,而且要上好大學。

3、讀大學的從眾心理嚴重。從心理上來看,單有“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就足夠折磨這些家長們了。你想想,自己身邊熟人朋友們的小孩都上大學去了,你敢讓你的小孩中途輟學或讀到高中為止嗎?不惜一切隨大流也要讓小孩跟到來啊,即使混個普通大學也要上啊,一句話,從眾心理在作怪。

朋友們,你們覺得還什麼原因讓我們重視小孩考大學呢?評論區請留言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