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原有的职称待遇是否应该取消?

Doris-萌


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原有的职称待遇是否应该取消?

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的人员,职称待遇永远不会取消。2014年10月1日一2024年9月30日之间退休的人员,这10年间不会取消。2024年10月1日后才会取消。

按照规定2014年9月30日之前退休的人员不参加并轨改革,退休金还是实行的老办法发放。

工作35年以上,按照基本工资的90%计发。工作30一34年,按照基本工资的85计发。工作20一29年,按照基本工资的80%发放。职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老金的待遇。

2014年10月1日一2024年9月30日之间退休的人员为中人,中人养老金是基础养老金+过渡期养老金+个人帳户养老金,其中过渡期养老金与养老统筹金缴费年限长短、职称高低有关。

2024年10月1日后,养老金待遇不再和职称挂钩,主要看在退休时,养老金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帳户养老金积累数额的多少、替代率高低。缴费年限越长、基数越高、个人帳户养老金积累数字越多、替代率越高、养老金就越高,与职称高低无关。

实际上有些时候,职称待遇是相伴终身的。对于一个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到退休年龄单位不再聘任,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但是他们的高级职称资格还在,他的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就在。比如南京大学毕德显教授,聘任为终身教授,教授职称终身享受。





龙泉居士abc


目前,事业单位职称待遇退休后是不会取消的。但是新退休政策施行后,也就是10年过渡期满后,退休金计发办法就和职称没关系了。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是从2014年10月开始施行的。从2014年10月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政策并轨。也就是说,2014年10月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的计发办法是不一致的。

按照旧退休金计算办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一般主要包括:基本退休费、退休生活补贴等项目,这两项占到退休费的90%以上。并且,这两项的计算办法和职务职称是有关系的。比如退休生活补贴,助理职称只能按照科员的标准发放,而中级职称按照正科的标准发放。也就是说,旧退休政策养老金的计发和职称是有关系的。

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并轨后,新退休金的计算办法就和职称没有关系了,和在职时缴纳的养老保险数额及缴费年限等有关系,退休后调整退休待遇时,机关事业和企业是一样的,不会再有正科、副科、科员或机关、事业、企业的区别。

但是,新退休政策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可以选择退休费计发办法的,也就是说可以按照旧退休政策计算,也可以按照新退休政策计算,保低限高。也就是说,现在退休的中人,退休金计算办法还是和职称有关系的。10年过渡期满后,新政策完全施行后,退休金计算就和职称没关系了。


中省直遴选


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养老金与原有的职称待遇并不再直接挂钩。

大多数人应该都是赞同退休以后,职务和职称相应的待遇就应该取消,而国家在改革过程中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以前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后的工资是和在职时候的职务或职称直接挂钩的,按照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所以,在职的时候职称变化对于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影响是非常大的。而这种挂钩方式也导致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退休前突击提拔干部的情况。那时候不少临近退休的人员,单位都会帮助进行职务的提升或者职称的聘用,提高在职时候的工资水平,这样退休后的养老金也就能有明显增加。对个人来说这种做法当然好,但是从社会来看,这种做法对于其他人员是非常不公平的。

但是,从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现在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并不直接与职务或职称挂钩,而是通过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职称对于养老金还是有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是间接的,它影响的是在职时候的工资水平,而按照养老金目前“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政策,在职时候的工资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那么退休以后的养老金也就越高。所以,即便退休前突击提拔,但是因为缴费时间不够长的原因,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不会有明显增长。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流雷电


本人是工作多年的机关公务员,现就题主提出的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首先目前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的基本法规依据是国务院发布的《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从2014年7月起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在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方面:“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与此同时,人社部门还制定了岗位设置、年度考核、工资管理等等方面的配套制度,用于事业人员的日常管理。

其次,在职期间的名义工资、实发工资与社会保险的关系。事业单位实行人员分类管理,设置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分别实行不同的工资序列以及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随着职务晋升、技术职称的晋升,实现了工资的不断增长。工资的增长当然与个人的工作表现、对社会的贡献挂钩。

另外,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做为体制内人,原来的退休金与退休时的工资直接挂钩,按固定比例直接计算退休金

。随着我国养老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先后开始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双方共同缴费,强制性地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实现了所有劳动者全部参加社会保险。

也就是说:整个在职期间,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拿出工资的固定比例的部分,再加上依法由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逐年逐月在发放工资时由单位直接代扣代缴,为退休时依法领取退休金(或养老金)奠定基础。而缴纳社会保险的基本依据就是工资,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延续到退休为止,整个职业生涯都在缴纳。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发的名义工资中,每月用于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的比例一般在25%左右,每月能领到手的实发工资,其实只剩下名义工资的75%左右。对于体制内工作人员来说,名义工资和实发工资己经完全是两个概念,并且差距很大。

做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工资随着管理岗位人员职务晋升、专业技术岗位职称的提升、工勤人员技术等级的提升而不断提高相应地,缴纳的社会保险数额也在不断增大

。可以说:事业人员因职称而享受的待遇己包含在在职期间的工资之中了,当然也包含在了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之中。更明白、通俗地说:在职期间缴纳的社会保险,就是退休之后可以领取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的来源。或者变个角度说,整个在职期间,一直在为退休时的生活费用、医疗费用积累资金。真正的区别:是把以前与退休时工资直接挂钩来领取退休金,变成了现在通过交纳社会保险的间接挂钩形式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待遇,与退休时职称待遇己经完全没有了直接联系。

最后,谈一下个人看法。综上所述,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取消退休时职称待遇,其实就是一个假议题,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享受职称待遇带来的高工资,以及由高工资带来的高退休金,完全是按照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合情、合理、合法取得的,为什么要取消呢?况且,高工资和高退休金待遇,这本身就是国家对各行各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个人贡献的认可和肯定,也是他们在职期间努力工作的结果,理所应当,名符其实。又以什么理由取消呢?

所以,提议取消退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称待遇,是一些自己不行、又见不得他人好的人的梦呓,是标准的红眼病和羡慕嫉妒恨。现在,有些人时不时地喊两声公平、公正的高调,大锅饭心态膨胀,从不讲个人对国家的贡献,变着各种法儿拼命索取,真是岂有此理!!这是标准的社会负能量,应该坚决摒弃。


水波不兴3291


谢题主。题主的问答题是"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原有的职称待遇是否取消“。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也是退休人员中反映极强烈的一个问题。

要我说"职称是在职时评定的,在当时评定后,各项待遇也按职称落实享受"。退休后,有职称没职称的人都一样在家待着。这一时期的退休人员无贡献大小多少可讲,都猫在家里养老,也就不存在再做贡献之说了。因此,按职称调资就存在着一个不合理不公平公正的问题"。都是退休人员,都在家猫着,为什么职称高的每个月就要多拿几百元,就要高调一些。说他们作了贡献这个不否认,因为他们的职称高就是证据。但这是在工作时,也对他们这部份人作出了分别对待,工资待遇中早已调高了。现在,大家都退休了,退休后按工龄调资才合情合理。

所以,我是赞成退休后一视同仁的取消职称调资,但可增设国家特殊贡献档(即五一劳动勋章获得者,国家特珠贡献者,国家勋章获得者等每可多增加壹百元至叁佰元间)按工龄年限来普调。这样,得民心,合人意。











善者福也xlp


这个问题,准确的来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后应该享受原来已有职称工资待遇。

首先应了解事业单位严格分类是有一定区别的,一是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如事业单位的教师。二是差额预算的事业单位,如医院的医生。(国家正在对医疗事业单位进行深化改革,会将逐步走向会公益性,不能再让医院医生找人民(病人)的钱来发工资奖金。否则老百姓看病贵,看不起病会长期存在。

大家都知道,现在全国都实施的是退休养老金制度。通俗地说,把以前的退休后享受退休工资称为退休后享受退休养老金。

以前的退休工资和现在的养老金计算是完全不同的。这点大家都清楚,现在的养老金是牵涉到单位缴存和个人缴存账户,计发多少,与缴费多少,缴存时间长短有直按关系。

目前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都属于"中人"。〈2014.年10月I日至2024年9月30日

期间退休的统称为中人。)执行的是退休养老金。具体实施的是统筹内和统筹外两部份合成退休养老金。

在计算退休养老金时,是要按退休前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标准为基数,这个工资标准的多少会影响你享受退休养老金的多少。

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基本标准到目前一直是按取得职称等级对应入等工资的。

事业单位人员的职称影响工资多少,也会影响养老金的多少。


洪爷33344611


一些人可能不明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待遇包含统筹内支付和统筹外支付两大部分。

统筹内支付一般是指的基本养老金,包含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基础养老金计算是跟本人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包含视同缴费指数和视同缴费年限),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计算而来的。

视同缴费指数就是根据本人的退休时的级别所确定的一系列相应指数。比如山东省可以分为三部分,岗位指数、薪级指数、调节指数,三部分相加就是总的视同缴费指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跟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相关,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里的钱数是跟每月的交费基数有关的,缴费基数又相当于跟职称挂钩,也相当于跟本人职称有关。

所以,职称在养老金计算中非常重要。不可能跟退休待遇没有关系。

统筹外支付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职业年金待遇,这是补充养老金机制。跟个人账户养老金一样跟缴费多少有关系,间接跟职称挂钩。

另一部分是退休后仍然发放的一些住房补贴或者一次性奖励,这实际上是单位的福利政策。都有相应的政策依据,不过是非强制性的,企业不执行而已。这些补贴或奖励的金额也都是根据职称或级别划分的相应档次,所以说是跟职称有关的。

退休时的职称是一个人的终点,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将其抹杀。所以,目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都是跟职称、级别等因素有关。即使其退休后,也是直接相关的,虽然再也不能晋升了。

希望机关事业单位能够进一步深化改革,不用降低相关待遇,只要让企业退休人员也享受到相应的年金制度、补贴或奖励政策就够了。


暖心人社


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原有的职称待遇是否应该取消?

我仔细看了几遍,也没有弄明白题主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以后,除了高级干部和离休老同志,所有人员都是根据自己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等因素来计算退休金,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退休人员",原本就巳经没有了职称待遇,何来“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原有的职称待遇是否应该取消"之说?

如果题主所说的如果是事业单位技术职称人员在退休前就必须取消技术职称,所有人员统一按照一个标准来领取工资,退休后领取一样的退休金,我们暂且不说这种做法是否符合《社会保险法》的法规,单就从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这一个方面来说也是对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竞争,人人不求上进却可以坐享其成、可以不劳而获,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必将会被社会淘汰的。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一些人打着公平的幌子,说要取消职称,要让工人、农民、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样统一领取一个标准的退休金。这些人怎么不想一想,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不是毛毛雨,如果不经过努力打拼,却想与努力打拼的人一样获得同样的报酬,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点豆得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事业单位技术职称在评聘中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是好的,能评聘上技术职称特别是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有真才实学,有真本事的主流是不可否认也否认不了的。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技术职称人员退休后本来就已经没有了技术职称待遇享受,也就不存在取消之说。退休之前的技术职称是不可以随便取消的,因为这是人家努力拼搏得来的,就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


叶公来帮忙


楼主您好,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以后原有的职称待遇是不是应该去修?我认为这个不应该取消,因为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与自己的职称待遇是有很重要的联系的,因为在每一个就是2014年之前退休的这部分事业人员,他都是享受到了这个职称待遇的一个补贴,所以说他是不会取消的。

而且在每一年发放就是养老金之外的一些福利金的时候,他都是跟自己的职称相挂钩的,比如说职称越高的个人,他所获得的这个待遇相应的也会提高,所以说这个职称对于事业单位退下来的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是不可能取消的,因为取消关系到很多人的根本利益。

当然这个职称对于企业单位来讲,实际上就不是那么太重要了,因为企业单位他本身不要求评定职称工资的一个待遇,更何况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个职称待遇给加到自己的养老金当中去,他只是按照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所以说对于企业单位的个人来讲,这个职称就不是显得那么太重要了。


懂社保


事业单位退休金能达到5000!为什么体制内的退休金那么高?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老年人的养老、退休问题,是中老年人密切关注的话题。

2018年初发布了养老金上调的政策,为老年人迎来了好消息,但体制内和普通企业的退休金差距悬殊大,2017年上调后的企业养老金平均为2362元,事业单位退休金根据缴费年限、职位职级的不同可以达到3000-5000。

有网友说,事业单位员工退休金比企业退休人员高好几倍甚至更高;很多人会抱怨同样辛苦工作了大半辈子,上班时工资和机关事业单位差的还不太多,怎么退休后退休金差别这么大?

长辈们总说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待遇怎么好,其实主要就体现在保险上,由国财政统一支付;并且除了按照实际工资水平缴纳五险一金,还有职业年金,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

大家都知道社保是公司交大部分,个人交小部分,对于小微企业,公司利润低,还有税收和财政的压力,负担过大,只能缴纳最低档次社保,因此退休金也低。

不过随着养老金实并轨政策出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未来待遇和差距是否会发生变化还有待观察。

关键还是要摆正心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大家有任何看法,可以在留言区讨论。

文:湖北中公事业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