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畢業一年的大學生,生活拮据,該不該“啃老”?

翔鷹學社霍老師


大學都畢業一年多了,還要啃老,你上大學都學什麼了?不會自立,連工作都找不到嗎?自己不能生存嗎?


白開水247712113


我兒子畢業就回家了。家門口的1500元肯德基,他才去做;1800元的星巴克也去;兒子還做過外貿農資。一邊打工一邊考試,功夫不負有心人,從社區進入報社。

兒子不管多麼低,應該自吃其力,解決自已吃飯問題。幸福生活靠自己創造的,父母都不許靠,"咾老“,我認為不是好事。我怕習慣成自然。


寧波奉化胡雙龍


儘量不要啃老,生活可以艱苦一下。我93年畢業,當時每個月只有100元收入,除過吃飯,任何消費都沒有,堅持了半年了,有了崗位後,情況才有好轉。記得工作半年,要回家過年,根本沒有錢,借了100元,買了些東西回家的。



指尖秦楚


臨時沒有工作或者入不敷出,可以暫時跟父母借點生活費,總不能沒有糧食就打仗吧。等掙到工資就第一時間給父母表示一下。當然入不敷出不是大手大腳隨意妄為造成的就行!我剛畢業那會找工作就拿了家裡1000塊瀟灑的出來找工作了,然而那1000塊是我跟家裡拿的最後一筆資金,後來就陸續給家裡花了些,每年大概一兩萬左右[捂臉]記不清了,沒次回家跟爸媽出去基本都是我付錢。


年輪聲


我認為“啃老”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定義不明確,就沒辦法把家人之間的親情和年輕人明明有工作能力而不去工作完全倚仗家人的情況區分開。

現在的情況和以前有很大的區別,在城市以前年輕人或者中學畢業了進企業,或者大學畢業了被國家分配到不同的單位去工作。而現在的年輕人即使大學畢業了,公務員要去考,進企業或其他單位要去應聘。即使有了一份工作,買房子,結婚,要孩子等等都需要錢,都是一份不小的壓力。

說實在的,這種壓力比我們當時參加工作的壓力要大得多,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生活、經濟壓力。如果有工作不好好幹,一味的追求奢侈,追求安逸,把生活的壓力轉嫁給父母,我覺得這樣是“啃老”。

但是家人之間還有一份親情在那裡,尤其是父母對於孩子,不可能看著他們面臨暫時的困難而不去搭把手。尤其在孩子很努力很懂事的情況下,別說大學畢業剛一年,無論到什麼時候,在經濟利益與親情面前,父母和孩子都會選擇後者。

那年我愛人病重去北京治療,我在那裡全程陪伴,兒子和他愛人去北京時一般我都會讓他們當天去當天返回,有時候他們會住在北京,我會催促他們提前把住宿的地方訂好,他們都會告訴我地方已經定好了,讓我放心,後來我才知道,只要是他們當天沒有返回的時候,晚上都是兩個人在車裡面休息,他們知道父親看病需要花錢,他們捨不得去住旅館或者快捷酒店。只有一天他們在醫院附近訂了一間快捷酒店,因為第2天我愛人要做手術,兒子讓他愛人陪我去好好的休息一晚,那天晚上他在病床陪著他父親。

有這樣的親情,有這樣的孩子,在他們遇到問題時,家長不可能不伸手幫他們一把,我從來不認為這是在啃老,能給他們一點幫助是應該的。我不願意看到我的孩子因為經濟拮据而影響心情,影響情緒,因為有時候他們努力了,但是他們控制不了環境和大局,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當然在給兒子提供幫助的時候,我會開玩笑的說我這是在提前動用我留給你的遺產[呲牙]。而且我覺得因為有這樣的親情在,孩子們會更努力。父母對孩子的愛的終點是在父母生命停止的時候。尤其我們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我們把他們捧在手心裡,給他們創造各種好的環境,不就是為了讓他們生活的好一點,工作上能有成就嗎?況且他們在自己的小家可能是那個家庭的頂樑柱,但是在父母面前他們永遠都是孩子。

當然這是在父母和孩子不是特意互相依賴的情況下。

希望不要讓一些名詞阻擋家人的親情。



旅行途中11


剛剛畢業一年的大學生,生活拮据,該不該“啃老”?

說到這個問題,我也是感慨頗多啊!在現在許多“啃老”一族是被迫的啊!他們也是無奈的啊!大學畢業後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們不“啃老”怎麼生活,這是他們迷茫的時候,我們也不能過多的評價啊!每個人的生活經歷都不一樣的,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沒有經歷過他們的生活,是沒有資格評論他們生活狀態”。


喜之郎關注三農


關於題主所問的這個問題:一個剛畢業一年的大學生,生活拮据,該不該“啃老”,我認為從以下幾點來回答。

一、什麼是“啃老”?

傳統上人們以經濟獨立作為長大成人的標誌,但啃老族生活的主要來源是父母,“長大不成人”是這些人及社會面臨的共同尷尬。

啃老族”年齡都已成年,並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

二、大學生工作初期,如果真有困難,可以適當向老人借點。

從定義看出 “啃老”是一個長期的不良行為,一個剛畢業一年的大學生,生活拮据,是暫時的,如果有“啃老”的想法,不想工作了,跟著老人吃喝才算“啃老”。

一個大學生,工作初期,走上新崗位,一切從頭開始,花錢項肯定很多,這時,一定要量入為出,有計劃的消費。社交、找女朋友、賣車、購房,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如果有暫時的困難,可以向老人借點,本來從上幼兒園到大學的生活費、學費、書本費都是老人供給,相信天下的老人都望自己兒女好,會力所能及的給予兒女幫助。按理說,一個大學生,自己工作了,工資又不低,要勤儉節約,紮實工作,發揮十幾年所學的聰明才智,艱苦創業,多勞多得,想辦法積蓄,為自己結婚生子、撫養家庭、買車買房,努力結餘點錢,供養家庭、撫養孩子、贍養老人、自己養老才是正道。

三、如果一個大學生不去工作,決計“啃老”是萬萬不可的。

不過網上竟然有名牌大學生,宅在家“啃老”,就算不是大學生,也應當出去幹適合自己的工作,現在社會是年輕人的天下,社會分工多種多樣,只要肯幹,無論文憑高低,收入都不低。只要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遠離黃、賭、毒,遠離非法集資,都會有幸福的家庭生活。

《三字經》告誡我們,蠶吐絲、蜂釀蜜、雞司晨、犬守夜……人不學、不如物,學不是目的,學成後勤奮工作,獲得收入報酬,養家餬口,才是目的,所以人不工作,拋棄家庭責任、社會責任,人還不如物,人不如物就是無恥之徒。

以上回答如有不當請指正。











齊國一柱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年滿十八週歲從上法律上屬於成年人,大學生畢業是否繼續深造看自己選擇,就我小孩子定居日本二十多年,就日本大學畢業生而言,畢業了他(她)們拼命的找工作,在日本幾乎沒有滯留在家的畢業生,如果一個大學生在半年之內找不到工作,政府每月會給生活保障費,叫生活保障費,但是據我瞭解大學生都能找到工作,既使幾個月內沒找到工作他(她)們也不會去領生活保障費,為什麼?認為不齒吧!另外一點說日本有年青人啃老族這與事實完全不符!就如上面所講的剛畢業的年青人在找到工作之前肯定要在家生活吃喝父母的,就我小孩子的丈夫子妹兩人家境也不錯,他妹妹一畢業就到東京去創業,並沒有什麼肯老現象或許剛畢業大學生在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時在家,我認為這不叫啃老族!在國內我想大學生畢業了肯定還是希望找到好工作,由於外屆環境的複雜與艱辛,年青人面對住房醫療教育結婚等等壓力靠自己的微弱力量很難處理和解決上面的問題!看問題必須一分為二,看表面也要看內在,比如在日本一個年青人走上工作崗位5到15年就能買到100多平米三層樓的獨居戶,(磚牆結構的房屋,不是板屋呵)在國內應該是很難吧!但不管怎樣,我想在國內有啃老族或者這種那種樣式都是受環境因素特定造成的吧。


617102


家裡有位大學生畢業了,是一件極高興的事。最起碼他完成了學業,你也不用每個月寄伙食費給他而操心。

當家長的肯定想子女一畢業就找到高薪好工作,馬上有回報更好。

年青人剛出社會工作一年,沒找到好的單位的很正常。父母不提供經濟支撐,從側面來講,也是想鍛鍊他,讓他真正的獨立。有些人,他的家庭經濟情況較窘迫,有可能連提供子女就業方向的思路也沒有能力,他們面對的各方面壓力容易使他喪氣。

若果單憑現在手頭拮据(混得不好)就認定他在“啃老”或準備"啃老"?我認為,每個人的適應能力各有不同,出發點也不同,下面簡單分析以下幾種原因導致他生活拮据。

1、有工作,低薪,公、私應酬多;

2、有工作,低薪,但還有其他興趣特長;

3、有工作,低薪,騎牛找馬(邊做也找)

4、有工作,高薪,亂花錢,無節制。

無論哪一種,一個剛踏入社會的青年,我們做家長的都要多體諒、鼓勵、關懷。

找工作也是要社會經驗的,我們口頭常講:男人最怕入錯行,女人最怕嫁錯郎。做家長的有義務適當提供求職注意事項供其參考,走少點彎路,正確認識獨立。他們對新的競爭環境,我相信他們的壓力比你們想象的大得多,不要開口就給貼上"啃老"的標誌,很傷人心,很打擊。

我們按耐性子,給點時間,靜待花開。

(配圖源自網絡)





上善若水一心向善


做什麼事情都有溢出效應。

不同的前提下造成的抉擇也是不同的。

一,被動型啃老:你剛剛畢業連溫飽都達不到,只能說明你懶或者生存能力嚴重不足,你這樣還不啃老,難道等著餓死?

二,主動型啃老:剛剛畢業,慾望比較大。比如吃最好的,住最好的,用最好的。超出自己承受範圍,如果家庭條件優渥倒是可以啃老去滿足慾望。畢竟每個人追求的不一樣,人活著要開心。

三,客觀型啃老:剛剛畢業,自己能力的增長率與自己剛性需求的增長率嚴重倒掛。既然是剛性需求,如果父母有能力和意願去可以幫襯,那就啃吧。畢竟都是血的教訓,比如前幾年,很多適婚青年想著:呀,我要靠自己能力,努力奮鬥去買房,結果房價翻翻,沒房子連婚都結不了。所以要審時度勢的去啃老。

附贈一張洗手圖,嘻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