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企业违反劳动法的情况多,而员工起诉企业违法的情况少,这是为什么?

用户369256073079


原因很简单,一是不懂法,二是嫌麻烦。

在中小企业,不符合劳动法(准确的说,应该是劳动合同法)的事太多了。

从学校到了职场,很多人就仿佛丧失了学习的能力,他貌似很在乎自己的权益,计较工资多少,计较福利如何,但是却往往又无视自己的权益,对劳动法一无所知像个白痴,法盲式职场生存,靠想当然做判断,被老板蒙的一愣一愣的……


身边太多这样的案例。

  • 一小伙合同到期了,公司人资部和他说,你走吧,他就傻乎乎办了离职,还觉得挺正常……实际情况是:公司不续约是要给补偿的!

  • 有的公司招人,告诉你试用期第一周甚至第一个月没工资,或者整个试用期不上五险一金,说的头头是道,其实狗屁,你用工就要付酬,只要是你的员工,就要缴纳社保。

  • 公司业务调整,你被开除了,和你哭哭穷,说你走吧,我们也没办法了,一毛钱不想赔。想一想你还觉得,哎呀,都不容易,你走了,他在你身后笑得像一朵菊花……

不懂法的代价,是很大的,损失钱也就算了,人家把你当傻逼看。


当然了,有的人百度一下,也知道了个七七八八,但是为什么不去起诉企业违法,说白了,涉及的金额不足够大,没大到要花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去折腾。

出了这种事,基本的原则是,尽量先和企业协商,各自退让一步,争取好聚好散,是最理想的;如果协商未遂,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其实劳动仲裁也只是帮忙协商;如果继续协商未遂,可以走司法程序,但流程繁琐,耗时耗力,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判完了,企业耍赖拒不执行,又要扯皮很久……

所以绝大多数人,不会去起诉,就在于此,耗不起。很多老板也就抓住了这个心理,第一,违法十次可能就碰到一个茬子;第二,碰到茬子,十个有九个都能协商解决;第三,就算你去仲裁去告我,最后也可能不了了之。机会成本这么高,当然他会铤而走险……


明哥聊求职


企业违反劳动法,维权很简单,员工不维权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法律意识差,其二是自我保护意识差。

举一个我们公司的冤枉官司,十几年前,我们公司大门口设置一个门卫室,找了四个保安做一休一,十二小时一班,完全按照劳动法规定,工作主要是白天访客登记,晚上锁门值班睡觉。当时上海的最低工资是600元,我们是按最低工资结算的。

过了几个月,其中一位保安因身体原因辞职,原来准备再找一位保安,不料其余三名保安提出,由于工作也比较轻松,由三名保安来干,增加工资。公司觉得可行,于是保安工作时间变为做二休一,十二小时一班,同时工资变为800元。

这样维持了几年,保安的工资都比最低工资高三分之一(通常门卫保安的工资都是最低工资)。

几年以后,公司感觉其中一位保安工作欠佳,于是辞退。不料该保安一封举报信寄到劳动监察,索要几年的加班费,同时提供工作期间的保安排班表(因为是做二休一轮换,所以每个月会有排班表)。

最终劳动监察并不认可公司增加工资延长工作时间的行为,为此公司补偿了该保安几万元才了结。


atalent


第一,起诉了没用,第二起诉要花钱,员工手里没钱,第三害怕丢掉工作,第四害怕单位报复!(我以前的单位就是让你加班,不给你加班费,不让你休息,你敢休息就扣你工资,旷工处理,一天工作13到21个小时,去劳动监察大队告,没用,人家单位有人,花钱了事,最后还把你开除了,威胁你随便去告,特别嚣张,工资不给你发,告到北京联合国都没用,最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层层告,电话打了无数个,从县级,到州级,再到市级,最后路费,食宿费,电话费,各种费用下来,比工资都高,一个字,难



萌宝宝来了


一是不懂法,二是维权成本高,三是一些企业请律师做法律顾问耍花招,拿我来说,我在厂里计件制,工作六年,没社保,年前有想辞职,但厂长说让我年后换岗工作,不是很累,到上班是老总一句暂时不用这岗位了,我就离开了,当时厂长说了不用些岗我走了也没办离职,另外,他每月在工资里面注明一笔社保费用,总额是我们记件工资的总额,这让我们举步为难啊。


爱了生死相伴


起诉作用不大,我朋友,还是在号称深圳速度的深圳上班,公司不交社保,和拖欠8名员工数月工资,后门借故国庆放假,长时间休假,最后员工无法生存大都重新找工作。后来走法律程序,开庭到强制执行整整花了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急,公司任然还在继续运行,可是财产,房产,车等早就转移了。最后,无法强制执行,所有拖欠工资无法到账,可笑的是公司还在运作。


用户1172820276913


成都铁路局内六线上的看守工承包给了德行劳服公司,每个看守点双岗二十四值班,每小时线路巡查一次,远的来回二公里,迎接来往车辆,车辆通过时间记录,每月工作480小时,二级点每人每月2000元,一级点每人每月2000多点,,考核一次不合格扣50元200元1000元由公司说了算,,最气人的记录要用笔,都叫看守工自己买,无任何福,利只买了意外险现在每个看守点连续上四天四夜,有的点是上两天两夜的这就是人生的写照,如果你局和段要来,巡视你们就悄悄地去査,否则没结果,不说原因你们都懂。


郭老大169083310


我觉得主要是员工法律意识淡薄,人云亦云,自己从没经历过却想当然的认为老板有关系一切都能摆平。

我之前工作的公司,进公司的时候说好6个月试用期不交五险一金,这个是说好的,自己也认,结果6个月过了却不转正,还要给你整一些考核指标,同时公司又辞退了一些人,有的甚至干了一年了都没交五险一金,这个典型的试用期用完就开除啊。

这个时候很多人就有误区了,认为试用期转正考核是正常的,实际上试用期到要么开除要么留下来转正。

然后我就申请离职了,而且是提前申请,公司不同意离职要留我,我到了时间就直接走了。主管不太懂劳动法,申请的时候就和他谈,这些聊天记录后期就成为我仲裁的证据了。

同时联系了一个之前的同事,首先去劳动稽查大队,劳动稽查大队管的是社保,填一份申请提交工作证明,我提交的是工资流水和聊天记录。然后半个月左右就出结果了,劳动关系事实存在,公司补缴社保,拖欠的工资因为有争议,所以劳动稽查大队管不了。

接着去劳动仲裁院,同样的填申请,提交证据,这个证据越多越好,还要能够支持你的诉求,接着就开庭,然后出裁决书。

开庭时双方提交证据,然后根据每一条证据和诉求来辩护。

公司提出我的离职造成损失,要求赔偿,同时各种违法公司规定这些东西。我直接就说的我按照劳动法规定提前申请离职了,离职后公司的一切问题与我无关。关于违法规定的事,公司没有公示或组织过学习。对方辩解说公示和学习过,但是他拿不出证据来。还有一部份文件在入职时是签过字的,但这些条款基本都是霸王条款,直接以违反劳动法不予认可。

整个过程就是以公司不交五险为理由,为自己要工资。

有具体的证据能够证明自己工资数量。同时又以公司条款违反劳动法为由,反驳公司一切罚款违约的反诉。

但是同事就有点懵了,毕竟是刚毕业的学生,被人家骗了快一年了,而且一直发的是1600的工资,前几个月才发1200。提转正的时候被辞退,早上去找老板回来就开除的那种。如果我不找他,他也就傻傻的走了。

在开庭前我就告诉过他该说哪些话,多的话不要说,结果开庭的时候他被对方套话,承认了一些根本没法证明的事,6000多的赔偿最后只裁决2000多。

庭审最后,仲裁员让我们让步和解,为了省的走下一步,我们同意和解,对方看我们这么爽快,却不想给钱,不同意和解。最后等了一周多裁决书就出来了,我的是我要求的金额,同事就因为自己承认的一些事只拿到2000多。

然后公司就打电话要和解,想少给钱。没同意。之后就是常见的拖时间,就不给钱。要钱不给后就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接着就是等了,一个月左右后才拿到钱。这是公司没上诉,如果上诉的话又要拖很久,不过当时已经想好了,官司稳赢,如果对方上诉,那我直接就委托律师不和他们耗了。

整个过程就是填申请提交证据,然后等通知,除了等通知的时间过长外,其他的很简单。后面有个同事看到我们要到钱了,也去要社保,直接打了一份申请和工资流水后,送过去后没多久就补了10个月社保。

实际感受就是小城市法律意识淡薄,稽查大队和仲裁院申请的人少的可怜,一年都没多少人去。


一只大鸽子


针对题主的这个问题,它其实是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它!

综合起来看,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的原因。

任何企业都是以逐利为目的,因此,很多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就会有意去踩法律的红线。

本来企业追求自我的经济利润,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通过企业设施设备的改进,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此来实现提升企业的利润!

可现实中却是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这种实力条件,无法通过技改途径来实现企业的增效目的。于是,很多企业便通过增加工作时长,不给加班费等等一些违法方式,以此来获得经济利益。

还有些企业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减少合同工的使用,甚至还有企业将合同工转为派遣工,根本无视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企业的逐利目的和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都是当前纵多企业违法的客观原因。

二、法律的原因

客观的讲,当前企业违法之所以如此之多,这与劳动法的执行力度、处罚力度有着极大的关系!

1、有关职能部门对劳动法执行力度不足,这是客观事实。

当前有关的职能部门,对企业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在执行力度上是远远不足的。当然这里既有职能部门人力、物力的不足,也与当前有关执法制度的限制有关。

很多时候并不是执法机关主动去执法,而是要由企业劳动者举报之后,方能有执法机关介入调查处理。

所以,执法机关很多时候,只能是被动的执法。

2、对企业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足,无法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当企业违法的成本支出超过了企业的收益,那没有哪个企业还敢像现在这样任意妄为。可现实却是企业违法成本太低,这无形之中,也助长了企业的违法行为。

因此,只有加大违反劳动法的处罚力度,才能真正解决当前企业违法行为,也才能有效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三、劳动者的原因。

这里既有劳动者自身文化素质因素,也有思维认知上的偏差,才导致劳动者拿起法律的行为较少。

1、劳动者本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无法为自己维权。

很多劳动者自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很多劳动者只是听说过劳动法,有这样的一部法律。但是对相关的内容,却一无所知或者是一知半解。

还有不少劳动者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但是却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和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整个维权的流程一无所知。

2、劳动者总是怀疑职能部门,不相信会为劳动者主持公道。

很多劳动者,只要提到有关的职能部门总是怀疑它们,觉得这些职能部门,不可能会为老百姓主持公道。

这里也有可能一些职能部门,并没有秉公执法,真正担负起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从而给老百姓留下了一个很不好的印象。

当然更多的是老百姓对自己的不自信。他们总认为自己没有钱没有权,凭什么这些职能部门会帮自己说话,会为自己主持公道?这不能不说,还是一些过去“官官相卫”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禁锢与影响。

许多劳动者正是受到这种错误的思想影响,才导致他们不敢去起诉违法企业。

3、劳动者害怕失去眼前的工作,影响家人的生活。

很多的劳动者,都是家庭的顶梁支柱,他们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一旦他们失去了工作,整个家庭都将陷入困境之中,所以保持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他们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都知道,如果劳动者一旦起诉企业违法,他们必将失去自己的这份工作,因此这是许多劳动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后果。

因此很多劳动者,为了保住自己的这份工作,只有忍辱负重的承受着企业的违法行为,敢怒而不敢言,这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所以,造成题主所讲的这个现状,主要是因为企业本身缺乏担当精神,法律的执行与处罚不足,劳动者自身素质与思维等,综合导致的结果!

不过,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执法力度的加强,题主所讲的这个问题,终将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你对此问题又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当然可以起诉公司,但起诉完后,很可能连自己的饭碗也丢了,那你还会告吗?又或者起诉公司后,被公司拖个一年半载,这么长时间你耗得起吗?就是这两大原因制约着员工不敢也不愿起诉公司。

现在创业不易,很多公司如果不钻劳动法的空子,根本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并不是老板天生下来就是黑心肠,而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当公司连生存都存在问题时候,谁还会顾及到劳动法呢?况且,即便企业违法了,也可以通过关系摆平下来,谁还在乎员工的利益呢?这两因素,也令很多公司敢以身试法,尤其是很多私营企业。违反劳动法的现象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超时加班、加班不给加班费、不签订劳动合同或签完后不给一份员工、不给员工买社保、非法裁员、非法调岗等等,有的公司占其中一两种,有的全都占了。

企业上述这些违法行为中,无论违反了其中任何一种,都是可以通过劳动法把公司告到法院的,只要证据确凿,都可以获得胜诉的,但在现实中,企业往往也不笨,早已经把不合法的行为变“合法化”了,所以,你想告赢公司,也是很难的,最关键的是,如果你去起诉公司,无论结果是谁输谁赢,你都逃避不了走人的命运,因为,没有哪间公司能容忍员工起诉公司的。另外,在起诉公司的时候,这些公司往往会运用“拖”字决,一拖就是一年半载,试问,又有多少人耗得起呢?

以上原因,就是制约着员工明知道公司存在很多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但却极少起诉公司的原因所在!


设计制造迷


为什么?请问,有几个单位的“工会”是为工人的利益去争取的,看看“工会”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