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花生怎樣消滅齊螬?

馬彥慶


蠐螬又稱‘’地蠶‘’,我們淮北叫‘’啞蟲子‘’,是金龜子的幼蟲,在地下齧食花生根系,葉片,對花生為害極大,且最難根治,令大多數農戶極為頭疼,它也是造成花生減產嚴重的罪惡儈子手。



蠐螬之所以難以根治一方面是錯過施藥期,在成蟲集中出土後,沒有抓緊消滅,產卵時又錯過最佳消滅期,播種時沒有拌種整地;另一方面施藥部位不精準,應在交尾前晚上9點左右噴霧消滅,幼蟲應在土壤10釐米~20釐米處進行,實際生產受栽培管理條件限制,施藥大多不到位。

防治蠐螬應把防治成蟲與幼蟲相結合、播種期防治與生長期防治相結合、花生田防治與其他蟲源防治相結合。


花生播種期,要選擇農藥包衣種子,對土壤播種時,選用藥物混同種子一起撒播溝內,先把藥物耙勻在播種,可有效防治越冬代蠐螬。

花生生長期,大約在七月下旬左右,用藥物拌土撒于田間,最好選在雨前,即可防治蠐螬,也可殺死根部其他害蟲,效果非常不錯。

對於蠐螬成蟲,在6月下旬盛發產卵前,選擇晚間9點左右活躍最強的時刻,噴施藥物消滅,中藥而僥倖逃逸的需要人工撿拾銷燬。


總之,花生蠐螬的防治應採用播種期防治為主,生長期防治為輔的防治策略,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即可把蠐螬消滅在經濟允許範圍。


田園小哥


種植花生怎樣消滅蠐🐛?

你好,世界壽鄉,中國,梅州,蕉嶺奇異花木場和果園基地的農場主,為您解答。

在農業種植生產管理中,蟲害方面,主要就是地下害蟲,蠐🐛,就是代表之一,它們群集或散存於土層中啃食花生、果樹、瓜果蔬菜等近地面的莖部主根和側根,而造成爛根。

花生種植過程中,蠐🐛帶來的危害,直接就影響到了花生出現生長不良現象,導致造成帶來花生減產,質量差。

花生種植,從種植起,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指導思想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則。抓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花生種植時,可取用草皮和泥土焚燒的“火土灰”作基肥使用,起著防治地下害蟲蠐🐛,以並其他害蟲的作用。

在日常管理中,隔間取用“稻草”焚燒的草木灰,雨後可以直接撒在土壤表皮面,晴天,用水浸泡草木灰,配比適當的水量一起攪拌均勻淋施,草木灰水迅速滲透入土壤中,進行消毒殺菌,防治各種地下害蟲的作用,完全可以達到有效防治效果。同時起著補充營養元素的作用。

殘留在土壤中的草木灰,通過土壤水分稀釋,持續不斷地發揮功效,可以達到長治久安效果。





上下左右681218


先更正一下標題中的錯字,應該是蠐螬,而不是齊螬。

蠐螬,一種地下害蟲,危害作物的正常生長,不僅危害花生田,其他作物一樣會受到危害。

花生在種植過程中,蠐螬的危害相對比較明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花生成熟時,去田間拔花生,拔出的花生果有很多蟲眼,有些花生果裡面,剝開後會看到有害蟲,大部分都是蠐螬所造成的,所以,種植花生時,防治蠐螬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面對蠐螬,小幫手建議預防和防治相結合,以預防為主,防治為輔的策略。

預防措施:花生播種前,用拌種劑進行拌種,能很好的預防地下害蟲(不僅是蠐螬,其它的金針蟲、地老虎、螻蛄等也一起預防),可用拌種劑成分有:吡蟲啉、辛硫磷、噻蟲嗪等,按照使用說明的劑量進行拌種。

防治措施:當田間已發生蠐螬時,要儘快進行防治,越早越好,可用辦法有以下3點。

1、撒毒土(麥麩)

當田間已發生蠐螬時,可以用一些細土或者麥皮,倒入辛硫磷或毒死蜱,拌勻後,撒到花生田中,如果是毒土,撒施後可以在撒一層薄土,如果是麥皮的話,可以撒到花生根部附近,以此來提高防治蠐螬的效果。

2、灌根

蠐螬也可以通過灌根的措施進行防治,可用藥劑辛硫磷或毒死蜱,不過,灌根時,要注意殺蟲劑的濃度,另外下雨天也不要去灌根。

3、噴霧

如果說以上2種辦法嫌麻煩,也可以通過直接噴打殺蟲劑的方法來防治蠐螬,可用藥劑也可選擇辛硫磷或毒死蜱,蠐螬多危害大的地塊,可以適當多噴施一些。

以上3種措施,除了蠐螬外,其他的地下害蟲基本也能得到防治,所以,使用預防和防治相結合的辦法,保證田間的花生不受地下害蟲的危害,或者減輕地下害蟲的危害。

關於蠐螬的防治,小幫手就說這麼多,希望大家看完後,能夠有所收穫,如果你有其他更好的防治措施,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農民的小幫手


種植花生怎麼消滅蠐螬?

蠐螬,又叫雞婆蟲,土蠶,老母蟲,是金龜甲的幼蟲。它的體型較大,呈C型,多為白色,少數是黃色,是危害多種植物和蔬菜的蟲害之一,按食性可以分為三類,植食性,糞食性和腐食性。作為一種對花生危害很大的地下害蟲,它主要啃食剛播種的種子,根,莖,以及幼苗,是農民很苦惱的蟲害。


蠐螬的生活習性。蠐螬喜歡生活在鬆軟且溼潤的土壤裡,大約在成蟲交配十五天後開始產卵,每隻成蟲可以產卵一百多粒,這類昆蟲一般一年一代,它們在寒冷地區可能需要五六年才產生一代,它的分佈範圍很廣,從黑龍江到長江以南地區都有生存,適應環境能力極強。

蠐螬的危害特點。蠐螬的發病期主要在兩個時間段,一是苗期,二是莢果期。苗期主要是啃食剛發芽的花生,導致缺苗,斷壟;莢果期主要啃食莢果和果針,嚴重影響莢果的形成和發育,造成花生爛果,破果較多,嚴重降低花生的產量和品質。而危害花生嚴重程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輪作制度。


蠐螬的防治方法。土地耕種結束後,應該及時翻整土壤,把大部分的成蟲和幼蟲翻到地表,等到來年施肥時,一定要用充分腐熟的糞肥,這樣腐熟時高溫可以殺死混在糞肥裡的蟲體,經過土壤消毒處理和施肥,可以大大減少蠐螬的發病率,達到預防蠐螬啃食花生幼苗的效果。

種植前土壤處理。在菜苗移栽或者花生播種時,可以使用辛硫酸顆粒每畝四到六千克,或者毒辛顆粒劑一點五千克,與四十千克的細沙混合拌成毒土,均勻地撒在翻整後的土壤表面,然後整畦進行播種或者移栽。種植後也可以用辛硫酸乳劑兌水稀釋後的溶液噴灑,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害蟲作用。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藥液灌根,已經定植或者花期的花生,可以用百分之五十的辛硫酸乳劑,或者百分之八十的敵百蟲可溼性粉劑兌水進行灌根,可以有效防治蠐螬。我是小李,關注農業,支持農村,愛護農民。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農業種植知識,歡迎關注我。


小李說農事


選擇高效低毒登記花生的種衣劑;比如吡蟲啉,噻蟲嗪,毒死蜱都可以,重點是看好劑型:懸浮種衣劑。

2、混合順序:先把拌種劑倒入容器中加少量水攪拌;混合均勻後拌花生種

3、加水量:拌種劑能把種子拌均勻的前提下,加水量越少越好,加水量過大易皺皮脫皮等;

4、攪拌時間:不論是手工拌種還是機器拌種,拌種劑能把種子拌均勻的前提下攪拌的時間越短越好,針對種子數量多的,可提前拌種。拌種後攤開晾乾,不要悶種,不要暴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a9d000444ee74512fe3\


滿豐花生服務平臺


”麻屋子、紅蚊帳、裡面坐個白胖子“!相信很多人都猜個謎語。花生是我們食用油的一種主材料,也是很多食品當中的一種材料。但是,在種植花生的過程中,往往還要花好多功夫來管理才好得到好收成,防治齊螬也只是其中一項而已。

很多地域的農村人都會把齊螬成蟲叫做金龜子。在種植花生時,危害花生的金龜子大約有二十來種,其中又以大黑金龜、暗黑金龜、銅綠金龜危害最嚴重。這三種金龜都是白天潛伏在土中,傍晚出來活動。所以,我們可以圍繞著齊螬的特點來消滅它們:

1、種植花生前,深翻泥土,通過機械殺傷、暴曬、鳥類啄食等方式來消滅齊螬。

2、施放花生基肥(有的人放一些有機肥,有的人不放基肥)時,除了不施放不腐熟的有機肥外,還要向有機肥均勻噴灑敵百蟲粉,如此可避免帶入幼蟲或蟲卵,或吸引金龜子產卵。

3、種植花生時,可用辛硫磷3公斤拌20公斤細泥土,撒入播種穴裡或者用50毫升的辛硫磷乳油拌25公斤的花生種。

4、花生下針期,每畝花生地用半斤辛硫磷加細泥土50斤,順著壟撒於花生植株基部就可以掊土。


荔浦青山


蠐螬,相信種植花生的朋友都不陌生,可以說很常見,老高今年種植了5畝地的花生,其中有一畝地,蠐螬發生比較嚴重,花生收穫時,一棵植株上,結的花生果,好多都有蟲眼,剝開被蟲咬的花生,在裡面還能看到有蠐螬。

蠐螬作為一種常見的地下害蟲,不僅危害花生,其他農作物也會受到其危害,輕則導致減產,嚴重的情況下,有可能直接絕收,因此,如何防治它,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蠐螬,老高建議大家預防為主,因為一旦發生後,雖然能進行防治,但危害已經形成,如果防治及時,造成的危害相對小一些,只不過是減產的輕與重。

預防蠐螬最好的措施就是播前拌種,當花生播種前,用600克/升吡蟲啉懸浮種衣劑,劑量400-500克/100千克種子、15%福·克(福美雙+克百威)懸浮種衣劑,劑量2000-2500毫升/100千克種子等進行拌種。

不過,有朋友可能還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即使播前已拌種,花生還是會受到蠐螬的危害,有些可能在前中期就出現,有些可能在中後期會出現,這種情況和多種因素有關。

1、拌種劑質量問題,市面上的拌種劑有很多,有些小廠家生產的拌種劑,質量可能不是很好,導致藥效持續時間短。

2、拌種劑使用錯誤,比如使用量過少,導致持續時間減少,或者使用方法錯誤,也會影響拌種劑的效果。

3、拌種劑有貴的,有便宜的,因為配方不同,有些配方,藥效持續時間只能達到花生生育中期,等到了後期後,蠐螬也會發生。

雖然有上述情況的出現,但播前拌種,目前還是最有效預防蠐螬的辦法,而田間一旦出現蠐螬的危害,要及時使用化學藥劑防治,可噴施藥劑30%毒死蜱、30%辛硫磷,或者撒施15%毒死蜱顆粒劑、3%辛硫磷顆粒劑、5%毒·辛顆粒劑等等。


老高談種植


一年一代的蠐螬,通常3齡幼蟲土中過冬,5月份化蛹,6月份成蟲陸續破土,7月初為成蟲破土盛期,7月10中左右為卵孵化盛期,7月10到15日為1齡期,抗藥性差,是防治的時期。幼蟲危害盛期在8-9月份,花生收穫後,3齡幼蟲又在土中越冬。幼蟲蛀食花生莢果,造成空洞和空果,不僅大量減產,同時也誘發病害,形成果腐,一般減產10-30%,甚至50-80%。危害相當大。

花生蠐螬的防治有水、旱輪作,在生長期間適時灌水,不施未腐熟的有機肥料,精耕細作,及時鎮壓土壤,清除田間雜草,大面積春、秋耕,並跟犁拾蟲等。

發生嚴重的地區,秋冬翻地可把越冬幼蟲翻到地表使其風乾、凍死或被天敵捕食,機械殺傷,防效明顯。同時應防止使用未腐熟有機肥料,以防止招引成蟲來產卵。

以上就是小編和你分享的花生蠐螬該怎麼防治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羅田慄先生


消滅花生田的蠐螬。這裡花生為主要作物,也是經濟來源之一,所以對滅蠐螬村農可以說驗之豐富。注意幾點,即能滅掉地下害蟲。

1、早冬耕地。收完莊禾後,準備本來年種花生的田,必須深耕土地。經嚴冬低溫陽光曬,滅菌凍蟲卵,使其斷絕來源。

2、土雜肥。來春必須用腐熟好的土雜肥。撒入土地,並整平地面。同時,將地邊過冬雜草全部清理乾淨。防外來害蟲在此棲息,進行產卵繁殖。

3、藥液拌種。過去手工按穴放種,穴內放種完畢後,撒入拌藥毒土,然後蓋種。穴內滴入三至五毫升藥液後,放入穴內花生種,然後蓋種。現在拖拉機機械種植,用毒死脾拌種,播種機直接將帶藥的花生種,送入土壤。種植完畢。噴霧藥液。消滅圲邊地頭雜草。原因同上。

4、防金龜子入侵產卵。花生下針期,若天旱。丘嶺上沙質土壤,卵難侵入,無妨。土壤肥沃水分高地塊。現有花生二遍藥在此,多雨天氣,因花生旺長,同時噴上。過半月後,觀花生長勢情況,繼續旺長,控長藥同樣。加大毒農藥倍數,再次噴上(此時,每噴霧器藥液應八分地左右,防控長藥對花生造成不利影響)。若花生長勢弱。應尿素、磷酸二氫鉀及對花生有利的微量元素和毒農藥液,按照每噴霧器半畝噴上。目的為封閉花生田,防金龜子侵入產卵。孕出蠐螬,而使碩果遭殃。

這是此地滅蠐螬及金針蟲法,(伏天灌花生墩法,早仍一旁)希參考使用。注,圲邊路傍雜草必須清理乾淨。噴花生藥液實不應當。


蔚蔚姥爺219


蠐螬是花生田常見的地下害蟲,是金龜的幼蟲,因金龜的種類不同而不同。其成蟲金龜常見的有華北大黑鰓金龜、暗黑腮金龜、銅綠麗金龜及黑絨金龜等。在不同地區,田間優勢金龜種類不同,同一地區也往往多種金龜並存。在防治蠐螬之前,瞭解當地的優勢金龜及其幼蟲蠐螬的發生特點、生活習性,對防治蠐螬非常重要。

金龜雖然種類不同,但金龜甲生活習性非常相近。成蟲一般具有晝伏夜出,趨光性強,同時還具有很強的趨化性。腐爛的有機物有招引成蟲產卵的作用。蠐螬始終在地下活動,與土壤溫溼度關係密切。在一年中最適宜的土壤溫度平均為13到18℃,高於23℃,逐漸向深土中移動。到秋季土溫下降到其活動適宜範圍時,再移至土壤上層。蠐螬有假死和負趨光性,對未腐熟的糞肥有趨性。在我國北方地區,花生田蠐螬蟲害主要發生在花生的苗期、莢果期和果實膨大期。按照時間劃分,蠐螬蟲害主要在兩個時間段。一個是春季危害高發期,時間在四月下旬到五月下旬;一個是秋季危害高發期,時間在七月中下旬以後。在苗期,越冬後的3齡蠐螬取食剛播下的花生種子和幼苗根部,造成缺苗斷壟和死秧,越冬成蟲則會取食幼苗的葉片,形成春季為害高峰;在花生結莢期,新孵化的1、2齡蠐螬幼蟲咬食果針和幼果,對花生莢果造成危害;在果實膨大、收穫期,蠐螬也多進入3齡期,食量大,危害嚴重,可將嫩果全部吃光,僅留果柄;有的咬斷果柄,使莢果發芽腐爛;有的吃空果仁,形成泥冠;有時剝食主根,造成死亡,從而形成秋季危害高峰。

根據金龜及蠐螬的生活習性及危害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花生田蠐螬防治:

(1)種子包衣。為了防止蠐螬對種子和幼苗的危害,現在最常用的化學防治方法就是選用包衣種子,或者進行花生種子包衣。目前常用的花生種子包衣劑有18%氟蟲氰-毒死婢種子處理微囊懸浮劑、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18%噻呋-噻蟲胺懸浮種衣劑、30%毒-辛微囊懸浮劑等。花生種衣劑的使用要嚴格按照說明,防止因操作不當而造成損失。

(2)合理施肥。金龜子產卵具有趨糞性,在花生田,基肥要使用充分腐熟的動物廄肥,可以減輕金龜甲產卵。同時,施肥要做到氮磷鉀肥合理配比,生長期要適當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促進花生健壯生長,提高花生抵抗病蟲害的能力。

(3)安裝殺蟲燈。在花生田,因為蠐螬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所以要選擇容易防治的階段加強防治蠐螬。蠐螬成蟲金龜甲是夜間活動覓食,而且是在地上活動,所以成蟲期是防治蠐螬的關鍵時期。在我國北方銅綠麗金龜一般在五月底六月初出現,九月絕跡;暗黑鰓金龜在六月中上旬出現,八月下旬絕跡;而華北大黑鰓金龜不管是越冬成蟲還是幼蟲羽化時間都在五月中旬左右,九月上旬絕跡,所以要在五月中旬前在花生田和周邊架設

頻振式殺蟲燈(下圖),利用蠐螬成蟲金龜子的趨光性誘殺成蟲。頻振式殺蟲燈主要元件是頻振燈管和高壓電網。頻振燈管利用燈管產生特定頻率的波段,引誘金龜子靠近,而燈管周圍的高壓電網,能將飛來的金龜子殺死,以達到防治害蟲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每25畝至35畝花生田安裝一盞,燈和燈之間的距離一般在120到150米,殺蟲燈離地高度要在一米左右。在使用過程中,如果殺蟲效果變弱,則需要考慮更換燈管。除了頻振式殺蟲燈外,還可以用黑光燈、日光燈來誘殺金龜甲。

(4)安裝性誘劑裝置。佈置金龜甲專用性誘劑,可以有效減少蠐螬的數量。不同類型的金龜甲使用的性誘劑不同,所以根據當地優勢龜種選擇合適的性誘劑。性誘劑裝置包括誘芯和誘捕器。在誘捕器中放入帶有雌性金龜甲性信息素的誘劑,引來雄性過來交配,從而殺死雄性金龜甲。雄性金龜甲的減少導致雌性金龜甲找不到交配對象,就大幅降低了田間落卵量,減輕蠐螬危害。每畝放置一到兩個。

(5)深翻凍垡(fa,土塊)。在種植花生前茬作物使,比如小麥,通過深翻,把一些蠐螬翻至土表,或隨犁拾蟲,有效降低蟲量,從而減輕苗期受害程度,並且在深翻過程中還可以藉助機械作用殺傷一部分越冬害蟲。另外,在種植小麥深翻時,還可以結合撒施毒土來防治小麥田蠐螬,以此來減輕來年花生田蠐螬的危害。當然,在播種花生時也可以結合撒施毒土的方式防治蠐螬。

(6)生物防治。在花生播種期,近些年很多地方還應用了生物防治措施,其中應用比較普遍的就是

布氏白僵菌和金龜甲綠僵菌。布氏白僵菌和綠僵菌都屬於半知菌類昆蟲病原真菌,是一類重要的生物農藥,可防治蠐螬、蝗蟲、蚜蟲及多種鱗翅目幼蟲。二者最佳的使用時間是在花生播種前,把白僵菌和綠僵菌與沙土按比例製成菌土。具體的用法和用量可以按照產品說明書來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這兩種生物菌對蠶類有害,在家蠶養殖區禁止使用。另外,還有一些昆蟲病原線蟲和病原細菌可以用來防治蠐螬,只不過這些還在研究之中,估計不久的將來,生物防治將有更多的製劑問世。

(7)輪作倒茬。一般蠐螬喜食脂肪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花生,大豆等。小麥、玉米、穀子田發生量少,可實行小麥,玉米,花生隔年或幾年輪作。這樣可以打斷蠐螬的食物鏈,削弱其繁殖能力,從而減輕為害。

總而言之,對花生田蠐螬的防治,要有綜合防治的意識,結合多種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才能更好。

附:不同金龜的發生規律

華北大黑鰓金龜:在華北、西北、東北一般2年完成1代,以成蟲和幼蟲交替運動,成蟲四月下旬至五月初開始活動。五月中下旬開始在6-12cm深的土層產卵,六月上中旬孵出幼蟲,七月中下旬大多變為3齡幼蟲,十月中下旬下潛至深土層越冬,越冬幼蟲於第2年5月中旬上升到土表為害,危害盛期在五月下旬到七月上旬。七月中旬,老熟幼蟲化蛹,蛹期約為20天,八月初為羽化高峰期,羽化的成蟲當年不出土,在土裡越冬,成蟲期約300天。

銅綠麗金龜:一般1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越冬。第2年4月中旬遷至耕作層活動危害,五月中旬開始化蛹,六月初成蟲出現,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為產卵期,從七月中旬開始,幼蟲危害至秋末,一直到十月中旬才下潛至60cm的土層內越冬。

暗黑鰓金龜:發生也是一年一代,3齡幼蟲在土壤中20至40cm深處越冬,第2年4月中旬開始化蛹,五月上旬開始羽化為成蟲,在六月下旬產卵達到高峰期。七月底到八月初,3齡幼蟲危害花生達到高峰期,,3齡幼蟲在土壤中能一直存活到第二年春天,時間長達九個月左右。

黑絨金龜:一般1年發生1代,以成蟲越冬。4-6月為成蟲活動期,5月平均氣溫10度以上時開始大量出土,6-8月為幼蟲生長髮育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