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兵败麦城,逃到距益州二十公里的临沮,蜀国大将马超为何不救?

YERO


回答问题前,首先要搞清楚临沮到底在哪里?

临沮是古地名,大概位置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远安县,还包括今天湖北省襄阳市下辖的南漳县西边及南边的部分地区。

三国时的临沮属于荆州的南郡,在210年刘备借南郡到219年东吴偷袭荆州前,是属于关羽的管辖区域。临沮在麦城(今湖北当阳)的西北方向,离麦城有80里,离江陵有280里,离益州最近的永安有600里,题目说临沮离益州有20里,翻遍地图,无法得出20里的结论。



不知道题目说的临沮是不是这个临沮,三国时期的古地名,只有这一个临沮,就是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远安县及襄阳市下辖的南漳县。

马超是扶风郡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扶风郡是东汉时期长安附近的三辅地区,马超是在215年初投降刘备,因逼降刘璋之功,被刘备封为平西将军,并且都督临沮。

马超是平西将军,并且都督临沮,按理说临沮在益州的东边,如果是平西将军,没有理由马超派到东边关羽的辖地去都督临沮,这是没有道理的。像魏延是镇北将军,所以镇守在益州的北边汉中。夏侯渊是征西将军,所以镇守魏国的西边。没理由一个平西将军要去镇守东边,并且还是在关羽的防区,那不乱套了,刘备也不可能调马超去关羽的防区,那样的话,关羽早就跳起来了。



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弄错了,此临沮非彼临沮。

三国时的临沮以其临近沮水,而得名临沮县,事实上湖北远安及南漳附近是没有沮水的,只有汉水,汉水在三国时期又叫沔水。

三国时期的沮水,是汉水(沔水)的支流,发源于秦岭山脉南麓陕西省留坝县与凤县交界处的紫柏山,向西南流入勉县境内,再流经陕、甘两省,再向南流至沮水口,最后汇入汉江,与现在湖北省的远安及南漳没有关系。

换句话,如果临近沮水而得名的临沮县,肯定是在沮水边,那么就只有可能在沮水流经的领域,也就是陕西一带,因此陈寿的《三国志》中的临沮应该是笔误,或者此临沮非彼临沮,地名重复了。



再来看一下沮水流经的陕西一带,发现一个叫沮县的地方,位置在阳平关的北方,留坝的南边,也就是今天陕西勉县茶店镇,而沮水正好流经附近,也就是马超镇守的临沮县很有可能就是沮县,也是临近沮水的地方。

马超镇守沮县,也符合马超平西将军的身份,沮县是在汉中的西边,也临近羌、氐等外族聚集地,而这正是马超熟悉的,马超常年与羌、氐等外族打交道,汉中之战时,曾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这也正是马超的好处,刘备实在不可能把马超远调南郡临沮,而放弃马超的优势。



那么回到题目上来,马超为何见死不救?

因为马超镇守的是沮县,离关羽的麦城有1200里,马超飞不过来,所认就无法救关羽。

其实简单地看一下马超的行踪,也就知道马超不可能驻在湖北远安的临沮:

215年,马超升迁为平西将军,都督临沮;217年,马超随刘备全程参与汉中之战;219年,马超等蜀汉大臣劝刘备进位汉中王,当时的马超肯定是在汉中了。220年,马超还因为彭羕出言不逊,告了彭羕一状,彭羕当时是在成都作官的,也见马超也在成都。



221年,马超领凉州牧,222年,马超病死。

215年时,因为曹操占领了汉中,刘备就马上与孙权议和,然后开始准备进行汉中之战,当时益州所有的名将,除了关羽外,都参与了汉中之战,马超肯定也要做准备,不可能跑到南郡的临沮。

另外,关羽在219年被任命为前将军时,曾写信问诸葛亮:马超武艺如何?如果马超到过南郡临沮,也就是关羽的辖地,那可是大事,关羽肯定知道,并且离得不远,不可能在219年还要写信问诸葛亮马超如何如何。

种种证据证明,马超没有到过荆州南郡的临沮,当然也就不可能救关羽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关于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共有三个原因,首先、马超当时根本就不在临沮。其次、临沮已经被吴国拿下。第三、马超很不受刘备信任,根本没有兵权。



马超不在临沮

《三国志·马超传》中记载马超投降刘备后,和刘备分兵围困成都,最终城内震惊恐怖,刘璋出城投降。这时刘备册封马超官职为平西将军,并且让他督管临沮。

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

这一年是公元215年,但是到了公元217年,马超便跟随刘备到了汉中与曹操争霸,直到公元219年秋天刘备战胜曹操之后,蜀汉一百二十余名官员联合上书请求刘备称汉中王,其中马超名列第一,所以这时马超实际是在汉中。而马超也因为这次劝进获得了左将军、假节的封赏



再来看看关羽的失败,这一年也是公元219年。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秋,大霖雨……

如此看来关羽被杀之时,马超根本就没有在临沮,而是跟随刘备在汉中,两地千里之遥,马超根本没有可能出现在临沮这个地方。



关羽被杀时,临沮已被吴国拿下

《三国志·徐晃传》中记载,徐晃在赤壁之战前跟随曹操征讨荆州时的情况。

(徐晃)从征荆州,别屯樊,讨中庐、临沮、宜城贼。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

从这段话可以判断出临沮这个地方实际上属于荆州的势力范围,而且距离曹操大军屯驻的樊城很近。



在关羽被杀之时,《三国志》记载了孙权已经占据了江陵;由此可以看出孙权已经攻取了刘备在荆州的所有领土,当然也包括临沮。

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刘备根本不信任马超

马超投降刘备后,和刘备共围成都,不到10天刘璋投降。之后刘备封马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这完全就是空衔,没有任何实权。况且临沮是一个非常小的地方,当时属于关羽管辖之下。

到了后来马超因为经常呼喊刘备的姓名,差点被张飞和关羽给杀了。之后马超变得小心翼翼,只能在蜀汉集团内夹着尾巴做人。而刘备也因为不信任马超,给他的也是一些虚职,并没有任何实权。最终忧郁成疾,年仅四十七岁就病逝了。



由此可以看出,不是马超不想救关羽,而是马超一来没有兵马,二来没有在临沮。最关键的是当时临沮已经被吴国拿下,即便是刘备派兵救援也已经来不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