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世界为什么美系重坦到了九级就没有铁头了?

M5355


铁头的由来

美系重坦并不是生来就是铁头的,你看五级的T1和六级的M6就是个高又脆,T1是美国重型坦克研发历史上代表美利坚自主研发的起点,M6是美国重型坦克研发历史上第一款量产装备,但是这种粗劣、落后的设计还是不能满足战场,再加上他们当时还有M4A3E2巨无霸(游戏里这个玩意儿叫小飞象......我还是习惯叫他酱爆)可以玩.......

与此同时,一批着手替换掉现役的M4的新计划正在运行,他就是T20,嘛,这家伙的设计对于当时的美国军队来讲的确新颖,由T20衍生出来的最后的成品被称为T26,也就是M26潘兴的原型车。

不过,潘兴毕竟只是打算针对虎式的,在军方的预想中,潘兴和虎王打架估计行不通,所以军方要求在T26的基础上整一个拥有重火力、重装甲的大块头,1944年,大块头诞生了两款,一款装备了105mm T5E1,他被称为T29,另一款装备了155mm T7,他被称为T30,由于当时美军还没有能够塞下这两款炮的炮塔设计,设计师只能将炮塔放大,对,就像大家看到的这样,很大,完全靠人力装填,但是为了不犯M6的错误,这玩意儿的炮塔装甲十分的厚,但是考虑到运输承重能力,这玩意儿得将重量控制在70吨以下,所以只能削减车体装甲。

战争结束后,美军对重型坦克的热情没有降低,一方面,美军拿出了威力更强的120mm T53,并把他安装在T29的车身上,炮塔后部增加装甲以配平重量,然后换个名字叫做T34,另一方面,军方要求制作一款与潘兴组件通用的重型坦克,于是乎,被遗弃的T26E5又被捞了出来,设计师对T26E5的设计进行再改进,改进出来的产品被称为T32重型坦克,你可以把他看做是放大版潘兴,如果不是因为传动系统问题,这个玩意儿就真的能拿出来量产化了。


铁头的消失

面对苏联的IS-3的威胁,美国必须拿出对应的强力重坦,他们提出了T43重型坦克,并在T34的120mm T53E1的基础上,美国人搞出了重量更轻但是更加好用的120mm T123,嘛,考虑到这杆炮的长度还是很长,还是需要一个大脑袋来装,就这样,美军重坦的脑积水就真的成了遗传病,M103的脑袋就是这么来的,需要注意的是,M103的车长指挥塔很高,为了保证车内空间不能太拥挤免得装填手嗷嗷大哭,车长指挥塔自然也就变高了,不过,这样的指挥塔对他们来说好像没什么坏处,车长工作起来也更舒服了,何乐而不为呢?那会儿,M48、M60、T95还有好多好多美国车都开始流行给自己整个小灯塔,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实用性,这就是流行的标志,但是毕竟这玩意儿块头不小啊,所以这一块儿也成为了大多数游戏里面的命门,其实M103的炮塔正面厚度还是可靠的,问题出在头上这个弱点实在是太大了。

我在前面说过了,高耸入云的指挥塔是当时的美国潮流,几乎人人都想整一个高指挥塔来玩,包括底特律兵工厂QM会议上克莱斯勒团队提出的传统重型坦克设计方案T110E5,毕竟是吸取了英国佬的经验,人家买咱的120炮改出来的结果是征服者的头一点也不大,咱们当然也能这么做,所以E5的头相对没那么大了,主炮还能比M103强一截,哦对了,T110E5的炮塔其实很可靠,但是问题同样出在这个高耸入云的小灯塔上,所以显得头很脆。

如果你仔细观察E5和M103的车长指挥塔,你会发现E5是没有外置机枪的,E5的12.7mm机枪直接融入到炮塔里面,这样车长在用的时候就不用冒着随时会被打爆的危险探出身子来了,简单地说就是自卫炮塔,而M103则是因为车长需要更多的视野而且还得保证安全,所以才将指挥塔变高变大好让观察口也变大,毕竟M103的车长还掌管着车载火控计算机,设计上还要求车长在必要时可以在原位上替代炮手进行主炮射击。


这种高指挥塔其实还是个潮流呢,当年说好的要三防,车长也是人,他也得防着,咱不能学毛子那种逼着车长出来送命的设计,美利坚跟你讲人权我就给我的车长来一层坦克级的保护,不过,这个指挥塔的空间很大,随着时间的后移,美国人在指挥塔上下的功夫越来越深,最后,高指挥塔设计没有了,因为他已经变成了我们熟知的遥控武器站。



后话

其他的美系重坦又是咋回事?

T14【Lv.5】:自1940年M6少量量产配发部队后,自家研发的M6就没少被官兵臭骂,差劲的战场表现让美国军方一个头两个大,想了一想自己毕竟是纯粹的白手起家,没经验,需要找一个好老师帮忙,他们想起来美国在一战那会儿和英国联合研发了Mk.8“自由”(或称Mk.8“国际”)重型坦克的历史,再加上美军有好一部分黑科技是来自于不列颠的科研人员,所以,1944年,美军邀请英军的坦克设计相关人员来美,一项英美联合的重型坦克研发项目就此启动,我说你们都知道的,英国佬和德国佬不一样,人家的坦克分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美军请他们帮忙研发重坦,他们直接理解成帮他们整个步兵坦克,整出来的结果是T14重型坦克,还好这个憨东西最后被紧急叫停了,要不然美军真的也得走英军的老路子把坦克简单划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

T26E5【Lv.8】:美军根据酱爆的作战记录对T26方案进行修改后的最终成品,虽然那会儿潘兴早就造出来了,但是他们还是没放弃对这个新生的重坦进行一切可能的改进,还记得T26E4超级潘兴吗?这个就是他们在T26E5出现之前所能做的最多的改造,所以说,军方还是需要重新审视T26并提出所需要的指标,克莱斯勒接下了这批任务,成功研制出T26项目里装甲厚度最高的存在——T26E5,但是这个玩意儿太重了,运输起来很麻烦,所以这个方案又被军方自己打了回去,顺带一起,这玩意儿历史上其实装的是90mm M3而不是T25那根魔改过的90mm T7E1,对,我说的T25,指的就是游戏里的T25/2,T25/2指的是T25中型坦克二号原型车,不是什么坦歼.......说回正题,这玩意儿火力比起潘兴没多大提升,运输难度倒是增加了不少,这个项目不被打掉就有鬼了。

M6A2E1【Lv.8】:1943年,为了应对德国齐格非防线,美军提出T28突击坦克研发计划,专为这辆突击战车设计的据说能克制虎王的105mm T5E1也应运而生,之后的T29装这门炮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去装的,但是,那会儿和T29竞争的还有M6A2E1,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级金面包,从名字上看就知道,金面包是M6的改进型号,通用电气公司认为,M6没什么问题,他只是需要一个更好的炮,这个炮现在有了(指105mm T5E1),那么只需要再设计个能塞得下这根炮的M6炮塔就可以了,于是乎,他们真的整出了M6A2E1,像这种现成品改装出来的看起来够用的东西对于当时急于击败轴心国的美国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军方立刻下了订单,然而这笔订单却被来自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长官艾森豪威尔的一封亲笔签名信拒绝掉了,原因是这玩意儿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艾森豪威尔要求取消订单,并要求已经完成的M6A2E1全部送往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这些金面包出现了许多之前测试中从未出现的问题,通用电气面对煮熟的鸭子飞了的情况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无法否认他们的产品质量问题,但是他们却提出了更多“可能性”,比如说,他们打算让军方再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设计出可以搭载155mm T7的M6炮塔以改进现有的M6A2E1,但是这玩意儿的装甲、火控都很不靠谱,原来就有的机动问题在他身上表现得更加严重,1945年8月日本投降,通用电气最后的机会也随之破灭,所有的M6A2E1都被废弃处理,就此,美国陆军宣告了一个赶鸭子上架的胡搞乱搞时代的结束。

克莱斯勒K【Lv.8】:克莱斯勒公司在1946年提出的一款新式重坦方案,其实他是介于T29和M103之间的东西,准确的说,是吸收了一部分来自德国的工程师和技术图纸之后产生的新构思,的确,后置炮塔这个设计在当时的美国坦克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其实克莱斯勒也没对这台车报多大希望,军方也只是淡然地说一句“这钱我们不花”,然后这个方案就沉底了,嗯......这就是,悬崖勒马?

M54变节者【Lv.8】:其实这玩意儿叫做T54E2,不是很懂官方为什么非要改这名字......嗯,说回正题,这玩意儿实际上一个技术测验项目,一直到1957年为T95中型坦克项目让步所以中止,这么一说这玩意儿应该是中坦啊......为什么在这里是重坦?还有,这玩意儿其实早就加入了游戏了好吗?只是后来改名发给国服超测骗氪,他的名字叫做M48A2,全名是M48A2/T54E2/T123E6,也就是M48A2的车体+T54E2的炮塔+120mm T123E6,虽然和现在这个M54变节者有些不一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M54变节者其实就是T54E2,在超测的时候他就是这个名字。

AE Phase I【Lv.9】:1952年,底特律兵工厂主持了一场集合了全美的坦克设计专家的会议“Question Mark”,先后召开了四次,在第二次会议上,克莱斯勒公司提出了一款四履带坦克概念设计,被军方拒绝后只能拿出强行修改为两条履带的传统设计的XT-500,然而还是遭到了军方的拒绝,联合工程公司借此机会提出了自己的四履带坦克概念设计Associated Engineers Phase I,然而军方还是接受不了这种四履带设计,所以该方案最终也只停留在概念设计层面。


T57重型坦克【Lv.10】:T57完全是个意外,50年代那会儿,法国佬把摇摆炮塔差不多都要玩出花来了,扬基跟风学一学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毕竟只是“试一下看看行不行”,所以才有了用M103底盘的T57重型坦克,哦对了,M48巴顿那会儿也是主要装备,他的底盘被拿去造了T54E1和T55(和T57重型坦克一样的火力的摇摆炮塔中坦),M103底盘诞生出的摇摆炮塔坦克还有个T58,对,就是咱们喜闻乐见的155mm弹夹炮的那个畸形脑袋,你说要是T55和T58能实装坦克世界那该多棒(美分狂喜)。


潛水母艦大鯨


现在哪儿有铁头呀,在喷子和金币弹情况下,穿你没商量。现在打的是意识和走位,不能蟋蟀开局就光着屁股大街上跑呀,也不能白兔都中后期了蹲一个地9分钟不动地方,要及时看眼和mt的走位,及时支援有输出才行。


Legend炮兵


九级的103真是没有铁头,那头皮软的。。。。美系最硬铁头其实是T32,只是被垃圾炮拖累了。T32头不光硬,还很小,在出现大管喷子之前,顶牛无敌[大笑]我曾经顶牛硬抗了福三炮三发金币弹。29也是可以的,因为七级车分房好,很少遇到大管子和高手,欺负小盆友很方便[呲牙]


再吃就炸了


九级有铁头???九级的M103不管是四棍还是屈服者都可以把103按在地上摩擦,重坦最鸡肋的就是美系线,机动比不上四棍T10,头没有屈服者硬。


只因有你而不枉此生


原来版本t34 t30都是铁头


Maxseal


t29那个头才硬


极乐空间A


原来版本都是t34t30


会走位的人机


苏系-7才是铁头娃吧


你是我的汪


以前是34和30的


非攻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