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和成都哪生活好?

MFT507


气候和生活环境方面,成都优于武汉

在人文和居民素质上,成都比武汉要好

教育资源,毫无疑问,武汉远远胜于成都

城区规模,武汉大于成都,这里我不是单纯的比较数据大小,两个城市都去过,武汉的确比成都大

经济方面不分伯仲

区域优势:成都地处西部,区位优势明显不如武汉

工业和高新产业:成都比较武汉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武汉作为老工业基地,重工业比较发达,这是正是武汉的环境不怎么好的原因。高新产业,武汉的光谷科技园区具有很强的规模效应。沌口经济开发区是中国内地较早的经济开发区,规模和效应都很不错


金豆壳


没有去过武汉,听说冬天冷夏天热?咱也不知道,以后去看看吧。来说说成都,小时候的成都人真的好少,到了过年几乎看不到人。当然,像人民公园灯会那种地方人还是比较多的。现在,成都就感觉太热闹了,随时走在大街上都是人挤人。房价相对于很多省会城市还是比较温柔吧,一万到两万之间也能买到市区的房子。公共交通便利,近几年修了特别多地铁和城际高铁,成都的公交车价格据说是全国最低,次卡一块钱一次,两小时内换乘不扣费。美食自然不用多说了,很多小巷子菜市场里都隐藏着成都小吃,等待着全国美食家们自己来发现。


共享源就业培训


在中国城市版图中,互为“亦友亦敌”关系的城市cp不少。成都与武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组。两者同为副省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都是强势的省会城市,首位度高,在近代史上也颇有渊源。甚至,还拥有过同一位市长,创下中国副省级城市市长之间第一次平级调动的纪录。

两座城市的官方也颇为看重对手:湖北当地媒体曾报道过一个细节,成都市发改委的内部记事板上,武汉每季经济数据在列。而武汉政府常务会上,成都也多次成为关注重点。

正因为有着如此多的关联,成都与武汉到底谁更强,谁才是中西部第一城,近年来坊间和舆论的讨论热度颇高。小编从大数据的角度,尝试解答一下这个问题。今天,推出是第一篇,成都跟武汉比哪个强?你更愿意居住在哪个城市?

1.比开放程度

成都与武汉都处于内陆腹地,相对来说,成都更深居西南边陲。但在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上,成都却要略胜武汉。

根据统计公报,成都2015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95.3亿美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75.2亿美元。武汉外贸进出口总额280.72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3.43亿美元。在进出口总额方面,成都明显要高出一截。2016年,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与成都合并简阳应不无关系)。这说明在国际市场上,成都更有存在感。

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上,成都截至2015年末有199家,武汉统计公报所给出的是在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为230家,其中应该包括了国内的世界500强企业。2014年武汉当地媒体报道,赴鄂投资兴业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28家,其中境外159家。由此可以看出,单从境外500强企业看,成都有着数量上的优势。外国领事机构方面,成都以15家(尚有2家未开馆)位居国内第四城位置,武汉目前则仅有5家(俄罗斯领馆尚未开馆)。成都的总部经济特色更突出。

2015年末,在武汉的322条民用航线中,有国际航线37条,国外通航国家和地区21个。2016年底,湖北当地媒体披露,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国际地区航点41个。成都统计公报未显示国际航班数量,但同期四川当地媒体报道,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的国际航线已达92条。这点上,蓉汉之间的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2.比社会发展水平

成都2015年年末有卫生机构8481个(应包含了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768个。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11.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8万张;武汉2015年末卫生事业机构2996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291个。卫生事业床位数80726张。其中,医院病床67550张。无论在卫生机构还是床位数量上,成都都要超过武汉。不过,可能由于高校资源方面的优势,武汉三甲医院数量要高于成都。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武汉以5102.24亿元略高于成都的4946.2亿元。成都所辖区县更多,在城镇化率上也稍落后于武汉,武汉的这一数字高于成都并不意外。但2016年成都已经略超过武汉(还是要考虑合并简阳的因素)。考虑到成都人口更多,这方面两城应算是旗鼓相当。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都只稍高出武汉,而存款余额却高出武汉一大截,显示出更强劲的消费支撑力。

奢侈品消费上,成都的优势就体现得较为明显。据公众号“城市战争”的统计,在世界五大奢侈品的专卖店数量上:成都以9家位居全国第六位,武汉则以5家位居第10位。另一份商业榜单显示,2014年世界八大奢侈品门店数量排名中,成都以17家位居第四,武汉则未进入前十。另外,成都也是目前中西部第一个拥有双宜家的城市。

成都2015年私人汽车保有量为330.9万辆,全国排名仅次于北京。不过,据西部君的朋友张银银透露,这里面也有一部分属于外地车上的成都牌照,所以从保有量算应打一定折扣。但同期武汉只有165.18万辆,个中差距还是很明显。西部君曾听一位武汉朋友比较过成都与武汉人在汽车消费上的观念:如果都有5万的存款,武汉人一般会先积攒起来,但成都人则是要再借5万买一辆10万的车。这个观点虽说只是个人之言,但从两城汽车拥有量上说,或许不无现实。

武汉市直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428.96万册。成都的公共图书馆则有22个,馆藏图书2210.1万册。博物馆数量上,两城的统计公报未能全部给出,西部君查询媒体报道发现,两城的国有和民营博物馆应都超过100座,资源规模应大致相当。

3.比金融

2015年末成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475亿元;同期武汉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只有19393.16亿元。成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3735亿元,武汉则只有2421.46亿元。且考虑到以上数据武汉的增速都高于成都,说明成都的金融实力和基础更好。

从规划看,成都在金融方面的雄心也更大。到2030年,成都金融城的金融业增加值预计将达到4000亿元,占到成都市GDP的10%;而武汉2030年的规划,是金融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

4.比创业创新潜力

在创业创新上,如果说北上深是第一梯队,那么广州、杭州、成都、武汉等城市就是绝对的第二梯队。不过,同属第二梯队,在双创上,成都与武汉的差距还是拉开了。以数据为例,2016年新增市场主体24.8万户,武汉则只有14.56万户。

虽然成都目前仍没有诞生一家独角兽企业,武汉已有卷皮、斗鱼跻身独角兽企业行列,但在整体的“双创指数”方面,成都还是要领先一步。去年5月,第四届京交会发布的《全国双创指数报告》显示,成都为北上深后的第四城,而武汉则位列第八。2015年12月,由36氪、中国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共同发布的中国双创指数排名中,成都位居第六,武汉则未进入前十。成都的软件产业,多年来都稳居中西部第一的位置。特别是游戏产业,2016年成都高新区网络游戏产业产值已突破百亿元。

相对来看,武汉虽然走出了像雷军、周鸿祎等多位互联网大咖,但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上,武汉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风头。

截至2016年7月,成都已挂牌科技企业孵化器共148家,孵化面积464万平方米,孵化企业和创业团队6613家,累计毕业企业近3000家。武汉则共有各类孵化器217家,孵化场地总面积逾920万平方米,建有大学生创业特区72家。在数量,武汉还占据了一定优势。但艾媒发布的《2016年中国城市双创竞争力排行榜报告》中,成都还是领先武汉三个名次。另外,从专利申请数量上,成都也明显高于武汉。

综合言之,成都的创业创新活力和基础,比武汉要好。两城一同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未来的竞争无疑将更趋激烈。

5.比城市形象

说到城市形象,成都比之于武汉,相信多数人心中都有直观答案。媒体披露,成都近五年平均每年举办大型会展100场以上,再加上财富全球论坛、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高端会议活动,成都的知名度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

在国内,“天府之国”、“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等形象打造,也颇为成功。虽然各种城市排行榜中,成都都是常客的做法,也不乏争议。但客观上说,成都的城市形象营销,确实在国内都堪称是先行者,并被诸多城市引为借鉴,也实实在在的增加了城市的存在感和美誉度,在推动旅游和招商上,都带来了直接利好。

武汉近年来也在马拉松赛事、网球公开赛等领域主动开拓城市的形象创新,但整体上,在城市形象营销方面仍是一个后发者的角色,工业重镇的大众印象并未得到彻底改观。

形象的差距从近十年来,成都与武汉常住人口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武汉虽号称拥有百万大学生,但成都常住人口的增加量却要高于武汉,表明对大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Xiongjietao


其实在哪儿都差不多,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以及家人生活的问题,或者自己和家人有没有在哪儿长期居住的意向,现在城市生活节奏都是相差无几,交通也方便。
成都是一个节奏稍微慢一些,比北京,广州节奏慢一些的城市。有很多美食,气候偏潮湿一些,吃辣,火锅,各种美食,物价的话还中等偏上。成都的生活较其他很多城市实在是太安逸了,如果想打拼但心智不坚容易受到外来诱惑的,不太建议年轻时去成都工作生活,否则很容易丧失斗志。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大环境很不错,正好赶上成都高速发展的列车。人文环境很好,经济发展在内地来说是名列前茅的,一座休闲生活与努力工作完美融合的城市。成都是吃货的天堂,除此之处,也没啥。每年春秋两季巴适,冬天阴冷、夏天湿热。成都人包容不排外,你江湖他就仗义,管你是哪的人,三年后就是成都人。成都挣钱一般,但多少都可以把日子过得很幸福。开宝马的和骑电动车的都在苍蝇馆子吃饭、都同在农家乐喝茶打麻将,打50元的不会看不起打5元的,大小都是耍,高兴就好。


武汉不是很了解,总的来说都是新一线城市,生活的前提还得让自己有一个维持基本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前提下来选择。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敢拼敢闯的人,可以去成都闯一闯。


喜玛拉雅g


本人截止到现在没有去过武汉,也只是通过新闻报道,地理知识、朋友介绍等方面,对武汉有所了解。

先来说说,对武汉的直观感受:大江大河大堤坝,可以说武汉是围绕着水在转动的城市。另外一个,武汉地理位置绝佳,我们在地图上可以明显发现南北纵横,东西交贯。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九省通衢 ,可想而知,交通是何等的发达与便利。


交通发达代表经济发达,武汉三镇目前总人口1100万。2018年武汉国民生产总值接近1.5万亿,人均GDP突破13万元。可以这样讲,武汉就是中部城市高速腾飞的“巨龙”。


成都:我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言表,也就实事求是地做些说明。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为这座城市带来长足的机遇与发展,虽说成都的地理位置与武汉相比,有少许差别。但成都在发展定位上,采取“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策略,在2019年当中,国民生产总产值同样突破1.5万亿。但由于成都总人口约为1600万,故人均GDP略低于武汉。

所以,这两个城市各有定位,在经济发展上都各有特色,“你追我赶”,“不分胜负”。如果说要在这两个城市生活,就需要自己准确定位了,武汉是腾飞的“巨龙”,那成都便是高速飞驰的“火车头”。舍我其谁?唯有凭心而论,看这两座城市谁更多一点喜爱罢了!


点石成金资讯一点通


必须是成都!这是作为一个在武汉生活了十五年的人,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

别动不动就来比那什么GDP啊什么的,这玩意的高低和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没半毛钱关系好吗?作为城市的一份子,唯一关心的就是衣食住行及城市环境等。说到城市环境,客观的来讲,两座城市差不多,普遍存在着一些脏乱差的现象,再说现在二线城市的规划建设模式几乎一模一样,这一点上来看,两城差不多。但说到吃,成都就甩武汉几条街了。川菜自古有名,特别是经过四川人的改良,发明创造出一些特别好吃的东西,比如说麻辣兔头、火锅兔等等。川菜馆只要做的稍微地道一些,在武汉那是不愁生意的,比如说什么马路边边串串、钢管厂小郡干、蜀九香等等,其实味道也不是那么正宗,但你去看看哪一天不需要排队?再说住房,同等环线地段,成都的房价要比武汉低20-30%左右,在房子作为是否真正扎根一座城市标准的前提下,显然在成都购房以及生活压力要明显小一些。再说物价,到成都N次了,生活了也有几个月吧,明显感觉成都的物价要比武汉便宜一些,老百姓的生活压力也稍小一些。“衣食住”说了,再说“行”,武汉的交通,真是不忍直视,快到中午了居然很多地段都还很堵车,上个月我北京一亲戚来武汉,他就感慨,武汉的交通比北京都堵!这一点上成都明显优于武汉。精神娱乐方面,成都有天涯、金卡、小龙等,百里挑一走天涯,非诚勿扰金卡乐,老司机们你们懂的,请问武汉有什么???


多年以后12889


我是武汉人,现长期在外地工作,但每次回武汉时,都有回家的感觉,特别亲切,离别时,总有些难舍夹杂着茫然的感情。武汉虽有诸多不足,比如夏天太热冬天冷过北方,房价高,空气质量也不是很好,繁华地段不好停车、堵车,但武汉是我的家啊!成都没去过,成都的宣传做的不错,妥妥的网红城市,很是向往,但只是想去旅游。祝这两个城市未来越来越好!


程湖国红


成都和武汉是中西部唯一GDP较高的城市,因为武汉城市人口比成都多,所以成都经济比武汉好一点。不同的是武汉以重工业擅长,成都以服务业为优势。 城市建设武汉大、散、乱。成都小、精、集中。武汉城市建设比成都晚3年左右,但武汉潜力更大。

就业机会:武汉是中国第三大高等教育基地,受猎头关注的机会比成都多,但成都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发达,大学生就业机会比武汉多。

收入:大学生毕业一年后的收入成都比武汉约高,但成都物价比武汉约高,这样可以持平。 成都气候、旅游环境、餐饮、城市文明程度比武汉高。

武汉地理位置、区位优势、未来发展机会比成都好。

文化对比:武汉人义气,成都人包容。 成都适合初创业,居家。武汉适合做大事。


职场俊哥


地理位置武汉肯定比成都好多了,问题是武汉比成都黑多了,成都政府善待老百姓,很早十几年前坐公车转三次免费,房屋拆迁拆一赔二,普通无房比较容易申请到廉租房,工资和武汉差不多,生活成本比武汉少多了,幸福指数远高于武汉,作为武汉人但支持成都


手机用户55036797060


成都不管多好,地震后你就会知道没命什么都不好,武汉地处平原没地震,安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