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北上广深”后的中国第五城将会是谁?为什么?

你适合更好的


阿哲认为北深广之后必定是“成都”

深圳的商业魅力指数在今年超越了广州,成为榜单的第三名。深圳的城市包容度以及所培育出的创新力量,使得它持久向上的生长力在中国一线城市显得尤为突出!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到21世纪已经是可以媲美国际大都市!那么中国第五城市是哪座城市?每次网上这样的问题都会引起激烈讨论,各说各有理!其中以成都,苏州,武汉,杭州天津,重庆最具竞争力!(至于其他的城市真的没有可比性)我们用排除法来看看国五到底是谁?

天津的经济实力非常强的,GDP仅次于拥有3000万常住人口的重庆排在第6位,但因为天津处于京津冀经济区(离北京太近),光芒被掩盖,2018年增速只有3.6%,所以我认为安这样的发展下去不会成为中国第五城!

重庆市的GDP 2万亿以上是最接近一线城市的,以重工业起家,也是常住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均少),发展潜力巨大,因为其独有的“山城”地貌特征,管辖面积之大,在短时间不会发展成一线城市!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互联网产、汽车值也因阿里巴巴的、吉利崛起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杭州从体量上来看跟其他城市都无法必以,旁边的上海也会影响他的竞争力!

苏州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很多人都把苏州定位中国第五城,GDP常年排在全国第7,比第八名的成都多出一大节,产业布局,教育资源更是新一线城市中的佼佼者!但是苏州的地位有些尴尬,南京从经济实力来看不如苏州,但毕竟是省会,苏州不是直辖市,甚至连一个副省级城市都有点勉强!

中国第五城只会出现在成都和武汉:

武汉市称九省通衢,地处中原,高铁直达大半个中国,53条国际航线,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GDP全市常住人口1076.62万人,城镇化率79.7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8%,湖北省内一家独大,产业布局良好!

成都世界“美食之都”,中国西南重镇,西部交通枢纽!成都是中国五大战区之一的西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是西部地区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城市,成都总面积143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91.8万人;市辖区建成区面积837.3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70.6%!

对比成都和武汉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但从政治战略地位两者对比,成都略胜一筹!







哲一哲


我的观点:最有可能的城市是成都,其次是武汉和杭州。

其实,目前中国还没有第五城,至于未来,谁将成为中国第五城,我认为会是成都,原因如下:

1:成都和北京、上海一样,同时拥有两个超大型国际机场。

2:成都是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西部的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中心

3:成都的城区规模、人口总量已经开始逼近北京和上海。

但即使成都拥有以上三点,也无法稳坐中国第五城,至少有两个城市不服,分别是武汉和杭州。

首先说武汉,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城市,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在2018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武汉位居第五位,超过了成都和杭州,以及重庆和天津。可见武汉在城市建设水平、交通通达程度、文化教育医疗方面,都有领先的优势。似乎与成都不相上下。武汉多年来与成都GDP你追我赶,相互竞争,最终,成都与武汉的GDP差距慢慢扩大了,武汉对于人口的吸引力似乎比成都稍微弱一点。

然后说一下杭州

,无疑杭州是一个明星城市,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新经济、互联网, 就会把中国一线城市说成北上深杭,只要是杭州拥有阿里巴巴这个巨无霸企业,其次杭州这些年的新经济发展确实很快,所以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独角兽企业数量上,杭州敢于向一线城市叫板。

最后,总结一下:

一线城市的划分是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商业资源的聚集度、以及国际交流程度,虽然目前我国只有四个一线城市,第五个城市最有可能是成都,因为在最新的GaWC城市排名中,成都已经是最近接北山广深的城市了。

未来五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都,地铁线路发达、国际友人聚集、天府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扎推,以后的成都,会成为西部的创新创业中心,以及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而更令人惊讶的是,成都的消费能力目前已经超过了深圳,成为继北上广之后的中国第四大消费城市,而消费将是未来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成都的实力会冲进中国一线城市行列。


蒋昊说经济


我认为最大的可能性是成都,排在第二的是杭州。为什么不是天津或者重庆这样的直辖市呢?主要原因是虽然他们的盘子铺的要比成都杭州更大,但是没有他们做的那样精致。一线城市当然也要讲面积,但面积绝对不是主要因素。深圳土地面积不过区区的2000平方公里。


在国内连续多年发布的新一线城市榜单中,成都基本是坐在榜首不动摇。杭州的排名也非常强,基本就是排在成都之后。两座城市之所以综合实力在国内靠前,主要得益于其经济实力,还有商业实力。当然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因素,但最主要的就是经济。

在所有省会城市中,成都的GDP是排名第二的,仅次于广州。虽然重庆和天津GDP总量都超过了成都,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好像还不及成都,知名度是毫无疑问的不如程度。
(成都)

重庆的崛起也不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在他成为中央直辖市之前,只是四川的一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地位是不如省会成都的。因此在文化底蕴上,重庆肯定赶不上成都的。毕竟成都作为西南的经济商业中心,存在了上千年之久。成都和重庆构成了一个城市群,叫做成渝城市群。成都的排名是在重庆之前的。

杭州和成都相比还是稍逊一筹。主要是杭州旁边有上海这个超级大都市存在。月亮在夜晚是很明亮,但是在白天,在太阳光的照耀之下就会星光暗淡。和其他城市相比,杭州还是光芒四射,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尤其是在经济、城建、文化方面,杭州都是可圈可点。
(杭州)

当然成都和杭州都想成为中国第五城,两者之间也是有极大的竞争的。未来中国的城市格局是北上广深杭,还是北上广深成,现在还无法定论。再过10年,那时候就很容易判断的出来了。


财经知识局


北上广深与其他城市差异确实明显,而二线城市或者说新一线城市的综合实力又比较接近,所以目前来看第五城的竞争还在路上,还没有哪个城市具有明显优势。

所以第五城的竞争或者说预测,从发展潜力来分析或预判,可能更有意义。新一线城市能竞争第五城的大概就成都、杭州、天津、重庆、武汉、苏州这六个城市,其他九个城市基本上没有机会。

重庆虽然GDP规模在这几个城市最高,但其人口高达3000余万,面积高达8万多平方公里,更像一个省,所以人均太弱了,处于垫底。此外重庆的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在新经济和服务业这一块比较短,所以重庆很难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五城。

天津呢?情况有点和重庆差不多,整体感觉就是一个工业和港口城市,加之在北京这个世界城市的阴影下,其各方面的吸引力都大打折扣。所以天津竞争第五城的希望最多80%。

苏州其实蛮不错,经济高度发达,人口规模上千万,历史底蕴深厚,苏州有很多互联网初创企业。但苏州的区位地位太低了,被上海、南京和杭州包围,连个机场都没有,去苏州你得先到上海再换乘高铁,很难想象第五城不能乘机直达。

武汉九省通衢,加上长江的黄金航道,属于大江大湖之城,其人均GDP也和沿海城市差不多,同时武汉的科创企业也破成气候,光谷未来潜力比较大。武汉具备冲刺第五城的可能,不过武汉的城建和城市管理与一线城市还差距比较大,同时其宜居性也是其短板。

杭州现在意气风发,在新经济领域高歌猛进,颇有点深圳的创新型城市特点;杭州的城建、生活环境、时尚指数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加上浙江这样的经济大省省会城市的优势,杭州跻身第五城的概率90%。但杭州的短板是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不足。

最后说说成都,成都以前被媒体标榜为第四城,不过角度应该不是综合性。不过成都人口规模确实是第四、机场客流也是第四,其城建品质、时尚指数、服务业、金融等指标也能排在五六名。成都的短板好像是交通区位和经济实力,不过也正好是成都竞争第五城的法宝。国家正在大力建设川藏铁路、成兰铁路、成宁铁路、成格铁路、沪蓉高铁、蓉昆高铁、成贵高铁等,并且正在建设预计6条跑道的新机场,你说说这些交通设施建好后,成都的战略区位会有多重要?而成都的GDP已经高达1.538万亿,人均GDP2019年也将突破10万,随着东进战略的推进,预计2021年迈入2万亿俱乐部。所以成都跻身第五城的几率也在90%以上吧。


龙首精装科技


我是重庆人,但我选成都。

虽然重庆直辖以来发展迅猛,但离成都尚有差距。记得15年前《新周刊》出了一期城市特刊,并引用朱自清的文章把成都列为中国“第四城”,仅次于北、上、广,排在深圳之前。第二年,《新周刊》又出了一期城市特刊,把重庆列为第N城,意为“无限可能”。

重庆是我的母城,我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我希望她越来越好。

成都是重庆之外我最为熟悉也最感亲切的城市。坐拥天时、地利,领头新一线,实至名归。




专属的SKY


“北上广深”是大部分人心目中中国前四城,至于第五城是谁,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基本上都在我国GDP前十的城市中诞生。当然了,这些城市也算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了。

从GDP来看,北上广深之后,GDP最高的就是重庆了,但它的体量是最饱受争议的地方。这里小编顺便提供一些其它数据,让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根据中国华顿经济研究院公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百强榜来看,北上广深之后,得分最高的就是杭州了,不过也没有比成都、苏州等城市高出多少。



从GaWC组织公布的2018年全球城市划分来看,北上广深之后,就是成都了,不过杭州和它的排名相差不大。

从2018年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来看,除了香港,北上广深依然位居前列。而北上广深之后,就数重庆和杭州了,其实在2018年全球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重庆和杭州依然紧北上广深之后。

因此从以上数据来看,北上广深之后,排名比较靠前的就是杭州、重庆和成都这三座城市了。所以,以这些数据来作为参考的话,那么中国第五城最有可能就是这三座城市当中其中一座。

相比之下,小编还是更看好杭州。杭州的新经济、互联网经济都很发达,被称为“移动支付之城”,除了GDP相对其它前十城市比较靠后之外,在很多经济数据杭州都是紧随北上广深之后的,比如上市企业、市值、城市资金总量等,尤其是在独角兽企业上,杭州并不比一线城市逊色,近年来甚至还出现了北上广深杭这么一个说法,所以小编比较看好杭州。


锦绣中源


看外国人的使馆落在哪里,哪里最多哪里就是最牛逼的,话说旁观者清。大使馆北京不说了首都,领事馆排名第二的是上海,第三的是香港,第四的是广州,第五的是成都……所以还排什么呢?外国人建领事馆说明那个地方国际化趋势浓厚。别去看GDP那些没用的。个人发现北京首都肯定大使馆建那里没啥说的,东方最悠久的商埠城市上海香港排在后毋庸置疑。广州和成都是以上城市里最适合人居的两座中国大城市,其他的不用争论了。


借我一瓢水任性付


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城”,这是一个讨论很久都争执不下的答案。

南京和武汉是综合实力最没有短板的,但是城市体量和一线差距有点大;

重庆、成都体量更大,但是人均经济数据“惨不忍睹”;

杭州、苏州经济实力很强,但是科教文卫比南京、武汉有明显差距;

所以也就天津最接近这一位置。

理由如下:

天津是直辖市、沿海城市;

经济总量直逼2万亿,位居全国第六;

城区人口950万,在全国仅次于北上广深;

人均GDP与杭州、武汉势均力敌,秒杀成都和重庆;

GaWC世界城市排名为准一线,在内地仅次于北上广深;

教育、医疗、科研、交通等硬件国内一流,国企私企发展均衡。

其实要说城区本身,上述其他几市发展丝毫不亚于天津,但都有各自的“问题”,就连南京和武汉这样几乎挑不出毛病的城市,都因为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而与“第五城”擦肩而过。天津或许不是这些城市当中最优秀的一个,但的确是最具备第五城特质的一个。


城市发展报告


如果要说谁是北上广深之后第五城,绝对是从“新一线城市”中诞生。而据第一财经在2019年发布的新一线城市的评判标准: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未来可塑性,理论上讲上榜城市都有希望。

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按具体靠近一线城市的指标划分:GDP规模、人口、交通、人才吸引、新零售额、知名企业入职情况等等来分析,只有榜单前4个城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最接近。

如果按照数据标准那毫无疑问是成都,但是论发展前景来说重庆在这几个城市里制造业最强,而且还在以每年10%高速增长。武汉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均衡。那么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只有看谁能另辟蹊径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来突破传统,就跟大数据贵阳一样。

那么最有可能绕开标准数据反超的只有杭州,杭州亮眼的地方在于领先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新经济、新零售。一个阿里巴巴代表了世界新零售,一个蚂蚁金服代表了未来新金融,你说哪一个城市会诞生两个世界级行业巨兽公司。所以,发展模式的创新才是城市的未来,杭州的希望很大。


MR火羽白


1、首先列一下有实力竞争这个位次的城市名单,个人觉得有杭州、武汉、成都、重庆、南京、天津这6个城市。

2、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老大,经济金融中心,广深则是珠三角的双子星,尤其深圳是创新之都科技之都。

3、武汉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九省通衢,地盘也足够大,框架也搭得好,这些年发展势头也比较猛。成都则是个非常会营销自己的城市,什么新一线的领头羊啊,西南地区的科技支撑,经济总量也不错。重庆则是发展非常务实,人口和地盘优势明显。华东地区的南京和杭州则是各有千秋,属于那种没有冒尖,但是综合竞争力很强的,不足之处是经济上很难超越上海,天津则是前些年发展很好,最近2年突然缓下了了。

综合看来,个人更看好武汉和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