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成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导语: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许多认同打孩子的家长经常说的一句话。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提倡素质教育,平等交流,不认可打孩子的观念。

那么,究竟是打孩子对孩子教育有帮助,还是平等教育孩子,对孩子教育有帮助呢?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成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邻居家的小孩子,到了狗都嫌的年纪,一天到晚在小区里上蹿下跳,跟一帮小孩子跑来跑去,逗猫赶狗,让小区住户不断跟邻居家长告状。

现在这个年纪,正是不知轻重的年龄,活生生变成了小区里的熊孩子。每当邻居家有人敲门,多半是小区的住户来告状了。

邻居也十分苦恼,每当孩子犯了错,都想打一顿孩子让孩子长长记性。

但是妻子死活不同意,觉得要讲道理,进行素质教育,邻居不得不按下心中的火气。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成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有一天邻居下班回家,发现自己的儿子居然在家里的墙壁上乱画,洁白的墙壁上全是画笔的痕迹,气不打一处来,一定要教训儿子。

还没动手,训斥了两句,儿子就开始大哭起来,妻子这个时候赶忙护住孩子,斥责丈夫只懂打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邻居也十分无奈。

从小挨打和那些没被打过的孩子,有什么差距?

1. 抗压能力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需要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

小时候挨打的孩子,受到的挫折比较多,抗压能力要比从小呵护长大的孩子要好,所以挨打增加抗压能力,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2. 会产生自卑情绪

但是对许多孩子来说,小时候挨打,也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在小时候结不开后,很容易变成心结藏在孩子的心里。

这样一来,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孩子在以后与他人相处时,会出现障碍。这样一比,没挨打的孩子心理上相对平和、温柔一点。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成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有必要吗?

其实,在孩子小时候,教一些道理的时候,

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可以的

因为小孩子有时候并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有通过挨打,让孩子长长记性,让孩子记住一些底线是不可以触碰的,让孩子学会一些道理。

但是在孩子长大以后,懂得一些道理了,这个时候,家长就要讲道理,尊重孩子人格,帮助孩子成长。

这个时候,交流最重要,一直打骂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影响,就不是很建议了。

这里提醒大家,孩子的教育是一门学问,在孩子长大以后,不能通过单纯的打骂对孩子进行教育,要尽量采用沟通,讲道理的行为,尊重孩子的想法。

经常挨揍和从未被打过的孩子,成年后的差距,真不是一般大


今日话题互动:大家觉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应该采用棍棒教育呢?在孩子长大以后,家长应该如何跟孩子进行沟通教育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共同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帮助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