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砸缸之1|为什么是赵无恤?

《资治通鉴》开篇,从东周威烈王23年讲起,今天我们讲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东周时代的晋国。当时晋国有赵氏、智氏、魏氏、韩氏四大贵族。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期,诸侯国里大贵族们相互之间的倾轧,往往会带来整个家族的覆灭,其实,中国几千年历史,这样倾轧和团灭一直是主题之一。

赵氏的赵鞅(史称赵简子)是掌握晋国军政大权的上卿大夫。虽然身居高位,但对赵氏家族的命运还是很担心。所以,赵鞅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寄托在他的大儿子赵伯鲁和小儿子赵无恤的身上,他要选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出来。当时管选接班人叫“立后”,是立后人,不是立皇后。

赵家的家教当然是很优秀的,也是很严格的,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赵鞅一直在想办法用实际行动检验两个儿子,看谁行,谁不行,于是有一次,他把一堆为人处事的道理写成训诫,差不多就是古代的心灵鸡汤吧,写好了分别刻在两块竹简上,两个儿子一人一块,告诉他们,“要小心记住哦,以后要考试的”。但从此后3年里赵鞅对此事黑不提白不提,看样子自己也把这事给忘了。

但是,3年后突然有一天,赵鞅把俩儿子叫到跟前,说:“给我背当年给你俩竹简上的训诫”。大儿子赵伯鲁已经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竹简也早就丢得不知去向,但是赵无恤,这个平时不吱声不唸语的小儿子居然马上从衣袖里拿出竹简,还能把竹简上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这令老爹赵鞅惊喜非常。

当年的少年赵无恤,就是这样被老爹指定为接班人的,其实,也不能说赵伯鲁有多愚蠢,他做的就是一个常人所为,是赵无恤太认真太有心计,小小年纪的所做所为,超出常人许多。赵鞅要找到家族的掌门人,要找到可以跟智氏对抗的人,当然非赵无恤莫属。

人们都想知道,当年老爹赵鞅在竹简上给两个儿子到底留了什么内容,《资治通鉴》里面也没写,但在我看来,其实竹简上的内容并不重要,因为赵简子考验的,本来也是两个儿子做事的能力,赵无恤,胜在能比大哥多思多想多做,而并不胜在他有多聪明,但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人如果能时时处处,多思多想多做,其实是一种大聪明。

赵无恤出生于约公元前505年,到公元前475年,他的爸爸赵鞅死后,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赵氏一族的掌门人,并世袭了赵鞅晋卿的职务,那一年他30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