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為何會有《舊唐書》和《新唐書》兩個版本的唐書?

“二十四史”是我國各朝代官方組織人員進行修撰編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合稱,起於《史記》,終於《明史》,因被各朝視為正統史書,遂被稱為“正史”,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二十四史”一般是一本史書對應一個朝代,但其中描述唐朝歷史的卻有《舊唐書》和《新唐書》兩個版本,這是為何呢?

《舊唐書》編修概況

唐朝是我國曆史上最為強大的封建王朝,所以在唐朝滅亡後修撰唐史便顯得尤為重要。不過唐朝滅亡後立即陷入分裂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政權如走馬燈式更替,並不具備修撰唐史的條件。

“二十四史”中為何會有《舊唐書》和《新唐書》兩個版本的唐書?

後晉高祖石敬瑭稱帝后,國家形勢暫為穩定。為了凸顯後晉的正統性,石敬瑭便組織人力修撰唐史。941年,石敬瑭任命宰相趙瑩為監修(趙瑩被罷官後由宰相劉昫代替),統領唐書的修撰工作。不過趙瑩和劉昫只是掛名,真正出力修撰之人為張昭遠。在歷時四年多後,《舊唐書》(原名《唐書》,為與北宋歐陽修等人修撰的《新唐書》區別,遂被稱為《舊唐書》)於945年修成,《舊唐書》遂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系統記錄唐代歷史的史籍。

《舊唐書》記事起於唐高宗武德元年(618年),終於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記載了唐朝290年的歷史。現存《舊唐書》共二百卷,有本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其多參考唐朝官修的本朝實錄,甚至是直接抄寫,這是其短時間內能夠修撰成書的重要原因。

《新唐書》的編修概況

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在仁宗時期國力日益強盛,有了編撰前代史書的充分條件。鑑於《舊唐書》成書時間過短,內容“言淺意陋“,起不到“使明君賢臣,俊功偉烈,與夫昏虐賊亂,禍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惡以動人耳目,誠不可以垂勸戒,示久遠”

的作用,於是重修唐史為朝臣熱議的話題。

“二十四史”中為何會有《舊唐書》和《新唐書》兩個版本的唐書?

歐陽修

而宋仁宗又有標榜功績之心,遂於1044年命宋祁主持編修唐史。1054年,又任命歐陽修負責主修工作。1060年,全書修撰完畢,共歷時17年之久,遠遠超過了《舊唐書》所用時間。其中宋祁親自撰寫了列傳部分,歐陽修則親自撰寫了本紀、志、表的一部分,兩人可謂出力頗多。《新唐書》共二百二十五卷,有本紀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傳一百五十卷,記事時間與《舊唐書》相同。

《舊唐書》與《新唐書》之優劣對比

一般來講,兩本所記時間完全相同的史書,後人往往會則其優秀者作為正史之一。比如陳壽在編寫《三國志》時,當時尚有多人同時在編寫三國史書,但最終只有陳壽所作被列為正史,其他則散佚不見。而後人在《新唐書》修成後,依然把《舊唐書》列為正史之一,可見兩者各有優點,亦各有不足,捨棄誰都為不妥。

《舊唐書》最大的優點就是史料價值要高於《新唐書》。眾所周知,史書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記錄帝王事蹟的本紀。《舊唐書》本紀有二十卷,而《新唐書》僅有十卷,從中可見《新唐書》在本紀上的簡略。《舊唐書》的本紀部分取自於唐朝官修的實錄,編修時沒有大規模的刪減改寫,基本保存了唐朝歷代實錄的真實性,讓人讀起來可以很直接的瞭解歷史事件發展的原委。

而歐陽修在編寫《新唐書》本紀時,對其進行過多的刪減合併,最明顯的就是省去了春夏秋冬四季表述,而對同一年所發生的事情,如多次改元,只寫最早或最具代表性的年號。又如對時期的描述,喜歡用”初“、“末”、“中葉”等字詞,這就讓讀者在讀了本紀後理不清歷史事件的時間脈絡,產生混亂。

“二十四史”中為何會有《舊唐書》和《新唐書》兩個版本的唐書?

同時,《舊唐書》對於有價值的帝王詔書、大臣奏章都不分文體而盡數抄寫。而歐陽修是古文運動的支持者,對駢文持否定態度,所以他在編修時將駢文類的詔書、奏章等進行大規模的刪減和改寫,甚至全部刪去,這是很不可取的行為。另外,歐陽修不喜歡佛教是出了名的,所以他在編撰《新唐書》沒有提到佛教半字,而佛教在唐朝歷史中是不可忽視的部分,這也是《新唐書》的缺點。

《新唐書》最大的優點就是體例完備及史料豐富程度要高於《舊唐書》。《新唐書》編修了17年之久,其精力基本集中在了志書、表和列傳之中。從體例上來說,《舊唐書》有志三十卷,而《新唐書》則有五十卷,其中不僅內容翔實於前者,如《地理志》、《食貨志》、《天文志》等,而且首創了《儀衛志》、《選舉志》與《兵志》,能夠較為完整的體現有唐一代經濟、文化、社會發展變化,而且為我們瞭解唐朝科舉制度、兵制的變化提供了系統資料。

其次,《舊唐書》無表,而《新唐書》則有表十五卷,分為《宰相表》、《方鎮表》、《宗室世系表》、《宰相世系表》四類。眾所周知,藩鎮割據在唐朝中後期扮演了關鍵角色,而多如牛毛的藩鎮發展情況甚為複雜繁瑣,讀者很難弄清其脈絡。而《方鎮表》則為讀者詳細梳理了唐朝中後期各個藩鎮的建制沿革、分割變遷歷史,讓我們瞭解藩鎮割據情況“一目瞭然”。其餘各表的價值也很高。

“二十四史”中為何會有《舊唐書》和《新唐書》兩個版本的唐書?

另外,由於歐陽修等人接觸的史料遠比趙瑩、劉昫等人豐富,所以《新唐書》在列傳方面較《舊唐書》增加了三百餘傳(九成以上人物為合傳),還首創了奸臣、叛臣、藩鎮、蕃將、公主等類傳,史料豐富程度大大優於《舊唐書》,諸如將《黃巢傳》的篇幅增加了一倍以上,為我們瞭解唐末農民戰爭提供了更為翔實的資料。不過宋祁在編修列傳、歐陽修在編寫志書時對《舊唐書》原有的部分內容進行了不少刪減,也有其不妥之處。

結語

所以《新唐書》在成書後,仍然無法完全替代《舊唐書》的地位。宋朝人吳縝在讀罷《新唐書》後甚至寫下了《新唐書糾謬》對其剪材不當、編纂失例等缺點進行了批駁,後人也對《新唐書》也有不少意見,官方也將其作為正史收錄。

但是自《新唐書》成書後,《舊唐書》就受到了官方的冷落,保存不周,多有散佚,到明朝時,官方收錄內容已經不全。嘉靖年間,文人士子經過多方努力在民間找到了其大部散佚缺失部分,經整理校對進行重新刻印,得以再度刊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