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之死,標誌著浙東派的失敗,也意味著淮西勳貴的權勢到達頂峰

洪武六年(1373年),胡惟庸由於李善長等人的推薦,被朱元璋任命為丞相,成為百官之首。而胡惟庸當上了丞相後,劉基

“懼其僨轅也”,殘害百姓,可是又無能為力。

因此,劉基憂憤交加而發病。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親自撰文賜給劉基,並派專人護送劉基返鄉。到家後,劉基病情加重,不到一個月就去世。

在去世前,劉基還在囑咐兒子劉璟要向朱元璋進言,“諸形勝要害之地,宜與京師聲勢連絡”。可惜,胡惟庸掌權,這進言現在是傳不到朱元璋的耳邊,只好讓兒子等胡惟庸敗後再進言。

由此可見,劉基對朱元璋的忠誠,對明朝的忠誠。可是,無奈其一生勞苦功高,為民著想,晚年卻淒涼悲慘,含冤而死。而劉基之所以落到如此下場,胡惟庸是兇手,而朱元璋算是幫兇。

劉基之死,標誌著浙東派的失敗,也意味著淮西勳貴的權勢到達頂峰

劉基

有才、功高而不傲

劉基,字伯溫,青田人。史書中描述劉基,“基幼穎異”,而且“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由此可見,劉基是個聰明之人,有能力之人。

元至順年間,劉基考中進士,被授為高安丞,也因事而獲得廉潔正直的名聲。當時,元朝廷多次提升劉基,都被他拒絕。後來,劉基兩次上奏彈劾,而被臺臣所阻,最終棄官還鄉。

元末賊寇四起,方國珍起兵海上,經常搶劫郡縣,但朝廷無人可以解決這問題。無奈之下,行省再次起用劉基,而劉基通過“修築慶元諸城”來很好地控制了方國珍。

後來,元朝廷招降方國珍,劉基認為方氏兄弟是禍亂根源,必須處死。而方國珍害怕,就派人賄賂劉基,但劉基不接受。此路不通,方國珍只好派人賄賂當權者,然後當權者招降了方國珍,而怪罪劉基濫用權力,讓其離京。

此時,劉基已經對元朝廷失去了信心,不想再為元朝廷效力。於是,劉基再次棄官還鄉,當一個山野村夫。

劉基之死,標誌著浙東派的失敗,也意味著淮西勳貴的權勢到達頂峰

朱元璋出征圖

朱元璋攻下金華,平定括蒼,聽聞劉基、宋濂等人的名聲,便想以錢財來招聘,其他人都答應了,但就劉基沒有同意。後來,孫炎兩次至信劉基,說明朱元璋的情況,誠意邀請,劉基才同意。

初到朱元璋帳下,劉基就陳時務十八策,朱元璋大喜,建造禮賢館讓他們居住。後朱元璋把劉基留在身邊,當了一個軍師,兩人無話不說。

當時,兩人談論天下大事,劉基向朱元璋提出取天下之大計:“士誠自守虜,不足慮。友諒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地據上流,其心無日忘我,宜先圖之。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然後北向中原,王業可成也。”朱元璋聽從了劉基的建議,先是大敗陳友諒,後破張士誠,最後北伐推翻元朝,成就帝王之業。

劉基之死,標誌著浙東派的失敗,也意味著淮西勳貴的權勢到達頂峰

朱元璋

而且,在整個取天下的過程中,劉基總能“遇急難,勇氣奮發,計畫立定”

,為朱元璋力挽逛瀾。朱元璋知道劉基之才,也知道其忠誠,所以兩人親密無間,似臣似友。朱元璋曾說劉基是“吾子房也”。

由此可見,劉基對於朱元璋取得天下的重要,如同張子房與漢高祖。而劉基有遠略且功高,但是其從不驕傲,朱元璋多次想給劉基進爵,但都被劉基拒絕了。

一心為民著想

劉基不僅不傲才,而且體桖老百姓。

天下新定,朱元璋認為元朝就因為寬縱而亡國,於是採取了“以猛治國”的策略。這時候採用重典是正確的,但是也導致出現了一些其他的問題,有些刑罰過重而讓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於是,劉基就勸諫朱元璋說“今國威已立,宜少濟以寬大”

一次,天下大旱,劉基請求處理久積的冤案,朱元璋便當即命令劉基予以平反,不久大雨就從天而降。劉基就趁機請求建立法制,防止濫殺現象。

恰在這時,朱元璋正要處決囚犯,劉基便問是什麼原因,朱元璋將自己夜裡所做的夢告訴了他。劉基說:“此得土得眾之象,宜停刑以待。”果然,三日之後,海寧歸降,朱元璋很高興,就將囚犯全部交給劉基釋放了。

劉基之死,標誌著浙東派的失敗,也意味著淮西勳貴的權勢到達頂峰

劉基

劉基聰明過人,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大局觀來勸諫朱元璋,有效地防止了朱元璋犯錯。同時,也是在為了囚犯求情,讓被冤枉之人得以重見天日,免受牢獄之苦。

劉基為人低調且不愛錢財權力,同情老百姓,一心只想著為朱元璋和明朝效力。可是,劉基也有個缺點,那就是性情剛烈。

性情剛烈,得罪淮西勳貴集團

明初,有著這樣的一群人,他們都是在明朝的創建和統一的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由於他們有共同的地域即鄉里觀念,經歷相似,地位相近,利益相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特殊的集團——淮西勳貴集團。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李善長、徐達、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馮勝、鄧愈六人,皆是淮西人。而且,當時封侯的也是為淮西人居多。

這樣一來,淮西功臣封官進爵,權勢迅速膨脹起來,朝中大多數官職都由他們充當。

當時,淮西勳貴還通過與皇族聯姻,相互結合,榮損與共。同時,淮西勳貴之間也相互聯姻。自此,淮西勳貴在政治上相互扶持,經濟上相互優待,從而勢焰熏天,獨霸一方,而朱元璋卻視目無睹。

劉基之死,標誌著浙東派的失敗,也意味著淮西勳貴的權勢到達頂峰

李善長

但是,劉基性情剛烈,嫉惡如仇,不圖權力,頻頻向淮西勳貴發起挑戰。也正因為這樣得罪了淮西勳貴,最終被胡惟庸下藥毒殺。

朱元璋巡視汴梁時,讓劉基與李善長一起留守京城。劉基認為“宋元寬縱失天下,今宜肅紀綱。於是,劉基下令御史檢舉彈劾,不要有任何顧忌,宿衛、宦官、侍從中,凡犯有過錯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懲治,因此人人都畏懼劉基的威嚴。

當時,中書省都事的李彬因貪圖私利,縱容下屬而被治罪,而李善長一向私寵李彬,故請求從寬發落。但是,劉基不聽,並派人騎馬速報太祖,得到批准,劉基便在祈雨時,將李彬斬首。

自此,劉基與李善長開始不和,也就和淮西勳貴集團不和。在朱元璋返京後,李善長便向朱元璋告狀,說劉基在壇土遺下殺人,這是不敬之舉,那些平時怨恨劉基的人也紛紛誣陷劉基。

劉基處境窘迫,不久就還鄉。

劉基之死,標誌著浙東派的失敗,也意味著淮西勳貴的權勢到達頂峰

胡惟庸劇照

後來,胡惟庸當了丞相,而胡惟庸與李善長是親戚關係,這也意味著淮西勳貴再次掌權。

胡惟庸對於劉基當初說自己的種種不是懷恨在心,同時也是為了淮西勳貴集團的利益,開始準備除掉劉基。當時,劉基認為談洋是賊寇的根源所在,就請求設立巡檢司來守衛,防止賊寇作亂。

可是,胡惟庸就以此來誣陷劉基。胡惟庸“使吏訐基”,誣告他與民爭地,還說談洋一地有“王氣”,劉基想據為己有。而朱元璋被這話動了心,雖沒怪罪劉基,但是剝奪了他的俸祿。

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

胡惟庸的誣告,讓劉基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雖沒怪罪,但剝奪了俸祿,意味著兩人之間已經出現了裂縫,兩人不再像以前那樣親密無間。

無奈之下,劉基為了解除朱元璋的猜疑,入京謝罪,此後都住在京城,住在朱元璋的旁邊。此後,旁人經常說劉基的不是,兩人出現了信任危機,朱元璋對劉基也不再信任。而淮西勳貴集團因為失去了劉基等人的制制約,在朝廷之中更為囂張,甚至威脅到朱元璋的地位。

劉基因此憂憤交加,最終病重。在京城時,胡惟庸給劉基送來藥,劉基“飲其藥,有物積腹中如拳石”,在回家後不久病逝,結束了其一生。

結語

後來,胡惟庸案案發,塗節說是胡惟庸毒殺了劉基。由此來看,胡惟庸毒殺劉基是有動機的,胡惟庸記恨劉基,兩人也有利益衝突。只要劉基還在,他就無法獨攬大權。所以,胡惟庸動手毒殺了劉基,獨攬了大權,而劉基就是這場集團較量下的失敗者。

但是,劉基晚年的生活淒涼悲慘,如果說胡惟庸是兇手,那麼朱元璋就應是是幫兇。朱元璋不默許胡惟庸的行為,胡惟庸是不敢毒殺劉基的。正因為朱元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對於淮西勳貴集團的扶持,才導致淮西勳貴氣焰熏天,排斥非淮西集團的官員,從而使劉基含冤而死。


【小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