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巢脾有了巢虫怎么治?

海淘淘


蜜蜂蜂巢有巢虫多是蜂群弱小稀疏所致,只要调整蜂群基本可以治愈的。



巢虫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蜡蛾钻入蜂箱里,产下卵孵化而来的。所以蜂箱一定要严密,不能有破洞缝隙,以防蜡蛾钻入。蜂巢里晚上不能有灯光,避免吸引太多的蜡蛾进入蜂箱。蜂巢门尽可能开小点,便于工蜂守卫阻止蜡蛾。

蜡蛾产下的卵,先在缝隙蜡屑处孵化存活,长大点再爬到蜂巢脾上。所以,蜂箱底部的蜡屑垃圾要清理干净,这样巢虫卵没有隐身之处,也避免细菌的滋生少得疾病。蜂箱底部要定期清理,不准有蜡屑垃圾存在。

无论怎样预防,蜂箱里都有可能有蜡蛾产下的卵,但蜂群里有清理蜂存在,就会及时清理这些卵或幼虫。巢虫之所以能在蜂箱里存活下来,是工蜂没有及时清理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蜂少脾多,让工蜂没有精力清理过多的草坪。如果蜂巢皮脾一两天没有工蜂去清理,巢虫就会发展起来。


所以当蜂群出现巢虫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多余的蜂巢脾都抽走,让每张巢脾上都有密集的蜂,让工蜂能盯住每个蜂巢房,巢虫就无法滋生了。

其实无论中蜂意蜂都可能会得巢虫的,意蜂之所以不得巢虫就是坚持密集繁蜂的原则。中锋繁殖速度慢,如果饲养不当,急于加脾就会造成蜂少脾多,工蜂清理能力不足,就会让巢虫蔓延。只要能调整蜂群,保证蜂密集,巢虫基本上都能治愈的。

大家千万别指望用药物来治疗巢虫,在治疗巢虫时蜜蜂也会受到伤害的。药物会使幼虫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蜜蜂寿命缩短,哪怕没有看到蜜蜂死亡,也会使蜂群发展严重受损。特别是长期对蜂群用巢虫清片的药物防治巢虫,会严重制约蜂群的发展,就算没有巢虫害发生,也不可能把蜂养好的。

还要记住,巢虫害发生以后,把老巢脾一定要清除干净。老巢脾蜂巢房里,容易隐藏巢虫卵难以清理。中蜂预防巢虫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要用新脾淘汰旧巢脾。尽量让蜂群都用上新巢脾,让蜂群密集,巢虫是很容易治愈的。



追花精灵


在蜜蜂养殖的过程中,产生巢虫这是经常发生的事,特别是中蜂养殖,中蜂清除巢虫的能力非常的弱,是非常容易发生巢虫病害,蜜蜂一旦发生巢虫病害,会造成蜜蜂群势变弱,甚至发生逃蜂。

蜜蜂巢脾有了巢虫怎么治?

1、什么是巢虫。

蜜蜂的巢虫,其实就是蜡螟的幼虫,蜡螟又分为大蜡螟和小蜡螟两种,大蜡螟的幼虫相当大,体长可达8厘米左右,而小蜡螟的幼虫,体长可能不到2厘米,不管是大蜡螟或者是小蜡螟,严重影响了蜜蜂的生活,会让蜜蜂群势变弱,甚至发现逃蜂。

2、巢虫对蜜蜂的危害。

当蜜蜂的蜂箱有空隙时,蜡螟会在晚上悄悄的进入风箱里面,在晚上进行活动,当蜡螟的雄虫与雌虫交尾以后,雌虫在蜂箱里产卵,产卵产在蜂箱底下的蜡屑里面,当卵虫孵化以后,会在蜡屑里面生活2至3天,然后慢慢的爬上蜂脾,进行危害蜜蜂,巢虫会在巢脾上吃蜡质、吃蜜汁、和花粉,打洞和吐丝,让蜜蜂的巢宵受到损害,还会伤害蜜蜂的蜂蛹,造成许多的蜂蛹死亡。

3、巢虫的防治。

巢虫防治的方法就是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同时结合药物进行熏杀。

①把蜜蜂饲养成强蜂。

保持蜂箱的严整性,让蜂箱没有空隙,让蜡螟成虫不能进入。而且只有把蜜蜂饲养成强蜂,让蜜蜂的巢脾上面都有蜜蜂,让巢脾没有空余的地方,还要经常清除封箱底部的蜡屑,更换破旧的巢脾,特别要保持蜂箱的清洁。

②对巢脾上巢虫的防治方法。

当巢脾了产生了巢虫,要积极的进行防治,做好清除工作,可以将有巢虫危害的蜂脾取出来,在中午的时候,将蜂脾上的蜜蜂抖掉,敲打巢脾的框梁,让巢虫爬出来以后,将巢虫杀死,如果巢虫已经在蜂脾上打通了隧道,可以用一个镊子,顺着隧道将巢虫取出来杀死。

总结

巢虫对蜜蜂的危害非常的大,只有积极做好防治工作,同时保持蜂箱清洁,不让蜂箱没有空隙,对产生巢虫的蜂脾及时进行清理,才能减少巢虫对蜜蜂的危害。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点击关注:以文温暖三农。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欢迎交流、讨论,每天会有精彩为您呈现!

以文温暖三农


很高兴为您解答;蜜蜂巢脾有巢虫怎么治,这个问题,以我个人的经验可作出以下分析供您参考。

1,巢虫的由来,巢虫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成虫和幼虫2种。成年巢虫体长有3厘左右,巢虫繁殖很快,卵和幼虫活动力很强,危害性极大。主要危害弱蜂群,它们在巢房底部吐丝作茧,在巢脾中打隧道蛀坏巢脾和在巢脾上蛀食蜡质,并伤害蜜蜂幼虫和蜂蛹。被害蜂群轻则出现秋衰,影响蜂蜜的产量和质量,重者可致蜜蜂弃巢逃走,造成损失多发生在蜂群度夏期间。



2,巢虫的治疗,当我们看到蜂蛹成小块,或是线状出现“白头蛹”,用针挑出死蛹的尾部有的会有屑状,有的会在蜂房内看到丝线大小的虫,这是巢虫上脾了,开始危害蜂蛹。可以在某宝上买点巢虫清木片,对蜂和蜜影响都不大,但要适当用,有些气味浓的会影响蜂群,情况严重的只能用换巢脾的方法来扼止巢虫发展。



3,巢虫的预防,巢虫是蜡螟潜入箱内产的卵,我们平时要把蜂箱底部的蜡屑清理干净,让巢虫没有寄生的地方。育强群,巢脾上要蜜蜂都是盖的满满的,这样巢虫上脾的机会就很小。勤换蜂箱,保持箱内清洁,一般都不会有巢虫发生的。



喜欢养蜂的朋友请关注“农夫之趣”为您解答养蜂问题。


蜂天下


巢虫在我们商洛本地被叫做绵虫,它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大蜡螟和小蜡螟,巢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在巢壁上吐丝做茧。蜡螟的卵多产于蜂箱的缝隙、箱底的蜡屑中。初孵化的幼虫先在蜡屑中生活,3--4天后上巢脾,然后在巢脾前或蜂箱壁及巢框等处啮成小坑,结茧化蛹,再羽化为成虫。

巢虫主要是蛀食蜂蜡,它能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蜂房巢壁钻孔,能在巢脾上穿隧道,吐丝作茧,不但严重毁坏巢脾,而且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者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 ,引起所谓的“白头病”,可以造成大批封盖蛹的死亡,严重时还会引起蜂群飞逃,尤以中蜂受害严重,因此掌握防治巢虫技术,对广大中蜂养殖户具有重要的意义。

巢虫危害蜂群的主要季节:

一般来讲,中蜂一年四季都受巢虫不同程序的危害。中蜂进入越冬停产后,巢虫也进入休眠状态,这个时候不危害蜂群;每年的3—4月份蜂群进行入春繁阶段,蜂群育子护脾能力增强,这时的外界气温低,蜡螟幼虫相对发育相对慢周期长,不会对蜂群造成很大危害;进入7— 8月份后以后,外界粉蜜逐渐开始枯竭,气温高,蜂群处于停产状态,蜜蜂护脾能力也逐渐减弱,这一时间正有利二、三代巢虫的生长繁衍。因此,夏、秋、初冬是巢虫活动和危害蜂群的高峰期,给进入初冬繁殖阶段的蜂群造成威胁很大,是综合防治的主要季节。

1、勤检查勤打扫。

巢虫是以蜡屑为食而进行生存繁殖的,并钻入蜂巢上蛀食巢脾。因此在中蜂养殖过程中,要勤检查蜂箱里面,要勤打扫蜂箱内部,将蜂箱底部蜡屑及时清理,将蜂王不产卵的老脾换掉,将蜂箱的缝隙密封起来,在检查巢脾的时候,发现巢虫幼虫及时清理,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巢虫对蜂群的危害。

2、饲养强群。

中蜂强群对巢虫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饲养强群的基本方法是随时保持巢脾上有充足的蜂蜜和花粉,蜂群内分工合理,同时必须保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这样,即使蜂群遭受巢虫危害,由于蜂群群势强壮,蜜蜂护脾能力强,受巢虫危害的面积相对小些,从而不会影响到蜂群正常的生产。

3、淘汰旧脾。

中蜂有喜新脾、厌旧脾的习性,一般情况下蜂王会优先在新脾上产卵,当巢脾过旧时工蜂就会将黑旧的老巢脾咬掉,这些咬下来的蜡屑堆积箱底便给巢虫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空间,因此中养蜂人应经常清扫蜂箱底部的蜡屑、赘脾、老巢脾并及时化蜡,不给巢虫留任何生存和繁殖的空间。

4、选优质蜂王。

中蜂一般一年换两次蜂王。大多数蜂场自己育王,多年保持自繁自养的状态,致使本场内种性退化,蜂王维持群势能力、产卵力、蜂群抵抗病敌害的能力下降。因此,有条件的蜂场,一般两年引进一只优质的种王,优质蜂王产卵能力强,能让蜂群保持强群,以提高蜂群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5、杀死巢脾上的巢虫。

查找被侵害的巢脾,找到出隧道后,用镊子取出巢虫并杀死。对于那些还没蛀出隧道、生活在粉脾上的小巢虫,可将蜂王关起来,再将蜜蜂抖落掉,将巢脾放在阳光下,巢虫一见光,马上会爬到脾面上,用镊子取出杀死。

6、及时杀死蜂具上的巢虫。

用酒精喷灯烘烤蜂箱,将隐慝在蜂箱缝隙的巢虫卵和幼虫彻底消灭。同时,将抽出的可用巢脾放入-7℃以下的冷库中,冷冻一夜就能达到杀灭隐藏在其中的幼虫和卵,采用冷冻方法杀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用药物治疗巢虫对办法我就不在介绍了,大家可以根据说明,按方法使用。巢虫的治疗办法很多,但是子风觉得重点还是在于防治。

中蜂巢虫的预防:

1、养殖中蜂还是那句话,强群才是硬道理。保持蜂脾相称,强群对蜡螟有很强的抵抗能力。2、勤打扫,经常保持蜂箱内卫生整洁,定期清理箱底的残腊渣,让幼虫没有生存空间。3、勤换蜂具,适时更换老旧蜂箱,不要用有裂缝的箱子,让蛾子无可乘之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大家根据季节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欢迎爱好蜂蜜和中蜂养殖的朋友找子风互相交流。








秦子风


一、苦楝毒饵

苦楝树根和树皮按1:2的比例煎成药水,再用煎成的药水拌米糠、麦麸或锯末配成毒饵,然后将毒饵撒在蜂箱底靠后的位置,同时蜂箱的缝隙处也抹一些,用药两天后就能在箱底看到死巢虫,此方法不但对蜜蜂无害,而且还能防止蛾进箱产卵。

二、硫磺熏蒸

硫磺熏蒸是民间防治巢虫常用方法,具体方法是将被巢虫危害的巢脾取出来集中放在空蜂箱中,然后在蜂箱底部用铁皮或瓦片放几块燃烧的木炭,最后在木炭上撒些硫磺粉即可,但这种方法不能杀死卵和蛹,所以隔12~15天熏1次,连熏3次。

三、冻脾杀虫

巢虫各虫期能承受的最低极限温度为-7℃,若将其放置于-7℃以下的低温环境中5~10小时会受冻而死,因此北方地区在冬季蜂群越冬时可将巢脾放置在室外以灭杀或防治巢虫,在南方地区可以将巢脾放在可将温度调节至-7℃以下的冷冻室中。

四、高温杀虫

巢虫各虫期能承受的最高极限温度为50℃,而蜂蜡的熔点一般在62~67℃间,因此可通过高温加热巢脾来灭杀巢虫,具体方法是将巢脾放在50℃环境中40~60分钟便可杀死各个发育阶段的巢虫,但注意温度不能超过60℃,否则巢脾就融化了。

总结:俗话“中蜂怕巢虫,意蜂怕蜂螨”,中蜂受巢虫危害严重时不是整群飞逃便是群势逐渐缩小,最后因老蜂慢慢死亡却无新蜂补充而全群覆没,可见防治好巢虫对中蜂养殖是多么重要!


蜂农蜜哥


蜡蛾产下的卵,先在缝隙蜡屑处孵化存活,长大点再爬到蜂巢脾上。所以,蜂箱底部的蜡屑垃圾要清理干净,这样巢虫卵没有隐身之处,也避免细菌的滋生少得疾病。蜂箱底部要定期清理,不准有蜡屑垃圾存在。 无论怎样预防,蜂箱里都有可能有蜡蛾产下的卵,但蜂群里有清理蜂存在,就会及时清理这些卵或幼虫。巢虫之所以能在蜂箱里存活下来,是工蜂没有及时清理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蜂少脾多,让工蜂没有精力清理过多的草坪。如果蜂巢皮脾一两天没有工蜂去清理,巢虫就会发展起来。 所以当蜂群出现巢虫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多余的蜂巢脾都抽走,让每张巢脾上都有密集的蜂,让工蜂能盯住每个蜂巢房,巢虫就无法滋生了。 其实无论中蜂意蜂都可能会得巢虫的,意蜂之所以不得巢虫就是坚持密集繁蜂的原则。中锋繁殖速度慢,如果饲养不当,急于加脾就会造成蜂少脾多,工蜂清理能力不足,就会让巢虫蔓延。只要能调整蜂群,保证蜂密集,巢虫基本上都能治愈的。 大家千万别指望用药物来治疗巢虫,在治疗巢虫时蜜蜂也会受到伤害的。药物会使幼虫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蜜蜂寿命缩短,哪怕没有看到蜜蜂死亡,也会使蜂群发展严重受损。特别是长期对蜂群用巢虫清片的药物防治巢虫,会严重制约蜂群的发展,就算没有巢虫害发生,也不可能把蜂养好的。 还要记住,巢虫害发生以后,把老巢脾一定要清除干净。老巢脾蜂巢房里,容易隐藏巢虫卵难以清理。中蜂预防巢虫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要用新脾淘汰旧巢脾。尽量让蜂群都用上新巢脾,让蜂群密集,巢虫是很容易治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