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一生究竟最喜欢谁?

木剑温不胜


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古代君王,注定汉武帝不是一个用情特别专一的人。即便如此,他依然有最喜欢的人——李夫人。

在汉武帝的美人榜上,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有四位 : 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李夫人排行不前不后,所以不能说初恋就是最爱,末尾就是最恩。



为什么李夫人能在汉武帝心里占据最爱的位置?

因为从她的出场开始,便是一个精心的安排——导演是汉武帝的同胞姐姐平阳公主,主演是汉武帝的第一男宠李延年。

汉武帝是个心机很重的君王,他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宫廷特有的气氛与他自小便拥有胶东王的身份有关。看他最后要求钩弋夫人陪葬就知道他的城府有多深。

但是他特别亲近姐姐平阳公主,在公主面前,他一半是君王,另一半是弟弟。如果有什么烦心事,他都喜欢往姐姐家里跑。他十八岁那年,就是在平阳公主家里遇到卫子夫的。

说回李夫人。她哥哥李延年作为宫中音乐人,每次宴会必唱歌助兴。这一次他早有准备。他化了一个娇艳无比的妆容,唱出一首《佳人歌》: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殊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阅尽人间美色的汉武帝听后微微一笑,天下哪有什么倾城倾国的美貌呢。

这时导演平阳公主说话了,当然有。

于是就把李延年的妹妹李氏献给了汉武帝。果然惊艳,汉武帝当即把她封为李夫人。



除了美貌,李夫人对爱情的保鲜有自己的一套。

平时如何娇媚就不说了,就是她最后生病,绝不让汉武帝看到自己面容,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永远的放在汉武帝心中。

她身边的人都很不解,怎么能把探病的汉武帝拒之门外呢。李夫人说,只有这样,我最美的样子才能让他永远记住。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果然对她相思入骨,竟也相信招魂之术,让道士摆坛招李夫人的魂魄回来。开坛之前,道士对他说,只能看见帘后身影,您千万不得掀开帘子,否则就再也看不见了。



但是,当看到李夫人的影子出现在帘子上时,汉武帝忍不住跑过去掀开帘子,想要拥抱她。帘子掀开了,什么也没有。汉武帝更是陷入对李夫人的相思之中。为此还写下 :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其姗姗而来迟?

是你吗?不是你吗?我一直看着你,为什么你这么迟才来啊?

一片痴情,闻之戚戚。

虽然汉武帝后来又遇到不少美人,包括具有传奇色彩的钩弋夫人。但说到爱意,是谁也比不上李夫人的了。


此时明月在


汉武帝是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帝王,但作为男人,就说不上有多伟大了。他生命中的几个女人都只不过是一个个过客。最初的陈阿娇,虽然是父母之命定下的亲事,但应该说,刚开始两人还是有感情的,不然就不会有金屋藏娇的故事。不过,和阿娇也算得上政治联姻,谁让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有本事?娶了陈阿娇,刘彻得到了皇位。江山美人两全,这大概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吧。

卫子夫是汉武帝在姐姐平阳公主家遇到的一个歌女,说是遇到,其实是平阳公主有意安排的,因为汉武帝和陈阿娇结婚好几年都没有孩子,平阳公主有意效仿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为皇帝选美,当然,这样的结果肯定少不了他们的好处。因此,卫子夫被汉武帝带走时,平阳公主的临别赠言是,去吧,富贵了别忘了我。卫子夫进宫后刚开始并没有想象中的富贵,一年的时间,汉武帝差不多忘了她,不过,在她要求离开的时候,汉武帝大概是想到了她的好,没有同意她离开,反而从此开始得宠,生了太子,做了皇后,直到太子刘据被小人江充陷害,被迫造反,卫子夫也被迫自杀。

再来说说李夫人。李夫人因为哥哥李延年的一首歌进宫,这首歌的歌词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当然,她本人也确有倾国倾城之貌。因此,很得汉武帝的喜爱。不过,自古红颜多薄命,李夫人得宠没多久就生了重病,很快就死了。她很聪明,在生病快要死的时候不让汉武帝见她,为的是给汉武帝留下最美好的印象。这一招果然有效,李夫人死后,汉武帝很想她,又是招魂又是作诗的。其实,汉武帝思念的,大概不是李夫人本人,而是他想象中的美好。

还有一个钩弋夫人,就是汉昭帝刘弗陵的母亲。当时也很得宠,但当汉武帝确定了要让刘弗陵做太子的时候,下令让人把钩弋夫人杀了,理由是,不想重蹈前朝子弱母强的覆辙,不想出现第二个吕雉。

这样看来,汉武帝对他生命中的几个女人大概都用了情,也大概都没有用情。或许,作为一个皇帝,作为一个男人,他最爱的,还是他自己和他手中的权力,而不是任何一个女人。


读史坊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他晚年崇信方术,爆发巫蛊之祸,引发朝纲混乱。

汉武帝一生宠爱过的女人不少,而且在历史上都比较有名气。她们是: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yì)夫人等。那么,汉武帝一生最喜欢的人是哪个呢?下面有书君就跟大家慢慢道来。

陈阿娇:从“金屋藏娇”的女主,到“长门怨妇”。

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结发妻子,也是他的第一任皇后。阿娇的母亲馆陶长公主与汉武帝刘彻的父亲景帝,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也就是说,阿娇是刘彻的表姐。

开始的时候,景帝立的太子是粟姬生的长子刘荣。馆陶长公主想把女儿许给太子,可是粟姬没有答应。

馆陶长公主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刘彻,并与刘彻的母亲王夫人结成了政治联盟。

馆陶长公主有一天对刘彻说,想不想将来娶阿娇姐姐作妻子呢?刘彻说,如果能娶到阿娇姐姐,我就用金子给她造一个屋子,让她住在里面。这就是“金屋藏娇”成语的来历。

馆陶长公主当然很高兴。于是她与王夫人就经常在景帝面前说粟姬的坏话。而粟姬自己“道行”有限,狭隘,自私。多重夹击之下,景帝废掉了刘荣的太子之位,粟姬也被打入冷宫。王夫人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后。刘彻被封为太子,阿娇也成为太子妃。

景帝驾崩后,刘彻顺利继位。刘彻的祖母窦太后因为十分喜欢外孙女阿娇,也就爱屋及乌地对刘彻非常宽容,武帝的皇位逐渐稳固。武帝出于对姑姑的感激,也能与阿娇和平共处。

后来,汉武帝把卫子夫带入宫中。阿娇受到冷落,气愤至极,几次对卫子夫下毒手,不但没得逞,而且还被卫子夫发现,告到武帝那里。阿娇本来是娇生惯养,脾气不好,又没有为武帝生下一儿半女,再加上因吃醋拈酸陷害卫子夫,汉武帝一纸诏书,将陈阿娇幽禁在长门宫。自此,阿娇成了长门怨妇,直到十几年后病逝。

可见,汉武帝与陈阿娇的结合,最开始就是包含着政治目的。二人之间也没有多深厚的感情。

卫子夫:从“一见钟情”到蒙冤自尽。

卫子夫原来是平阳公主家的歌伎。有一次,汉武帝祭祀经过平阳公主家,见到了能歌善舞的卫子夫,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当时就宠幸了她,并把她带入宫中。后来开帝对她宠爱有加。卫子夫很快有了身孕,并为武帝接连生下四个孩子,第四个就是儿子刘据,这也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刘据7岁时被立为太子。期间,由于阿娇毫无母仪天下的风范,汉武帝于是废除了她的皇位之后,卫子夫母凭子贵当上了皇后。

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卫子夫的容颜老去,皇帝后宫内佳人不断,能歌善舞的妙龄女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武帝逐渐对卫皇后失去了兴趣。

卫皇后在宫中生活了38个年头的时候,权臣江充陷害卫皇后母子。太子无奈自杀身亡,而卫子夫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也追随太子而去。

可惜,让汉武帝一见钟情的卫子夫,就这样不明不白地香消玉殒。

今生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如果真的爱她,又怎么会相信她会害自己的谗言?可见,汉武帝对卫子夫并没有真爱。

李夫人:倾国倾城,一直让汉武帝魂牵梦萦。

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她是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进宫,跟她的哥哥李延年有直接的关系。

李延年在宫中负责养狗,业余时间经常自创新曲,自弹自唱,宫内很多人都被他的歌声感动。汉武帝让他做了宫廷的乐师。

李延年得到汉武帝欣赏之后,就筹划着将妹妹带进皇宫。汉武帝听说李延年的妹妹是一位倾国倾城的佳人时,就下令召见她。一见,果然容貌出众,而且能歌善舞。武帝当即把她纳入后宫,对她宠爱有加。李氏进得宫来,一年后生下汉武帝的第五子昌邑王刘髆(bó),汉武帝封她为夫人。

当时“夫人”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可是李夫人几年后身染重病。太医们用尽各种手段,都难以治愈她的病。

眼见着病情越来越重,李夫人的容貌也越加憔悴。汉武帝不时到宫中探望,但是每次来,李夫人都用被子蒙住头,不让汉武帝看她的脸。

李夫人是一个洞若观火的人。她深知“色衰而爱弛”的道理,她要把自己最美丽的形象留给汉武帝,让他在她死后也对她日思夜想。爱而不得,才会把感情寄托在照顾她的兄弟们这件事上。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果然十分怀念李夫人,追认她为孝武皇后。

汉武帝令人画出李夫人生前的画像,悬挂在寝宫。他经常对着她的画像发呆,怀念她的美好。甚至相信了术士的话,为李夫人“招魂”,以求再见美人一面。

李夫人的兄弟都得到了汉武帝的厚待。足见汉武帝对李夫人用情之深。

钩弋夫人:从专宠到以生命为儿子继位“奠基”。

汉武帝晚年去游猎时,遇到了漂亮的钩弋夫人,并把她接入宫中,封为婕妤。汉武帝还为她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钩弋宫。

可见,钩弋夫人当初还是很受宠的。

汉武帝64岁的时候,钩弋夫人生下了儿子刘弗陵。老来得子,汉武帝自然对这个小儿子非常宠爱。刘弗陵出生的时候,卫太子刘据自杀已经三年了。而且当时太子这个位子一直空着。因此,汉武帝就想立刘弗陵为太子。

但是以前汉高祖的妃子刘邦吕后祸乱后宫,以及自己后宫陈阿娇争风吃醋,以及卫皇后及卫太子刘据“巫蛊之祸”这些变故,使得汉武帝形成了心理阴影。

他觉得自己年逾花甲,可能不久于人世,将来最宠爱的小儿子刘弗陵当上皇上,钩弋夫人还不到三十岁,那时候将面临着子弱母壮的残酷现实。如果钩弋夫人也参与朝政的话,朝纲很可能会不稳固。

为了儿子江山社稷,汉武帝决定痛下杀手,为儿子的政治坦途做铺垫。在决定让刘弗陵当太子,但是还没正式宣布时,汉武帝就提前寻了钩弋夫人一点小错,把她打入冷宫。

不久,钩弋夫人在冷宫抑郁而死。这年,钩弋子刘弗陵才7岁。可怜的刘弗陵,自己当太子的事刚刚初露端倪,母亲就要为他的荣华富贵搭上性命。

钩弋夫人死去的第二年,汉武帝病重,宣布立刘弗陵为太子,把他托付给霍光等几位大臣。不久,汉武帝驾崩,8岁的刘弗陵即位。

汉武帝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害死了钩弋夫人。或许在汉武帝眼里,什么也没有儿子的皇权重要!这也说明,汉武帝其实并不是真正喜欢钩弋夫人。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那个骗了我们多年的美丽爱情传说“金屋藏娇”,最后却以“始乱终弃”的悲剧暗然收场;而与汉武帝一见钟情的卫子夫,终敌不过岁月这把无情剑,因为一场莫须有的罪名含冤而死;汉武帝花甲之年幸遇的新宠钩弋夫人,在武帝眼里也如草芥一般,最后也成为儿子登上皇位的“基石”。

只有陪伴了汉武帝三年的李夫人,因为集才情、智慧、美貌于一身,成为汉武帝魂牵梦萦的牵挂。

可见,李夫人才是汉武帝最爱的那个人。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首先,我觉得对于帝王来说,以爱不爱或更爱谁,尤其是用现代情理去套古代人从而建立起对一位历史人物的最初印象也许是肤浅的。如果非要认为更爱谁,我觉得是阿娇。可以这么说,没有陈阿娇。就没有以后的汉武大帝,她成全了他的全部,他却辜负她一生。其实看史书记载的话,武帝和阿娇婚后最初十年是非常恩爱的,在阿娇没有生育情况下仍独得专宠娇贵。毕竟是青梅竹马的感情,金屋藏娇的誓言。一个四岁的孩子,若是非要扯上阴谋论,那也只能是留给后人各自评说了。武帝是个伟大的帝王,给了一个民族全所未有的尊严,可在对待感情上,武帝对自己的女人手段有多心狠绝情那也是在历代帝王里出了名的渣。除李夫人因病早逝外,卫子夫和武帝做了四十九年夫妻,只因巫蛊事件被废逼得自杀,连儿子就是当时的太子和孙子都被诛杀。钩弋因年幼的儿子被立皇子,武帝怕危及到皇权竟开立子杀母先河处死就地下葬。后宫为他生过子嗣的嫔妃不是逼死就是被处死,做他的女人都是不得善终,下场非常悲惨。相对来说,同样是巫蛊,同样被废后的阿娇相比卫子夫,待遇却是天差地别,只被幽居长门,仍能享受皇后俸禄过的是皇后级别的日子,娘家一族也没被灭门,安享富贵。算是武帝所有女人里面命运最好最得善终的一个了。文人骚客为阿娇提笔甚多,都对阿娇报予同情。其实在我看来,武帝其人恐怕没有更爱谁,他最爱的只是自己,只是江山和权力。


o萝莉妹妹o


不邀自来,我认为汉武帝除了他自己更爱的就是李夫人。在李夫人未出现前我对汉武帝的印象是一个有些雄才大略的帝王,但也是一个无情无义追求美色的男人,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后生在冷宫度过,陪汉武帝走过风雨并为其养育四个孩子的卫子夫因年老色衰而失宠,更到最后因为不实谣言而自尽,身为太子生母的钩弋夫人在汉武帝临终前为防外戚干政而下了“立子弒母”的遗言。难道汉武帝对这些女人是爱吗?

再来说说李夫人,由一首《佳人曲》做铺垫出场的李夫人还未出场就在汉武帝心中留下了不一般的印象。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自李夫人入宫后就一直得汉武帝专宠,一时间后宫的嫔妃们争相模仿李夫人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一颦一笑,希望能吸引到汉武帝的一点关注,可无奈汉武帝的心和眼睛一直都只停留在李夫人一人身上。也许是上天都嫉妒李夫人了,所以要把李夫人带走,李夫人重病后就不肯见汉武帝了,因为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不想让她在汉武帝心中最后留下的是一幅娇弱的病容。离世后,汉武帝以皇后之礼葬了李夫人,走的人走了,留下还在的人痛苦思念。

他命画师为李夫人做了一幅画挂在自己的寝宫,无事时就对着画像思念,谁能体会他的心情呢?汉武帝按照李夫人的遗愿好好照顾了她的兄弟,任命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封海西侯,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后来汉武帝去世了,由于没有皇后,所以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配祭汉武帝宗庙。


D吃果群众


我是史海讲经人,我爱回答。汉武帝一生最喜欢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呀,或者说是权力。什么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都不过是他多情人生中的一个过客,也是他薄情的一个个牺牲品而已。

1、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被废打入冷宫,在期盼中死去。

陈阿娇本来是汉景帝姐姐长公主的女儿,这样算起来其陈阿娇和汉武帝还是表兄妹呢,因为长公主是想将陈阿娇嫁给太子刘荣的,但其母亲栗姬不同意,这就把长公主给得罪了,这时刘彻的母亲王夫人看到了机会就与长公主交好,于是长公主就打算把女儿嫁给刘彻。于是三个女人一台戏就上演了,长公主时不时向弟弟说栗姬的坏话,说王夫人的好话,后面刘荣就给废了,立了刘彻为太子,陈阿娇就成了太子妃,后来刘彻登基陈阿娇就成了皇后。


但关于阿娇被废史学家一直有争议,有认为是陈阿娇不能生育,有认为是她恃宠生娇又卷入巫蛊案,反正最后是被刘彻打信冷宫又天天期盼刘彻能回头,在期盼中死去了。


2、红颜薄命李夫人

李夫人是死得早,不然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悲惨的结局。李夫人是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李延年为了向汉武帝推销他妹妹也是蛮拼的,在一次宴会上给汉武帝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把汉武帝高兴得,于是平阳公主趁机说这个佳人就是李延年的妹妹,于是李夫人就被汉武帝笑纳了。


但佳人命不长,得病死了。但李夫人也有些手段,得病了却从不让汉武帝看见她,说要把最美的印象留在汉武帝脑中,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就让人画了李夫人的像挂在宫中。


3、被赐死的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夫人的身世也是奇特,据说自出生后双手就握着张不开。汉武帝在一次巡时遇到了她,于是把她带回宫,试着看能不能掰开她的手,结果一掰就开,发现她右手里握着一个小小的玉钩,于是汉武帝就叫她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夫人给他生了个儿子刘弗陵,因为卫子夫的儿子因巫蛊案自杀了,所以最终的皇位就落到了刘弗陵的身上,一般来说母凭子贵嘛,但是刘彻觉得刘弗陵还小,怕钩弋夫人因为专权,祸乱朝政,于是钩弋夫人被赐死


4、绝望中自杀的卫子夫

卫子夫本来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女,被汉武帝看上后就纳入了后宫,陈阿娇被废后,卫子夫给汉武帝生了皇子刘据,于是被扶上了皇后的位子。卫子夫初期是很受汉武帝的宠爱的,但花无百日好,人无百日红,特别在皇帝的后宫,更是只见新人笑,谁闻旧人哭。


后来因江充与太子不和,趁机向汉武帝诬告太子与皇后以巫术祸害皇上,太子出于自保起兵,并向皇后借印信取出武库武器。刚开始汉武帝也并不认为太子是真的造反,认为是出于自保,于是派使者去长安调查,但这个使者居然不敢进城转身回去说太子要杀他,于是汉武帝勃然大怒,命刘屈氂率兵镇压,最终太子兵败逃亡,后被围然后就自杀了。


汉武帝于是派人去未央宫收宫卫子夫的皇后印绶,但卫子夫得知儿子已经自杀,就已经彻底绝望了,何况她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后路:收回印绶之后,然后汉武帝向天下下诏废后,然后再就是打入冷宫,她的结局会如陈阿娇一样在那里凄惨死去。所以卫子夫刚烈的选择了自杀。

我们一般说汉武帝最喜欢谁肯定会着眼在他身边的几个女人,但其实对于一个帝王来说,他最在意的还是江山权力呀,如果真正的喜欢一个人就应该爱她信她护她,但正如大家所看到这样,这几个女人除了除了应年早逝的李夫人,那一个的死不是因为和权力有关,所以说汉武帝最喜欢的其实就是他自己,或者说是权力。


史海讲经人


汉武帝做为中国古代四大皇帝之一,不仅在文治武功上面有着非凡的才华,在爱情方面同样不遑多让。汉武帝的妃子相对来说比较少。汉武帝一共有两任皇后,陈皇后和卫子夫卫皇后。汉武帝除了有两任皇后以外,还有八位妃子。这八位妃子分别为李夫人、王夫人、钩弋夫人、尹夫人、邢夫人、李夫人,还有两个不知名的妃子。要问汉武帝最喜欢的女人,只有能从这十位老婆中选择。需要指出的是,李延年和韩焉等这样的男宠不在考虑范围内。

汉武帝是一个多情的皇帝,也是一个用情深而不专的皇帝。汉武帝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喜欢的女人。通过史书分析,汉武帝应该喜欢过卫子夫、李夫人和钩弋夫人。我觉得在所有他喜欢的女人中,最喜欢的应该是李夫人,昌邑王刘髆的母亲。

有人说汉武帝第一个喜欢的女人是陈皇后,我觉得并非如此。我们讲到陈皇后,首先可能会想到“金屋藏娇”这个成语。据《汉武故事》记载:

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

从这故事中可以看出,还是小朋友的汉武帝应该非常喜欢陈皇后。可惜事实并非如此,这段故事并没有存在于正史之中。《汉武故事》只是一部志怪小说,也野史都算不了,更不能当成历史。汉武帝和陈皇后的结合只是政治婚姻,只有几岁的汉武帝也不太可能说出那番话。

汉武帝第一个真正喜欢的女人应该是卫子夫。建元二年,汉武帝经过平阳公主府,在平阳公主府一眼就看中了身为歌女的卫子夫。当天便在平阳公主府临幸了卫子夫,并且把卫子夫带入宫中。此后卫子夫先后为汉武帝生育一男三女,从子嗣数量上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卫子夫的喜爱。后来,汉武帝利用巫蛊废黜了陈皇后,立卫子夫为皇后。卫子夫不仅本人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卫家人也先后得到汉武帝重用。卫家的卫青和霍去病建立的赫赫功劳,又反过来成为卫子夫受宠的筹码。虽然卫子夫在巫蛊案中自杀,但是汉武帝再也没有重立皇后。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汉武帝心中一直都有卫子夫。

汉武帝第二个喜欢的女人是李夫人。李夫人是音乐世家,他的父母和哥哥李延年都非常精通音乐。后来哥哥入宫成为汉武帝非常重要的乐师,李夫人也得以见到汉武帝。汉武帝第一次见到李夫人,就被李夫人的美貌深深吸引,爱李夫人爱得不能自拔。李夫人得宠以后,为汉武帝生下一个儿子昌邑王刘髆。李夫人病重之时,汉武帝前往探望,李夫人却蒙着头不愿意见他。李夫人在临终之际将自己的兄弟和儿子托付给了汉武帝。李夫人去世以后,汉武帝多次在梦中梦到她,而且还亲自作赋以寄托哀思,为此还有了“怀梦草”的典故。汉武帝还命画师将李夫人的相貌画下,并且将这副画挂在宫中,时时寄托思念之情。汉武帝为了见到已逝的李夫人,甚至命术士为他招李夫人的魂魄。为了完成李夫人临终所托,汉武帝想尽一切办法让李夫人哥哥李广利立功封侯。为了扶植李广利,汉武帝先是损失了李陵和五千精兵,再是判处司马迁宫刑,后来又损失几万骑兵。可以说汉武帝对李夫人的爱已经超越了时间,跨越了生死。

汉武帝最后一个喜欢的女人是钩弋夫人。传说钩弋夫人的双手不能展开,两只手只能握成拳头。汉武帝见到钩弋夫人以后,伸手轻轻一掰,钩弋夫人的双手全部展开,并且手中拿着一个小玉钩。所以,历史上称之为钩弋夫人。汉武帝晚年非常宠幸钩弋夫人,而且将他所住之宫更名为钩弋宫。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生下汉昭帝以后,汉武帝又将生钩弋夫人生产之门改名为尧母门。汉武帝在临死之前立钩弋夫人之子为皇太子,可是汉武帝同时下令处死了钩弋夫人。汉武帝杀死了钩弋夫人只是为了维护汉朝政权稳定,并不代表他不爱钩弋夫人。

卫子夫、李夫人和钩弋夫人是汉武帝爱过的三个女人。通过分析她们的事迹,以及和汉武帝的恩怨情仇。我们可以轻松看出,这三个女人中,汉武帝最爱的是李夫人。李夫人活的时候,就深受汉武帝宠幸。李夫人死了以后,汉武帝对她的爱依然没有减少丝毫。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汉武帝为了梦到其她已逝女人而寻找怀梦草,没有见过汉武帝为其她已逝女人招魂,也没有见过汉武帝为其她女人画画像。这三个女人中,我觉得汉武帝对卫子夫是少年不经事的初恋,对钩弋夫人则是老年之时的感情依托,对李夫人则是炽热的爱。

欢迎各位小伙伴阅读、关注!关注依稀说史,带您领略不一样的历史!


依稀说史


卫子夫既没有陈皇后的权势,也没有李夫人的倾国倾城之容颜,出身卑贱之极,对汉武帝而言,卫子夫是他真正心中所爱,否则一个无权无势的歌姬,何以能够宠冠六宫,在未央宫执掌凤印多年?若非汉武帝晚年糊涂,有了巫蛊之祸,卫氏一族何以能够惨遭灭门?



陈阿娇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女——馆陶公主的女儿,因为深受太皇太后窦氏的宠爱,馆陶公主被称作“窦太主”,景帝朝,窦太主的权势不能小看,而汉武帝刘彻之前只是个排行老十的皇子,母亲不过是个美人,他能够荣登皇位,还是借助表姐陈阿娇与姑母窦太主的势力。对刘彻而言,“金屋藏娇”终究只是一场儿时梦幻。



后来的李夫人,有倾国倾城的容颜,但对于汉武帝来说,她能够得宠,美色始终是主要因素,即便卫子夫被废弃,那椒房殿仍旧是空着的,皇后的恩宠永远轮不到李夫人,只不过卫子夫被废,李夫人才被追封为皇后,说白了就是给刘彻配祭的。


澹奕


汉武帝只喜欢自己!汉武帝是一个有宏图大志的人,儒家的入世思想对他影响根深蒂固。他希望自己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在自己有生之年把一切羁绊、束缚、隐患、威胁解除,为子孙后代开辟太平盛世。因此,他在位时采取了许多非常手段,破除了许多条框旧制,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自己目标!凡是有利于他的目标的他都喜欢,凡是阻碍他目标的他都必欲除之,无论亲疏。例如他喜欢韩安国,卫青,霍去病,张汤,桑弘羊等。尤其是卫青霍去病,让一个出身卑微毫无军旅生活历练的骑奴担任大将军,让一个丝毫未上过战场的少年率军出击匈奴,大杀四方,这足以说明汉武帝对他们的喜欢。即使霍去病英年早逝后,汉武帝让他陪葬茂陵并修建形似祁连山的墓,足见汉武帝对他们的喜爱器重之情!至于卫子夫,李夫人,勾弋夫人,只不过是他的私人物品罢了,旧了,坏了,随手丢弃,毫不怜惜。




张丹枫9700315


我从汉武帝最昂贵的一次艳遇说起。

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因其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充分认可和赞叹。

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感情上却是纯粹的花花公子,他甚至为了一个女人,付出了十万汉朝将士的生命。

李延年是汉武帝时造诣很高的音乐家,中山人,父母兄弟妹均通音乐,都是以乐舞为职业的艺人。他年轻时因犯法而被处腐刑,以“太监”名义在宫内管犬,其“性知音,善歌舞,颇受武帝器重,被任为“乐府的最高负责人。
史书上明确记载李延年:“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据说,有一回,李延年为汉武帝唱了一首歌,那首歌的确写得好:“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了这首歌,感慨地说:“好呀,只是这世上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佳人呢?一旁的平阳公主就向汉武帝推荐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的佳人呀。
李夫人生得云鬓花颜,婀娜多姿,尤其精通音律,擅长歌舞,汉武帝自得李夫人以后,爱若至宝,一年以后生下一子,被封为昌邑王。李夫人身体羸弱,更因为产后失调,因而病重,萎顿病榻,日渐憔悴。色衰就意味着失宠,然而李夫人却颇有心计,自始至终要留给汉武帝一个美好的印象,因此拒绝汉武帝的探视,李夫人用锦被蒙住头脸,在锦被中说道:“身为妇人,容貌不修,妆饰不整,不足以见君父,如今蓬头垢面,实在不敢与陛下见面。”汉武帝坚持想看一看,李夫人却始终不肯露出脸来,即使汉武帝以赏赐黄金及封赠李夫人的兄弟官爵作为交换条件,她仍执意不肯,说:“能否给兄弟加官,权力在陛下,并非在是否一见。”并翻身背对武帝,哭了起来。武帝无可奈何地离开。
汉武帝离开后,李夫人的姐妹们都埋怨她,不该这样做。李夫人却说:“凡是以容貌取悦于人,色衰则爱弛;倘以憔悴的容貌与皇上见面,以前那些美好的印象,都会一扫而光,还能期望他念念不忘地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吗?”她死后,汉武帝伤心欲绝,为李夫人作了歌: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奈何姗姗其来迟!并以皇后之礼营葬,亲自督饬画工绘制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悬挂在甘泉宫里,旦夕徘徊瞻顾,低徊嗟叹;对昌邑王钟爱有加将李延年推引为协律都尉,对其弟李广利更是纵容关爱兼而有之,封其为将军根据汉朝的祖制,皇亲无功不得封侯。为了兑现自己对李夫人的誓言,汉武帝一直寻找着能让李广利立战功的机会。

汉武帝元鼎四年秋,有个敦煌囚徒,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

汉武帝得到此马后,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为了得到这种宝马的种马,汉武帝派百余人的使团,带着一具用纯金制作的马到了“天马”的原产地大宛国的首府贰师城,但是,大宛国王不肯以大宛马换汉朝的金马。汉使归国途中金马在大宛国境内被劫,汉使被杀害。汉武帝大怒,作出武力夺取汗血宝马的决定。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领6千羽林军,发各郡国囚徒恶少年共2万人开始了远征大宛的战争,由于出发前正值秋收,关东发生罕见的大蝗灾。集结到敦煌的大军没有充足的给养就踏上了征程。李广利率兵到达大宛边界的时候,已经是初冬时节。由于水土不服,粮食缺乏,一路跋涉大漠荒滩,饿死、病死、被沙漠吞没的不计其数,2万大军损失了一大半,马匹也伤亡殆尽。第一次征讨大宛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在大宛军队的反击下,汉军往东方溃败,大宛骑兵一路追杀,汉军尸横遍野。最后只余李广利等几百人逃回了敦煌。

汉武帝闻报后,大怒,他再令桑弘羊负责军需,调集20万军队出征西域,同时,调用10万匹军马,10万头牛和骆驼运输物资,还有50万只羊作为随军的肉食运往敦煌。

这次战争,汉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损失惨重,从敦煌出军时,李广利大军一共6万人、战马3万匹,返回玉门关时,仅剩万余人,战马仅千匹。汉代学术大师刘向如此评价:“贰师将军损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毋鼓(寡)之首,犹不足以复费。”李广利归国后,汉武帝特别高兴,大宴群臣,封李广利为海西侯。但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汉武帝征和三年匈奴入侵五原、酒泉,掠杀边民。汉武帝大概嫌李广利上次的功劳还不够大便命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的他出击匈奴。李广利率领7万大军从五原出发,向匈奴挺进。正在这时,京城长安发生了巫蛊之祸,李广利的家人也被牵扯了进去,李广利的妻儿们都被逮捕禁刚开始他并没有想到投降匈奴,而是想立功赎罪,是遭到军事挫败后,李广利斗志完全丧失,投降匈奴。7万汉家儿郎就这样全部丧送在李广利手中,加上前两次远征大宛,李广利一人前后共葬送了不下10万士兵的性命。

李广利投降后,不久被杀。李延年及弟弟李季也因此被汉武帝全都处死。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