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上,有哪些事件讓人聽起來背脊發冷?

漢史趣聞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他們為了自身的榮華富貴和地位;為了守護大多數人的家園不被侵害,捍衛身後千萬百姓安寧生活;為了長期穩坐帝王寶座;他們不得不冷酷無情,所做之事手段殘忍,讓人看了後無不感到人性的冷漠和殘暴。以下筆者列舉三件事例。

一、 武則天親手殺死自己剛出生一個月的女兒 事件經過:李治當了皇帝后,就把出家為尼的武則天接進宮去,入宮不久就為唐高宗生下一個兒子,取名李弘,高宗龍顏大悅,立即把武才人提升為武昭儀。幾年後又為唐高宗生下一個女兒,武則天聰明機智,不僅對上謙卑,對下和善,贏得了宮女們的口碑,同時也得到了王皇后的誇讚和好感。



王皇后沒有女兒,對武則天的小女兒甚是喜歡,經常來關愛和逗她玩耍。一天,皇后剛從武則天臥室走出去後,武則天趁沒人將女兒掐死,又蓋上被子。正好高宗來看自己的女兒,武則天整理妝容後,滿臉歡笑去迎接,和高宗一同來到女兒旁邊,打開被子看孩子後,發現女兒已經死了,武則天痛哭流涕。高宗問身邊的人是怎麼回事,身邊的人都說:“皇后剛剛來過這裡。”高宗勃然大怒,說道:“皇后殺了我的女兒!”武昭儀於是在高宗面前又哭又鬧,傷心欲絕,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些王皇后的壞話,令高宗看了聽了很是難為情,保證日後給她個說法。皇后無法自己解釋清楚,高宗從此有了廢皇后立武昭儀為後的打算。但是由於長孫無忌等大臣礙於武則天身份不正的原因,反對廢后。但因此事使得唐高宗存有了廢后的心思,間接地為廢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據歷史文獻記載,五代的《舊唐書》和《唐會要》只記載了小公主的暴卒,而宋朝的文獻《新唐書》和《資治通鑑》卻提出武則天自己才是殺害小公主嫁禍王皇后的兇手。

原因:在唐太宗病重之時,李治經常來看望父親,一來二去就和武則天產生了感情,李治喜歡武則天的才華和容貌,武則天想通過自身的魅力為自己的將來找個靠山,武則天的聰明才智,傾國傾城的容貌和千嬌百媚得到了李治的歡心,再次進宮之後,她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能在依靠別人。為高宗生下兒子和女兒後,她想母儀天下,很快參與了後宮之爭。可是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家族,在當時也是天下一等士族。也就是說王皇后出身名門望族,只可惜她和皇上膝下無兒無女,只有養子李忠。為了除掉王皇后,在安定公主剛生下一個月的時候,武則天設計,掐死了自己親生的女兒,嫁禍給王皇后。安定公主的死亡,讓李治對王皇后恨之入骨。

二、 張巡的睢陽保衛戰吃了幾萬百姓

事件經過:唐玄宗在開元后期,他開始縱情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宰相李林甫把握朝政,朝廷內部貪汙腐敗,天寶年間發生了安史之亂,胡人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在安祿山死後,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兵力共13萬人進攻睢陽,睢陽守軍也只6千餘人,而且沒有救兵。叛軍瞭解到情況後決定強攻睢陽,守軍雖然人少但在主將張巡的帶領下,先後打退叛軍400餘次進攻,讓叛軍損兵折將,為之震驚!所以圍而不攻,打算長期圍困,困死城內的守軍。



城中的很多將士都因飢餓死去,城中的麻雀老鼠及鎧甲,弓箭上的皮子都找來吃了,糧食沒了後,至此城已很難堅守了。守城的將士商議突圍,但張巡認為,睢陽位於大運河的中部,睢陽是江淮的屏障,同時也是江淮的重鎮,當時朝廷的賦稅全靠江淮一帶,如果失守後果不堪設想,叛軍會大舉南下,所以決定堅守。 城裡糧食沒了,就吃樹皮,吃戰馬,連麻雀老鼠也吃完了。沒辦法了,張巡把自己的愛妾給殺了,煮熟給將士吃。然後吃人的一幕就拉開了,吃死去的士兵,殺沒有戰鬥力的婦女,殺老弱的男子,最後總共活下來四百多人。按照《新唐書》記載,婦女老弱被吃的,總共有3萬餘人,但這個數字不真實。據有關專家考證,當時睢陽城中人口只有一萬多。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鑑》對此事也有記載:“茶紙既盡,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又盡,巡出愛妾,殺以食士,遠亦殺其奴;然後括城中婦人食之;既盡,繼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餘才四百人。”城裡所有的將士和老百姓明知道守下去毫無希望,也沒有一個人叛逃。在堅守了達10個月後,在疾病和飢餓又沒有外援的惡劣情況下,守城的將士們已失去戰鬥力,此時叛軍翻牆入城已經沒有一個人能站起來抵抗了,睢陽城陷落!張巡面對叛軍卻毫無懼色,鎮定自如。決不投降,寧死不屈。於是,張巡等36名守將被同時殺害,張巡終年49歲。

原因:睢陽保衛戰中,睢陽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張巡以兵力6000餘人,歷經400餘戰,阻擋了叛軍13萬人南下。誓死堅守睢陽10個月,為大唐的反攻,平復叛亂,贏得了寶貴戰機。在外無援兵、內無糧草,能吃的都已吃了,沒有任何食物的情況下,為繼續生存下去,保住士兵的生命,張巡命令士兵吃人。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戰場上更是如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吃不飽穿不暖,怎麼打仗。有了張巡的堅守,朝廷才有機會完成恢復,調兵遣將有了反攻的實力,在睢陽陷落10天后,朝廷就收復了東京洛陽,大唐的天下之所以能得以保全,睢陽的堅守可以說是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

三、,希律王殺死了伯利恆境內和和邊界的所有兩歲以下男嬰

事件經過:希律王亦被稱為希律大帝一世,是羅馬帝國行政省區耶路撒冷的統治者,也就是古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國王。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聖地。



早在耶穌基督降生前數百年,有一位名叫彌迦的先知預言救世主將來要在伯利恆降生,數百年後,有個叫馬利亞的童貞女,因聖靈感孕,懷上了一個男嬰。馬利亞的未婚夫約瑟知道此事後,就想休掉馬利亞。後來,約瑟得到天使的啟示,知道了神的計劃,才將此事作罷。並按神的旨意將馬利亞迎娶過門,照顧這對母子。過了一段時間,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下令普查全國人口。約瑟帶著臨產的馬利亞到伯利恆申報戶口。他們到了伯利恆的時候,城中客店已經住滿了,他們只好在一間馬廄裡過夜。這天夜裡馬利亞生下了嬰孩,她將嬰孩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馬槽成為了耶穌基督的搖籃。

耶穌降生的時候,有幾個從東方來的博士,來到耶路撒冷見大希律王,說:“降生的救世主在那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朝拜他。”希律王聽了,心裡感到不安,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動搖。就召齊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出生在什麼地方?”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猶太地的伯利恆啊,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 於是,希律暗暗地召博士來,細問天空中那顆星顯現的時間,命令他們往伯利恆去,並要他們回來覆命。他們聽了希律的命令往伯利恆去。行走途中,在東方天空上方看到有顆星在前方帶路,直行到嬰孩所在的地方,才停下來。他們見了此情景,十分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嬰孩和他母親馬利亞,他們俯伏跪拜那嬰孩,並揭開寶盒,拿獻給他黃金,乳香等禮物。博士們因在夢中被神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就從其它路線回家鄉去了。他們去後,神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逃往埃及並住在那裡。希律看到自己被博士欺騙,就惱怒異常,命令士兵將伯利恆城裡和城外所有的男孩,凡兩歲以裡的,都殺盡了。不久,大希律死了。約瑟一家才回到了故鄉拿撒勒。

原因:大希律王無疑是俗世暴君的象徵,當他得知伯利恆有個君王誕生了,想要防止新王取代他的國王地位,就下令將伯利恆及其周圍境內兩歲及以下的所有嬰孩都殺死,隨著基督教的發展,希律王的暴君形象也逐漸深入人心,成為了西方人心目中典型的暴君國王形象。當然,大希律的殘暴冷血、無情殺戮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不過,儘管處在羅馬人的統治之下,他仍憑藉出色的治國手腕打造了一個強大而富庶的猶太國家;在大希律時期,猶太國的文化、財富的繁榮達到了一個很難企及的高度。毫不誇張地說,延續百年的希律王朝,是古代猶太王國最後的輝煌。


真獨簡貴


在極其殘酷的抗日戰爭中,人命真的不值錢。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士就不必說了,他們為國為民族犧牲死的其所。但很多難民以及超過一百萬的新兵,可能連戰場都沒上過,就糊里糊塗地丟掉了性命,實在是讓人脊樑發冷。

異常悽慘的桂黔大潰退

胡蝶

1944年11月,桂柳會戰失利後,第四戰區長官部及潰兵、難民紛紛湧向廣西、貴州邊界。很多大人小孩被餓死在桂黔公路上,雖是至親骨肉也顧不上再料理一下後事。走在前面的人倒了,後面的人甚至直接踩在他們身上就走過去了。

由於忙著逃命,公路兩邊盡是被丟棄的公私財物,據時任166師參謀長的曹福謙回憶,“路邊的財物只要誰有力氣就儘管拿,誰要有車就能領走一位十七八歲的姑娘”。

甚至就連著名影星胡蝶也與丈夫一起被裹挾在逃難的隊伍之中。好在她與四戰區長官張發奎有舊,就向後者請求幫助,最後在搭乘一輛軍車到達了獨山。胡蝶後來還對人說,如果當時不是恰好遇到張長官,真就不知道怎麼好了。

很多走不動的難民被追上來的日軍抓去集體槍殺。日軍在六寨、獨山等地瘋狂屠殺的難民及當地局面總數超過了十萬人。

抗戰末期餓死、病死的國軍戰士

據劍橋民國史中記載,1944年10月,接替史迪威就任中國戰區參謀長的魏德邁了解到,國軍很多士兵甚至已經因飢餓造成的身體虛弱而無法正常行軍,更不要提什麼打仗了。

魏德邁

到了1945年初,有美國觀察家發現中央軍的第十三軍(湯恩伯基本部隊)士兵甚至無法走一小段距離,美軍軍官包瑞德上校彙報說看到不少士兵“行軍不到一英里,就搖搖晃晃地倒下來死了”。

再加上疾病甚至疫情的原因,國民黨官方給出了這樣的統計結論:在所有士兵中,大約每兩個人就有一個去向不明,大概不是當了逃兵,就是非戰鬥死亡了。

超過一百萬的死於趕赴戰場途中的國軍新兵

由於缺乏運輸車輛,幾乎所有的新兵都會步行前往非常遙遠的部隊駐地。“為防止逃跑,這些新兵通常都會被用繩子套在脖子上連成一串。”為了剋扣他們的口糧,徵兵的軍官們就給他們極為少量、僅能避免餓死的實物。

蔣夢麟

更為可怕的是,新兵們還不得不在沿途的泥水坑裡舀水飲用,這通常會引發大面積的腹瀉、痢疾。並且,這些患病的新兵還得不到醫治,等待他們的往往只有死亡,因為沒進入部隊前他們還不被視為部隊的一部分,沒資格佔用部隊的醫療資源。

據蔣介石好友、同鄉蔣夢麟估計,至少有1400萬新兵在抵達他們的部隊前就死亡了。很多專家通過考證認為,蔣夢麟給出的數字可能有誤,畢竟1400萬這個數目太大了,難以置信,他們認為正確的數字應該為140萬。

但就是140萬也讓人為之脊背發冷,這麼多鮮活的年輕生命,連鬼子都還沒見著,就在路上永遠地走完了生命里程,著實為天大的、非不可抗力的人間慘劇。


司馬砸光


1951年1月25日,李奇微在朝鮮戰場上發動了“霹靂作戰”,此時的志願軍,由於補給等因素,到了艱難抉擇的時刻。撤退,在軍事上是合理的,但政治上不允許。進攻,在軍事上不現實,但政治上需要。志願軍該怎麼選擇?



美軍司令官李奇微上任不久就發現志願軍的任何攻勢都有一個顯著特徵——八天。這是由後勤補給能力決定的。在聯合國軍的空中封鎖下,志願軍的補給能力嚴重下降,依靠人力和畜力的後勤補給能力顯得那麼脆弱,因而八天就成為志願軍攻勢的最長時間。李奇微將這種現象稱為中國軍隊的“禮拜攻勢”。

於是李奇微有了一個野心勃勃的計劃,那就是——向北進攻,直到遇到敵人的主力為止!美軍把這次行動稱之為“霹靂作戰”。

1951年1月25日,“霹靂作戰”開始。聯合國軍方面集中了5個軍,16個師,3個旅,1個空降團以及其全部炮兵、空軍、裝甲力量,地面部隊多達23萬人。以西線為主攻方向,東線輔助進攻。

此次軍事行動較以往聯合國軍的迥然不同。

  • 美軍擔任主攻,集中在西線。
  • 針對志願軍分割包圍的戰術採取齊頭並進,穩紮穩打,相互呼應的方式。
  • 堅持近距離與志願軍作戰,不間斷進攻,不給志願軍修整補充時間,與志願軍拼消耗。

彭德懷司令員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恰恰發生了。在前期,他指揮志願軍利用分割迂迴,敵後滲透,夜襲等戰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果李奇微再這樣打下去,志願軍將面臨付出殘酷的代價。

戰局的惡化,讓彭德懷司令員給毛主席發出了“擁護停線”的建議,其實“停戰”是聯合國軍提出來的,主要目的是想利用停戰獲得喘息時間,中國方面予於拒絕。但這個時候彭德懷司令員居然提出了“擁護停戰”的建議,可見局勢的危險。但是毛主席拒絕他的建議,因為現在即使同意雙方停火,等幾天將面臨的更大的代價,毛主席建議儘量向三六線進攻,儘量擠壓敵人的戰略空間。


於是朝鮮戰場上的第四次戰役,就這樣開始了。彭德懷司令員以西線現有第三十八軍和五十軍阻擊敵人於漢江南岸。東線則放敵人進來,然後以三十九軍、四十軍、四十二軍、六十六軍分割殲滅之,朝鮮人民軍第三、第五軍團擔任側翼掩護。這樣的部署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殲滅敵人,而是想用阻擊和局部的運動防禦,迫使敵人停止下來。

美軍在西線對志願軍展開了瘋狂的進攻,東線彭德懷司令員醞釀著對敵反擊作戰,這就是著名的橫城反擊戰。志願軍發動反擊作戰的打擊下,東線聯合國軍全線動搖,開始有了不同程度的後退,作戰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半。但是在地圖上看美軍卻有一個釘子卻死死釘在砥平裡。


堅守砥平裡是李奇微親自下的命令,這正是出於他對整個戰場的獨特判斷下達的命令。

  • 首先,李奇微認為目前霹靂作戰並未對志願軍造成重大挫折,反而橫城反擊戰中美軍第二師遭受了重大損失。
  • 其次,雖然志願軍局部有進展,但並不意味著整個戰場有實質性改變。
  • 砥平裡是整個戰場前線的交通要道,放棄砥平裡會使美第九軍暴露在志願軍眼皮下。

於是李奇微給美第十軍下達的作戰命令如下。

一、砥平裡的美第二師二十三團,死守砥平裡陣地。二、第十軍以位於文幕裡的美第二師三十八團即刻增援砥平裡的二十三團。三、美第九軍、英第二十七旅和南朝鮮第六師,向砥平裡與文幕裡之間移動,封閉美第十軍前面的空隙。

一時間,砥平裡匯聚了聯合國軍六千多人,還不說外圍的兩個軍,兩個師,一個旅。這個小小的地方註定是一個空前慘烈的戰場。

李奇微猜的沒錯,志願軍的確看出了砥平裡的重要性,按照常規,橫城的部隊已經撤退,南朝鮮第八師也無力再戰,砥平裡孤立無援的美軍會撤退。但是志願軍缺乏偵查設備,缺乏通訊手段,沒有及時的瞭解敵情,致使對砥平裡作戰隊部損失極為嚴重。據統計,僅四十軍參戰的三個團就損失1830人,其他部隊損失無法統計。最終,2月16日,彭德懷司令員下達退兵的命令。

“霹靂作戰”行動中,美軍的節節阻擊給志願軍帶來巨大傷亡。造成的嚴重後果是,志願軍放棄漢城,退到三八線以北!這也是代表著志願軍大規模、大踏步、大縱深運動作戰的結束,以陣地防禦戰為主的戰略相持階段的來臨。

在李奇微的“霹靂作戰”行動中,幸好彭德懷司令員有著卓越的戰略眼光和優秀指揮能力,及早下達了撤退命令。萬一被美十軍加上其他增援部隊反包圍,後果不堪設想。


望風瑟瑟


戰爭史上,幾十萬人戰死或者被殺,算不上讓人脊背發冷的事情。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的歷史,就是一個有名字的人壓在一堆沒名字的屍體上面。

真正讓人聽起來背脊發冷的事情,莫過於黃巢大軍在陳州一帶的吃人事件,他們不是僅僅嚐個鮮,而是大規模的當飯吃。

更加恐怖的是,他們不是吃了一兩個,不是吃了一兩天,也不是隻在一個地方吃。他們連續吃了幾個月,每日殺數千人,數十個州縣的百姓都被抓來吃掉。


黃巢逃離長安後,圍困陳州近一年,大唐沒派一兵一卒前來解圍,城中缺衣少食,百姓倚牆凍餓而死的,遍佈街道。不久黃巢攻入陳州,但是也早已糧絕。連年征戰,百姓無心耕種,城外之地已經四處荒廢。

黃巢心生一計,決定以人肉為軍糧,遂命人建造“舂磨臼”,以一百餘大石硾將活人與死屍,盡皆磨為肉糜,皮肉骨骼混於其中,分而食之。數萬大軍,每日吃盡數千人。不到一個月,陳州百姓幾乎被吃盡。

接著,黃巢又攻下鄧州、許州、孟州、洛陽等地,四處抓捕百姓,押送至“舂磨臼”磨為肉糜,以充做軍糧。一年不到,自唐、鄧、許、汝、孟、洛、鄭、汴、曹、濮、徐、兗數十州,被俘軍士百姓,盡皆被黃巢大軍所食。

黃巢還創造性地給人肉分了三六九等(聽起來好像前腿、後座、五花肉的切割法)。

被食之人通稱為“兩腳羊”,根據肉質鮮嫩程度分為三種:

  • 1、小兒呼為“和骨爛”,唯有騎兵精銳才能吃到;
  • 2、婦人少艾者,名為‘不羨羊’,分於步兵士卒食用;
  • 3、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一般送於輜重後備部隊食用。

據估計,黃巢的數萬大軍,在一年內,吃了至少數十萬人。


天下百姓,視其為吃人妖魔,唯恐被抓住吃掉,以致於朱溫後來率軍解了陳州之圍,百姓感恩戴德,竟然給朱溫建了生祠。

黃巢死後,起義軍由秦宗權繼續率領,他繼承了黃巢吃人的傳統,但丟失了“技術”。

但是由於秦宗權部隊被朱溫打得四處流竄,沒有條件再使用“舂磨臼”。於是,秦宗權使用了簡單的方法,將死屍用鹽醃上,拉在大車上,走到那裡就吃到那裡,將軍再也不用擔心軍糧了。

總之,每次讀到晚唐的歷史,都不忍心去提黃巢。不但讓人背脊發冷,還一陣陣的噁心。


平凡人讀史記


凡爾登戰役,一場發生於一百多年前,堪稱人間地獄的凡爾登絞肉機……

戰役伊始,一戰期間,德國為達到佔領巴黎,甚至整個法國的戰略目的,打算經凡爾登高地,向西挺進巴黎,當時,法國只有兩個步兵師,而德國步兵師的人數則比法國步兵多了兩倍,炮兵多了將近三倍,而火炮密度則是每公里50~100門,若法國軍隊在一週內不趕到凡爾登要塞,此地必然失手,通向巴黎的最後一道天險必然打開,德軍可長驅直入。法國當時調集將近50萬大軍,亦在死守凡爾登要塞,



當時受領凡爾登進攻任務的是德國皇太子威廉下轄的第5集團軍,此集團軍中含有17個師、1204門火炮以及683門中型重型火炮。


戰役進行到第四天時,德軍炮兵就向整個凡爾登高地傾瀉了400多萬發炮彈,凡爾登山頭都被削掉將近3米,法軍死傷慘重。

之後又以三個軍的兵力發起總進攻,讓先頭部隊用火焰噴射器清理敵軍戰壕,務必確認不留下一個活口。到了23日僅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德國軍隊就迫使法軍向後撤離了5公里

一戰時期,馬克沁機槍問事,以每分鐘400發射彈速成為當時射速最快的機槍,憑藉良好的性能,馬克沁重機槍被交戰各國廣泛運用於戰場,從而帶來巨大的傷亡,而凡爾登戰役也不例外,法德兩國大量使用該武器,甚至在六月中旬的戰事中,德國方面首次使用了化學性武器,用大量的毒氣彈給法軍帶來了極大的傷亡。



凡爾登戰役中,首次出現了大規模汽車運輸,僅僅在一週之內就有3900輛卡車在運送途中來回穿梭,而參與運送的人員多達19萬物資多達2.5萬噸


1916年3月,索姆河戰役打響,英法聯軍在德國北部地區集結,這迫使德國軍隊將進攻凡爾登要塞的兵力抽出一部分去應付英法聯軍,索姆河戰役從3月打到了10月,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十分勞累,整體氣勢已經十不存一。同年10月21日,法國部隊向侵略已久的德國部隊發起了猛烈的反攻,使用的武器是新式400毫米口徑的大炮,面對氣勢不足的德國部隊,法國部隊反而氣勢高漲,10月24日重新奪回了杜奧蒙要塞,12月11日德國部隊終於退出了凡爾登要塞,而法國部隊完完全全的收回了自己的戰爭防線。


在整個凡爾登戰役中,法國方面損失54.3萬名士兵,而德國方面損失了43.3萬士兵,法德雙方加起來將近百萬人於這場慘烈的戰役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也是為什麼此次戰役被稱之為凡爾登絞肉機的原因。


華夏光宇株社


戰場上的屍橫遍野固然讓人心驚肉跳,自己人在後方的勾心鬥角甚至拔刀相向才令人背脊發冷。軍統特務頭子戴笠摔死後,其“八大金剛”之一的沈醉從擁護毛人鳳上臺再到想幹掉他,活脫脫勾勒出特務組織內部的冷血與殘酷,即便如今想來,也是汗毛倒豎,在那個戰爭年代,如何生存下來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沈醉)

1946年3月,戴笠在戴山掛了,蔣介石要求毛人鳳和軍統局本部的八大處長開會,推舉繼任人選,不過當時毛人鳳的資歷還不足以成為候選人,備選名單上只有兩個名字:軍委會二廳廳長、軍統局主任秘書鄭介民(毛人鳳是代理主任秘書)和委員長侍從室六組組長、軍統局幫辦唐縱,這倆傢伙也都是從“復興社特務處”時期就加入特務組織的軍統元老。

沈醉當時認為,唐縱此人作風謹慎,凡事親歷親為,是一個不好糊弄的上司,而鄭介民一向不喜抓具體事務,並且工作重心在二廳的軍事情報業務上,如果是鄭介民出任局長而以毛人鳳為副,等於是把軍統的實際權力交給了毛人鳳,自己與毛人鳳同為戴笠親信一起共事多年,總歸沒有壞處,因此極力推舉鄭介民接班。

(鄭介民)

毛人鳳當然也是這麼想的,因此在軍統局高層的“一致推選”之下,鄭介民順利勝出,1946年10月出任“國防部”(軍委會改制)二廳廳長兼“保密局局長”(軍統改制),以唐縱和毛人鳳為副局長,不久唐縱調出前往警政系統。豈料鄭介民遠非沈醉等人想的那麼簡單,上任之後一口氣免掉了七個處長,沈醉好容易在毛人鳳的力保下才得以留任。

鄭介民同時秉承蔣介石的意旨,大刀闊斧裁減軍統局人員,同時將許多骨幹直接調往二廳,不到一年時間,楞是將軍統原來的50000多內外勤人員砍到了不足10000,經費和裝備也大幅削減,毛人鳳和沈醉這才感到了威脅,關起門來又開始研究如何搞掉鄭介民這個老東西。這就是民國軍界的亂象,昨天是朋友今天就翻臉,聽起來就背脊發冷。

(毛人鳳)

機會終於來了,鄭介民不久正逢50大壽,而鄭妻最是愚蠢貪財,於是沈醉故意放風給大小特務,讓他們知道“局座”壽辰必須要準備厚禮相送。其實鄭介民對此有所警惕,曾經要求家裡不許辦壽,然而彪悍的鄭妻為了斂財仍然大擺壽宴,還把收到的禮品擺滿大廳炫耀,前來拜壽的沈醉乘機用微型相機拍了個夠,先進的偵察器材用來對付頂頭上司,也是醉了。

回到家裡關上門,沈醉就開始寫揭發材料,從鄭介民包庇北平部下侵吞日偽財產、到鄭妻販運鴉片等大問題,再到鄭局長多佔公房和汽車等小事,甚至是在總務處報銷其老婆化妝品和孩子玩具花費等細節,羅列得清清楚楚,因為沈醉本來就是分管這攤的。“黑材料”搞定然後附上照片,再由毛人鳳尋找機會轉呈蔣介石。



(唐縱)

果不其然,蔣介石看完材料勃然大怒,1947年底撤銷了鄭介民保密局長的兼職,改由毛人鳳轉正。鄭介民也絕非善類,他已經掌握了沈醉秘密拍照的情報,在交接之前專門派員搜查了沈宅,沒找到什麼把柄,隨後在其部下管理科長的床下搜出一箱進口的鎖頭,即以“監守自盜”的罪名著即槍決,軍統內鬥就是如此刀刀見血,就問你冷不冷?

按理說,沈醉冒著如此的風險助毛人鳳上位,應該算是大功臣而該重賞重用了吧?非也,毛人鳳上臺後趁沈醉外出公幹,立即著手清查總務處的物資和帳目,強令解散了沈醉建立的特訓班小團體“濱湖同學會”,沈醉這才意識到毛人鳳的陰狠。其實道理很簡單,沈醉在軍統的資歷超過毛人鳳,“外敵”消滅乾淨後,他是唯一對毛人鳳地位構成威脅的人物。



不久以後,沈醉外放到雲南站擔任站長,被毛人鳳一腳踢出了保密局核心機關,到解放戰爭後期,毛人鳳親自下令沈醉“升任”雲南遊擊中將司令,意思是沈醉不能撤離必須堅守雲南,這就是斷了沈醉逃臺的後路。沈醉恨得咬牙切齒,準備趁毛人鳳在昆明期間下毒弄死他,因為雲南站負責毛人鳳的飲食起居,在飯菜裡下毒很是方便。

由於毛人鳳行事謹慎,加之沈醉決心不夠,毒殺一事最終未能實施,毛人鳳登機跑路。1949年12月9日雲南起義,盧漢的兵用槍指著沈醉的腦袋要求他簽字參加起義,想想這些年的明爭暗鬥,沈醉倒也痛快。他沒想到的是,毛人鳳聞聽起義將領名單上有沈醉的名字,立即派出殺手趕赴昆明準備幹掉他,雖然行動未能成功,沈醉的腦袋和後背也是一陣陣冒涼氣,他知道,論起“忍、等、狠”自己確非毛人鳳的對手。


度度狼gg


慘烈的蘇德之戰

世界二戰中,蘇德戰爭是最為慘烈的,兩個都是世界工業大國,且軍事力量不相上下,雙方實力旗鼓相當。

只擁有六千萬人口的德國在蘇聯戰場出動了整整五百多萬人,蘇聯更是傾全國之力,投入了一千兩百多萬人,雙方都是不惜血本。

後來德國為了能有喘息之機,和蘇聯簽定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可是,不久德國就單方面撕毀條約。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實德國早就擬定了代號叫“巴巴羅沙”的作戰計劃,這次對蘇聯的戰鬥中,德國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以迅疾不及掩耳之勢突襲蘇聯。

1941年7月3日,斯大林向蘇聯人民發表廣播演說,號召全體蘇聯人民團結起來誓死保衛蘇聯,同希特勒法西斯作戰到底,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督戰隊

二戰時期的蘇德兩國的戰爭勝負將直接影響整個二戰的戰局,蘇聯雖然最後勝出,但它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中也有不為人知的細節,令人脊背發涼直冒冷汗。

據二戰老兵回憶,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如果一個士兵能活過三天的話,他就可以直接當團長,因為他的隊友全都死光了,所以戰鬥的慘烈程度可想而知了。

蘇聯是戰鬥民族,不怕犧牲是他們的一貫作風。但是在蘇德戰爭的前期和中期的時候已經犧牲太多了,二戰後期,蘇聯的王牌部隊已經所剩無幾了。

二戰老兵回憶,蘇德戰爭期間,蘇聯適合參戰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蘇聯軍隊士兵極度緊缺。 形勢所迫,很多沒有戰鬥經驗的年輕人直接送上了戰場,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女兵,所以這部分沒有戰鬥經驗的士兵上了硝煙瀰漫的戰場,不免會有所害怕。

蘇軍由此成立一支特殊的部隊—

督戰隊,他們的任務是消滅不往前衝或者跑回來的士兵,所以這些年輕的士兵只好義無反顧地往前衝殺,除了愛國的情懷之外,後面還有機關槍盯著,畢竟往前衝殺還可以當個烈士。

懲戒營

 除了督戰隊外,還有一個特殊人員組成的隊伍的隊伍,那就是懲戒營,成員是監獄裡的罪犯,因為前方的士兵犧牲太多,當時蘇德雙方就是一個人員消耗戰

蘇聯只好把監獄裡的罪犯拉出來充斥前線,根據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和殺敵人數給他們減刑,也算是將功抵過吧。

懲戒營往往是在最嚴酷的戰鬥中,衝在戰鬥的最前沿,也可以理解成為後面部隊擋子彈的,他們在戰場上充當了肉彈的角色,可是這個時候已經容不得他們選擇了。而且,後面的人看見他們有任何異動,便可格殺勿論。

據不完全統計,這支軍隊開赴前線之前有50萬人,最後存活下來不到1萬人

戰爭是殘酷的,回望過往,就是為了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年代。


少禾君


二戰後期,日本人能有多瘋狂?

很多人都知道原子彈給日本人留下的心理陰影,實際上在這之前還有更可怕的“李梅火攻”。

經歷了塞班島、硫磺島和沖繩島的激戰之後,美軍徹底被這幫不要命的日本人嚇到了。這個搞下去的話,就算真的登陸了日本,也會遇到無數的“人肉炸彈”,日本人宣揚的“一億玉碎”應該不是開玩笑的。

所以,第21轟炸機部隊的柯蒂斯·李梅少將決定,用凝固汽油彈炸廢了他們!凝固汽油彈這東西,比原子彈啥的便宜太多,而且效果相當好。扔地上就可以大面積的劇烈燃燒,能黏在人或者其他物體上面,長時間燃燒。而且,凝固汽油彈會急速消耗空氣中的氧氣,造成大量人員窒息,燃燒所產生的毒氣殺傷力也很強。

為什麼要用凝固汽油彈呢?首先就是這東西便宜,可勁兒扔,不心疼!另外,日本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製的,一燒一大片,誰也跑不了!第三,日本當時軍事工業的基礎零件和預製件,都散佈在居民區的小作坊裡,這種大規模火攻可以徹底摧毀它們。


所以,李梅開始派遣手底下的B-29轟炸機出發轟炸了。

B-29絕對是大傢伙,李梅為了能燒得痛快,1945年2月23日至24日第一次轟炸東京,就派出了174架。大量的凝固汽油彈下雨一般的扔到了東京市,燒燬了2.56平方千米的地方。

李梅還不過癮,下令把B-29改造一下,拆掉轟炸機上所有的槍炮炮塔和彈藥(保留尾機槍手),這樣就能多帶幾顆燃燒彈了……3月9日夜,李梅一口氣派出了334架B-29轟炸機,在東京上空持續扔了2個小時的凝固汽油彈。每架飛機攜帶6-8噸燃燒彈,所以這一晚東京上空落下了2000多噸燃燒彈,還形成了壯觀的火焰龍捲風……這一晚光是被燒死的就超過8萬人,另外有10萬人以上受傷。可以說,李梅這一晚的操作,就把東京燒成了廢城。

歇了一天之後,317架飛機又來到了名古屋……

3月13日,300架轟炸機晃悠到了大阪……

3月16日,神戶上空又迎來了B-29的投彈……


1945年5月9日,為了慶祝歐洲勝利日,李梅決定再去光顧一下東京。當晚300多架B-29又轟炸了2個小時,把這座廢城又點著了。數萬人被燒死,河裡飄滿了屍體……

讓僥倖活下來的東京人想不到的是,半個多月之後,5月26號又來了500架轟炸機,一口氣扔下了4000噸燃燒彈,徹底把東京燒成廢墟,再想炸也找不到目標了。(強烈懷疑是美軍燃燒彈庫存太多,不扔怕浪費了)

總之,李梅火攻的殺傷力太可怕,僅僅是3月10凌晨的東京轟炸,造成的死亡人數就比兩顆原子彈造成的傷亡更嚴重。

當然,我們要關注的是這個事件背後的事實:經歷了這麼恐怖的襲擊,傷亡這麼多人,自知毫無翻盤的機會,日本人依然不投降……這才是最讓人脊背發冷的地方,這是個多麼瘋狂的民族!


七追風


歷史上有些事情的確是細思極恐

古巴導彈危機

又稱加勒比海導彈危機,1962年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為了應對此前美國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導彈,而在美國的後院----古巴,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


美國U2偵察機拍攝的古巴導彈發射場

此次事件差點引發了核戰爭,使世界處於千鈞一髮之際。自從人類進入核時代以來,沒有任何一次危機達到如此精心動魄的程度。在漫長的冷戰期間,美國曾四次動過使用核武器的念頭,只有在古巴導彈危機中最具一觸即發之勢。美蘇雙方都在核按鈕旁徘徊,在世界史上人類從未如此近的站在一場核戰爭的邊緣。

這場危機持續了13天后,雙方談判,最後以蘇聯的妥協而告終。

巴拉圭戰爭

1866年,巴西,阿根廷,烏拉圭三國結成同盟,發動了對巴拉圭的戰爭。

經過四年多的鏖戰,最後巴拉圭慘敗。到戰爭結束時巴拉圭的人口減少了四分之三多,由原來的113萬剩下不到22萬,其中男子不到3萬。巴拉圭戰後國家基礎建設完全被摧毀,經濟活動完全停頓。

這場戰爭讓巴拉圭幾乎亡國。

重慶和談


抗戰勝利後,全國人民渴望和平。共產黨和毛主席為了大局和實現全國人民希望和平的願望,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重慶和國民黨蔣介石談判。

毛主席去重慶之前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考慮到自己如果萬一回不來,甚至來身後事都安排好了。

當毛主席率領共產黨代表團飛抵重慶,整個山城都轟動了,各界人士紛紛盛讚毛主席大無畏的勇氣和為國為民的精神。


盜墓歷史


長平之戰,是秦國名將白起領導的最為著名戰役戰役,此役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45萬人,其中40萬人誘降並坑殺,最直接的加速了趙國的滅國。

長平之戰,從戰爭本身來說,開創了我國大規模殲滅戰的先河,連毛主席都評價白起,殲滅戰無出其右者。但想想這場戰役死亡了40多萬人,真的能讓我們脊背發涼,這個場面想想就不寒而慄。

每個朝代對長平之戰的遺址都尋找過,幾十萬人的屍體骸骨,怎麼會找不到呢?1995年,5月,這一天山西晉城高平市永錄鄉將軍嶺下永錄村的村民李珠孩與兒子李有金像往常一樣,拿著工具,來帶自家地裡,這跟平常沒有什麼兩樣,想必你也猜到了,他們無意之間發現了異樣,然後一步一步的,就發現了大量的白骨,原本挖出一兩根白骨也沒什麼稀奇,但是,令他們想不到的是,越挖越多,越來越亂,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瞬間傳遍了全國,各地專家、記者前去考證,經過專家還有考古隊員的綜合確認,這極有可能是長平之戰坑殺趙軍的遺址,這些屍骨,就像是沙子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密密麻麻,看過之後十分的悽慘,大家來到這裡的時候,都被眼前的景象嚇壞了,很多人都忍不住掉淚,想想,這些都是無辜的人呀,我們總說戰爭殘酷,其實戰爭比我們想象的更殘酷,更血腥,如果你來到現場看一看,想必你就被眼前的景象嚇住了,但歷史的車輪必須向前走,我們不能直怪白起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